关键链的中天变压器生产进度管理研究(附件)【字数:16724】

随着企业的竞争和生产规模的加大,多项目管理的进行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就需要将关键链项目管理从单项目环境中推向于多项目环境中。本文以中天公司变压器的生产为实例背景,提出关键链多项目管理中关于项目优先级排序的改善后的项目优先评价法,以及关于资源均衡优化的改善方法和相关指标。通过构造公司以两种产品并行生产的多项目环境,将其应用于公司的多项目进度计划中。在依据关键链项目管理实施步骤的基础上,首先根据项目优先评价法得出两个项目的优先级顺序,接着在识别瓶颈工序并制定基于瓶颈工序的多项目进度计划之上,运用改善后的ACTIM方法来解决非关键工序间的资源冲突,接着消除工序的安全时间,在调整后的资源均衡下的多项目进度计划中确定出关键链,最后在链路末端汇入通过综合评估法计算出的缓冲区,确定出改变后的关键链,从而得出公司基于关键链的多项目进度计划,并最终使项目的工期较原前缩短了9.5天。关键词多项目管理;关键链;变压器生产
目录
1.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2.相关理论基础 4
2.1 项目进度管理 4
2.2 关键链 5
2.3 资源均衡优化 5
3.中天变压器生产进度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8
3.1 计划进度管理现状 9
3.2 问题产生和原因分析 10
4.基于关键链的多项目进度优化方案 11
4.1 项目优先级排序 12
4.2 资源均衡优化分析 13
4.3 缓冲区的设置和管理 16
5.中天变压器公司多项目计划进度问题的解决 19
5.1 项目的优先级排序及权重大小 21
5.2 确定瓶颈工序并编制基于瓶颈的进度计划 21
5.3 资源均衡优化过程 23
5.4 确定关键链并编制基于关键链的进度计划 28
5.5 效果分析及评价 32
6.总结与展望 33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基于关键链的中天变压器生产进度管理研究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传统的项目进度计划方法在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制定项目计划时缺乏对现实中存在的资源约束的问题和项目执行过程的动态管理工作的考虑。在现代项目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类问题愈发明显的背景下,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应运而生。通过介绍关键链进度管理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以此对多项目关键链进度计划技术进行实践应用。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用户对订单交货期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制造类企业正面临着多项目同时进行,资源受限包括资金、时间、人力等各种资源方面的共享和冲突等问题。然而,在多数情况下,由于项目进度计划的混乱,资源需求冲突等问题的存在,现实情况中,即使项目投入了足够的资源,却并不能缩短订单交货期。中天变压器公司产品生产的工序复杂,且所需的资源配置较多,再加上是典型的面向于客户的订单式生产的模式,因此正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将关键链技术应用在多项目中,在项目的优先次序和资源的分配上进行综合考虑,并在多个项目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调度,进而最大化使不同项目资源的需求得到满足。以此可以有效地缩短交货时间,减少资源冲突和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保证工期降低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组织的利益最大化。
在现实的生产环境中,消耗的资源费用与资源的使用量是同向增长的,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资源是有限的。随企业跨地域跨行业扩规模形势的不断发展,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多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资源的冲突与共享以及项目的优先次序的高效配置问题愈发明显。然而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均是建立在未考虑资源约束的基础之上,这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项目超期,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相反,在多项目调度中,关键链项目管理是在关键路径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于资源的要求,因此以关键链取代关键路径来作为安排工作的标准,这样在结合资源约束的限制下生成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
进度计划方案。同时,根据聚集原理,把项目工序的安全时间提取出来,集中放置于链路的末端而形成缓冲区,从而减少由于人的心理因素,如学生综合症、墨菲现象等而带来的时间上的延误。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下,CCPM的实现方法因此也趋于多样化,它是解决资源受限项目调度的重要方法。可以说,CCPM作为一种更先进的管理手段,对我国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关键链的提出上,Dr. Goldratt[1]提出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简称 TOC),强调对不确定性的系统分析,《关键链》文献中详述了约束理论发展、完善和在各行业的应用过程。Watson etal[2]在回顾约束理论的成就和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指出TOC发展的最新方向是关键链项目管理法(CCPM)。Blackstone et al[3]将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对应用于现有项目的不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详述了CCPM的思想和内涵。杨雪松等[4]在分析了传统项目管理的问题后提出了关键链管理的五步骤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将其应用于多项目管理中。
在项目优先次序和平衡资源约束的规则上,李俊亭等[5]针对于多项目进度计划问题提出了整体的优先级规则,并将其应用于基于成本最低和进度最优的多项目进度计划方案中,实现了项目工期的相对最小延迟和进度最优的目标。董超等[6]通过项目管理中关于资源均衡问题的相关定义和基本思想,详细论述了不同的资源均衡模型,并最终给出了资源均衡问题的求解算法。丁乙等[7]在结合实际的项目管理经验中,对多项目进度管理的计划中关键链法的运用进行了扩充,提出了关于项目优先排序的综合项目评分法,并通过实例体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在缓冲区的类型和设置上,Leach[8]提出了多项目关键链调度方法中的资源缓冲类型,为后续研究定下了基调。陈友玲等[9]在设定缓冲区的大小时,以项目缓冲的1/2作为能力缓冲和根方差法来计算项目缓冲及输入缓冲。杨小平[10]在基于以往缓冲区设置方法上针对于多资源约束下的缓冲建立相关模型,并通过实例运用确定与企业项目相对应的最优缓冲区尺寸。韩文民等[11]基于模糊算法,通过将模糊综合决策和熵的结合来计算出缓冲区的大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