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技术在江淮汽车冲压车间的应用研究(附件)【字数:13415】
摘 要摘 要汽车制造有四大核心工艺,即冲、焊、涂、总。其中冲压车间是汽车车身制造的物料源头,涉及到的物料搬运和设施规划问题较多。本论文主要针对江淮汽车冲压车间进行设施布局规划,通过后面介绍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对江淮汽车冲压车间的生产现状和布局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后,发现其中存在运输路线过多,设备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布置设计(SLP)对该车间进行作业单位间物流关系分析与非物流关系分析,得到作业单位间综合关系,以此为基础结合综合靠近程度得到作业单位位置和面积相关图,接着结合车间实际条件限制拟定三个新布局方案。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三个拟定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从中确定最佳布局方案,以达到减少物料运输距离和运输次数,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关键词生产物流;设施规划;SLP;AHP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2 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 4
2.1 物流分析方法 4
2.2 设施规划理论 7
2.3 层次分析法 10
3 冲压车间设施布局规划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3.1 冲压车间布局现状 11
3.2 冲压车间生产现状 12
3.3 冲压车间问题分析 14
4 冲压车间设施规划方案分析 14
4.1 作业单位分析 15
4.2 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关系分析 15
4.3 作业单位之间的非物流关系分析 18
4.4 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关系分析 20
5 冲压车间设施规划方案制定与评价 25
5.1 作业单位位置的调整与优化 25
5.2 作业单位面积的调整与优化 28
5.3 方案的选择与评价 30
6 总结与展望 37
6.1 总结 37
6.2 展望 38
致谢 39
参考文献 40
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技术在江淮汽车冲压车间的应用研究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表明了物流设施规划对制造企业的积极作用,阐述了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一步强调了企业做好设施规划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为后文的写作提供行文思路。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世界各大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中国,新产品层出不穷,国内的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增无减。随着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制造型企业越来越重视设施规划对企业物流的影响,物流被认为是第三利润源泉,有效地利用它可以让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江淮汽车是中国知名的汽车公司,旗下的扬州江淮轻型汽车公司主要制造3030型、3010型、3040型、3050型、3080型等型号的皮卡类厢式货车。该公司厂区内设备完善,目前运营正常,不过冲压车间设施规划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降低了生产效率。众所周知,设施规划对于汽车制造业非常重要。研究资料表明,产品制造时物料的运输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良好的设施布局能有效降低物料的搬运费用。适当的布局规划可以降低企业的设施维护成本、保证员工的安全、提升资金利用率和加强现场管理,从而保证了工厂的高效率、高质量运行。
因而本文以江淮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生产物流分析和设施规划理论方法对工厂冲压车间进行全面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减少物料搬运过程中所浪费的资源,缩减物流成本,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物流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设施规划设计”的发展史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的工业工程课程中的“工厂布置设计”是把物料搬运、方法研究和工厂布置三个课程相结合而成。其中布置方面主要以定性分析和经验设计为主,只能反映一定程度的客观情况,显然缺乏科学性。
第二阶段:工业工程学科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很大进步,定量分析办法逐步取代了定性分析办法。由缪瑟提出来的系统化布置方法(SLP)使设施布局设计向前迈入了一大步。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各种设施布置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一些计算机辅助布置设计程序,如CRAFT(位置配置法)、PLANET(分析评价法)、CORELAP(相互关系法)等[1]随着系统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被相继推出。计算机辅助工厂设计在布置设计、物料搬运模拟、建筑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且不断发展着。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物流分析和设施规划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论述。周佳平[1]介绍了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地位、作用、主要组成与生命周期,表明对设施规划的研究可以完善许多制造企业中存在的缺陷。尹向林[2]运用物流技术来选择钢铁企业厂址和配送的核心位置,将SHA和SLP相结合,对钢铁企业设施规划和搬运方法做出阐述。刘智[3]从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内部物流量分析出发,运用统计学、运筹学的基本理论、系统工程的方法、物流设施规划相关图、人机工程等工具,对案例进行剖析,找出不足点,并加以改善,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挖掘企业内在利润,增强综合竞争能力。马文峰,奚文[4]介绍了设施规划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概况,阐述了设施规划的作用、原则和方法,讨论了其在国内的应用情况。杜美艳[5],刘伟刚[7],黄苏凤等[8]研究了生产企业的物流系统和设施规划现状,从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和非物流强度关系入手,得到作业单位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并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和面积相关图,依据相关原理对工厂设施单位重新布置,最终确定优化方案。刘聪[6]以汽车公司现场物流运作模式为基础,通过看板拉动,现场物流配送及物料回收管理等方面,基于精益生产方式进行物流改善。王兴等[9],罗军荣等[10],石鑫[12]应用SLP法对工厂设施布局进行了优化。Yang[14]应用SLP和SHA方法介绍了工厂总体布局的设计,应用了包括基本元素分析、过程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技术,以实现最短的运输和更合理的布局安排。经过对比结果发现,车间的物料运输相比之前更加顺畅、运输路线也缩短了,最终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Huang和Luo[15]通过综合利用SLP技术,对某企业轴承制造车间进行物流分析,在综合操作单元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的生产设施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更合理的布置生产设施,进而为企业赢得更多利润空间。
上述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利用了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理论和技术。虽然研究对象有差异,但其研究方法手段大致相同。如今对于制造型企业,设施布局规划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经济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设施布局规划,并结合计算机仿真优化技术进行改善,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将来的必然趋向。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2 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 4
2.1 物流分析方法 4
2.2 设施规划理论 7
2.3 层次分析法 10
3 冲压车间设施布局规划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3.1 冲压车间布局现状 11
3.2 冲压车间生产现状 12
3.3 冲压车间问题分析 14
4 冲压车间设施规划方案分析 14
4.1 作业单位分析 15
4.2 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关系分析 15
4.3 作业单位之间的非物流关系分析 18
4.4 作业单位之间的综合关系分析 20
5 冲压车间设施规划方案制定与评价 25
5.1 作业单位位置的调整与优化 25
5.2 作业单位面积的调整与优化 28
5.3 方案的选择与评价 30
6 总结与展望 37
6.1 总结 37
6.2 展望 38
致谢 39
参考文献 40
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技术在江淮汽车冲压车间的应用研究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表明了物流设施规划对制造企业的积极作用,阐述了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一步强调了企业做好设施规划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为后文的写作提供行文思路。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世界各大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中国,新产品层出不穷,国内的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增无减。随着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制造型企业越来越重视设施规划对企业物流的影响,物流被认为是第三利润源泉,有效地利用它可以让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江淮汽车是中国知名的汽车公司,旗下的扬州江淮轻型汽车公司主要制造3030型、3010型、3040型、3050型、3080型等型号的皮卡类厢式货车。该公司厂区内设备完善,目前运营正常,不过冲压车间设施规划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降低了生产效率。众所周知,设施规划对于汽车制造业非常重要。研究资料表明,产品制造时物料的运输费用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良好的设施布局能有效降低物料的搬运费用。适当的布局规划可以降低企业的设施维护成本、保证员工的安全、提升资金利用率和加强现场管理,从而保证了工厂的高效率、高质量运行。
因而本文以江淮汽车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生产物流分析和设施规划理论方法对工厂冲压车间进行全面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减少物料搬运过程中所浪费的资源,缩减物流成本,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物流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设施规划设计”的发展史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的工业工程课程中的“工厂布置设计”是把物料搬运、方法研究和工厂布置三个课程相结合而成。其中布置方面主要以定性分析和经验设计为主,只能反映一定程度的客观情况,显然缺乏科学性。
第二阶段:工业工程学科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很大进步,定量分析办法逐步取代了定性分析办法。由缪瑟提出来的系统化布置方法(SLP)使设施布局设计向前迈入了一大步。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各种设施布置的模型和算法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一些计算机辅助布置设计程序,如CRAFT(位置配置法)、PLANET(分析评价法)、CORELAP(相互关系法)等[1]随着系统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被相继推出。计算机辅助工厂设计在布置设计、物料搬运模拟、建筑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且不断发展着。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物流分析和设施规划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论述。周佳平[1]介绍了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地位、作用、主要组成与生命周期,表明对设施规划的研究可以完善许多制造企业中存在的缺陷。尹向林[2]运用物流技术来选择钢铁企业厂址和配送的核心位置,将SHA和SLP相结合,对钢铁企业设施规划和搬运方法做出阐述。刘智[3]从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内部物流量分析出发,运用统计学、运筹学的基本理论、系统工程的方法、物流设施规划相关图、人机工程等工具,对案例进行剖析,找出不足点,并加以改善,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挖掘企业内在利润,增强综合竞争能力。马文峰,奚文[4]介绍了设施规划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概况,阐述了设施规划的作用、原则和方法,讨论了其在国内的应用情况。杜美艳[5],刘伟刚[7],黄苏凤等[8]研究了生产企业的物流系统和设施规划现状,从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和非物流强度关系入手,得到作业单位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并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和面积相关图,依据相关原理对工厂设施单位重新布置,最终确定优化方案。刘聪[6]以汽车公司现场物流运作模式为基础,通过看板拉动,现场物流配送及物料回收管理等方面,基于精益生产方式进行物流改善。王兴等[9],罗军荣等[10],石鑫[12]应用SLP法对工厂设施布局进行了优化。Yang[14]应用SLP和SHA方法介绍了工厂总体布局的设计,应用了包括基本元素分析、过程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技术,以实现最短的运输和更合理的布局安排。经过对比结果发现,车间的物料运输相比之前更加顺畅、运输路线也缩短了,最终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Huang和Luo[15]通过综合利用SLP技术,对某企业轴承制造车间进行物流分析,在综合操作单元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的生产设施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更合理的布置生产设施,进而为企业赢得更多利润空间。
上述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都利用了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理论和技术。虽然研究对象有差异,但其研究方法手段大致相同。如今对于制造型企业,设施布局规划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经济效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设施布局规划,并结合计算机仿真优化技术进行改善,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将来的必然趋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