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需求的水陆两栖车amphibiousvehiclebasedonuserrequirements(附件)【字数:10
水陆两栖车是现在技术相对成熟但是还没有全面普及的交通工具,可以说市场潜力非常的大,尤其对于那些消费水平高的用户来说来讲,水陆两栖车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有吸引力并且有能力消费的选择。不久将来,水陆两栖车会是人们热衷的消费选项。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水陆两栖车对于特定人群的吸引力,以及设计水陆两栖车的难点以及需要克服的障碍,例如相较于普通汽车的基本结构,水陆两栖车结构的特殊性。另外,水陆两栖车造型的特殊性也需要研究,这其中特别论证了流线型结构的主要优势。另外还讨论了其材质特殊性和这种材质的基本性能特点,指出了纤维增强塑料是目前而言最适合应用于水陆两栖车底部的材料,材质轻而不易腐蚀的特性使其被广泛运用。又讨论了其动力装置的分类和其特殊性,就目前而言喷气式动力装置是最高效的也是最先进的动力装置,也是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水陆两栖车,用户人群,基本结构,动力装置,应用材料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1
1.2水陆两栖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
1.3未来发展方向 6
第二章 用户需求分析 9
2.1特定用户人群的层次及普遍爱好的调研 9
2.2水陆两栖车用户人群分析 11
第三章 设计要素分析 13
3.1水陆两栖车基本结构的特殊性 13
3.2水陆两栖车动力装置 15
3.3水陆两栖车基本材料具备特点及性能 16
3.4增强塑料材料的加工工艺 17
3.5关于流线型以及减小水阻的造型需求 18
3.6本章小结 21
第四章 全文总结 23
4.1设计总结 23
致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要是有这么一辆车,不光能在陆地上自由驰骋,还能在水上自由泳,是不是很酷。水陆两栖车的出现将只能坐船过河的观点成为了历史,可以说,这是设计史上的一次里程碑。水陆两栖车又可以叫做水陆两栖船,水陆两用船,水陆两用车;它是拥有了车与船的双重的功能,既它是汽车,可以在陆地上行驶;又是船只,在水上漂浮前进。卓越的水陆的行驶能力使他可以从行进中面对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海江河或者普通道路时可以从容面对,因而不管是在交通运输上,还是在旅游业中,它都拥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开始的时候,军事上对于水陆两栖车的需求比较多,而些许相对专业的领域也是水陆两栖车做出贡献的地方。后来旅游,娱乐业将水陆两栖车带入了一个新高度。水陆两栖车的出现改变的部队的些许作战策略,主要原因在于部队作战时,大型的作战武器例如航母等基本上很难接近海岸线,因为只要你到达敌人的攻击范围,庞大的身躯将只会将你暴露于敌人的重围之中,水陆两栖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它能发挥它快速小巧的优势攻敌不备,出其不意;将作战部队快速的运送到前方的战场;它的水陆通吃的特点可以使它不仅成为运送物资的重要装备,而且可以用作战略武器。水陆两栖车对于旅游业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方便了水陆要变换交通工具的尴尬,而且用户体验也更加的好,无论是沙漠还是海洋,它都能带你完美的用户体验,各种娱乐活动也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
水陆两栖车也使 人们更小程度的承担自然和人为灾难带来的损失,水陆两栖已经不仅仅用于军用、救援,现在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应用于普通生活中,是一种征服陆地和海洋的最佳方式。现在虽然水陆两栖车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国外也早就已经出现这种类型的车,但国内其价值还未完全开发,相比汽车和游艇它还更像个未成年的孩子。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成熟的技术迫切需要设计来让这种车走向大众的视野。它将会是大众的必备品,生活的宠儿。它将会在发光的未来里成为最发光的那颗星。我们有意义和义务去探索它,完美它,走在时代的前沿。
/
1.2水陆两栖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大约一百年前水陆两栖车便诞生了,有资料记载,在1805年有一个Oliver Evans的美国人将水陆两栖车带到了大众的视野. Oliver Evans用轴和桨轮装在了汽车上以便它在水中能够正常行驶,用轮桨旋转为其在水中创造动力,使其能够在水中像船一样行驶。Oliver Evans的发明从此被历史铭记,这一伟大的创举立刻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人们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被这一发明所吸引,尤其一开始得到了军方的赞赏而获得了最初的发展,为后来水陆两栖车的技术和外观的进步提供了最初的前提。虽然一开始在军队的试用并不算是特别成功,但这的确改变了水陆两栖车的历史,使之更快的走进普遍大众的视野。
//
水陆两栖车(第一辆) 德军水陆两栖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众166型德军装备的水陆两栖车,在陆地上行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90公里,在水中时速可以达到10公里。这辆水陆两栖车马上成为了德国军队的宠儿并且受到了军人的大力的支持,反响热烈。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和保时捷位于斯图加特的工厂一万多辆这种水陆两栖车被生产出来[1],在1944年末为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过与德国军队相比,美军的水陆两栖车并没有取得意想之中的成功,相比于好评如潮的德国军队,美军的水陆两栖车则显得较为落寞,因为设计的原因它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优势反而暴露各种问题,比如车的重量过于笨重;另外还有干舷低的缺陷;技术上的不足更是层出不穷,虽然他们后来很努力想改掉这些毛病,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理想, 这种水陆两栖车一共生产了一万多辆。虽然美国军队的水陆两栖吉普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有一个人的改装却意外的取得了成功,这取得成功的人是一名退役的美国大兵叫卡林,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卡林驾驶着这辆车和他的妻子开启了一段环游世界的旅程。卡林在车的舱室上下了很大功夫将舱室改成了封闭式的;很大的燃料的油舱也被安装在了车舱的底部。卡林和他的妻子在整个旅程中,水域的航行距离达到了一万五千多公里,陆地的行驶距离也有六万多公里。民用的水陆两栖车的发展非常的迅速,水陆两栖车迅速成为各大设计师心中的宠儿。英国有一家公司设计出了一辆时速可以与普通汽车相媲美的水陆两栖车,水上的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辆车将会量产,进入大众视野。不可否认,军用方面才是水陆两栖车一开始施展才能的舞台,大众166型德军装备的水陆两栖车是这些水陆两栖车中的明星,不管是它的性能还是它的设计都使它在历史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因为它的出色,德国军队立刻视它为宠儿并且广泛用于缉私与救灾。但是水陆两栖车却在民用领域一直没什么突破,所以在此背景下应用于生活的水陆两栖车则需要我们努力将其推到大众面前,这是历史趋势也是必然结果。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1
1.2水陆两栖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
1.3未来发展方向 6
第二章 用户需求分析 9
2.1特定用户人群的层次及普遍爱好的调研 9
2.2水陆两栖车用户人群分析 11
第三章 设计要素分析 13
3.1水陆两栖车基本结构的特殊性 13
3.2水陆两栖车动力装置 15
3.3水陆两栖车基本材料具备特点及性能 16
3.4增强塑料材料的加工工艺 17
3.5关于流线型以及减小水阻的造型需求 18
3.6本章小结 21
第四章 全文总结 23
4.1设计总结 23
致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要是有这么一辆车,不光能在陆地上自由驰骋,还能在水上自由泳,是不是很酷。水陆两栖车的出现将只能坐船过河的观点成为了历史,可以说,这是设计史上的一次里程碑。水陆两栖车又可以叫做水陆两栖船,水陆两用船,水陆两用车;它是拥有了车与船的双重的功能,既它是汽车,可以在陆地上行驶;又是船只,在水上漂浮前进。卓越的水陆的行驶能力使他可以从行进中面对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海江河或者普通道路时可以从容面对,因而不管是在交通运输上,还是在旅游业中,它都拥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开始的时候,军事上对于水陆两栖车的需求比较多,而些许相对专业的领域也是水陆两栖车做出贡献的地方。后来旅游,娱乐业将水陆两栖车带入了一个新高度。水陆两栖车的出现改变的部队的些许作战策略,主要原因在于部队作战时,大型的作战武器例如航母等基本上很难接近海岸线,因为只要你到达敌人的攻击范围,庞大的身躯将只会将你暴露于敌人的重围之中,水陆两栖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它能发挥它快速小巧的优势攻敌不备,出其不意;将作战部队快速的运送到前方的战场;它的水陆通吃的特点可以使它不仅成为运送物资的重要装备,而且可以用作战略武器。水陆两栖车对于旅游业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方便了水陆要变换交通工具的尴尬,而且用户体验也更加的好,无论是沙漠还是海洋,它都能带你完美的用户体验,各种娱乐活动也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
水陆两栖车也使 人们更小程度的承担自然和人为灾难带来的损失,水陆两栖已经不仅仅用于军用、救援,现在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应用于普通生活中,是一种征服陆地和海洋的最佳方式。现在虽然水陆两栖车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国外也早就已经出现这种类型的车,但国内其价值还未完全开发,相比汽车和游艇它还更像个未成年的孩子。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成熟的技术迫切需要设计来让这种车走向大众的视野。它将会是大众的必备品,生活的宠儿。它将会在发光的未来里成为最发光的那颗星。我们有意义和义务去探索它,完美它,走在时代的前沿。
/
1.2水陆两栖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大约一百年前水陆两栖车便诞生了,有资料记载,在1805年有一个Oliver Evans的美国人将水陆两栖车带到了大众的视野. Oliver Evans用轴和桨轮装在了汽车上以便它在水中能够正常行驶,用轮桨旋转为其在水中创造动力,使其能够在水中像船一样行驶。Oliver Evans的发明从此被历史铭记,这一伟大的创举立刻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人们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被这一发明所吸引,尤其一开始得到了军方的赞赏而获得了最初的发展,为后来水陆两栖车的技术和外观的进步提供了最初的前提。虽然一开始在军队的试用并不算是特别成功,但这的确改变了水陆两栖车的历史,使之更快的走进普遍大众的视野。
//
水陆两栖车(第一辆) 德军水陆两栖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众166型德军装备的水陆两栖车,在陆地上行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90公里,在水中时速可以达到10公里。这辆水陆两栖车马上成为了德国军队的宠儿并且受到了军人的大力的支持,反响热烈。在沃尔夫斯堡的工厂和保时捷位于斯图加特的工厂一万多辆这种水陆两栖车被生产出来[1],在1944年末为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过与德国军队相比,美军的水陆两栖车并没有取得意想之中的成功,相比于好评如潮的德国军队,美军的水陆两栖车则显得较为落寞,因为设计的原因它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优势反而暴露各种问题,比如车的重量过于笨重;另外还有干舷低的缺陷;技术上的不足更是层出不穷,虽然他们后来很努力想改掉这些毛病,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理想, 这种水陆两栖车一共生产了一万多辆。虽然美国军队的水陆两栖吉普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有一个人的改装却意外的取得了成功,这取得成功的人是一名退役的美国大兵叫卡林,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卡林驾驶着这辆车和他的妻子开启了一段环游世界的旅程。卡林在车的舱室上下了很大功夫将舱室改成了封闭式的;很大的燃料的油舱也被安装在了车舱的底部。卡林和他的妻子在整个旅程中,水域的航行距离达到了一万五千多公里,陆地的行驶距离也有六万多公里。民用的水陆两栖车的发展非常的迅速,水陆两栖车迅速成为各大设计师心中的宠儿。英国有一家公司设计出了一辆时速可以与普通汽车相媲美的水陆两栖车,水上的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辆车将会量产,进入大众视野。不可否认,军用方面才是水陆两栖车一开始施展才能的舞台,大众166型德军装备的水陆两栖车是这些水陆两栖车中的明星,不管是它的性能还是它的设计都使它在历史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因为它的出色,德国军队立刻视它为宠儿并且广泛用于缉私与救灾。但是水陆两栖车却在民用领域一直没什么突破,所以在此背景下应用于生活的水陆两栖车则需要我们努力将其推到大众面前,这是历史趋势也是必然结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