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备的可用性研究(附件)【字数:8821】
摘 要摘 要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当今市场上的产品功能日趋完善。但是产品的多样功能一体化带来了产品界面复杂、操作困难等可用性问题。产品的可用性研究应运而生。针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本论文采用眼动追踪的实验方法,对办公设备进行可用性测试,以求得到真实、客观的数据,快速准确的发现问题。研究选取办公设备类目下的常用设备——打印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追踪被测试人员的眼动轨迹,通过记录、分析用户在使用打印机过程中的眼睛注视点、扫描轨迹、兴趣区注视时间等眼动绩效指标,构建用户的眼动操作模型,发现用户在打印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找到打印机交互界面的可用性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关键词眼动追踪;人机交互;可用性
Keywords: eye tracking;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usability目 录
1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1.3相关文献综述 3
1.4研究现状分析 4
1.5研究方法和构思 5
2 相关理论概述 7
2.1人机界面理论 7
2.2可用性理论 7
2.3眼动追踪理论 9
2.4眼动与认知的关系模型 11
3 实验 12
3.1实验流程设计 12
3.2实验流程实施 13
3.3实验数据分析 14
3.4结论 19
4 总结和展望 20
4.1总结 20
4.2展望 20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 录 25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迎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上各类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且功能日趋完善,只是功能一体化虽满足了用户的功能需求,却又同时加深了人们对产品功能复杂化及操作简便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对产品的可用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早在1991年《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在封面上刊登了一篇名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I can’t work this Thing!(我真搞不懂这些!)”的文章[1],文中报道了消费者对于界面过于复杂的录像机与其他家庭用设备的不满以及几家大公司通过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使产品更容易使用的情况。
由此可见,可用性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良好的产品设计不仅实用、易操作而且还会使用户有愉悦的产品体验经历。因此,在顾客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时,产品的可用性这一指标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者的选择。
另一方面,市场上同类产品繁多,市场竞争差异性变小,产品设计方必须创新设计理念去适应消费者的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近几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开始兴起,成为产品开发的新理念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要求产品设计要从用户的需求感受出发,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预期的交互方式及使用时的情感等因素,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操作模式的产品。
用户需求与企业利益共同推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可用性的研究。随着科技发展与眼动技术的逐渐成熟,眼动追踪作为一种新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其实时、准确、真实的特点被应用于各领域的可用性研究,成为可用性研究的新方向,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产品可用性研究成为当前社会的研究热点。
当代办公场所工作节奏快而紧凑,人员流动快,操作简单、实用易学的办公设备不仅可以减少员工培训时间,还可以降低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此为背景,本论文选择办公设备的可用性为研究方向,选取办公必备设备——打印机为研究对象,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追踪用户在执行特定打印任务时的眼动轨迹,发现用户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评价打印机的可用性水平,为打印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将眼动追踪技术应用到办公设备的可用性测试中,从实物的可用性研究方面做一些眼动实验的探索。再者结合实验中的眼动数据评价办公设备的可用性水平,发现用户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解释,为办公设备的界面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实验中的使用的眼动追踪方法与评价指标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可用性测试提供参考。
1.2.2研究意义
当今市场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企业为在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重视用户需求与体验以把握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在日常生产中,企业可以利用可用性测试在产品发行前发现产品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改善以及再设计,或将产品与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了解产品设计的优势,合理确定新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企业也可通过前期的可用性测试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来间接促进销售、减少用户投诉、减少用户支持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消费能力提升,可用性意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对产品的需求从很久之前“能用”的低水准层面上升到“实用、易用、快捷”乃至“使用过程令人愉悦”的高水准要求。必要的可用性测试可以为用户筛选出满意的产品,避免用户产生糟糕的产品使用体验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使用场所例如生产车间、办公楼等,可用性水平高的产品可减少错误发生率,避免因错误操作带来的损失并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延长产品市场寿命。除此之外,考虑可用性水平的产品也可降低新使用者的培训成本,使用户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
从社会层面而言,可用性有时涉及到资源的节约与浪费。可用性水平低的产品会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可用性有时也涉及生命安全,失败的产品在使用中易造成误解并产生错误,导致财产损失、人员受伤甚至死亡。因此在产品发行前对其进行可用性测试,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与隐患,避免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失。
1.3相关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可用性研究起步早,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教育领域、医学领域、网络广告、图书馆学、系统工程、软件工程、人机交互等诸多领域。有关可用性研究的文献具有一定数量。如Matthew Yuschik在研究中以用户绩效与体验为关注焦点,以无线语音控制为研究对象,将可用性测试应用于产品发展的各阶段以发现问题、避免问题并修正原设计,最终提高用户满意度[2]。Christopher E Cox, Nicholas G Wysham, Brenda Walton等人则将可用性研究应用到网络决策方面,探索机械通气患者家属的网络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可用性测试,以加强病人与临床医生的合作和提高重症监护决策的质量[3]。
Keywords: eye tracking;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usability目 录
1 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1.3相关文献综述 3
1.4研究现状分析 4
1.5研究方法和构思 5
2 相关理论概述 7
2.1人机界面理论 7
2.2可用性理论 7
2.3眼动追踪理论 9
2.4眼动与认知的关系模型 11
3 实验 12
3.1实验流程设计 12
3.2实验流程实施 13
3.3实验数据分析 14
3.4结论 19
4 总结和展望 20
4.1总结 20
4.2展望 20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 录 25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迎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上各类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且功能日趋完善,只是功能一体化虽满足了用户的功能需求,却又同时加深了人们对产品功能复杂化及操作简便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这对产品的可用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早在1991年《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在封面上刊登了一篇名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I can’t work this Thing!(我真搞不懂这些!)”的文章[1],文中报道了消费者对于界面过于复杂的录像机与其他家庭用设备的不满以及几家大公司通过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以使产品更容易使用的情况。
由此可见,可用性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良好的产品设计不仅实用、易操作而且还会使用户有愉悦的产品体验经历。因此,在顾客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时,产品的可用性这一指标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消费者的选择。
另一方面,市场上同类产品繁多,市场竞争差异性变小,产品设计方必须创新设计理念去适应消费者的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近几年“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开始兴起,成为产品开发的新理念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要求产品设计要从用户的需求感受出发,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预期的交互方式及使用时的情感等因素,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操作模式的产品。
用户需求与企业利益共同推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可用性的研究。随着科技发展与眼动技术的逐渐成熟,眼动追踪作为一种新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其实时、准确、真实的特点被应用于各领域的可用性研究,成为可用性研究的新方向,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产品可用性研究成为当前社会的研究热点。
当代办公场所工作节奏快而紧凑,人员流动快,操作简单、实用易学的办公设备不仅可以减少员工培训时间,还可以降低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此为背景,本论文选择办公设备的可用性为研究方向,选取办公必备设备——打印机为研究对象,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追踪用户在执行特定打印任务时的眼动轨迹,发现用户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评价打印机的可用性水平,为打印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将眼动追踪技术应用到办公设备的可用性测试中,从实物的可用性研究方面做一些眼动实验的探索。再者结合实验中的眼动数据评价办公设备的可用性水平,发现用户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做出相应解释,为办公设备的界面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实验中的使用的眼动追踪方法与评价指标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可用性测试提供参考。
1.2.2研究意义
当今市场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企业为在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重视用户需求与体验以把握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在日常生产中,企业可以利用可用性测试在产品发行前发现产品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改善以及再设计,或将产品与市场上的其他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了解产品设计的优势,合理确定新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企业也可通过前期的可用性测试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来间接促进销售、减少用户投诉、减少用户支持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消费能力提升,可用性意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对产品的需求从很久之前“能用”的低水准层面上升到“实用、易用、快捷”乃至“使用过程令人愉悦”的高水准要求。必要的可用性测试可以为用户筛选出满意的产品,避免用户产生糟糕的产品使用体验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使用场所例如生产车间、办公楼等,可用性水平高的产品可减少错误发生率,避免因错误操作带来的损失并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延长产品市场寿命。除此之外,考虑可用性水平的产品也可降低新使用者的培训成本,使用户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
从社会层面而言,可用性有时涉及到资源的节约与浪费。可用性水平低的产品会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可用性有时也涉及生命安全,失败的产品在使用中易造成误解并产生错误,导致财产损失、人员受伤甚至死亡。因此在产品发行前对其进行可用性测试,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与隐患,避免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失。
1.3相关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可用性研究起步早,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教育领域、医学领域、网络广告、图书馆学、系统工程、软件工程、人机交互等诸多领域。有关可用性研究的文献具有一定数量。如Matthew Yuschik在研究中以用户绩效与体验为关注焦点,以无线语音控制为研究对象,将可用性测试应用于产品发展的各阶段以发现问题、避免问题并修正原设计,最终提高用户满意度[2]。Christopher E Cox, Nicholas G Wysham, Brenda Walton等人则将可用性研究应用到网络决策方面,探索机械通气患者家属的网络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可用性测试,以加强病人与临床医生的合作和提高重症监护决策的质量[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