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控制运用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1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2.1 质量的定义 2
2.2 质量管理发展史 3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3
3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3
3.1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的介绍 3
3.2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4
3.3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5
4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6
4.1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 6
4.2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6
4.3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的管理职责 8
4.4 康乃馨织造公司资源管理 11
4.5 产品实现 11
4.6 测量分析和改进 13
5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运用 13
5.1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13
5.2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 14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国际标准化的趋势下,质量管理体系验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不断发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立命之本。可是有些企业只是为了质量验证而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认真落实和贯彻该体系,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完全融入到公司质量管理活动中,实施有效性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差。
1.2 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明显,企业知道取得好的质量是进入参与市场竞争的保证,只有质量取得优势,才有资格去竞争。企业知道如今的市场是质量的市场,要想在市场竞争上取得优势占据主动,只有将质量搞好才是唯一途径。所以,许多公司开始招纳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管理人才,对公司进行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质量管理理论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企业需要及时了解质量管理理论的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并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加以改进完善,使其融入到最新的市场要求中,这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课题以酒店布草行业排名第一的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为例,探究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外研究动态
在质量管理领域具有权威影响的戴明博士认为变异是导致企业成品质量的根本原因,他提出了企业管理者要坚定在企业实施质量管理,领导员工降低产品在设计、生产中出现的变异,不断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的核心理论。
美国质量学家约瑟夫.M朱兰认为质量的关键在于它的适用性。提出了质量过程中的三部曲,主张在质量管理思维上进行重大改革。
国际电报公司副总裁克劳斯比编写了《质量免费》一书,唤起了社会对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日本专家石川馨在质量管理基础理论上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管理层和全员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另一位日本工程师山口玄一阐述了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质量符合他提出的减少变异在经济学上的价值理念。
随着质量管理体系日益完善,从90年代开始,对如何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Core研究认为企业迫于压力而获得的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将不能带来预想的有效结果。
1.3.2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内研究动态
自我国颁布了IS9000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此后便进入质量标准体系阶段。
如何有效的实施质量管理成为国内学者不断研究的问题。,在《基于顾客导向的服务型制造企业过程质量研究》中针对服务型制造的新特征,提出顾客导向的观点;在分析与传统制造在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运用过程方法,从顾客导向等多个角度分别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改进过程展开质量管理研究,探讨各个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关注点,完善丰富了质量管理体系。
在《面向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中质量学家黄中鼎提出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广泛实践要求企业突破彼此的质量管理边界,打破各项技术和标准壁垒,彼此合作,开展面向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文章探讨了当前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建议企业以采购、销售作为面向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合作端口,将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措施、标准和要求向上下游企业渗透,从而在整个供应链上拓展开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制造业全质量管理系统》一书中,几位国内学者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了全质量管理体系模型架构;并借助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以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为例,构建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制造业全质量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质量管理全过程有效的集成管理;最终为企业整体质量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研究基础。
经过国内专家对质量管理理论的不断研究完善,国内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也不断汲取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水平。自此,质量管理在企业市场竞争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质量的定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理解要点:特性:指本来就有的长久不变的属性。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程度:指特性满足的一种度量。质量概念的特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及经济性。
2.2 质量管理发展史
质量管理历史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以前的质量检验思想
从开始出现质量检验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逐步取代分散经营为止的一段时期,产品质量主要靠工人的实际操作经验,靠手摸、眼等器官衡量而定。工人既是操作者又是检验者。
2)20世纪的质量管理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质量管理取得迅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质量管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21世纪的质量管理
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经济环境多变,管理重点不是维持,而是创新。
质量创新:1)从战略层面关注质量 2)质量观念的创新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政策目标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性、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管理活动和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系统被定义为“命令和控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来说,企业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就是一个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实施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同类企业中的声誉不断改善提高,顾客满意度不断增强等连锁反应。因此,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企业质量目标的调整,不断完善企业现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给顾客质量及性能都优异的公司产品,不断维护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
公司领导没有真正的贯彻质量管理理念,没有主动的监督和领导公司走质量管理的道路,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公司员工对于公司的质量管理参与度也不高,没有主动的承担起质量管理的责任,而是为了接受审核被动实施质量管理,审核过后又恢复原来的生产模式,这给康乃馨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1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2.1 质量的定义 2
2.2 质量管理发展史 3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3
3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3
3.1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的介绍 3
3.2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4
3.3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5
4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6
4.1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 6
4.2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6
4.3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的管理职责 8
4.4 康乃馨织造公司资源管理 11
4.5 产品实现 11
4.6 测量分析和改进 13
5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运用 13
5.1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13
5.2 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 14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在国际标准化的趋势下,质量管理体系验证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不断发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立命之本。可是有些企业只是为了质量验证而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认真落实和贯彻该体系,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没有完全融入到公司质量管理活动中,实施有效性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差。
1.2 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明显,企业知道取得好的质量是进入参与市场竞争的保证,只有质量取得优势,才有资格去竞争。企业知道如今的市场是质量的市场,要想在市场竞争上取得优势占据主动,只有将质量搞好才是唯一途径。所以,许多公司开始招纳质量管理水平较高的管理人才,对公司进行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质量管理理论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企业需要及时了解质量管理理论的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并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加以改进完善,使其融入到最新的市场要求中,这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课题以酒店布草行业排名第一的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为例,探究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外研究动态
在质量管理领域具有权威影响的戴明博士认为变异是导致企业成品质量的根本原因,他提出了企业管理者要坚定在企业实施质量管理,领导员工降低产品在设计、生产中出现的变异,不断提高公司产品质量的核心理论。
美国质量学家约瑟夫.M朱兰认为质量的关键在于它的适用性。提出了质量过程中的三部曲,主张在质量管理思维上进行重大改革。
国际电报公司副总裁克劳斯比编写了《质量免费》一书,唤起了社会对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日本专家石川馨在质量管理基础理论上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管理层和全员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另一位日本工程师山口玄一阐述了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质量符合他提出的减少变异在经济学上的价值理念。
随着质量管理体系日益完善,从90年代开始,对如何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Core研究认为企业迫于压力而获得的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将不能带来预想的有效结果。
1.3.2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内研究动态
自我国颁布了IS9000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此后便进入质量标准体系阶段。
如何有效的实施质量管理成为国内学者不断研究的问题。,在《基于顾客导向的服务型制造企业过程质量研究》中针对服务型制造的新特征,提出顾客导向的观点;在分析与传统制造在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运用过程方法,从顾客导向等多个角度分别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改进过程展开质量管理研究,探讨各个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关注点,完善丰富了质量管理体系。
在《面向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中质量学家黄中鼎提出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广泛实践要求企业突破彼此的质量管理边界,打破各项技术和标准壁垒,彼此合作,开展面向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文章探讨了当前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建议企业以采购、销售作为面向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合作端口,将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措施、标准和要求向上下游企业渗透,从而在整个供应链上拓展开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制造业全质量管理系统》一书中,几位国内学者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了全质量管理体系模型架构;并借助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以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为例,构建了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制造业全质量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质量管理全过程有效的集成管理;最终为企业整体质量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研究基础。
经过国内专家对质量管理理论的不断研究完善,国内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也不断汲取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水平。自此,质量管理在企业市场竞争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质量的定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理解要点:特性:指本来就有的长久不变的属性。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程度:指特性满足的一种度量。质量概念的特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及经济性。
2.2 质量管理发展史
质量管理历史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以前的质量检验思想
从开始出现质量检验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工厂逐步取代分散经营为止的一段时期,产品质量主要靠工人的实际操作经验,靠手摸、眼等器官衡量而定。工人既是操作者又是检验者。
2)20世纪的质量管理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质量管理取得迅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质量管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21世纪的质量管理
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经济环境多变,管理重点不是维持,而是创新。
质量创新:1)从战略层面关注质量 2)质量观念的创新
2.3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政策目标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性、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管理活动和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系统被定义为“命令和控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般来说,企业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就是一个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实施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同类企业中的声誉不断改善提高,顾客满意度不断增强等连锁反应。因此,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企业质量目标的调整,不断完善企业现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给顾客质量及性能都优异的公司产品,不断维护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
公司领导没有真正的贯彻质量管理理念,没有主动的监督和领导公司走质量管理的道路,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公司员工对于公司的质量管理参与度也不高,没有主动的承担起质量管理的责任,而是为了接受审核被动实施质量管理,审核过后又恢复原来的生产模式,这给康乃馨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