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风格餐桌椅设计(附件)【字数:4020】
目 录
设计说明
设计作品正稿
设计草稿
目 录
1引言 1
1.1 课题来源 1
1.2 课题的现实意义 1
2调研资料2
2.1市场现状2
2.2设计要求 2
2.3现有产品调研 2
3 设计流程3
3.1 设计定位 3
3.2 设计构思3
3.3参考图片 4
3.4设计草图 5
3.5方案细化 5
3.6 场景渲染效果图10
3.7细节展示 12
3.8模型制作 14
3.9尺寸图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传统中式风格家具由木匠独立完成设计、加工,融入数千年文人墨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阐述,不断发展,演变而成的文化实体。中式家具集艺术、养生、收藏、使用价值于一身,中式家具是几千年中国百家文化的碰撞、融合与发展的产物,如明式家具中的圈椅完美的融入了阴阳学中“天圆地方”的思想和道家学说“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的思想。许多古中式家具中的木雕刻更是凝聚着工匠的高超技艺,拥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中式家具发展的顶峰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强盛时期,随着东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海外名贵木材涌入中国为中式家具提供了优秀的原料。中式家具发展的成就离不开社会的进步。
中式风格餐桌椅是中式家具的重要一部分。在儒家思想中,“家”的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文化最注重就餐礼仪和就餐环境,从而对木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造就了许多优秀的古代就餐桌椅。中式家具中的餐桌椅起源于南北朝时人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时期,在元、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发展产生了灯挂椅、官帽椅、八仙桌等优秀的作品。这些家具线条优雅而端庄、结构精巧而稳固、木料坚硬富有香气且木纹优美。这些家具的造型也蕴含着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美学价值,是古典中式家具的代表作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消费、审美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中式家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从选材和工艺上已不能融入当前的社会。因此,对中式家具改变使其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引出“中式风格餐桌椅”此课题
1.2 课题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古典中式家具形态、结构、美学要素、精神内涵的研究,采用全新的设计,融入现代的工业生产方法和审美要求,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中式风格餐桌椅,使古典中式家具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传统的中式家具中运用了大量精巧的榫卯结构,这些结构是是古典工匠智慧和高超技艺的结晶,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将会对这些榫卯结构进行简化,使其能够符合现代的加工工艺。古典中式家具使用的材料多是一些正规的木材,如红木、檀木等,从而使这些家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红木、檀木等珍稀木材的成材时间长,木材稀有,这与现如今的环保设计理念相悖,所以用一些成材较快、较为环保的木料能够使中式家具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并降低生产成本与消费门槛。
另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的设计实践,使自己对以往学习的知识有更加牢固的掌握;增加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自己独立完成设计各个阶段的了能力。
2 调研资料
2.1 市场现状
到了近代,在战争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许多的技艺的不到传承;使得许多的古典中式家具文化丢失。到了现代,在工业化生产的环境下,古典手工打造的中式家具业受到巨大的威胁,从而只能成为少数高收入人群把玩与收藏的艺术品。对于机器生产的简化的和材料低端的中式家具,已经无法和由西方优秀设计师的不断改进与丰富的西式现代家具竞争。另外古典中式家具的消费者大多来自宫廷、官僚和地主,封建社会制度为其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式家具的消费群体已经有质的变化。
当今市场和企业对于中式家具的设计远远不及日式、北欧等风格的家具。
2.2 设计要求
中式家具、首先就是设计应当是符合东方文化、符合中国人生活、审美的,是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其次,本课题应当与传统中式风格餐桌椅有质的不同,所以本课题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造型上,应当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人机工程学尺寸、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中式家具的文化内涵进行设计;
材料上,由于消费阶层的变化,本次课题的设计要求使用环保的、无害的、价格相对经济的、生产容易的材料;
3、功能上,本次设计要符合现代设社会人们的生活习惯。对于本次的餐桌椅设计,应当考虑和分析现如今人的就餐习惯和需要。
2.3 现有产品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市场上现有的中式家具对于榫卯结构的应用极少,大量应用金属连接件、胶水等辅助材料固定。这与现代机器生产的要求实相符的,同时,这也是为了降低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其二,市场上现有的中式家具在外形上存在对其他风格家具模仿的现象。
另外,市场上有许多的纯手工制作的红木中式家具。这写家具固然具有很搞得艺术和收藏价值,但是因为其生产工艺以及材料选择上的限制。这些产品并不能最为日常消费使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