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米烹饪研究的电饭煲创新设(附件)【字数:5749】
目 录
一、设计说明
二、设计作品正稿
三、设计草图
目 录
1 引言1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
2 市场调研2
2.1 市场现状2
2.2 现有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3
3 设计构思4
3.1设计定位4
3.2 设计构思及过程5
3.3设计草图5
3.4 最终方案概述11
3.5配色方案12
3.6 三维效果图和细化说明12
3.7 人机交互设计14
3.8 模型制作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早不再局限于满足温饱,日趋注重蒸煮后大米的营养价值。由于制作米饭的工序、条件和方法因人而异、或是因地而异,米饭的粘稠度、软硬度、微量元素保持度均有所差异。在该种情况下,大米质量的高低对最后蒸煮出来米饭的口感影响微乎其微,于是正确的烹饪过程和方法(水的数量,浸泡和蒸,沸腾或不同的烹饪条件)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电饭煲设计逐步发展改良。继机械电饭煲后,电饭煲不仅可以做饭,还提供定时、烹饪、保温和菜单选择等功能,达到多用途。各种内胆材质也是层出不穷,尽可能保证不糊饭、不沾锅。在锅盖的设计上,电饭煲也经历了不少变化,更有效的保存米饭中的水份及营养。至此,电饭锅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企图达到一锅多用的超级集合体,功能开始逐渐冗余,杂而不精。当下,电饭煲发展已经到了饱和期,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功能的细分便显得格外重要。
而目前不容忽视的是,单身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现象。仅根据我国民政局数据显示,至2015年12月,我国单身的人数就将近2亿。许多单身人士一般独居在城市里,他们在饮食方面与普通家庭特别不同,不仅在食物量上(电饭煲容量),更在于一种为人做饭的一种乐趣与有人分享的欣喜。因此针对电饭煲功能细分,应该从单身族群的心理特点与生活空间入手。
综上所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设计一款能够针对大米特性的蒸煮米饭的单人型电饭煲极其迫切,不仅可以提高单身族群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而且还能细分电饭煲市场,推动电饭煲设计进一步发展,更能形成良性循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设计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热爱生活,热爱思考,才会去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发现应生活所需的设计。善于发现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但是很多设计一昧跟风,忽略对特定用户人群的定位,集众多功能于己身,冗余现象严重并且功能的逻辑性有所欠缺。本课题希望通过针对淮安大米蒸煮的物化特性,最大化淮安大米优势,以单身族群为介入点,进行深入理化研究,从而总结出基于淮安大米的单人型电饭煲的设计特点,并寻找细分电饭煲市场的突破口。
(1)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淮安大米的物化特性;
(2)对目前的电饭煲类型及其使用和技术支持有一个了解,特别是对单饭煲的使用和需求;
(3)对当前个人消费生活方式的现状、创新点的研究提供经验证据,深化和拓展相关理论;
(4)通过对淮安大米进行文献理论研究和实际试验和对单身族群生活体验的收集,提出该种单人型电饭煲设计的特点,并再进行设计实践。
2 市场调研
2.1 市场现状
在当前小家电蓬勃发展的潮流中,电饭煲已然占一席之地,从19世纪50年代出现电饭煲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他们对于生活形态、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不断提高,电饭煲从生产方式到自身功能一直不断的突破与革新。而在众多以稻米为食的国家中,日本电饭煲市场一直独领风骚。因此本论文选择日本的电饭煲发展作为介入点,分析整个电饭煲的发展历史与发展阶段。
根据下图可以看出,电饭煲的发展紧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地引进新技术。小家电的行业规范不断健全,电饭煲在全面发展、功能细分的同时,逐步走向个性化,行业间的角逐从单一的功能造型逐渐转变为个性化、智能化、人性化。
图2.1
2.2 现有产品市场调研与分析
电饭煲也即电锅、电饭锅,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的优点,同时具有各种操作功能,如蒸、煮、炖、煨等。普通电饭锅分为自动加热,定时保温和新型微电脑控制三种。作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减少了许多家庭在烹饪方面花费的时间。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可以大概得出以下结论:
(1)现有电饭煲种类繁多,造型较为单一,多为圆润状,比较居家但是缺乏一定的时尚科技感,不投单身族青年所好。
(2)人性化、意识化的设计已然是电饭煲发展历程中的两大趋势。用户的交互体验、情绪等日益受到关注。
代表作品
类型
特点
机械型
内部温控开关,到达一定的温度停止加热,容易溢锅、糊底
IH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