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代步折叠自行车设计
都市代步折叠自行车设计[20191213142356]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拥挤,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既方便又时尚的选择,折叠自行车作为一种包含了交通代步、锻炼身体、运动旅游等功能的工具,以其轻便易携,骑乘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都市上班族和大学生,折叠自行车正逐步成为他们短距离出行的明智选择。
本文通过对较为畅销的几款自行车进行比较,了解了折叠自行车的总体发展趋势,并对主流折叠方式进行优缺点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并存的全新设计方案。首先,本文对折叠自行车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说明,以明确设计目的与最终效果;其次,分析自行车的结构、材料等设计因素,为设计的可行性提供依据;再次,研究用户使用流程,结合人机工程学,提出功能性与舒适性兼备的参考方案;最后,对终选方案优化完善,使之符合最初的研究需求与目标,完成设计课题。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代步折叠体积产品设计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1
第1章 绪论 2
1.1课题背景 2
1.2 课题目的 3
1.3 课题主要工作 3
第2章 折叠自行车的基本情况 5
2.1 自行车的发展简史 5
2.2 折叠自行车的优点和前景 8
第3章 折叠自行车市场调研 12
3.1折叠自行车总体发展趋势 12
3.2 自行车材料 13
3.3 用户的使用情景研究 16
第4章 折叠自行车设计分析 20
4.1 自行车结构分析 20
4.2 几种折叠方案分析 21
4.3 折叠自行车设计要素 23
第5章 设计方案的提出与实现 29
5.1 设计提案 29
5.2 构思与草图 33
5.3 最终方案的确定 35
5.4 折叠自行车模型制作 45
总结 49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第1章 绪论
1.1毕业设计课题背景及分析
21世纪是一个大众汽车消费的时代,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换句话讲一定程度上的交通拥挤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是“好事” 背面的负效应,伴随的是地铁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也在超负荷运转。因此,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人们逐渐意识到绿色、健康、便捷的出行方式的必要性,并将此类出行方式作为第一选择。
200多年前,人类发明了自行车,发展到现在,自行车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承担着交通代步、休闲运动、比赛竞技等不同的使命。由于自行车是基于人体本身骑车技术和驱动力而行驶的,因此操纵灵活方便,可以迅速地对驾驶者的控制做出反应,速度由骑行者脚部运动直接控制,尽管原始,但却可以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自行车进行锻炼和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一样,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健身方式,可以加强人体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除此之外,骑自行车还能减少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而是正在逐渐成为愉悦心灵的一种方式。
折叠自行车作为自行车的一个分支,具有灵活携带、快速折叠、防止丢失等优势,因此成为很多年轻运动爱好者和上班一族的最佳选择。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折叠自行车,生产厂家也在争先恐后地推出其新型产品,以求吸引消费者更多的注意力,增加其销售量。这些已经上市的产品,几乎所有自行车的折叠方式都是相似的,差别并不大。都是以材料的改良和个别小零件的造型为突破点,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设计少而又少。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折叠自行车,尽管在折叠后体积要比普通自行车小一点,但对于使用者而言,这些自行车在折叠后仍然很难携带,虽然也有一些折叠车厂商逐步开发推出折叠车手提包,但手提包的体积较大,携带行走的可行性极低。
因此,可折叠已经成为自行车新的发展点,消费人群在选购自行车时会优先考虑可折叠自行车,所以,现在消费者对自行车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骑行舒适,还包括结构、外形和所占空间大小等等,这就意味着对一些小零件进行简单地改造,变换颜色和改进材料等已经不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何将折叠自行车做到折叠后的体积更小,折叠操作更简单、灵活、省时,已经是摆在广大折叠自行车开发者面前的挑战。
1.2课题目的
本课题希望通过市场调研、设计定位、设计要素分析等研究步骤,结合所学设计方法,对折叠自行车的结构和外形进行概念性的再创新,设计一款适合年轻上班族和大学生的时尚代步工具,结合人机工程学、产品材料与工艺、理论力学、市场营销等,将人性化、安全性、可操作性、功能性等因素融合进去,最终创造出一款符合市场、具有尽可能小体积的全新折叠自行车。在设计过程中,体会各个因素对产品最终参数的决定性大小,深刻了解设计产业的运作模式,为进入社会做好思想准备。
1.3课题主要工作
通过一般性设计方法学,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工作,其中各项如下所示,当前吸尘器所面临的问题:
表1.1 当前自行车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序号 当前折叠自行车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01 折叠后体积较大
02 重量大,便携性较差
03 缺乏人机工程学考量,骑行不舒适
04 折叠难度大,操作复杂
05 色彩没有针对性,不同群体共享一种设计
06 价格偏高,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
提出了问题就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出问题背后的关键因素,如下表:
表1.2 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果
序号 对上述问题的分析
01 国内制造技术与工艺处理水平较低,无法生产出满意效果
02 缺乏对新材料的探索和尝试
03 没有将人性化、情感化因素融入到设计当中
04 生产商对市场定位不清,盲目跟风
05 产品多模仿国外品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明确了问题的由来,下一步便是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做出满意的产品,如下表:
表1.3 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序号 提出的解决方案
01 充分考虑产品外观的时尚性
02 具备安全性,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03 将人机工程学融入设计
04 简化操作步骤,方便易折
05 开拓新材料领域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毕业设计课题即都市代步折叠自行车设计的深入了解与探讨,明确了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对现有产品存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对于后续设计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本章还简要分析了国内折叠自行车市场的大致发展状况,为设计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折叠自行车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
第2章 折叠自行车的基本情况
2.1自行车的发展简史
自行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这其中凝结了数位设计师的改良智慧,才逐步发展成现在我们常见的形态,下面就对自行车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首先,是自行车的原始形态阶段,这一阶段的自行车,只具备基本的车身外形,却不具有代步、小重量货物运输等功能,还处在“只能看不能用“的阶段。
表2.1 自行车发展简史1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产品介绍 图示
1791年 法国 西夫拉克 西夫拉克创造了木制两轮自行车,它没有车把、脚蹬和传动装置,用脚蹬地才能前行,转弯要下车才能调整方向
1817年 俄国 德雷斯 在车头上添加了方向舵,使其可以改变行驶方向
1818年 德国 德莱斯 德莱斯发明了带车把的自行车,虽然仍旧需要脚蹬地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边前行一边改变方向,他自称为:小马崽
1874年 英国 劳森 这辆自行车在外型上已经基本接近现代的自行车。车体配置了链轮和链条,依靠后轮的转动带动车子前进,但仍是前轮大、后轮小,不够稳定
接下来,是自行车的第二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时期,人们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得到了解放,但材质和外形仍然和现代自行车有着较大的差距。
表2.2 自行车发展简史2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产品介绍 图示
1840年 英国 麦克米伦 麦克米伦在 “小马崽”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前轮的车轴上添加曲柄后,再通过连杆将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同时使用铁来制作前后车轮。经过改进,骑者可以双脚离开地面
1861年 法国 米肖 在前轮增加了脚踏板,并安装了鞍座架。他们把这辆车称为“自行车”,并在1867年于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叹为观止,一度掀起了自行车热。但由于前轮尺寸过大,车体高度过高,十分容易摔倒。
1869年 英国 雷诺 车架改由钢管制作,车辆也改为钢圈和辐条,采用实心轮胎,使自行车变得质量更小、更加轻便
最后,是自行车的近现代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自行车,已经基本和现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使用的自行车无异,只是细节上的完善和材料上的改进。
1886年,英国机械工程师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求稳定平衡,并将钢管加工成菱形车架,还首次采用了橡胶车轮,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斯塔利不仅优化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良了用以生产自行车零件的机床,为自行车的批量生产及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后人将他称为“自行车之父”。
图2.1.1斯塔利设计的自行车
1888年爱尔兰的动物专家邓洛普,在治疗牛胃气膨胀过程中受到启发,把自家花园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充这就是充气轮胎的由来。充气轮胎的出现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减少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就从根本上对自行车的使用功能进行了完善。从此,自行车技术也开始向商业化的转化,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
图2.1.2充气轮胎自行车
从18世纪末叶起,到20世纪初期,自行车从发明到改进再到定型,经历了大约200年的时间,这其中离不开以上发明者的不懈奋斗。时至今日,自行车已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最便捷,最实用的代步工具。人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自行车的发明者和改进者,他们的贡献,并不亚于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
到1925年,全球范围的自行车已经生产超过二百万辆,其中仅英国就占到了百分之五十,因此英国成为了当时最大的自行车产国。随后自行车产业进入发展的上升期,自行车的结构也不断创新和改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汽车行业开始起步,导致自行车产销市场受到一定冲击。
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能源的短缺,社会上再次掀起自行车热,自行车产业又开始迅猛发展。至80年代,全球自行车销量已超过八千万辆,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美国、西欧和日本成为自行车产销中心。到21世纪,自行车在亚洲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市场,逐渐在亚洲国家普及开来,人们选择自行车的原因也从最初的娱乐用途逐渐转变为交通代步及运动健身用途,特别是随着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人们更加偏向于选择灵活、便携、环保的交通工具。因此,折叠自行车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便捷的代步选择。
2.2折叠自行车的优点和前景
20世纪30年代,欧洲各国开始在军事活动中使用自行车,但随着汽车的发明和普及,城镇人口的增加,折叠自行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平台。尤其是近些年来,生产者不断开发新材料,使用新技术,创新车身结构,以求折叠自行车车体的重量更轻、折叠后体积更小、使用寿命更长久。
2.2.1 折叠自行车的优点
折叠自行车在进行折叠步骤后,车体的长度缩短、体积减小,不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能在三十秒内完成折叠或展开锁键。展开时车架上、下横梁上的两个折叠结构,只要其中有一个锁定紧固就能够正常使用。根据存放场地的大小,决定是否启用折叠功能,存放占用空间小,适合于窄小场地的存放和搬运,使用性能优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24~26英寸自行车。
自行车有很多优点,主要有:
(1)寿命超长。一般的代步工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用户更换交通工具,就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折叠自行车在失去代步功能后,依然可以作为健身工具使用,不会随之就丢弃,使用寿命比一般交通工具都要长。
(2)时尚浪漫。折叠式自行车造型小巧、色彩丰富、折叠方式多样且灵活,非常受年轻时尚男女喜爱,更有人将骑行造型独特的折叠自行车作为展现自己个性的一种方式。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交通越来越拥挤,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既方便又时尚的选择,折叠自行车作为一种包含了交通代步、锻炼身体、运动旅游等功能的工具,以其轻便易携,骑乘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都市上班族和大学生,折叠自行车正逐步成为他们短距离出行的明智选择。
本文通过对较为畅销的几款自行车进行比较,了解了折叠自行车的总体发展趋势,并对主流折叠方式进行优缺点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并存的全新设计方案。首先,本文对折叠自行车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说明,以明确设计目的与最终效果;其次,分析自行车的结构、材料等设计因素,为设计的可行性提供依据;再次,研究用户使用流程,结合人机工程学,提出功能性与舒适性兼备的参考方案;最后,对终选方案优化完善,使之符合最初的研究需求与目标,完成设计课题。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代步折叠体积产品设计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1
第1章 绪论 2
1.1课题背景 2
1.2 课题目的 3
1.3 课题主要工作 3
第2章 折叠自行车的基本情况 5
2.1 自行车的发展简史 5
2.2 折叠自行车的优点和前景 8
第3章 折叠自行车市场调研 12
3.1折叠自行车总体发展趋势 12
3.2 自行车材料 13
3.3 用户的使用情景研究 16
第4章 折叠自行车设计分析 20
4.1 自行车结构分析 20
4.2 几种折叠方案分析 21
4.3 折叠自行车设计要素 23
第5章 设计方案的提出与实现 29
5.1 设计提案 29
5.2 构思与草图 33
5.3 最终方案的确定 35
5.4 折叠自行车模型制作 45
总结 49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第1章 绪论
1.1毕业设计课题背景及分析
21世纪是一个大众汽车消费的时代,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换句话讲一定程度上的交通拥挤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是“好事” 背面的负效应,伴随的是地铁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也在超负荷运转。因此,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人们逐渐意识到绿色、健康、便捷的出行方式的必要性,并将此类出行方式作为第一选择。
200多年前,人类发明了自行车,发展到现在,自行车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承担着交通代步、休闲运动、比赛竞技等不同的使命。由于自行车是基于人体本身骑车技术和驱动力而行驶的,因此操纵灵活方便,可以迅速地对驾驶者的控制做出反应,速度由骑行者脚部运动直接控制,尽管原始,但却可以更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自行车进行锻炼和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一样,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健身方式,可以加强人体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除此之外,骑自行车还能减少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而是正在逐渐成为愉悦心灵的一种方式。
折叠自行车作为自行车的一个分支,具有灵活携带、快速折叠、防止丢失等优势,因此成为很多年轻运动爱好者和上班一族的最佳选择。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折叠自行车,生产厂家也在争先恐后地推出其新型产品,以求吸引消费者更多的注意力,增加其销售量。这些已经上市的产品,几乎所有自行车的折叠方式都是相似的,差别并不大。都是以材料的改良和个别小零件的造型为突破点,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设计少而又少。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折叠自行车,尽管在折叠后体积要比普通自行车小一点,但对于使用者而言,这些自行车在折叠后仍然很难携带,虽然也有一些折叠车厂商逐步开发推出折叠车手提包,但手提包的体积较大,携带行走的可行性极低。
因此,可折叠已经成为自行车新的发展点,消费人群在选购自行车时会优先考虑可折叠自行车,所以,现在消费者对自行车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骑行舒适,还包括结构、外形和所占空间大小等等,这就意味着对一些小零件进行简单地改造,变换颜色和改进材料等已经不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何将折叠自行车做到折叠后的体积更小,折叠操作更简单、灵活、省时,已经是摆在广大折叠自行车开发者面前的挑战。
1.2课题目的
本课题希望通过市场调研、设计定位、设计要素分析等研究步骤,结合所学设计方法,对折叠自行车的结构和外形进行概念性的再创新,设计一款适合年轻上班族和大学生的时尚代步工具,结合人机工程学、产品材料与工艺、理论力学、市场营销等,将人性化、安全性、可操作性、功能性等因素融合进去,最终创造出一款符合市场、具有尽可能小体积的全新折叠自行车。在设计过程中,体会各个因素对产品最终参数的决定性大小,深刻了解设计产业的运作模式,为进入社会做好思想准备。
1.3课题主要工作
通过一般性设计方法学,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工作,其中各项如下所示,当前吸尘器所面临的问题:
表1.1 当前自行车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序号 当前折叠自行车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01 折叠后体积较大
02 重量大,便携性较差
03 缺乏人机工程学考量,骑行不舒适
04 折叠难度大,操作复杂
05 色彩没有针对性,不同群体共享一种设计
06 价格偏高,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
提出了问题就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出问题背后的关键因素,如下表:
表1.2 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果
序号 对上述问题的分析
01 国内制造技术与工艺处理水平较低,无法生产出满意效果
02 缺乏对新材料的探索和尝试
03 没有将人性化、情感化因素融入到设计当中
04 生产商对市场定位不清,盲目跟风
05 产品多模仿国外品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明确了问题的由来,下一步便是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做出满意的产品,如下表:
表1.3 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序号 提出的解决方案
01 充分考虑产品外观的时尚性
02 具备安全性,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03 将人机工程学融入设计
04 简化操作步骤,方便易折
05 开拓新材料领域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毕业设计课题即都市代步折叠自行车设计的深入了解与探讨,明确了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对现有产品存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对于后续设计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本章还简要分析了国内折叠自行车市场的大致发展状况,为设计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折叠自行车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
第2章 折叠自行车的基本情况
2.1自行车的发展简史
自行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这其中凝结了数位设计师的改良智慧,才逐步发展成现在我们常见的形态,下面就对自行车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首先,是自行车的原始形态阶段,这一阶段的自行车,只具备基本的车身外形,却不具有代步、小重量货物运输等功能,还处在“只能看不能用“的阶段。
表2.1 自行车发展简史1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产品介绍 图示
1791年 法国 西夫拉克 西夫拉克创造了木制两轮自行车,它没有车把、脚蹬和传动装置,用脚蹬地才能前行,转弯要下车才能调整方向
1817年 俄国 德雷斯 在车头上添加了方向舵,使其可以改变行驶方向
1818年 德国 德莱斯 德莱斯发明了带车把的自行车,虽然仍旧需要脚蹬地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边前行一边改变方向,他自称为:小马崽
1874年 英国 劳森 这辆自行车在外型上已经基本接近现代的自行车。车体配置了链轮和链条,依靠后轮的转动带动车子前进,但仍是前轮大、后轮小,不够稳定
接下来,是自行车的第二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时期,人们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得到了解放,但材质和外形仍然和现代自行车有着较大的差距。
表2.2 自行车发展简史2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产品介绍 图示
1840年 英国 麦克米伦 麦克米伦在 “小马崽”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前轮的车轴上添加曲柄后,再通过连杆将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同时使用铁来制作前后车轮。经过改进,骑者可以双脚离开地面
1861年 法国 米肖 在前轮增加了脚踏板,并安装了鞍座架。他们把这辆车称为“自行车”,并在1867年于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叹为观止,一度掀起了自行车热。但由于前轮尺寸过大,车体高度过高,十分容易摔倒。
1869年 英国 雷诺 车架改由钢管制作,车辆也改为钢圈和辐条,采用实心轮胎,使自行车变得质量更小、更加轻便
最后,是自行车的近现代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自行车,已经基本和现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使用的自行车无异,只是细节上的完善和材料上的改进。
1886年,英国机械工程师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求稳定平衡,并将钢管加工成菱形车架,还首次采用了橡胶车轮,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斯塔利不仅优化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良了用以生产自行车零件的机床,为自行车的批量生产及推广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后人将他称为“自行车之父”。
图2.1.1斯塔利设计的自行车
1888年爱尔兰的动物专家邓洛普,在治疗牛胃气膨胀过程中受到启发,把自家花园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充这就是充气轮胎的由来。充气轮胎的出现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减少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就从根本上对自行车的使用功能进行了完善。从此,自行车技术也开始向商业化的转化,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
图2.1.2充气轮胎自行车
从18世纪末叶起,到20世纪初期,自行车从发明到改进再到定型,经历了大约200年的时间,这其中离不开以上发明者的不懈奋斗。时至今日,自行车已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最便捷,最实用的代步工具。人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些自行车的发明者和改进者,他们的贡献,并不亚于汽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
到1925年,全球范围的自行车已经生产超过二百万辆,其中仅英国就占到了百分之五十,因此英国成为了当时最大的自行车产国。随后自行车产业进入发展的上升期,自行车的结构也不断创新和改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汽车行业开始起步,导致自行车产销市场受到一定冲击。
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能源的短缺,社会上再次掀起自行车热,自行车产业又开始迅猛发展。至80年代,全球自行车销量已超过八千万辆,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美国、西欧和日本成为自行车产销中心。到21世纪,自行车在亚洲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市场,逐渐在亚洲国家普及开来,人们选择自行车的原因也从最初的娱乐用途逐渐转变为交通代步及运动健身用途,特别是随着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人们更加偏向于选择灵活、便携、环保的交通工具。因此,折叠自行车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便捷的代步选择。
2.2折叠自行车的优点和前景
20世纪30年代,欧洲各国开始在军事活动中使用自行车,但随着汽车的发明和普及,城镇人口的增加,折叠自行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平台。尤其是近些年来,生产者不断开发新材料,使用新技术,创新车身结构,以求折叠自行车车体的重量更轻、折叠后体积更小、使用寿命更长久。
2.2.1 折叠自行车的优点
折叠自行车在进行折叠步骤后,车体的长度缩短、体积减小,不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能在三十秒内完成折叠或展开锁键。展开时车架上、下横梁上的两个折叠结构,只要其中有一个锁定紧固就能够正常使用。根据存放场地的大小,决定是否启用折叠功能,存放占用空间小,适合于窄小场地的存放和搬运,使用性能优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24~26英寸自行车。
自行车有很多优点,主要有:
(1)寿命超长。一般的代步工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用户更换交通工具,就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但折叠自行车在失去代步功能后,依然可以作为健身工具使用,不会随之就丢弃,使用寿命比一般交通工具都要长。
(2)时尚浪漫。折叠式自行车造型小巧、色彩丰富、折叠方式多样且灵活,非常受年轻时尚男女喜爱,更有人将骑行造型独特的折叠自行车作为展现自己个性的一种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