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陪伴机器人创意设计(附件)【字数:3292】
目 录
1 引言 2
2 设计目的意义 2
3 市场调研 2
3.1 课题背景与现状 2
3.2 自闭症儿童的背景 2
3.2.1 图片交换系统 3
3.2.2 自闭症儿童陪伴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3
4 设计流程 4
4.1 设计概念 4
4.1.1 设计定位 4
4.1.2 需求及分析 4
4.2 设计草图 5
4.3 效果图面图 7
4.4 模型剖面图 7
4.5 爆炸图展示 9
4.6 细节展示 10
4.7 方案尺寸图 10
5 设计的创新性和不足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纵观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在飞速 发展,中国更是其中的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也是越加完善,社会弱势群体也愈加受到关注。实际上弱势群体的范围及其之大,包括各行各业,来自各个地区。虽然近几年由于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但是仍旧存在许多社会问题与矛盾去解决,因为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去发现去解决。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用设计解决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时间与精力的过程。
2 设计目的和意义
根据对自闭症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现状的调研,合理分析市场需求状况以及现有的自闭症儿童陪伴产品的不足,为自闭症儿童陪伴机器人提供更有帮助的参考,从而设计出更合理优秀的产品,来最大化的弥补孤独症儿童先天的不足。
通过大量的的市场调研,精确地定位目标人群,抓住需求关系,尽量满足目标人群的需要,填补社会空缺。最终完成新型的自闭症儿童陪伴机器人,为未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提供参考方向。
3 市场调研
3.1 课题背景与现状
目前我国自闭症儿童人数估计已经超过200万人次。虽然我国是经济大国,GDP迅速提升,但是我国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相比国外还是欠缺了许多。人口数量庞大对的中国,儿童烦人孤独症患病逐渐提高,有限的康复机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为数不多的教育机构中,比较规范专业的只有少数的几家,于国内形势,如杯水车薪。
针对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想短时间内扩建大量的专业培训机构及人员显然有些不切实际。这时候我们可以开发利用机器人辅助儿童治疗。虽然目前市场上的自闭症儿童陪伴机器人数量及种类屈指可数,但还是有据可循的。国际上已经认证了一项对治疗自闭症儿童相当有效的一套系统——图片交换系统,这是一个通过合理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来提高先天的不足。自闭症儿童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期是1至3岁,一款全新的家用自下,闭症儿童陪伴机器人一定可以弥补培训机构的不足造成的缺憾。
3.2 自闭症儿童的背景
儿童自闭症,是由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但是具体的原因并不明朗,治疗过程相对艰难。
自闭症儿童数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同程度智力迟缓语,兴趣爱好特殊化,行为固执刻板和言交流障碍。主要症状大概分为两类:人际交往障碍和学习能力障碍。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药物治疗和训练干预方。其中,训练干预法为国际认可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是为了促进自闭症儿童语言发育,智力发育,掌握生活基本技能和自主能力。
3.2.1 图片交换系统
所谓“图片交换系统”,就是让孩子通过观察学习图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态度。目前已有应用于实践的案例证明,自闭症儿童在图片的提示下对事物的认知优于语言提示的效果。目前已有多种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认知的方式,图片交换系统是其中之一。
3.2.2 自闭症儿童陪伴机器人的发展背景
国内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较晚,相对的治疗康复设备也是少之甚少,国外有几款研发的孤独症儿童陪伴机器人,并在实践中起到了不错的恢复效果三。
如图一,不仅是一款外观及其拟人化的机器人,而且功能方面同样如此,他可以模仿人讲话,学习行为动作,还能识别人的表情和并与之交流,为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提供了帮助。
图1
如图二,他叫“Leak”,是一款球形机器人,他可以随时跟随自闭症儿童患者,通过
光传感器,声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很全面的感知并保护自闭症患儿。
图2
4 设计流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