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架构的应届生就业招聘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11162】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网络招聘愈发凸显出它独有的特点时间自由、地点不限、覆盖范围广等其他招聘形式所无法匹敌的优势,成功的在招聘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由于大多数应届生缺少工作经验,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网络招聘作为传统招聘渠道的新工具,面临着创新和突破。因此,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系统应运而生。该平台采用的是典型的B/S架构,同时采用SSM框架以及MyEclipse6.5和MySQL5.6共同实现,MySQL做后台数据库支撑,前端界面的呈现均由MyEclipse6.5完成。主要有登录/注册管理模块,企业相关功能模块,学生相关功能模块以及管理员相关功能等核心模块,实现的功能主要有登录/注册功能、企业之间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删除、添加,查阅求职者的简历、查看应聘记录、对学生简历中不属实信息进行举报以及企业资料的维护、学生填写或修改自己的简历、查询并查看各大招聘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在线递交简历、对企业招聘中的不属实信息进行举报、根据专业推荐相关招聘信息以及查询应聘记录、管理员查看企业和个人的相关信息、根据企业或个人的投诉信息属实与否对企业和个人的账户进行冻结、删除帐户所发布的各项信息等。该系统旨在全方位的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详尽的招聘信息,主动的根据学生个人简历推送与其能力相匹配的企业招聘信息,提高用户的检索信息速度,实现企业与个人的诚信沟通,为企业招聘有用人才,为毕业生解决就业窘境。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3
1.3.1研究目的 3
1.3.2研究意义 3
1.4全文组织结构 3
第2章 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系统需求分析 4
2.1系统功能性需求概述 4
2.1.1系统概述 4
2.2 可行性分析 4
2.3 系统业务流程 4
2.4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5
2.5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10
2.5.1系统开发模式与运行环境 10
第3章 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系统设计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系统架构层次设计 11
3.2数据库设计 12
3.2.1 概念设计 12
3.2.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4
3.2.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4
3.3 智能推荐设计 18
3.4系统功能设计 18
3.5类和包的设计 22
3.5.1包的设计 22
3.5.2类的设计 23
第4章 系统实现 25
4.1主要界面设计 25
4.1.1学生用户界面 25
4.1.2 公司用户界面 27
4.1.3 管理员界面 29
4.2小结 31
第5章 系统测试 32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38
6.1总结 38
6.2 展望 38
附 录 40
参考文献 42
致 谢 43
第1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应届毕业生作为特殊的求职群体,一直以来备受企业的关注和青睐,因为他们年轻有活力、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不怕坎坷和磨难,具有拼搏精神和不断向上的决心和信念,并且能够为公司开辟出新的发展思路,因此,校园招聘能够让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大大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校园招聘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企业花费了巨大的预算最终也没招收到真正心仪的应届生;有的企业虽然甄甄选到了合适的应届生,但是新员工在入职后由于未能先入了解环境或职业兴趣与自己所想有所差距时便会很快离职,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就是在这种情境的推动下,网络招聘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成为求职招聘的大流趋势。应届生可以大范围的了解符合自己条件的公司和企业,在了解的过程中也能更深一步的了解自己内心的倾向。
在现实的招聘中,网络招聘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极大地减轻了高校人事部分的招聘工作量,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全国各地招聘单位的详情信息,但是就目前网络招聘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网络招聘还存在一些如信息不实、安全存在隐患、服务效率不达标等缺陷。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基于应届生这一特殊的求职群体来设计一款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招聘平台,以促进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互联网以包罗万象趋势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时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易观国际研究发现,2017 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全年营收规模达到12.096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37%。全国性的3家招聘网站: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分列网络招聘市场前三甲,市场份额分别是31.1%、25.7%、15.3%。网络招聘市场集中度CR3为72.1%,属于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季度,网络招聘的个人用户注册规模已经达到了20162 万人,较今年第一季度增长16%,较去年同期增长61%,而招聘企业数同比增加31%,达到了1027万家。近两三年内新增毕业生数量增加,求职人数也在增加,市场增量相当可观。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求职人数接近4000万人次,同比增长60%。从三大网站的具体情况来看:前程无忧总体业务排名第一,简历库数量约3790万;中华英才网位居第二,有效简历数突破2250份;而此前一直处于第三的智联招聘,2017年10月以后,覆盖用户数(注册并投放简历的应聘者)开始超过前程无忧,排名第一(艾瑞咨询)。杨红霞(2018)在面对“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深刻的阐述了如何依托校园招聘顺利实现就业的路径探索[1];白杨(2017)基于JSP的企业网站平台设计与实现,在网站平台设计了两个模块:前台产品展示和信息浏览模块、后台各类信息的操作与管理模块。本设计完成了整个网站平台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公司简介、代理产品、客户留言、后台管理[2];赵捷基于JSP的学生就业招聘系统,主要针对学生需求、市场要求等方面展开调查和研究[3];张秀兰、耿乔科(2016)基于ASP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设置方法,给出了两个实用网站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网站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详细代码其中企业网站侧重信息发布与更新,网上书店侧重电子商务等[4];王成主要对MySQL数据库进行了钻研,使之对数据库的掌握更加全面,尽量满足市面上对数据库的需求[5];刘媛媛(2016)旨在通过对WEB模式的信息化人才服务的相关研究,实现考务管理与人才发掘的信息化[6];吴文静(2017)基于留学生就业求职网站的设计研究,并根据设计目标,针对需求分析,提出了设计原则[7] ;王洁对B/S架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了管理招聘信息中[8] ;王平就高校的就业现状及企业招聘进行了调查,深入研究了当下高校就业现状[9] 。
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得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改变了招聘的组织形式,如今世界前500强企业基本都采取了在线招聘的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高校应届生也都选择在线投递简历,既方便又能了解更多地企业,公司也能在了解学生信息的同时节省很多时间。网络招聘的迅速蔓延,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研究者们一般将网络招聘分为了两个层次:宏观和微观;宏观上来讲,网络招聘是一种招聘渠道、一种模式,是借助因特网与内部或外部人力资源交接的一种方式,是内部招聘、校园招聘、招聘会等并列的一种模式;从微观层面来看,其实是求职者将自己的简介上传至某一招聘网站,应聘方通过简历了解学生,从而完成岗位的招聘。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3
1.3.1研究目的 3
1.3.2研究意义 3
1.4全文组织结构 3
第2章 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系统需求分析 4
2.1系统功能性需求概述 4
2.1.1系统概述 4
2.2 可行性分析 4
2.3 系统业务流程 4
2.4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5
2.5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10
2.5.1系统开发模式与运行环境 10
第3章 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系统设计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1系统架构层次设计 11
3.2数据库设计 12
3.2.1 概念设计 12
3.2.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4
3.2.3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4
3.3 智能推荐设计 18
3.4系统功能设计 18
3.5类和包的设计 22
3.5.1包的设计 22
3.5.2类的设计 23
第4章 系统实现 25
4.1主要界面设计 25
4.1.1学生用户界面 25
4.1.2 公司用户界面 27
4.1.3 管理员界面 29
4.2小结 31
第5章 系统测试 32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38
6.1总结 38
6.2 展望 38
附 录 40
参考文献 42
致 谢 43
第1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应届毕业生作为特殊的求职群体,一直以来备受企业的关注和青睐,因为他们年轻有活力、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不怕坎坷和磨难,具有拼搏精神和不断向上的决心和信念,并且能够为公司开辟出新的发展思路,因此,校园招聘能够让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大大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校园招聘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企业花费了巨大的预算最终也没招收到真正心仪的应届生;有的企业虽然甄甄选到了合适的应届生,但是新员工在入职后由于未能先入了解环境或职业兴趣与自己所想有所差距时便会很快离职,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就是在这种情境的推动下,网络招聘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成为求职招聘的大流趋势。应届生可以大范围的了解符合自己条件的公司和企业,在了解的过程中也能更深一步的了解自己内心的倾向。
在现实的招聘中,网络招聘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极大地减轻了高校人事部分的招聘工作量,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全国各地招聘单位的详情信息,但是就目前网络招聘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网络招聘还存在一些如信息不实、安全存在隐患、服务效率不达标等缺陷。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基于应届生这一特殊的求职群体来设计一款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招聘平台,以促进企业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互联网以包罗万象趋势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网络时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易观国际研究发现,2017 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全年营收规模达到12.096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37%。全国性的3家招聘网站: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分列网络招聘市场前三甲,市场份额分别是31.1%、25.7%、15.3%。网络招聘市场集中度CR3为72.1%,属于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同时,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季度,网络招聘的个人用户注册规模已经达到了20162 万人,较今年第一季度增长16%,较去年同期增长61%,而招聘企业数同比增加31%,达到了1027万家。近两三年内新增毕业生数量增加,求职人数也在增加,市场增量相当可观。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求职人数接近4000万人次,同比增长60%。从三大网站的具体情况来看:前程无忧总体业务排名第一,简历库数量约3790万;中华英才网位居第二,有效简历数突破2250份;而此前一直处于第三的智联招聘,2017年10月以后,覆盖用户数(注册并投放简历的应聘者)开始超过前程无忧,排名第一(艾瑞咨询)。杨红霞(2018)在面对“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深刻的阐述了如何依托校园招聘顺利实现就业的路径探索[1];白杨(2017)基于JSP的企业网站平台设计与实现,在网站平台设计了两个模块:前台产品展示和信息浏览模块、后台各类信息的操作与管理模块。本设计完成了整个网站平台系统的开发,主要包括:公司简介、代理产品、客户留言、后台管理[2];赵捷基于JSP的学生就业招聘系统,主要针对学生需求、市场要求等方面展开调查和研究[3];张秀兰、耿乔科(2016)基于ASP应用程序运行环境的设置方法,给出了两个实用网站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网站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详细代码其中企业网站侧重信息发布与更新,网上书店侧重电子商务等[4];王成主要对MySQL数据库进行了钻研,使之对数据库的掌握更加全面,尽量满足市面上对数据库的需求[5];刘媛媛(2016)旨在通过对WEB模式的信息化人才服务的相关研究,实现考务管理与人才发掘的信息化[6];吴文静(2017)基于留学生就业求职网站的设计研究,并根据设计目标,针对需求分析,提出了设计原则[7] ;王洁对B/S架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到了管理招聘信息中[8] ;王平就高校的就业现状及企业招聘进行了调查,深入研究了当下高校就业现状[9] 。
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得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改变了招聘的组织形式,如今世界前500强企业基本都采取了在线招聘的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高校应届生也都选择在线投递简历,既方便又能了解更多地企业,公司也能在了解学生信息的同时节省很多时间。网络招聘的迅速蔓延,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研究者们一般将网络招聘分为了两个层次:宏观和微观;宏观上来讲,网络招聘是一种招聘渠道、一种模式,是借助因特网与内部或外部人力资源交接的一种方式,是内部招聘、校园招聘、招聘会等并列的一种模式;从微观层面来看,其实是求职者将自己的简介上传至某一招聘网站,应聘方通过简历了解学生,从而完成岗位的招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