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架构的师生互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13872】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全球化,特别是随着因特网在日常生活的普及,我国各大学建立了属于自己学校的局域网。从前学生以所在专业为基础,以个人为单位手工寄送选择课程项目指导老师的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若采取信息化手段处理各种信息,会大大加快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设计师生选择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学院毕业设计管理的现状,设计并实现了可以完成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的师生互选系统。该系统使用的开发工具是MyEclipse,选择的开发语言为Java,它是目前主流的面向对象型编程语言。使用SSH系统开发框架,使用MySQL数据库,采用B/S结构完成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选择,师生互选系统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和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选择课程项目的搭档。该系统可以在相应的局域网或互联网上使用,实现相互选择的网站的各种功能,例如管理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选择,各相关人员的操作使用权,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邮件通信等。另外,管理员可以管理全体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管理者快速的得到双选的结果可以尽快的安排下一步的工作。该系统的开发有利于规范大学生在学校间的导师制流程,进而提高学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大学生培养的质量。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
1.2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
第2章 关键技术介绍 4
2.1 JSP技术简介 4
2.2 MyEclipse技术简介 4
2.3 Hibernate简介 4
2.4 MySQL数据库简介 4
第3章 系统分析 5
3.1可行性分析 5
3.1.1经济可行性 5
3.1.2技术可行性 5
3.1.3操作可行性 5
3.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
3.2.1系统特点描述 5
3.2.2系统功能介绍 5
第4章 数据库设计 8
4.1概念结构设计 8
4.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0
4.2.1学生表(student) 10
4.2.2邮箱表(ma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lbox) 10
4.2.3老师表(teacher) 11
4.2.4资源表(source) 11
4.2.5通知表(message) 12
4.2.6选择表(selection) 12
第5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13
5.1用户登录模块设计与实现 13
5.1.1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13
5.1.2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13
5.2教师模块设计与实现 14
5.2.1教师模块设计 14
5.2.1教师模块实现 15
5.3学生模块设计与实现 19
5.3.1学生模块设计 19
5.3.2学生模块实现 20
5.4管理员模块设计与实现 22
5.4.1管理员模块设计 22
5.4.2管理员模块实现 22
第6章 系统测试 25
6.1 测试目的 25
6.2 测试用例 25
6.3测试结果 2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28
7.1总结 28
7.2 展望 28
参考文献 29
致 谢 31
附 录 32
第1章 绪论
1.1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互联网已经遍布于人们的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高校网络化管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学生注册管理、绩效管理、课程管理等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高校各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在这一环节中,就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选择。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手工管理模式,对选择环节中的基本信息输入输出进行管理,但是双向选择没有以一个单独的模块进入系统中进行管理。教学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各高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1]。
国内的大学都已逐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校内网,使得在各个方面信息化进程都大大提高。建立校园网为现代化网络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打下了基础。在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各大学校对校园网络的应用和网络办公、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国内各大高校开始践行本科生导师制,希望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但是该政策实行后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2]。在学生各式各样的需求的压力下,原始的以学生为单位,选择电话直接联系老师或进行短信咨询的旧方法暴露出影响教师正常办公、信息无法及时反馈等缺点和不足。目前,随着国内教育改革,各大高校相应政策扩大了招生规模,导致学生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就意味着离线辅导系统的实施更加困难。这意味着每位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学生的咨询电话数量也不断增加。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方法,将降低学校管理处的工作效率,并耽误大量时间。
国内大学的信息化创建的时间比较短[3],高等教育制度化的创建引起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投入力度,各高校非常注重教学管理的网络化进程[4]。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国内高校面临着加快提升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的任务[5]。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面临着不同阶段的选择,导师应作为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指导者,实现与人工线下指导不同的效果,产生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老师指导。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针对在校大学生导师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布了各种学术研究报告。各大高校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渐完善本校的在校生导师制的相关管理。然而,至今为止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6]。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实行的是统一给学生安排老师,学生分配给那个老师,就需要一直跟着该老师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没有实行更加民主的师生之间的选择方式[7]。大部分学校将学生统一分配,使得老师资源无法合理的匹配给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会有自己想要选择的研究方向。同时,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所擅长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所谓术业有专攻。有的老师专门从事课堂教学,而有的老师专门进行课题研究项目。所以,他们对所带学生的要求和能力也会不同。如果学生被安排给一个与自己所学习的方向不同的老师,或者该老师不是自己心仪的那一位。面对这种情况,即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很是关心,该学生也将不会十分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逐渐地指导老师会感觉到学生的不配合与不积极,导致老师也失去热情,最终使得导师制的名存实亡。所以,目前各高校开始积极采用的双选机制,先让学生选择心仪的老师,然后老师再对选择自己的学生进行反选[8]。例如,云南农业大学现在采取的双选机制就是学生优先联系老师这样的方式[9]。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1
1.2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2
第2章 关键技术介绍 4
2.1 JSP技术简介 4
2.2 MyEclipse技术简介 4
2.3 Hibernate简介 4
2.4 MySQL数据库简介 4
第3章 系统分析 5
3.1可行性分析 5
3.1.1经济可行性 5
3.1.2技术可行性 5
3.1.3操作可行性 5
3.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
3.2.1系统特点描述 5
3.2.2系统功能介绍 5
第4章 数据库设计 8
4.1概念结构设计 8
4.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0
4.2.1学生表(student) 10
4.2.2邮箱表(ma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lbox) 10
4.2.3老师表(teacher) 11
4.2.4资源表(source) 11
4.2.5通知表(message) 12
4.2.6选择表(selection) 12
第5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13
5.1用户登录模块设计与实现 13
5.1.1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13
5.1.2用户登录模块实现 13
5.2教师模块设计与实现 14
5.2.1教师模块设计 14
5.2.1教师模块实现 15
5.3学生模块设计与实现 19
5.3.1学生模块设计 19
5.3.2学生模块实现 20
5.4管理员模块设计与实现 22
5.4.1管理员模块设计 22
5.4.2管理员模块实现 22
第6章 系统测试 25
6.1 测试目的 25
6.2 测试用例 25
6.3测试结果 27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28
7.1总结 28
7.2 展望 28
参考文献 29
致 谢 31
附 录 32
第1章 绪论
1.1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互联网已经遍布于人们的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高校网络化管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学生注册管理、绩效管理、课程管理等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高校各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在这一环节中,就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选择。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手工管理模式,对选择环节中的基本信息输入输出进行管理,但是双向选择没有以一个单独的模块进入系统中进行管理。教学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各高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1]。
国内的大学都已逐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校内网,使得在各个方面信息化进程都大大提高。建立校园网为现代化网络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打下了基础。在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各大学校对校园网络的应用和网络办公、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国内各大高校开始践行本科生导师制,希望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但是该政策实行后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2]。在学生各式各样的需求的压力下,原始的以学生为单位,选择电话直接联系老师或进行短信咨询的旧方法暴露出影响教师正常办公、信息无法及时反馈等缺点和不足。目前,随着国内教育改革,各大高校相应政策扩大了招生规模,导致学生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就意味着离线辅导系统的实施更加困难。这意味着每位老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学生的咨询电话数量也不断增加。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方法,将降低学校管理处的工作效率,并耽误大量时间。
国内大学的信息化创建的时间比较短[3],高等教育制度化的创建引起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投入力度,各高校非常注重教学管理的网络化进程[4]。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国内高校面临着加快提升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的任务[5]。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面临着不同阶段的选择,导师应作为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指导者,实现与人工线下指导不同的效果,产生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老师指导。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针对在校大学生导师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布了各种学术研究报告。各大高校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正在逐渐完善本校的在校生导师制的相关管理。然而,至今为止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6]。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实行的是统一给学生安排老师,学生分配给那个老师,就需要一直跟着该老师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没有实行更加民主的师生之间的选择方式[7]。大部分学校将学生统一分配,使得老师资源无法合理的匹配给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会有自己想要选择的研究方向。同时,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所擅长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所谓术业有专攻。有的老师专门从事课堂教学,而有的老师专门进行课题研究项目。所以,他们对所带学生的要求和能力也会不同。如果学生被安排给一个与自己所学习的方向不同的老师,或者该老师不是自己心仪的那一位。面对这种情况,即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很是关心,该学生也将不会十分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逐渐地指导老师会感觉到学生的不配合与不积极,导致老师也失去热情,最终使得导师制的名存实亡。所以,目前各高校开始积极采用的双选机制,先让学生选择心仪的老师,然后老师再对选择自己的学生进行反选[8]。例如,云南农业大学现在采取的双选机制就是学生优先联系老师这样的方式[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