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的课内考勤系统-数据字典规划(源码)
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很多工作因为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发生质的改变。课堂考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一直都存在于每个大学。课堂考勤系统可以作为学院管理的辅助工具,帮助教务处的老师更好地管理学生的考勤记录,对教师来说也可以避免人工点名耽误上课的时间,学生也可以在宿舍就能查询自己的考勤情况起到鞭策学习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现如今大部分学校还在沿袭以前纸质考勤的方式,浪费课堂时间给任课老师和教务处老师增加劳动量不说还给学生有可乘之机不去上课,课后学生的考勤记录需要老师手动统计,学期末教务处老师也要手动统计整个学院的考勤情况,这是件非常繁琐的事情,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并且效率还很低。本文从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系统的框架设计、系统开发平台的优选、系统安全设计等多方面展开研究,合作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并进行了多次实例验证。本文以RFID技术和UDP协议为设计与开发为关键,通过对课堂考勤真切而又深刻的研究,我们使用Visual studio 2017为系统的开发环境,结合SQL Server,利用C#Winform语言开发此系统。该系统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同时预留了功能扩展的空间为以后学院有新的需求,系统经过了多次测试,基本保持平稳运行,完全能够胜任考勤的工作。关键词 频射识别,UDP协议,C#winform技术,sql server 数据库,.net框架
目录
1 引言 1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需求分析 3
2.1用户需求分析 3
2.2 用例分析 4
2.3 功能性需求分析 5
2.4 非功能性需求 6
2.5 系统可行性分析 6
2.6 系统开发平台及主要技术 7
3 系统总体设计 8
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8
3.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9
3.3 系统考勤功能流程图设计 10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12
3.5 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 16
4 系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详细设计与实现 17
4.1 登录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17
4.2 刷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19
4.3 查询功能的实现 25
5 系统的测试 30
5.1 测试设计与计划 30
5.2 测试步骤及结果 30
结 论 33
致 谢 34
参 考 文 献 35
1 引言
在高三的冲刺学习中很多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给他们打“毒鸡血”,告诉他们要坚持等以后上了大学就可以想怎么玩怎么玩,课想上就上,再加上长达三个月的休息时间,等到新生开学的时候许多学生会翘课或者上课迟到和早退。学校必须要遏制这种不好的习惯,但是呢大学课堂都是大班教学,上课人数众多,老师课堂上点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无法避免有人替别人答到,这就给一些同学有了可乘之机。大学老师也不同与高中老师可能只教一门课,一位大学老师可能同时教了几门课还不是同几个班级,这就在无形中给老师对学生考勤数据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给学校教务处最后的数据统计增添麻烦。考虑到大学课堂考勤耗时,管理繁琐的问题想设计了一款智能的课堂考勤系统代替原始的人工考勤方法,以此来解放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工作和教育事业上。
该系统是基于UDP协议与RFID技术的考勤系统,主要是用于学生的考勤勤数据的管理,学生只需在规定时间刷卡便可以完成考勤,系统会自动上传考勤数据,进行存储。既方便了老师,又节约了师生的时间,课后老师也可以随时调看考勤记录,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从雇佣关系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以后,“考勤”这件事就已经出现雏形,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转型,办学规模日益增大,惠及全国绝大多数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深造。随之而来的学生出勤率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甚至找人代课已经发展成为高校的一种人尽皆知的兼职产业,其次上课靠人工点名的考勤方式在当今互联网的潮流中显得十分的落伍,更给了一些学生有可乘之机[1]。为了能让学生主动甚至是被动地接受大学的课程安排,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学习风气。我们需要一个简洁方便并且适合多种用户的考勤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考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个缩影,能投射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而存在。但是考勤这件事在国外却有着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境遇,在国外老师去上课,只有爱学习的学霸才会去教室上课,一般没什么人去,因为他们都是有视频录制的,在家就可以上网观看,看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停下来再看一次,再加上国外的大学普遍课程比较少,课时也比较短,所以课堂考勤就显得有点鸡肋了。在国内大学生的教育还是一种接受式的教育,学生还是有必要去到课堂进行现场学习与老师进行交流,并且大学很多公共课程都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有可能同时会有好几个班在一间教室里上同一个老师的课,因此高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学到知识充分利用好在学学习的时间,就出现了上课时直接由老师点名的考勤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考勤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新式的考勤方式有读卡器考勤,指纹考勤,人脸识别等等。
首先分析下国内传统的纸质点名考勤方式有以下几种:课前点名、课后点名、课前课后均点名。由此为本次设计的基本理念,该系统要求同学课前和课后五分钟都要完成一次刷卡。该系统将学生的考勤情况分为三种:旷课、早退和迟到。在所有学生刷卡之前系统里的状态栏默认均为旷课,如果该学生课前五分钟内刷了卡,那么该同学的状态便会由旷课转变为早退,同样的如果该学生课后五分钟内也刷了卡,那么该状态就会由早退转变为正常。如果该学生只是在课后刷了一次卡,那么其状态就会从旷课转变为迟到。如果该学生在课前课后规定的时间内都没有刷卡,那么他的状态就会一直保持为旷课。
开发此考勤系统的核心技术是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它是用一种无线电讯号进行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技术。它适用于几厘米到几十米的通信范围,信息储存量大而且保密性也很好。其主要特点如下:1、体积小但存储容量大2、穿透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3、扫描速度快,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可以同时识别和读取多个电子标签4、环境适应力强耐久度高,可以全天候的在各种复杂天气条件下保持正常运作。因为这些优点集于一身RFID技术已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商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开发此系统的另一个核心就是UDP协议,即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主要用于处理网络中的数据报,由于UDP协议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排序使得它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延迟小,传输效率高。即便在今天UDP仍然是一种十分适用于可靠性要求不高程序的协议。[2]
目录
1 引言 1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需求分析 3
2.1用户需求分析 3
2.2 用例分析 4
2.3 功能性需求分析 5
2.4 非功能性需求 6
2.5 系统可行性分析 6
2.6 系统开发平台及主要技术 7
3 系统总体设计 8
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8
3.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9
3.3 系统考勤功能流程图设计 10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12
3.5 系统安全分析与设计 16
4 系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详细设计与实现 17
4.1 登录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17
4.2 刷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19
4.3 查询功能的实现 25
5 系统的测试 30
5.1 测试设计与计划 30
5.2 测试步骤及结果 30
结 论 33
致 谢 34
参 考 文 献 35
1 引言
在高三的冲刺学习中很多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给他们打“毒鸡血”,告诉他们要坚持等以后上了大学就可以想怎么玩怎么玩,课想上就上,再加上长达三个月的休息时间,等到新生开学的时候许多学生会翘课或者上课迟到和早退。学校必须要遏制这种不好的习惯,但是呢大学课堂都是大班教学,上课人数众多,老师课堂上点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无法避免有人替别人答到,这就给一些同学有了可乘之机。大学老师也不同与高中老师可能只教一门课,一位大学老师可能同时教了几门课还不是同几个班级,这就在无形中给老师对学生考勤数据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给学校教务处最后的数据统计增添麻烦。考虑到大学课堂考勤耗时,管理繁琐的问题想设计了一款智能的课堂考勤系统代替原始的人工考勤方法,以此来解放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工作和教育事业上。
该系统是基于UDP协议与RFID技术的考勤系统,主要是用于学生的考勤勤数据的管理,学生只需在规定时间刷卡便可以完成考勤,系统会自动上传考勤数据,进行存储。既方便了老师,又节约了师生的时间,课后老师也可以随时调看考勤记录,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在中国,从雇佣关系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以后,“考勤”这件事就已经出现雏形,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转型,办学规模日益增大,惠及全国绝大多数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深造。随之而来的学生出勤率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甚至找人代课已经发展成为高校的一种人尽皆知的兼职产业,其次上课靠人工点名的考勤方式在当今互联网的潮流中显得十分的落伍,更给了一些学生有可乘之机[1]。为了能让学生主动甚至是被动地接受大学的课程安排,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学习风气。我们需要一个简洁方便并且适合多种用户的考勤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考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个缩影,能投射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而存在。但是考勤这件事在国外却有着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境遇,在国外老师去上课,只有爱学习的学霸才会去教室上课,一般没什么人去,因为他们都是有视频录制的,在家就可以上网观看,看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停下来再看一次,再加上国外的大学普遍课程比较少,课时也比较短,所以课堂考勤就显得有点鸡肋了。在国内大学生的教育还是一种接受式的教育,学生还是有必要去到课堂进行现场学习与老师进行交流,并且大学很多公共课程都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有可能同时会有好几个班在一间教室里上同一个老师的课,因此高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学生能学到知识充分利用好在学学习的时间,就出现了上课时直接由老师点名的考勤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考勤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新式的考勤方式有读卡器考勤,指纹考勤,人脸识别等等。
首先分析下国内传统的纸质点名考勤方式有以下几种:课前点名、课后点名、课前课后均点名。由此为本次设计的基本理念,该系统要求同学课前和课后五分钟都要完成一次刷卡。该系统将学生的考勤情况分为三种:旷课、早退和迟到。在所有学生刷卡之前系统里的状态栏默认均为旷课,如果该学生课前五分钟内刷了卡,那么该同学的状态便会由旷课转变为早退,同样的如果该学生课后五分钟内也刷了卡,那么该状态就会由早退转变为正常。如果该学生只是在课后刷了一次卡,那么其状态就会从旷课转变为迟到。如果该学生在课前课后规定的时间内都没有刷卡,那么他的状态就会一直保持为旷课。
开发此考勤系统的核心技术是RFID技术,即无线射频技术,俗称电子标签。它是用一种无线电讯号进行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技术。它适用于几厘米到几十米的通信范围,信息储存量大而且保密性也很好。其主要特点如下:1、体积小但存储容量大2、穿透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3、扫描速度快,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可以同时识别和读取多个电子标签4、环境适应力强耐久度高,可以全天候的在各种复杂天气条件下保持正常运作。因为这些优点集于一身RFID技术已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商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开发此系统的另一个核心就是UDP协议,即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主要用于处理网络中的数据报,由于UDP协议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排序使得它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延迟小,传输效率高。即便在今天UDP仍然是一种十分适用于可靠性要求不高程序的协议。[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