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古涵今黄山汤口镇徽州人家民宿改造设计·材料设计(附件)【字数:6038】
摘 要在民宿空间的材料设计中,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都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然而如今许多民宿改造都存在着不足一是过度改造导致丧失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内涵,二是改造过于简单满足不了现代人居住的审美要求。本文旨在通过黄山市汤口镇的民宿改造为例,从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结合与应用角度出发,设计出既保留当地的文化内涵,又符合新时代的审美标准的民宿,从中探析民宿空间中的材料设计,以此来指导毕业设计。
目 录
1 课题简介
选题背景1
选题意义1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2
2.2 调研结论6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7
3.2 设计构思及创意7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10
4.2 设计形式11
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 课题简介
选题背景
本次研究课题为“茹古涵今”——黄山市汤口镇“徽州人家”民宿改造设计,由五人的小组共同完成,本人负责的子课题为材料设计。目前在同行内已有不少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然而在如今许多民宿的材料设计中都存在着不足,如:几乎摒弃了建筑物原有的传统材料抑或是旧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千篇一律,不仅丧失了当地的文化地域特色,也对当地的人文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污染。因此,我本次选择《民宿空间中的材料设计》作为研究课题,以探析民宿空间中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结合与应用。
1.2 选题意义
1.新时代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起居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与复杂,每一个空间都充满了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在民宿空间的设计中,千篇一律的商业化民宿旅馆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旅客如今出行更注重的是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于是在民宿空间中的材料设计尤为重要,材料可以十分直观地表现出当地独有的特色和艺术文化。
材料设计独有的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点
万物都离不开材料,材料可以说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材料的物质功能使其能够适用于人类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各种需求,不同的材料能够给所设计的空间带来不同的视觉与功能效果。在空间设计中,建筑需要用到石材砖瓦,家具需要用到木材与合成材料。所以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设计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材料不仅具有功能性,更能传递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乃至是个人的情感色彩。合理地将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进行结合应用,将会是改造设计中的重点。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
在设计的初期阶段,查阅了不少国内外同行关于此课题的研究文献。希望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得到设计现代化民宿的经验,从中查漏补缺,藉此创新,以期达到与前人不同的、兼备独特文化内涵的材料设计理念。经过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调研表明,国内当前的民宿在材料设计方面存在许多同质化特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与人文关怀。然而国外的民宿设计上,材料的选择则更注重个性化,崇尚整体的自然化。这对于本次的材料设计的课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于本次设计的选址地点,小组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过商讨和筛选,选址地点为黄山市汤口镇的一所老屋,室内面积为500平,总建筑面积达1200平。建筑三面环山,正面为梯田。在设计中,选择保留原有的地理环境优势,重新规划道路路线与功能分布区,设计出一所精致的、有文化内涵的现在化民宿,使之在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
同时,本人也查阅了相关的民宿案例进行调研:
案例1:
莫干山依山依水精品民宿(图211、图212、图213)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内,地处山地,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两层老宅,是浙西名族典型的夯土木构体系。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建筑外观上,一层保留了老宅原本的夯土和木构材料,二层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落地窗,屋顶则是用木质材料来代替传统的砖瓦屋檐,兼顾了现代居住的舒适度与传统文脉的延续性。室内空间中,地面为新浇地面,家具为现代简约式的单色家具,吊顶为老宅木架,半土半木和半新半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两者又相得益彰。新型材料在此案例中反而充当了绿叶的角色,使传统材料不再是原本的作用,而是蜕变成一种文化的承载者和讲述者。
图211莫干山依山依水精品民宿
图212莫干山依山依水精品民宿
图213莫干山依山依水精品民宿
案例2:
沂蒙山舍(图214,图215,图216)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内,不同于案例一的南方民宿,北方没有南方依山傍水的优美地理环境,更多的是人文特色,沂蒙地区的特色便是石屋。壮阔的山景与石屋的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从图中可以看出:建筑外观上,直接采用了石屋的石头,并用石块、稻草、竹木修砌成矮围墙,同时每一棵老树都保留在原地,可以说是完全保留了当地的人文特色。室内空间中,墙体均是由石块和木柱堆砌而成,部分墙面更是用鹅卵石组合构成,这种最原始的传统材料竟然运用在了现代民宿之中。石头、砖瓦、旧木、夯土这些简单又充满历史感的本土元素与整片的落地窗和现代式的家具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组合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需求,也还原了当地的人文特色与生活情趣。
图214沂蒙山舍
图215沂蒙山舍
图216沂蒙山舍
目 录
1 课题简介
选题背景1
选题意义1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2
2.2 调研结论6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7
3.2 设计构思及创意7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10
4.2 设计形式11
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 课题简介
选题背景
本次研究课题为“茹古涵今”——黄山市汤口镇“徽州人家”民宿改造设计,由五人的小组共同完成,本人负责的子课题为材料设计。目前在同行内已有不少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然而在如今许多民宿的材料设计中都存在着不足,如:几乎摒弃了建筑物原有的传统材料抑或是旧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千篇一律,不仅丧失了当地的文化地域特色,也对当地的人文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和污染。因此,我本次选择《民宿空间中的材料设计》作为研究课题,以探析民宿空间中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结合与应用。
1.2 选题意义
1.新时代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起居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与复杂,每一个空间都充满了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在民宿空间的设计中,千篇一律的商业化民宿旅馆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需求,旅客如今出行更注重的是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于是在民宿空间中的材料设计尤为重要,材料可以十分直观地表现出当地独有的特色和艺术文化。
材料设计独有的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点
万物都离不开材料,材料可以说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材料的物质功能使其能够适用于人类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各种需求,不同的材料能够给所设计的空间带来不同的视觉与功能效果。在空间设计中,建筑需要用到石材砖瓦,家具需要用到木材与合成材料。所以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在设计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材料不仅具有功能性,更能传递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乃至是个人的情感色彩。合理地将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进行结合应用,将会是改造设计中的重点。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
在设计的初期阶段,查阅了不少国内外同行关于此课题的研究文献。希望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得到设计现代化民宿的经验,从中查漏补缺,藉此创新,以期达到与前人不同的、兼备独特文化内涵的材料设计理念。经过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调研表明,国内当前的民宿在材料设计方面存在许多同质化特征,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与人文关怀。然而国外的民宿设计上,材料的选择则更注重个性化,崇尚整体的自然化。这对于本次的材料设计的课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于本次设计的选址地点,小组进行了实地调研。经过商讨和筛选,选址地点为黄山市汤口镇的一所老屋,室内面积为500平,总建筑面积达1200平。建筑三面环山,正面为梯田。在设计中,选择保留原有的地理环境优势,重新规划道路路线与功能分布区,设计出一所精致的、有文化内涵的现在化民宿,使之在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
同时,本人也查阅了相关的民宿案例进行调研:
案例1:
莫干山依山依水精品民宿(图211、图212、图213)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内,地处山地,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两层老宅,是浙西名族典型的夯土木构体系。从图中就可以看出:建筑外观上,一层保留了老宅原本的夯土和木构材料,二层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落地窗,屋顶则是用木质材料来代替传统的砖瓦屋檐,兼顾了现代居住的舒适度与传统文脉的延续性。室内空间中,地面为新浇地面,家具为现代简约式的单色家具,吊顶为老宅木架,半土半木和半新半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两者又相得益彰。新型材料在此案例中反而充当了绿叶的角色,使传统材料不再是原本的作用,而是蜕变成一种文化的承载者和讲述者。
图211莫干山依山依水精品民宿
图212莫干山依山依水精品民宿
图213莫干山依山依水精品民宿
案例2:
沂蒙山舍(图214,图215,图216)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区内,不同于案例一的南方民宿,北方没有南方依山傍水的优美地理环境,更多的是人文特色,沂蒙地区的特色便是石屋。壮阔的山景与石屋的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从图中可以看出:建筑外观上,直接采用了石屋的石头,并用石块、稻草、竹木修砌成矮围墙,同时每一棵老树都保留在原地,可以说是完全保留了当地的人文特色。室内空间中,墙体均是由石块和木柱堆砌而成,部分墙面更是用鹅卵石组合构成,这种最原始的传统材料竟然运用在了现代民宿之中。石头、砖瓦、旧木、夯土这些简单又充满历史感的本土元素与整片的落地窗和现代式的家具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组合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需求,也还原了当地的人文特色与生活情趣。
图214沂蒙山舍
图215沂蒙山舍
图216沂蒙山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