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换挡杆球形件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附件)【字数:5103】

摘 要这份毕业设计说明书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冲压模具在工业制造中的作用及成型分类,二是拉深概念以及复合模具类型。我设计的是大众汽车换挡杆球形件的落料拉深,其中包含工艺性分析,冲压方案选择,送料导向装置,卸料方式,合模导向装置,模座选择,凸凹模工作尺寸计算,校核强度,设备选择以及压力中心确定等。针对模具工作尺寸的计算,即落料凹模CAM加工软件选择UG8.0软件,这款软件加工主要设置加工程序设置、道具参数设置、几何体设置以及加工工序设置等。
目 录
第一章 冲压课题分析 1
1.1冲压模具在工业制造中的作用 1
1.2冲压模具主要成型分类 1
1.3拉深的概念与应用 1
1.4复合模具类型 1
第二章 工件工艺性分析与模具结构分析 2
2.1工艺性分析 2
2.2冲裁精度分析 2
2.3冲压方案选择 2
2.4送料导向装置 2
2.5卸料方式 2
2.6合模导向方式 3
2.7模座选择 3
第三章 模具工作尺寸计算 4
3.1凸凹模工作尺寸计算 4
3.2落料凹模工作尺寸计算 4
3.3拉深凸模工作尺寸计算 4
第四章 成型工艺计算与成型设备选择 5
4.1计算落料剪切应力 5
4.2计算拉深力 5
4.3卸料力和推件力的计算 5
4.4总压力 5
4.5压力机类型的选择 5
4.6确定压力中心 6
第五章 落料凹模制造工艺与CAM制造 7
5.1凹模制造工艺分析 7
5.2凹模CAM制造 7
结束语 10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冲压课题分析
1.1冲压模具在工业制造中的作用
在产品制造过程当中,机加工、焊接、冲压成型等是市场主流加工形式,焊接用于型材直接成型,机加工用于精度要求较高领域,但是冲压适用于生产批量大但是精度要求不高的型材加工成型工艺。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冲压模具主要成型分类
冲压成型根据成型工艺与分离工艺之不同,分为起伏、拉深、翻边、缩口等工序,这几个工序都是成型工序;冲孔、落料、切边等工序,这几个都属于分离工序。本案就是落料与拉深复合两种工序与一体的冲裁工序。
1.3拉深的概念与应用
拉深,也叫拉延、拉伸、压延等,是一种通过模具,将冲裁后得到的一定形状的毛坯冲压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或将开口空心零件缩小直径,拉伸高度的一种机械加工工艺。此工艺用来制造筒形、阶梯形、锥形、球形、盒型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壁零件。与翻边、胀形、扩口、缩口等其他冲压成形工艺配合,还能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零件。因此在地铁、航空器、汽车、家电、表盘、电子等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拉深的工艺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本案例里主要涉及一个是冲模的落料方式,一个是成型拉深,并且设计要求是做复合模具。
1.4复合模具类型
复合冲压是在一次压力机的冲压过程中,可以进行许多道冲压工序,并且前提是在一副模具的同一位置上。根据其组设形式可以分为多种,譬如分局凸凹模具的布局位置可以分为正装与倒桩复合模具,根据其卸料方式可以分为弹性卸料与刚性卸料复合模具,根据其定位方式可以分为导板有侧压式与无侧芽式复合模具,本案例选择正装推件卸料方式。
第二章 工件工艺性分析与模具结构分析
2.1工艺性分析
钣金厚度为1,形状简单,批量客观,材料45钢,其拉深冲裁工艺性能均好,塑性俱佳。
2.2冲裁精度分析
拉深精度0.06,模具精度按1/4计算,模具制造精度也不是特别高制造业很方便。拉深件表面未标注粗糙度,故模具制造精度要求不算高。拉深件是球体,类似于拉深件底部直径为零,底部半径为15的拉深件成型,无凸缘结构,冲裁可行。

图21 工件图
2.3冲压方案选择
本案是复合模具设计,选择正装与倒装基本相似,都涉及到落料环节的卸料方式,拉深环节的凸模的充气环节,以及拉深件的顶出装置设计。如果采用倒装结构,拉深凸模的气路系统跟着冲头反复移动会加剧起源系统的故障频率,同时还会增加下模座的拉深件顶出机构设计。综合以上两个方面,选择正装结构模具寿命和卸料方式都有所优化,故选择它。
2.4送料导向装置
本工序是复合模具设计,采用从前向后送料、左向右抑或右向左送料均可,本案选择从前向后没有测压装置的送料方式,并在送料方向前方设置档料销的定位方式。
2.5卸料方式
本案例采用正装复合模具,对于复合模具的凸凹模凸模采用刚醒卸料,其结构与导向板相同,卸料板开设与凸凹模1mm间隙的孔。对于拉深件卸料方式,拉深凸模采用压缩空气吹气模式分离制件;由于拉深凹模是孔,为了成型为球形,利用模柄中心设置推件杆进行卸料。
2.6合模导向方式
合模方式有导柱导套合模机构,导锥导套合模方式、无合模机构等方式。就导柱导套方式来说又分为滑动式导柱导套合模方式、滚动式导柱导套合模方式。本案选择导柱导套合模方式。
合模方式的布局形式,四角支撑,对角支撑,后侧支撑与对称支撑四中形式。本案由于冲裁载荷不是特别巨大,另外是复合模具,为了取件方便,采用后侧支撑方式。
导向机构与模架的配合关系,导套与上模座采用过盈配合H7/r6,导柱与下模座也采用过盈配合H7/r6,导柱与导套采用间隙配合H7/h6配合即可。
2.7模座选择
上下模座选择标准模架。模柄采用中控标准模架。
第三章 模具工作尺寸计算
3.1凸凹模工作尺寸计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