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run幼儿教育app的设计与构架(附件)【字数:3306】
摘 要《Baby Run》是我们的毕业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儿童教育APP对我们四年的学习状况做一个总结,为四年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了增加APP内容的丰富性,提高内容趣味性,通过观看现下流行的动画片来寻找灵感,并结合本专业所学的技术,寄托了我们对当下儿童成长的希望。在课题调研时,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各个模块的内容,然后把可爱卡通形象融入创意视频、动画,生动的展示“寓学于乐”的主题思想。此次毕业设计在我们的不断解决问题和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最终完成儿童教育APP《Baby Run》。
目 录
1 课题简介
选题背景1
选题意义1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2
2.2 调研结论3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4
3.2 设计构思及创意5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6
4.2 设计形式7
结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 课题简介
《Baby Run》是一款专门针对学龄前36岁儿童制作的儿童教育类APP。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基于前期的调查问卷,我们专门开发了这款儿童教育类的APP。由四人为一小组完成团队课题。在团队中,本人负责的是视频拍摄剪辑和各项协调工作。
1.1 选题背景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Baby Run》。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经过网络搜集资料,我们发现市面上综合性的幼儿教育学习软件相对较少。于是,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了APP面向的小朋友年龄区间为36岁。同时选出了最受家长欢迎的五项——兴趣、游戏、儿歌、有声读物、认识物品作为我们的主打模块。
1.2 选题意义
以动画、插画、视频的形式多元化地搭建了一个幼儿学习世界。在这里,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掌握物品的认识,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在音乐中增加对声音的感知度,在课外学习中发展兴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启蒙教育。将寓学于乐作为主旨,内容积极向上,希望给更多的小朋友带来学习的动力。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
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普及,手机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伴侣,近年来,智能手机品牌不断扩大,功能逐渐完善,使得移动应用出现了井喷式的产生和爆炸式的发展。由于移动应用的多元化、人性化,更新快,新鲜度高,使得它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2013年3月4日,有咨询公司发布《2012中国手机应用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已达4.5亿人,其中智能手机用户达到3.8亿人,占84 %;报告还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网民数已达5.6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超80%,正与互联网网民数趋近,互联网从PC端延伸至移动端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与此同时,从2013年12月推出的“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到2015年12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自央视市场研究(CTR)覆盖60个中国城市的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城市里有一孩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在持续上升。(详见图表211)
图表221
2.2 调研结论
在中国区最畅销的200个教育类APP中,儿童教育类APP占55%,已超过畅销总数的一半,消费基础已然形成。通过与国外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无论从上榜数量、产品研发还是盈利前景,国内市场还有较大成长空间。所以本款针对幼儿教育开发的APP具有很大的市场远景,这也是我们选择做这个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
通过网络及询问相关人员寻找可用的教育素材与借鉴模块。
确定团队成员分工。
找一台性能不错,能流畅剪辑制作视频、动画的电脑。
准备摄影摄像相关器材(包括单反、三脚架、灯光等)。
3.2 设计构思及创意
这是一款依托第三方平台(IOS平台,安卓平台)的APP,为幼儿量身定做,能够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互动交流学习,加强亲子关系、开发幼儿智力,是一款为幼儿早期教育提供平台的应用软件。(详见图表321)
图表321
结合前期调查结果与幼儿教育相关人士的建议,最终决定内容分成五个模块:有声读物、兴趣、游戏、儿歌、认识物品,涵盖了听、说、读、识、玩五个部分。在兴趣部分,我负责拍摄、剪辑、后期以及场地、器材租借。内容的选择上,我挑选了当前儿童喜欢的内容,看现下流行的儿童片以及研究他们的呈现方式。剪辑包装上,用富有童真童趣的字体和创意LOGO加上小贴士,营造氛围。
图表322兴趣绘画篇1
图表323兴趣绘画篇2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
在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设计,但后来由于大四下学期小组成员各自忙碌于各自的工作与学习,APP制作的进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最终重新确定了APP的加载平台及各模块的内容。我们团队分工明确,一位同学负责绘画,一位同学负责框架构建,一位同学负责后期;一旦遇到难题则一起共同探讨并解决。
首先,我们对整体风格先做了确定(详见图表411)。其次,确定了各模块内容:兴趣、游戏、儿歌、有声读物、认识物品。我负责兴趣模块(绿色星球)的拍摄,剪辑,后期包装(详见图表412、413)。APP主界面与兴趣界面(分为手工篇、创想篇、绘画篇、食玩篇)确定好拍摄内容后,协调各组员空余时间后,联系相关老师借器材和场地。
拍摄方面,由于经验不足,比如在拍摄手部特写时小动作比较多,对后期剪辑造成一些困扰。因此在拍摄前,需要较好的交流与沟通,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让剪辑更加方便。剪辑方面,采用Adobe After Effects视频制作软件和Vegas剪辑软件结合使用。此外,我们还会每周至少交流一次,将本周遇到的问题梳理一下并解决,以便完善我们的作品。
目 录
1 课题简介
选题背景1
选题意义1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2
2.2 调研结论3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4
3.2 设计构思及创意5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6
4.2 设计形式7
结设计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1 课题简介
《Baby Run》是一款专门针对学龄前36岁儿童制作的儿童教育类APP。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基于前期的调查问卷,我们专门开发了这款儿童教育类的APP。由四人为一小组完成团队课题。在团队中,本人负责的是视频拍摄剪辑和各项协调工作。
1.1 选题背景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Baby Run》。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经过网络搜集资料,我们发现市面上综合性的幼儿教育学习软件相对较少。于是,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了APP面向的小朋友年龄区间为36岁。同时选出了最受家长欢迎的五项——兴趣、游戏、儿歌、有声读物、认识物品作为我们的主打模块。
1.2 选题意义
以动画、插画、视频的形式多元化地搭建了一个幼儿学习世界。在这里,可以帮助幼儿学习掌握物品的认识,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在音乐中增加对声音的感知度,在课外学习中发展兴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等。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启蒙教育。将寓学于乐作为主旨,内容积极向上,希望给更多的小朋友带来学习的动力。
2 课题调研
2.1 调研内容
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普及,手机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伴侣,近年来,智能手机品牌不断扩大,功能逐渐完善,使得移动应用出现了井喷式的产生和爆炸式的发展。由于移动应用的多元化、人性化,更新快,新鲜度高,使得它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2013年3月4日,有咨询公司发布《2012中国手机应用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已达4.5亿人,其中智能手机用户达到3.8亿人,占84 %;报告还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网民数已达5.6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超80%,正与互联网网民数趋近,互联网从PC端延伸至移动端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与此同时,从2013年12月推出的“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到2015年12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自央视市场研究(CTR)覆盖60个中国城市的中国城市居民调查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中国城市里有一孩家庭生育二孩的意愿在持续上升。(详见图表211)
图表221
2.2 调研结论
在中国区最畅销的200个教育类APP中,儿童教育类APP占55%,已超过畅销总数的一半,消费基础已然形成。通过与国外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无论从上榜数量、产品研发还是盈利前景,国内市场还有较大成长空间。所以本款针对幼儿教育开发的APP具有很大的市场远景,这也是我们选择做这个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设计理念
3.1 设计准备
通过网络及询问相关人员寻找可用的教育素材与借鉴模块。
确定团队成员分工。
找一台性能不错,能流畅剪辑制作视频、动画的电脑。
准备摄影摄像相关器材(包括单反、三脚架、灯光等)。
3.2 设计构思及创意
这是一款依托第三方平台(IOS平台,安卓平台)的APP,为幼儿量身定做,能够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互动交流学习,加强亲子关系、开发幼儿智力,是一款为幼儿早期教育提供平台的应用软件。(详见图表321)
图表321
结合前期调查结果与幼儿教育相关人士的建议,最终决定内容分成五个模块:有声读物、兴趣、游戏、儿歌、认识物品,涵盖了听、说、读、识、玩五个部分。在兴趣部分,我负责拍摄、剪辑、后期以及场地、器材租借。内容的选择上,我挑选了当前儿童喜欢的内容,看现下流行的儿童片以及研究他们的呈现方式。剪辑包装上,用富有童真童趣的字体和创意LOGO加上小贴士,营造氛围。
图表322兴趣绘画篇1
图表323兴趣绘画篇2
4 设计过程
4.1 设计步骤
在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设计,但后来由于大四下学期小组成员各自忙碌于各自的工作与学习,APP制作的进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最终重新确定了APP的加载平台及各模块的内容。我们团队分工明确,一位同学负责绘画,一位同学负责框架构建,一位同学负责后期;一旦遇到难题则一起共同探讨并解决。
首先,我们对整体风格先做了确定(详见图表411)。其次,确定了各模块内容:兴趣、游戏、儿歌、有声读物、认识物品。我负责兴趣模块(绿色星球)的拍摄,剪辑,后期包装(详见图表412、413)。APP主界面与兴趣界面(分为手工篇、创想篇、绘画篇、食玩篇)确定好拍摄内容后,协调各组员空余时间后,联系相关老师借器材和场地。
拍摄方面,由于经验不足,比如在拍摄手部特写时小动作比较多,对后期剪辑造成一些困扰。因此在拍摄前,需要较好的交流与沟通,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让剪辑更加方便。剪辑方面,采用Adobe After Effects视频制作软件和Vegas剪辑软件结合使用。此外,我们还会每周至少交流一次,将本周遇到的问题梳理一下并解决,以便完善我们的作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szmt/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