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技能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关系研究

语言技能与中学物理教学的关系研究[20191211095224]
摘要
绪论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之一,是每行每业进行行业活动的基本手段。古之有云:知而不行,犹如不知 ,能说但是不懂得说话的技巧,那就不如不说,这充分说明了说话的技巧的重要性。一句话能成就一个人,同时也可能毁掉一个人。
语言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手段。语言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学科差别,教师的语言技能不能无类而对。物理教学语言,传递的是物理学科的知识、技能,运用的是物理学的专业术语,是物理教学的一个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全国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对于物理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适应新课改,怎样在适当减低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升课堂效率?这些都与教师的语言技能息息相关。
物理语言技能的提升是在教师的不断学习和交流的基础上开展的,但是目前的状况是物理老师们平时忙着应对新的课改要求和升学压力,对于自身的语言技能不能做到及时的交流提升,本文旨在通过对各行语言技能的研究然后将可取之处加之于教学上研究,通过分析讨论其含义、特征、分类以及应用,丰富发展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师基本教学技能(本文侧重物理教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为部分急于提高语言技能的老师提供切实有效的结论与数据。
第一章 教学语言技能是什么
一、 语言技能和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概念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一切活动的基本手段之一。语言技能是指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使信息更好被接受的一切优化语言传递效果的手段 。教学语言技能是语言技能的一种,但又与其有着不同。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学工作者传递各种信息、提供学习指导、组织教学过程以及和学生进行互动的言语行为方式,是教学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独自存在于教学之中,是一切的教学最基本的行为,是教学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
教学语言无疑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若没有教学语言,教学活动就基本上不能完成,至于教学语言在教学上的重要意义,古之大贤孟子有云:“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波者,善道也。”意思是说,教学的语言要做到言简意赅却能深入浅出。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坚信,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是教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教育家葛诺柏林在《论教师的教育才能》一文中明确指出,“语音要悦耳,词汇要丰富,语调要清晰富有感情”是教师的语言基本才能,他还指出“很多拥有出色语言技能的老师,他们在讲述时都非常生动形象、趣味性十足,他们能够运用许多的比喻、拟人、格言、名句、谚语等等。这些富有表达力的方法会使老师的语言具有独特魅力,能够文学有效的影响学生的情绪,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揭露问题的本质。”由此可以看出来,教师语言技能是教师的语言上在情、声、行、义方面多维度结合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效率化。情是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语言要具有感情,要有抑扬顿挫的情感,这主要通过语言的声调、节奏、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声是要求教师语言的发音要标准、准确、清楚、和谐,基本祛除方言授课。行是教师在讲课时不仅仅有能听到的声音,还有恰当的行为相以辅佐,一些手部、脸部的动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义是教师的言语在表达思想意义时要丰富多彩与准确。
二、 教学语言的基本语体
教学语言的基本语体,又称语型,指的是教学语言的分类属性。针对教学语言的语体分类,许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赵敏成最为突出。他认为,教学语言应该和相声表演语言、电影表演语言、话剧表演语言一样属于一种专门的语言,也就是教学语言具有自己职业的独特性。研究者邸文侠和卢真金认为,教学语言是哲学、政治、自然科学、经济学、书面语、口头语、文学性语言、严格的文章体等语言的综合运用,教学语言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有提纲的即兴演讲。
在语言学中,我们大概可以把语言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一是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二是按语言的适用范围和用途来分为专门语和普通语。由于教学语言的特殊性,教学语言是专业语言和普通语言的有机结合,也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的有机结合。认定它是专业语言,是因为教学语言是学科知识内容的有效传播,是各科知识的系统加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然而授课对象是学生,要让学生懂,必须又得经过普通语的修饰与解释。对此,杜威曾经做过研究,教学使科学知识教育化、心理化、普通化,才会被大多的学生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学语言是专业性与普通性的有机结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在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进行备课,使上课内容纸质化,所以教学语言必然有书面语言的存在。但是如果就这样照本宣科,满堂课都是一些生硬的科学性的词语,学生是不但不能接受,甚至会出现抵制情绪,从根本上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学语言必须口语化,当然一些科学性的词语还是得原汁原味的教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语言又是口语化和书面化的一个有机的结合。
三、 物理学科的教学语言技能
物理教学语言的技能是物理教师用正确的口头语以及各种辅助性的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去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物理思想、物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指导的行为方式。物理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在传授知识与方法、发展智力与能力、培养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物理教学语言不仅具备一般语言的共同性质,由于自身的学科特性,还具有其逻辑性、科学性、直观性、严谨性、抽象性、具体性等。
物理教师在运用语言技能时,在有一般学科的教学的普遍性,还得注意物理学科的自身特性,主要如下:
l 物理教学语言是严谨科学的
物理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严谨的自然学科,本身就是尊崇以事实为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描述都使用了非常严格规范的语言。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进行物理教学时语言表达必须具有科学性,也就是必须用物理学术名词和物理专门用语来表达。运用物理专业术语是物理教学语言学科性的基本特点,是能够方便物理学科内学术交流和统一规划。如果物理教师随心所欲的进行日常生活化教学,就会犯一些很大的科学性错误,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重量是指质量大小,而物理学科中指的是重力大小。
l 物理教学语言是逻辑条理的
物理教学语言必须坚持逻辑性和条理性,符合自身的知识系统和逻辑范畴,例如,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压力作用效果是因变量而压力是自变量,故不能说成研究压力大小约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所以一个物理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科知识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千万不能犯科学性错误。
l 物理教学语言是简明直观的
教科书中的物理知识是对具体物理事实科学的系统的概括。物理教学中,我们需要对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具体的物理事实之间建立联系,用更客观的形象的物理事实进行直观和简明的教学。例如,我们在讲原子结构时,可以把汤姆孙模型比喻成西瓜模型,把卢瑟福模型比喻成银河系模型,电子是像行星绕太阳一样绕原子核转动,这些形象直观的讲解做到了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接受该知识。
l 物理教学语言是即兴发挥的
教师备课是必须要备课的,备课就有教案。但是每句话都离不开教案的话,大多时候会使一节课看起来死板和程序化,而且课堂上的情况很多时候是教师不能预料到的。所以,这要求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的同时有很快的反应能力来即兴发挥,即兴发挥不仅仅是指自己遇到尴尬时,还有在自己原先的讲解方式不能让学生理解时需要立刻即兴换种方式讲解。据调查,有很大一部分优秀的中学教师是只列个简案,上课的内容都是自己即兴讲解的。著名教学名师魏书生同一节课上不同的班是不一样的上法,他说因为不同的对象和课上突发事件等就需要即兴面对。
l 物理教学语言是艺术美感的
要想让上课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性。除了以上讲的几个重要注意点,也必须进行必要的润色,像幽默性、简明性、优美性、通俗性等都是语言艺术性的表象。
第二章 教学语言技能的作用
教学语言技能在结合了其他课堂教学活动时,能实现广泛的教学功能,下面我就主要以情、声、行、义方面来阐述:
一、 准确、清晰的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学中大量的活动都是依靠语言的表达和交流来实现的。教师在仔细思考、推敲教学语言的同时得经过各种语法、修饰来美化教学语言,并配以清晰准确的发音,才能比较精确的传递教材实际和学科知识 ,挖掘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潜能。所罗门与席勒等人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与教师的语言清晰有显著关系,教师如果讲的概念模糊不清,则与学生的成绩有负相关。所以,准确、清晰地传递知识是每个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语言基本素养。
二、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智力
教学语言的突出作用就是从每个细节去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智力,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是不断学习的无穷动力。物理教师(本文侧重物理教师)需要用自己有魅力的教学语言来刺激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促使他对本学科感兴趣,喜欢上物理学习。如果老师没有很好的教学语言技能使得教学语言让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就会使课堂效率大大降低,学生则表现为焦躁不安甚至做小动作。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过,成功真正的秘诀在于兴趣。这就要求教学者有很高的教学语言技能。
(二) 保持学生高活跃的思维状态
一堂课如果都是老师在那谆谆教导、照本宣科,那么很可能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开小差的情况,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这节课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如何能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了。
(三) 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模型
物理概念是抽象的、系统化的、概括化的,一个沿用了几百年的物理概念让一个学生在几十分钟或者是几十秒内完全深入理解,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语言节能,我想是大致不可能的。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好教学语言技能,在学生已经建立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建立新的物理概念模型。
(四) 教会学生物理科学素养
物理规律是几千年来人们不断的去发现、改进、验证再修改的过程,所以现在基本上每一个物理规律或者概念是相当严谨和科学的,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在叙述时要用科学的语言来阐述物理规律或概念。不仅仅是这个物理规律需要科学阐述,包括我们面对物理实验时也需要有相当的高的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责无旁贷的要负起教会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担子,当然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有很大的关联。
三、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中,在伴随着知识的传递同时必然有感情的交流。这种感情的交流具体影响本文在后面的群体心态一节中会详细论述。这种情感的交流又会在一定基础上反过来影响课程学习情况。所以,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如何通过节奏、语调、面部表情等方式和学生进行感情的交流是教学语言技能中的一个必修课。
四、 具有思想性格师范性作用
教学语言在传递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有这么一份调查,上课语气懒惰拖音的教师带出来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性格也变得慵懒,上课急躁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也会做事定不下心。虽然调查结果有待验证,但是可以告诉我们我们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有示范性作用,如何让一个学生的思想性格健康发展,这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息息相关。
第三章 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
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经过我认真仔细的推敲,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 语速的研究
语速指的是一个人讲话的平均速度。人的听力是在一定的接受范围的,据有关有研究认定正常人的语速在320~400字每分钟为宜,超负荷会使听者听不清或者发生抵触情绪。但每个行业的语速要求也是不同的,在主持人语速上我着重研究了中央新闻联播(新闻)、快乐大本营(娱乐)、法治在线(法制)的主持人语速;在语言表演类节目中主要对相声、小品、脱口秀进行研究;在教师行业主要对语文、数学、物理进行语速研究,具体的数据如下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wuli/1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