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峰休闲垂钓园规划设计
摘要:休闲垂钓园是休闲渔业旅游发展的产物,满足了人们对于休闲以及亲近自然地需求,同时还能保护当地的湿地资源以及鱼类资源,是目前中国传统渔业产业转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将对生态文化以及休闲渔业的定义做出阐述,分析目前垂钓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协调好休闲渔业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力求设计一个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强调以人为本,具有特色的垂钓园。
高校园区景观空间规划设计
摘要:高校景观是对学校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展现,能传达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等。作为不同高校集聚的高校园区,又自然会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园区以及校园景观的概况,论述了其发展、特点及规划设计原则、高校园区共享区概况,并以江苏镇江高校园区为例,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对其景观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并以共享区为例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
高淳桠溪国际慢城枯竹山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采石场在被开采后出现了许多环境与社会问题。其中,对于原生态地形的改变成为采石场景观复建的关键性问题。地形是景观四大要素之中的首要素,不但是其他诸要素的依托基础和底界面,也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我们在不断强调地形的骨架、工程、生态意义的同时,似乎忽略了人对于地形最为原始的反应。本文提出从人的感知角度出发,强化人与地形互动的观点。通过本文的研究,突出人与地形良性互动的关系,并希望在实践项目中能够关注到采石场破碎地形的潜力,最大化的调动人对于地形的知觉和情感反应。
几种切花小菊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摘要:为研究几个不同品种切花小菊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本试验以切花小菊品种Q12-343、Q12-10-1、QX-207、Q12-7-7为试材,采用ME3液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1500(PEG1500)、聚乙二醇4000(PEG4000)和不同种类的糖源配制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几种切花小菊花粉的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PEG4000(200 g·L-1)是这几种切花小菊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浓度,添加果糖能明显促进花粉的离体萌发,而蔗糖和葡萄糖对花粉的离体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
切花小菊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摘要: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是重要的切花、盆栽和园林绿化种类,菊花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研究、利用种质资源意义重大,但收集、保存资源工作量大。本文以大学菊花资源种圃中的703个切花小菊品种为试材,采用分层分组法,基于11个形态性状的数据,比较了4种组类取样比例、5种总体取样规模和聚类取样方法在构建切花小菊核心种质中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组内以多样性比例法更能使各组的取样份数或比例趋于平衡,并较好地保持原始收集品的变异度。当总体取样规模为20%时,多样性比例法
切花小菊蚜虫抗性遗传分析
摘要:菊花在生产过程中易受蚜虫危害,了解其抗性遗传基础可为改善菊花抗蚜品质提供指导。本研究以对蚜虫高抗的切花小菊品种‘韩2’为母本,蚜虫敏感品种‘南农宫粉’为父本配置F1杂种,调查F1世代及其亲本在2011-2012两个年度的人工蚜虫接种抗性,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切花小菊蚜虫抗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个体抗蚜性状表现出连续性较好的正态分布,介于双亲之间,表明它们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该性状在F1群体中分离广泛,变异系数为51.74%。混合遗传分析表明:切花小菊抗蚜
切花菊品种的抗寒性评价
摘要:本实验以15个切花菊品种为试材,通过对其在冬季生长过程中的脚芽状态以及脚芽叶片相关生理指标测定,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并探讨菊花脚芽发生数量与抗寒能力的关系。根据脚芽发生数量与相对电导率的大小筛选出抗寒性强的‘寒菊雪中花’、抗寒性中等的‘晚草莓’及抗寒性弱的‘白衣天使’。通过测定3个抗寒性不同品种的脚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脚芽发生数量越多的品种其SOD活性越大,MDA含量越少。
利用srap分子标记鉴别梨的芽变品种
摘要:梨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水果之一,其具有丰富的品种资源。芽变是果树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有效鉴别梨的原种及其芽变品种,促进梨芽变育种的进程。本研究以19个(9组)梨及其芽变品种为试材,进行SRAP标记的鉴定。从19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适宜的引物组合,并对所有梨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共检测扩增条带数701条,其中多态性条带数94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3.4%。应用NTSYS-pc2.1软件对所有样品的聚类分析,以0.67遗传相似系数为阈值,供试材料可聚为4组。
动物园规划设计
动物福利与动物园设计探析
北沙参愈伤组织诱导条件优化
摘要:[目的]优化北沙参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比较不同激素及外植体对北沙参愈伤组织诱导的影,筛选最优培养基配方对北沙参野生居群进行种质资源保存。解决北沙参植物组织培养中次生代谢物抑制细胞脱分化问题。[方法]外植体为叶片、叶柄、茎节和子房,MS为基本培养基,正交试验法设计6-BA、NAA和2,4-D不同水平处理组合。叶片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活性炭对叶片愈伤组织生长影响及抗褐变效果。[结果]不同激素对北沙参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依次为6-BA>2,4-D>NAA。选择叶片、子房作为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外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