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杆连接支座的加工工艺分析(附件)【字数:540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技术的变革,中国“工业4.0”也正在快速的发展,目前在农业方面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升级,所以对于拖拉机的要求也比较高。上拉杆连接支座是拖拉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本篇论文主要讨论的是上拉杆连接支座的工艺设计与仿真加工,根据图纸对上拉杆连接支座的外形结构和尺寸特征进行分析,用UG NX 10.0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对上拉杆连接支座进行加工工艺设计与仿真加工。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机械零件加工现状 1
(三)主要研究内容 2
二、上拉杆连接支座三维建模 2
(一)上拉杆连接支座零件图分析 2
(二)上拉杆连接支座三维建模 3
三、上拉杆连接支座加工工艺分析 4
(一)毛坯选择 4
(二)机床选择 4
(三)夹具选择 5
(四)刀具选择 5
(五)加工工艺编制 6
四、上拉杆连接支座仿真加工 7
(一)刀路确认 7
(二)仿真加工 14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的智能化在现在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拖拉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化。本篇论文讨论的上拉杆连接支座是拖拉机中一个重要的零件,拖拉机中上拉杆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拖拉机的变速功能,而上拉杆连接支座主要起到连接和支撑上拉杆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上拉杆连接支座的加工工艺,针对上拉杆连接支座,分析其结构尺寸特征、技术要求,建立上拉杆连接支座三维模型,分析选择零件加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毛坯、机床、刀具等,分析阐述加工工艺、制定出最优的加工方案,然后对零件进行仿真加工、观察刀路,提升设计加工的效率。
(一)研究背景
我国从拖拉机进口大国逐渐发展成为拖拉机出口大国,从一穷二白到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从建国后联合收割机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小型农机,最后到现代的智能农机,这都得益于我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拖拉机中的上拉杆连接支座是一种基础性零件,在整个机械装置中起定位和支撑的作用,有良好的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纵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其关键连接部位要求加工精度较高。随着社会农业发展的需要,型号不一的拖拉机的生产数量将不断地增长,上拉杆连接支座是拖拉机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这也就意味着上拉杆连接支座的生产数量将是与日剧增。从环保、节能、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高效加工轻巧耐用的上拉杆连接支座是很有必要的。
上拉杆连接支座的材料可以选择20CrMnTi渗碳钢。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成本和质量是两大必要条件。20CrMnTi其机械性能十分优秀,有很好的切削性能、耐磨性能和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良好的加工性和切削性使其适合于制造多种机械零件,故广泛应用于用于生产农业机械、汽车、飞机等行业零件的加工。
(二)机械零件加工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是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等等各行各业都要依靠制造业。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平,取决于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加工过程。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编制工序卡,工序卡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证生产质量的关键。上拉杆连接支座主要是采用多轴数控加工制造的,我国在多轴数控加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对于多轴机床的加工能力以及加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只有切实的提高加工技术才能有效的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机械产品的加工方式主要分为插削、磨削、车削、铣削等。其中,铣削是指使用旋转的多刃刀具进行切削加工,多刀刃轮替切削,刀具冷却效果好,耐用度高,是效率高的加工方式之一。在工作中,刀具旋转、工件移动,或者是刀具旋转移动,工件固定。铣削主要用于平面、台阶、沟槽、特形面、模具、检具、薄壁复杂曲面等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零件的不同精度要求,选择不同的切削方式。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上拉杆连接支座的生产和加工工艺进行讨论,主要对支座加工的毛坯材料、加工机床和刀具进行分析选用,并对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分析上拉杆连接支座零件的零件图,对零件进行三维建模;
(2)分析毛坯材料、加工机床、加工刀具的选择,编制加工工艺;
(3)CAM仿真加工分析。
二、上拉杆连接支座三维建模
(一)上拉杆连接支座零件图分析
从零件图可以看出来,该零件是底座类零件,主体是由两个筋板和底座组成的,有平面、曲面、凸台、通孔、倒角等特征。零件的长为162,宽为120.5,高为109.5;零件底板厚度为19,底部中间部分悬空、厚度为3,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6.3;底板四周为R16的圆角和φ15的沉孔,其沉孔半径为φ28、锪平深度为1,沉孔的定位距离为130±0.2、62±0.2;φ15孔径的上偏差为+0.2,下偏差为0,内孔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6.3;零件中间是筋板,其厚度为16、上端圆角半径为R27.5,筋板上有两个前后距离为40±0.2、直径为φ25.5的通孔,该通孔高度方向定位距离为82,前后方向定位距离为53,通孔内径上偏差为+0.1,下偏差为0,内孔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两个筋板左右对称,相距55,左右对应的通孔同轴度公差为φ0.2;连接筋板的部件前后对称,其定位距离为15、32,长度为52,宽度为16,高度为20。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机械零件加工现状 1
(三)主要研究内容 2
二、上拉杆连接支座三维建模 2
(一)上拉杆连接支座零件图分析 2
(二)上拉杆连接支座三维建模 3
三、上拉杆连接支座加工工艺分析 4
(一)毛坯选择 4
(二)机床选择 4
(三)夹具选择 5
(四)刀具选择 5
(五)加工工艺编制 6
四、上拉杆连接支座仿真加工 7
(一)刀路确认 7
(二)仿真加工 14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的智能化在现在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拖拉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化。本篇论文讨论的上拉杆连接支座是拖拉机中一个重要的零件,拖拉机中上拉杆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拖拉机的变速功能,而上拉杆连接支座主要起到连接和支撑上拉杆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上拉杆连接支座的加工工艺,针对上拉杆连接支座,分析其结构尺寸特征、技术要求,建立上拉杆连接支座三维模型,分析选择零件加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毛坯、机床、刀具等,分析阐述加工工艺、制定出最优的加工方案,然后对零件进行仿真加工、观察刀路,提升设计加工的效率。
(一)研究背景
我国从拖拉机进口大国逐渐发展成为拖拉机出口大国,从一穷二白到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从建国后联合收割机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小型农机,最后到现代的智能农机,这都得益于我国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拖拉机中的上拉杆连接支座是一种基础性零件,在整个机械装置中起定位和支撑的作用,有良好的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纵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其关键连接部位要求加工精度较高。随着社会农业发展的需要,型号不一的拖拉机的生产数量将不断地增长,上拉杆连接支座是拖拉机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零件,这也就意味着上拉杆连接支座的生产数量将是与日剧增。从环保、节能、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高效加工轻巧耐用的上拉杆连接支座是很有必要的。
上拉杆连接支座的材料可以选择20CrMnTi渗碳钢。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成本和质量是两大必要条件。20CrMnTi其机械性能十分优秀,有很好的切削性能、耐磨性能和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良好的加工性和切削性使其适合于制造多种机械零件,故广泛应用于用于生产农业机械、汽车、飞机等行业零件的加工。
(二)机械零件加工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是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等等各行各业都要依靠制造业。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平,取决于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加工过程。而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编制工序卡,工序卡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的,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保证生产质量的关键。上拉杆连接支座主要是采用多轴数控加工制造的,我国在多轴数控加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对于多轴机床的加工能力以及加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只有切实的提高加工技术才能有效的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机械产品的加工方式主要分为插削、磨削、车削、铣削等。其中,铣削是指使用旋转的多刃刀具进行切削加工,多刀刃轮替切削,刀具冷却效果好,耐用度高,是效率高的加工方式之一。在工作中,刀具旋转、工件移动,或者是刀具旋转移动,工件固定。铣削主要用于平面、台阶、沟槽、特形面、模具、检具、薄壁复杂曲面等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零件的不同精度要求,选择不同的切削方式。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对上拉杆连接支座的生产和加工工艺进行讨论,主要对支座加工的毛坯材料、加工机床和刀具进行分析选用,并对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分析上拉杆连接支座零件的零件图,对零件进行三维建模;
(2)分析毛坯材料、加工机床、加工刀具的选择,编制加工工艺;
(3)CAM仿真加工分析。
二、上拉杆连接支座三维建模
(一)上拉杆连接支座零件图分析
从零件图可以看出来,该零件是底座类零件,主体是由两个筋板和底座组成的,有平面、曲面、凸台、通孔、倒角等特征。零件的长为162,宽为120.5,高为109.5;零件底板厚度为19,底部中间部分悬空、厚度为3,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6.3;底板四周为R16的圆角和φ15的沉孔,其沉孔半径为φ28、锪平深度为1,沉孔的定位距离为130±0.2、62±0.2;φ15孔径的上偏差为+0.2,下偏差为0,内孔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6.3;零件中间是筋板,其厚度为16、上端圆角半径为R27.5,筋板上有两个前后距离为40±0.2、直径为φ25.5的通孔,该通孔高度方向定位距离为82,前后方向定位距离为53,通孔内径上偏差为+0.1,下偏差为0,内孔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两个筋板左右对称,相距55,左右对应的通孔同轴度公差为φ0.2;连接筋板的部件前后对称,其定位距离为15、32,长度为52,宽度为16,高度为2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