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型粉丝机设计(附件)
粉丝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传统的农作物的改造加工的成果,其丰富了食品的口味,使其制作方式更加多样化。且粉丝的制作成功可以使一些不易保存的食物可以获得更长的保质期。粉丝机是依据传统的粉丝制作工艺用现代机械工艺替代的产物。该设计可以使传统的粉丝制作工艺的时间大大缩短。传统粉丝的制作工艺大致是选料,清洗,粉碎,过滤,晒粉,配料,搅拌和面,漏丝,水煮,冷却,晒干。该机械式粉丝机的原理大致是通过螺旋轴模拟传统的石磨线结构摩擦挤压粉碎物料,并同时起到搅拌的作用,此外螺旋轴还提供挤压粉丝所需的挤压力,粉碎搅拌好的物料通过滤网滤去杂质,通过最后的粉丝筛板中的小孔挤压成型。该设计是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来源,该粉丝机机体较小,搬运方便,适合家庭和小作坊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工作地点不受限制。该粉丝机的主要部件,其核心设计为螺旋轴结构,两段螺旋轴可以分粗加工,精加工,可以完美的加工完物料,主轴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滤网可拆卸,粉丝加工完后可以方便的洗涤粉丝机内部。关键词:粉丝机 家用 螺旋轴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第二章 各种不同食材粉丝制作工艺特点 2
2.1薯类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2
2.1.1红薯粉丝: 2
2.1.2马铃薯粉丝 3
2.2豆类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4
2.2.1绿豆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4
2.2.2蚕豆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5
第三章 总体方案拟定 7
3.1工作原理分析 7
3.2方案提出 7
3.2.1活塞式挤压方案 7
3.2.2螺旋刀片式方案 7
3.2.3螺旋轴式方案 7
3.2.4方案选择 7
3.3家用粉丝机工作流程 8
第四章 粉丝机各主要结构计算 10
4.1粉丝机需要输入功率 10
4.2选择电动机 12
4.3设计V带 12
4.4带轮的设计 14
4.5主轴的设计 16
4.7轴承的选择 19
4.8键的选择 19
第五章 各主要零件工作机理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3家用粉丝机工作流程 8
第四章 粉丝机各主要结构计算 10
4.1粉丝机需要输入功率 10
4.2选择电动机 12
4.3设计V带 12
4.4带轮的设计 14
4.5主轴的设计 16
4.7轴承的选择 19
4.8键的选择 19
第五章 各主要零件工作机理及尺寸 20
5.1机身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0
5.2螺杆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3
5.3螺套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4
5.4端盖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6
5.5粉丝压套及粉丝模具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8
5.6料斗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30
第六章 粉丝机的使用说明 32
总结 33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36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粉丝是中国一种传统的食物,南北皆有。其加工原料也是多种多样,基本上一切含淀粉的谷物豆类等原材料都可以加工成粉丝。如蚕豆,绿豆,红薯,马铃薯等等。粉丝的出现可以通过深加工将这些农作物的保存时间变长,也丰富了他们的加工方式及口味。
粉丝机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可以通过机械加工代替传统的手工加工粉丝过程,如此加工的粉丝会更加均匀也更加快速,大大提高了加工粉丝的效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因为粉丝为含淀粉的农作物制成,在中国最为普遍,所以粉丝机在中国等亚洲国家较为普遍,欧美国家除国人使用外相当稀少。是以粉丝机以国内为主。
国内的粉丝机已然相当成熟,应为参考中国传统手工加工粉丝的原理,各种粉丝机的原理都大同小异,都是挤压粉团通过筛板的洞眼成型制成。只按加工规模分大型和小型。
各种不同粉丝机包含的工序也不一样,最简单的需要放入配比好,搅拌好的粉团加工成型,有的包含自动搅拌工序,有的甚至可以自动配比,自动加水,自动粉碎等所有工序。这些不同的粉丝机也适合不同的需求,而家用粉丝机因为加工量小,适合家庭使用,是以其工序较少,机器的体积也较小。
第二章 各种不同食材粉丝制作工艺特点
粉丝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含有大量淀粉的农作物大致有薯类,豆类,谷类以及一些水生植物,此外还有部分树木的果实等等。而我国传统用来制作粉丝的主要原材料以薯类和豆类为主。
2.1薯类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我国主要的薯类农作物为红薯与马铃薯,这两种薯类产量高,易管理,适合多种地形与气候。同时,这两种薯类都很适合制作粉丝。
2.1.1红薯粉丝:
主要原料是鲜红薯,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的特点,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群众喜爱和常见的食品。质量、口感最为上乘。
红薯粉丝的加工有以鲜薯为原料先加工成淀粉再加工成粉丝,也可以直接以淀粉为原料加工粉丝,我国传统的红薯粉丝加工工艺如下:
1. 选薯。选表面光洁,无虫蛀,个头合适的红薯。
2.清洗。将选择好的红薯装放人水中,洗干净,同时将红薯两头削掉。
3.粉碎。洗干净后的红薯应及时粉碎。
4.过滤。用吊浆布将粉碎后的红薯过滤,过滤之后的红薯淀粉溶液将其静置,晒干,以此可获取红薯淀粉。
5.曝晒:当红薯淀粉滤液全部澄清,把将上层的清水排尽,取走表层的油粉,将下层的淀粉取出来,用干净的布吊成粉砣,放在日光下曝晒。当粉砣内的水分蒸发到一半左右时,把粉砣切开。暴晒的时候应该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以防止灰尘污染淀粉。
6.打浆糊。将500克红薯淀粉加100克明矾,掺如2500~3000克冷水,放入盆内。盆放人锅内煮沸,不断搅拌,成熟度达八九成即可。打成的浆糊,可兑20公斤淀粉面。
7.漏丝。漏丝前可先试漏丝,看粉团是否合适,漏下的粉丝不粗、不细、不断方为合适。如过漏丝速度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浆太稀,这是应该掺干淀粉再揉,使面韧性适中;如漏丝困难或漏丝速度太慢,粉丝的粗细又不均匀,这表明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漏丝前调粉最好以一次调好。粉团的温度在应该在30~42摄氏度。准备好2口锅,冷水缸2口,漏勺要中型48孔的。漏丝的时候,浆糊要搅拌均匀,一边搅拌一边加温水,水温为50℃。当淀粉团离手时,抓起一团,少许自然垂落,形成丝状且不断落,这时便可以漏丝。在漏丝时,要准备好一锅开水,当锅内水沸腾的时候时才漏丝。粉丝条沉入锅底后再浮出水面时,即可出锅,出锅后,通过冷水缸进行降温,用手将粉丝理成束状穿到木棒上,经过冷水降温,不停的摆动,直至粉丝松散为止。之后,将粉丝放在室内,粉丝冷透后便可以拿到室外晒丝。
8.晒丝。将粉丝拿到背风向阳处,晒干后进行包装。
2.1.2马铃薯粉丝
马铃薯粉丝是马铃薯粉碎研磨为粉状后通过一系列工艺制作而成的细长条状食品。颜色多为白色。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维生素C、维生素A及B族类维生素,口感爽滑、老少皆宜,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功效。
马铃薯粉丝的传统工艺及特点:
1.选料提粉:选择淀粉含量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第二章 各种不同食材粉丝制作工艺特点 2
2.1薯类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2
2.1.1红薯粉丝: 2
2.1.2马铃薯粉丝 3
2.2豆类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4
2.2.1绿豆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4
2.2.2蚕豆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5
第三章 总体方案拟定 7
3.1工作原理分析 7
3.2方案提出 7
3.2.1活塞式挤压方案 7
3.2.2螺旋刀片式方案 7
3.2.3螺旋轴式方案 7
3.2.4方案选择 7
3.3家用粉丝机工作流程 8
第四章 粉丝机各主要结构计算 10
4.1粉丝机需要输入功率 10
4.2选择电动机 12
4.3设计V带 12
4.4带轮的设计 14
4.5主轴的设计 16
4.7轴承的选择 19
4.8键的选择 19
第五章 各主要零件工作机理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3家用粉丝机工作流程 8
第四章 粉丝机各主要结构计算 10
4.1粉丝机需要输入功率 10
4.2选择电动机 12
4.3设计V带 12
4.4带轮的设计 14
4.5主轴的设计 16
4.7轴承的选择 19
4.8键的选择 19
第五章 各主要零件工作机理及尺寸 20
5.1机身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0
5.2螺杆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3
5.3螺套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4
5.4端盖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6
5.5粉丝压套及粉丝模具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28
5.6料斗的工作机理及尺寸 30
第六章 粉丝机的使用说明 32
总结 33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36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粉丝是中国一种传统的食物,南北皆有。其加工原料也是多种多样,基本上一切含淀粉的谷物豆类等原材料都可以加工成粉丝。如蚕豆,绿豆,红薯,马铃薯等等。粉丝的出现可以通过深加工将这些农作物的保存时间变长,也丰富了他们的加工方式及口味。
粉丝机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可以通过机械加工代替传统的手工加工粉丝过程,如此加工的粉丝会更加均匀也更加快速,大大提高了加工粉丝的效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因为粉丝为含淀粉的农作物制成,在中国最为普遍,所以粉丝机在中国等亚洲国家较为普遍,欧美国家除国人使用外相当稀少。是以粉丝机以国内为主。
国内的粉丝机已然相当成熟,应为参考中国传统手工加工粉丝的原理,各种粉丝机的原理都大同小异,都是挤压粉团通过筛板的洞眼成型制成。只按加工规模分大型和小型。
各种不同粉丝机包含的工序也不一样,最简单的需要放入配比好,搅拌好的粉团加工成型,有的包含自动搅拌工序,有的甚至可以自动配比,自动加水,自动粉碎等所有工序。这些不同的粉丝机也适合不同的需求,而家用粉丝机因为加工量小,适合家庭使用,是以其工序较少,机器的体积也较小。
第二章 各种不同食材粉丝制作工艺特点
粉丝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含有大量淀粉的农作物大致有薯类,豆类,谷类以及一些水生植物,此外还有部分树木的果实等等。而我国传统用来制作粉丝的主要原材料以薯类和豆类为主。
2.1薯类粉丝的工艺及特点
我国主要的薯类农作物为红薯与马铃薯,这两种薯类产量高,易管理,适合多种地形与气候。同时,这两种薯类都很适合制作粉丝。
2.1.1红薯粉丝:
主要原料是鲜红薯,具有久煮不烂,清香可口、食法多样的特点,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群众喜爱和常见的食品。质量、口感最为上乘。
红薯粉丝的加工有以鲜薯为原料先加工成淀粉再加工成粉丝,也可以直接以淀粉为原料加工粉丝,我国传统的红薯粉丝加工工艺如下:
1. 选薯。选表面光洁,无虫蛀,个头合适的红薯。
2.清洗。将选择好的红薯装放人水中,洗干净,同时将红薯两头削掉。
3.粉碎。洗干净后的红薯应及时粉碎。
4.过滤。用吊浆布将粉碎后的红薯过滤,过滤之后的红薯淀粉溶液将其静置,晒干,以此可获取红薯淀粉。
5.曝晒:当红薯淀粉滤液全部澄清,把将上层的清水排尽,取走表层的油粉,将下层的淀粉取出来,用干净的布吊成粉砣,放在日光下曝晒。当粉砣内的水分蒸发到一半左右时,把粉砣切开。暴晒的时候应该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以防止灰尘污染淀粉。
6.打浆糊。将500克红薯淀粉加100克明矾,掺如2500~3000克冷水,放入盆内。盆放人锅内煮沸,不断搅拌,成熟度达八九成即可。打成的浆糊,可兑20公斤淀粉面。
7.漏丝。漏丝前可先试漏丝,看粉团是否合适,漏下的粉丝不粗、不细、不断方为合适。如过漏丝速度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浆太稀,这是应该掺干淀粉再揉,使面韧性适中;如漏丝困难或漏丝速度太慢,粉丝的粗细又不均匀,这表明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漏丝前调粉最好以一次调好。粉团的温度在应该在30~42摄氏度。准备好2口锅,冷水缸2口,漏勺要中型48孔的。漏丝的时候,浆糊要搅拌均匀,一边搅拌一边加温水,水温为50℃。当淀粉团离手时,抓起一团,少许自然垂落,形成丝状且不断落,这时便可以漏丝。在漏丝时,要准备好一锅开水,当锅内水沸腾的时候时才漏丝。粉丝条沉入锅底后再浮出水面时,即可出锅,出锅后,通过冷水缸进行降温,用手将粉丝理成束状穿到木棒上,经过冷水降温,不停的摆动,直至粉丝松散为止。之后,将粉丝放在室内,粉丝冷透后便可以拿到室外晒丝。
8.晒丝。将粉丝拿到背风向阳处,晒干后进行包装。
2.1.2马铃薯粉丝
马铃薯粉丝是马铃薯粉碎研磨为粉状后通过一系列工艺制作而成的细长条状食品。颜色多为白色。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维生素C、维生素A及B族类维生素,口感爽滑、老少皆宜,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功效。
马铃薯粉丝的传统工艺及特点:
1.选料提粉:选择淀粉含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