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智能电子拐杖设计(附件)
目 录
绪论 1
1设计环境分析1
1.1背景现状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2资料调研 2
2.1市场现状2
2.2现有产品市场调研3
2.3 现有产品分析4
3设计构思4
3.1 设计定位4
3.2 设计构思4
3.3 设计草图5
3.4 选定方案效果图6
3.5 配色方案7
3.6 三维效果图和细化说明 7
3.7 模型制作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13绪论
1 设计环境分析
1.1 背景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盲人人数高达600万人,而且还在以每分钟新增一例的数量增加,低视力人数也高达1342万。盲人数量巨大,可我们在外界却很少看见盲人的身影,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盲人出行不便的问题。盲人出行有着多重障碍,如盲人自身心理上的障碍,盲道铺设不科学的问题和社会其他人士对盲人的偏见等障碍性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盲人不愿意主动出行,因而盲人的生活圈逐渐紧缩,盲人等残障群体有游离在社会之外,缺少与正常社会的沟通。盲人的生活状况急待改善。
近年来,人们愈加关注盲人的生活状况。一些无障碍产品设计也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目前,盲人出行一般靠导盲犬,盲人手杖或者健康人士的帮助,其中导盲犬并不是所有盲人都能接受或承担,因此盲人手杖是选择较多的一项。
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一款具有各项智能功能且起到类似导盲犬的作用的的盲人拐杖可待出现。目前,盲人智能拐杖在技术上已经展开了一定的研究,超声波感应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导航技术等也逐步被用到盲人拐杖中,但市场上盲杖缺乏设计感,功能繁琐又或太过单一,即造型和功能上还未得到完整的统一性。
1.2 设计目的和意义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智能科技也逐渐被引入到盲人的生活领域中。对盲杖进行新的创新设计,即从人的要素、技术要素、市场环境要素方面考虑进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盲人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到盲人的需求利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导航技术等也逐步被用到盲人拐杖中,但市场上盲杖缺乏设计感,功能繁琐又或太过单一,即造型和功能上还未得到完整的统一性。
1.2 设计目的和意义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智能科技也逐渐被引入到盲人的生活领域中。对盲杖进行新的创新设计,即从人的要素、技术要素、市场环境要素方面考虑进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盲人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到盲人的需求利益,使拥有一把好的手杖,让盲人对自己的出行能加以掌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智能盲杖的设计和推广,可呼吁人们关注盲人这一群体,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盲人的关爱和帮助,让盲人从身心上获得尊重和平等对待。盲人在生活中有着诸多不便,尤其出行问题成为盲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功能结构有统一的定义智能盲杖。从盲杖的智能性、造型、肌理和结构等方面考虑,设计出使盲人能够很好地操控自己出行的工具,让盲人走出狭小的生活圈,这一项任务具有着重要意义。
2.市场调研
2.1市场现状
市场上的盲人拐杖的种类较多,但功能仍旧单一。目前市场上的盲人拐杖主要以三中形式出现:
折叠式盲人柺杖,优势:质轻、方便携带,市场上销售较多的一类盲杖;劣势:强度不够,手柄长时间拿握亦会造成不适。
手持探测式盲杖,优势:方便携带、质轻;劣势;没有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在陌生环境下可能给盲人造成不安感,容易造成判断混淆。
滚轮式盲人柺杖,优势:一般时候可以节省手臂的施力;劣势:道路不平坦时滚轮或为不适合,该滚轮不易左右滚动。
现如今电子技术在我国已经趋渐成熟,而在产品的造型上去没有太大的突破。目前盲人拐杖在智能有所突破,但造型、材质和工艺仍旧不能够给盲人带来良好的使用和心理上的体验。以上的拐杖优劣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缺点则是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没有解决盲人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根本问题。
2.2现有产品市场调查
图2.2.1 图2.2.2 图2.2.3
2.3现有产品分析
据调查研究,现在市面上的盲人拐杖其外形特征都是管状,所以看上去较为枯燥单一,造型不够优美,且功能也比较单一。在现在市场中,盲人拐杖功能单一又或琐碎,没有从细节上真正为盲人考虑出行问题。本课题旨在打破这种局面,从人机交互、功能和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盲人拐杖创新和改良。
3.设计构思
3.1 设计定位
本次我设计的盲人智能电子拐杖沿用了上述滚轮设计,和伸缩式的方式,运用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而只是对拐杖进行功能和造型的整合。通过对现有智能拐杖的对比调查显示,盲人拐杖缺乏人机交互上的良好体验,同时功能也较为单一或又复杂繁琐,缺少科技成果的融入。所以本次设计的创新性,就是根据根据智能科技即红外感应技术,GPS定位导航,蓝牙技术等,设计一款造型简约大方,功能完善智能,操作简便的盲人智能拐杖。改善以往盲人拐杖没有全面考虑盲人出行问题,和在人机交互上设计匮乏的问题,且在整体造型上做到节约空间与材料,色彩搭配上给人赏心悦目的效果。
3.2设计构思
首先是收集资料,分析盲人出行的日常,对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对归纳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对优缺点进行分析,确定设计方向。
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创意进行草图表达,再根据收集的资料加以改进。
选定设计方案,再进行反向论证,列举出自己的设计和现有的设计相对比,找出劣势在哪。
最后再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方案。
运用专业设计软件和手绘对最终方案进行表现。根据手绘草图、立面结构图,然后用三维软件建模,并对其渲染出效果图,同时运用PS进行细节效果修改,再制作成版面,最后做出模型并撰写设计论文。
3.3设计草图
图3.3.1
预定方案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261.html
绪论 1
1设计环境分析1
1.1背景现状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2资料调研 2
2.1市场现状2
2.2现有产品市场调研3
2.3 现有产品分析4
3设计构思4
3.1 设计定位4
3.2 设计构思4
3.3 设计草图5
3.4 选定方案效果图6
3.5 配色方案7
3.6 三维效果图和细化说明 7
3.7 模型制作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13绪论
1 设计环境分析
1.1 背景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盲人人数高达600万人,而且还在以每分钟新增一例的数量增加,低视力人数也高达1342万。盲人数量巨大,可我们在外界却很少看见盲人的身影,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盲人出行不便的问题。盲人出行有着多重障碍,如盲人自身心理上的障碍,盲道铺设不科学的问题和社会其他人士对盲人的偏见等障碍性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盲人不愿意主动出行,因而盲人的生活圈逐渐紧缩,盲人等残障群体有游离在社会之外,缺少与正常社会的沟通。盲人的生活状况急待改善。
近年来,人们愈加关注盲人的生活状况。一些无障碍产品设计也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目前,盲人出行一般靠导盲犬,盲人手杖或者健康人士的帮助,其中导盲犬并不是所有盲人都能接受或承担,因此盲人手杖是选择较多的一项。
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一款具有各项智能功能且起到类似导盲犬的作用的的盲人拐杖可待出现。目前,盲人智能拐杖在技术上已经展开了一定的研究,超声波感应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导航技术等也逐步被用到盲人拐杖中,但市场上盲杖缺乏设计感,功能繁琐又或太过单一,即造型和功能上还未得到完整的统一性。
1.2 设计目的和意义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智能科技也逐渐被引入到盲人的生活领域中。对盲杖进行新的创新设计,即从人的要素、技术要素、市场环境要素方面考虑进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盲人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到盲人的需求利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导航技术等也逐步被用到盲人拐杖中,但市场上盲杖缺乏设计感,功能繁琐又或太过单一,即造型和功能上还未得到完整的统一性。
1.2 设计目的和意义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智能科技也逐渐被引入到盲人的生活领域中。对盲杖进行新的创新设计,即从人的要素、技术要素、市场环境要素方面考虑进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盲人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到盲人的需求利益,使拥有一把好的手杖,让盲人对自己的出行能加以掌控,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智能盲杖的设计和推广,可呼吁人们关注盲人这一群体,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盲人的关爱和帮助,让盲人从身心上获得尊重和平等对待。盲人在生活中有着诸多不便,尤其出行问题成为盲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功能结构有统一的定义智能盲杖。从盲杖的智能性、造型、肌理和结构等方面考虑,设计出使盲人能够很好地操控自己出行的工具,让盲人走出狭小的生活圈,这一项任务具有着重要意义。
2.市场调研
2.1市场现状
市场上的盲人拐杖的种类较多,但功能仍旧单一。目前市场上的盲人拐杖主要以三中形式出现:
折叠式盲人柺杖,优势:质轻、方便携带,市场上销售较多的一类盲杖;劣势:强度不够,手柄长时间拿握亦会造成不适。
手持探测式盲杖,优势:方便携带、质轻;劣势;没有与地面的直接接触,在陌生环境下可能给盲人造成不安感,容易造成判断混淆。
滚轮式盲人柺杖,优势:一般时候可以节省手臂的施力;劣势:道路不平坦时滚轮或为不适合,该滚轮不易左右滚动。
现如今电子技术在我国已经趋渐成熟,而在产品的造型上去没有太大的突破。目前盲人拐杖在智能有所突破,但造型、材质和工艺仍旧不能够给盲人带来良好的使用和心理上的体验。以上的拐杖优劣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缺点则是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没有解决盲人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根本问题。
2.2现有产品市场调查
图2.2.1 图2.2.2 图2.2.3
2.3现有产品分析
据调查研究,现在市面上的盲人拐杖其外形特征都是管状,所以看上去较为枯燥单一,造型不够优美,且功能也比较单一。在现在市场中,盲人拐杖功能单一又或琐碎,没有从细节上真正为盲人考虑出行问题。本课题旨在打破这种局面,从人机交互、功能和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盲人拐杖创新和改良。
3.设计构思
3.1 设计定位
本次我设计的盲人智能电子拐杖沿用了上述滚轮设计,和伸缩式的方式,运用人机工程学方面的而只是对拐杖进行功能和造型的整合。通过对现有智能拐杖的对比调查显示,盲人拐杖缺乏人机交互上的良好体验,同时功能也较为单一或又复杂繁琐,缺少科技成果的融入。所以本次设计的创新性,就是根据根据智能科技即红外感应技术,GPS定位导航,蓝牙技术等,设计一款造型简约大方,功能完善智能,操作简便的盲人智能拐杖。改善以往盲人拐杖没有全面考虑盲人出行问题,和在人机交互上设计匮乏的问题,且在整体造型上做到节约空间与材料,色彩搭配上给人赏心悦目的效果。
3.2设计构思
首先是收集资料,分析盲人出行的日常,对调查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对归纳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对优缺点进行分析,确定设计方向。
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创意进行草图表达,再根据收集的资料加以改进。
选定设计方案,再进行反向论证,列举出自己的设计和现有的设计相对比,找出劣势在哪。
最后再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方案。
运用专业设计软件和手绘对最终方案进行表现。根据手绘草图、立面结构图,然后用三维软件建模,并对其渲染出效果图,同时运用PS进行细节效果修改,再制作成版面,最后做出模型并撰写设计论文。
3.3设计草图
图3.3.1
预定方案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