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养护方案设计(附件)【字数:13445】

为了评价淮安市淮海路的沥青路面现状来定养护方案,本文首先了解了国内外关于道路使用性能评价及道路养护的现状,然后对淮安市淮海路的道路交通现状及附属设施损坏状况做出了调查分析。之后对淮海路沥青路面性能各项指标进行调查,并根据我国现有技术规范对淮海路道路性能进行整体评价。最后淮海路出现的各种破损形式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设计最为适合淮海路现状的养护方案。关键词 淮海路,道路现状,路面破损形式,维修等级,养护方案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意义 3
1.4 研究内容 3
1.5 技术路线图 4
1.6 参考规范 4
2 影响淮海路路用性能因素分析 4
2.1 车辆荷载 5
2.2 环境因素 6
2.3 施工及养护水平 7
2.4 沥青面层 7
3 淮海路道路使用性能评定 8
3.1 基本状况调查 8
3.2 沥青路面评价指标分析 8
4 淮海路沥青道路路面主要破坏类型分析 14
4.1 纵横向裂缝 14
4.2 网状与龟裂 15
4.3 坑槽 16
4.4 车辙 17
4.5 泛油 17
5 淮海路养护方案 18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城市路面是为城市交通运输及居民出行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但路面在长时间行车反复荷载以及环境条件作用下,会慢慢产生各种路面损坏,道路使用性能也随之降低,逐渐难以满足道路的使用要求,使行车危险性大大提高,如果不立即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对策,路面提供服务的时间将大大缩短。所以调查和评价沥青路面的基本情况和相应指标并对之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来获知道路服务质量的衰变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路面进行养护和维修对于恢复路面使用性能、增加道路服务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路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价,可及时掌握现有路面的使用状况,以此来决定哪些路段需要处治及如何进行处治。进行沥青路面关于路面破损、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以及结构强度合理的数据采集及分析对于及时制定适合的道路养护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面破坏形式研究现状
James A调查分析了佛罗里达州几条在早期路面发生车辙病害的高速公路,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1]。ChiehMinChang在密歇根州通过调研15条高速公路来分析路面早期会产生的破坏,在2001年发表文章指出松散和裂缝为道路在早期易产生的主要的破坏形式[2]。Rebecca S采用不同类型的改性剂发现改性沥青可以减少裂缝[3]。何青龙对发生早期破坏的沥青路面进行了细致的调研,从高速公路路面的结构、压实、施工、进行试验的方法和路面使用的材料等方面分析了在早期路面出现车辙及裂缝等破坏形式的原因[4]。黄学文在几年内对安徽几条沥青道路做出了调查,这些沥青路面道路的共同点是路面都采用半刚性基层铺设,提出了该种沥青道路出现裂缝以及车辙等形式的破坏的原因[5]。张宏超和孙立军针对道路在投入服务早期易出现的不同的损坏现象进行了归纳,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四种新的损坏现象,最后提出空隙率及荷载与水的作是对于诱发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6]。沙庆林调查了路面产生了多为拥包、道路表面磨光等破坏的沥青路面,最终分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7]。
1.2.2 道路路面性能评测的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对于路面性能评测起步很早,道路性能评价系统在现在已经较为完善和全面。通过查阅各国对于道路性能评测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美国和日本都在很早以前做出了关于路面评价方法的总结和详细概述,例如日本早在两千年左右就发布了有关道路评价的《道路性能评价方法别册》。经过长足的发展,道路评价早已经不单单从各项常用指标来评价道路的使用性能是否满足现状,而是充分照顾到乘客的体验以及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不断推广新的材料、技术和工艺,既要求短期产生效果,又要做到长期因此受益,两者兼顾,使道路使用性能评价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多年来我国国内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道路评价的标准经过不断地总结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终也发展成为了较为系统的体系。对于沥青路面的评价和性能预测方面,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刘秀菊、郑彦军应用了灰色系统理论模型,从路面状况指数(PC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SSI)、行驶质量指数(RQI)和横向力系数(SFC)4项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历史数据的指标预测模型[8]。靳彦彪通过对国内文献资料的收集,总结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定标准[9]。王书云,张金喜等人把人机工程学引入到路面性能研究中来,从个人主观感受的因素定量研究了路面通行的安全以及舒适性[10]。目前,我国主要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来对道路技术状况和使用性能进行评价,该标准在我国国内的广泛应用,使得道路技术状况和使用现状都能得到客观反映,也使得我国的道路养护及维修工作变得更加规范[11]。
1.2.3 道路养护方法方案研究现状
国外在道路养护方面已经做了长期的研究,长时间都在致力于提高确定沥青路面养护类型及方法的效率,通过大量调研不断致力于优化沥青路面养护方案,使确定养护方法方案的时间大幅缩短然而最终养护的效果却更为明显。我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在道路养护方案方面仍旧存在着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匮乏。目前,我国还是以较为传统的维修养护作为主要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通过查阅关于我国发表的关于养护方案的研究论文,可以看到国内很多学者对于提高我国对于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刘娜通过实际与理论结合,介绍了路面检测的方式并分析了沥青路面的养护方法[12];翁泽明等人总结了目前我国在沥青路面养护技术方面的现状及仍旧存在的问题,同时着重介绍了微波加热法在沥青路面修复技术中的应用,还指出了我国未来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关于沥青路面科研项目方面,中国上海公路管理机构和同济大学互助进行了关于沥青路面如何进行预防性养护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调研了有关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标准和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时选择如何准确选择对策,并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对策库,针对不同等级公路经过计算得出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间,还提出了如何确定最佳时间的方法。最后总结了上海市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技术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13]。总之我国的公路发展现状在近20年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趋势,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dlsgyyh/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