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皋西路沥青路面养护方案设计
目录
1 引言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关于沥青路面养护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
2 淮安市枚皋西路概况 3
3 枚皋西路的调查 3
3.1 枚皋西路交通量调查 3
3.2 路面破损情况调查 3
3.3 路面平整度检测 5
3.4 路面抗滑性能调查 5
3.5 路面强度调查 6
3.6 路面排水情况调查 6
4 枚皋西路路面现状评价 7
4.1 路面损坏情况调查与分析 7
4.2 路面平整度评价 8
4.3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 9
4.4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 9
4.5 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10
5 养护方案设计 12
5.1 路面养护原则 12
5.2 养护方案设计 13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城市道路面积以每年10.3%的速度增长,然而在城市道路增加的同时,伴随着的是车辆的迅速增加和交通拥挤等问题。路面作为城市道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外在性能体现,直接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车辆的磨损、交通事故以及人为的破坏等,在这多方面的因素下,我国城市道路的破坏情况越来越严重。淮安市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与江海临近,为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在淮安市市政府的努力下,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断改善城市道路建设,城市道路交通网不断完善。在2013年淮安市的全市县道路技术状况指数85.2、优良路率85.2%、乡村道路的好路率76.2%,到了2015年全市县道公路技术状况指数85.2、优良路率82.7%、乡村道路好路率72.6%。相比于2013年,2015年的好路率明显下降了。因此,对于城镇道路的养护必须受到重视,必须加强道路的养护建设。
1.2关于沥青路面养护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1 国内的养护技术发展状况
我国道路路面基本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声低、养护维修方便、可以再生利用等优点,在各类等级的公路和城市道路,特别是高等级道路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90%以上的公路都为沥青路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在交通荷载和气候影响的作用下,路面会出现早期车辙、裂缝、松散、坑槽等一系列的路面病害,这些会直接导致路面状况的恶化并降低路面的服务水平。为了保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道路路面使用的不同阶段中,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必要的预防性养护和经常性养护措施。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对保持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改善路面噪音、震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作用[1]。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初期,路面养护的工作量不是很大,这就会使人们容易产生“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但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在发达地区将迎来一个路面维修养护的高潮,因而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正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
在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中,除了高速公路的其他等级道路通常是根据养护维修作业工程量规模的大小、技术的难易程度和病害的处治特征来划分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我国的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保养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扩建四个工程类别,这种养护作业的分类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的有关规范中引进的,至今已沿用了近60年。随着我国养护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该养护分类方法很难反应现代路面养护维修的特点,难以适应现代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其实质是反映了一种“重建设、轻养护”的观念。为了避免这种观念,较为合理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病害的类型,路面损害的程度,原路面所需采用的养护维修措施的性质和功能来对养护维修作业进行分类。
1.2.2 国外的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状况
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外公路的发展,其国家的公路建设速度逐渐下降,他们的重点都放在了公路的养护维修方面。在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中,他们在公路的养护维修中所花费用都占到了国家公路总建设费用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十五十。如美国每年都要花费150亿美元用在养护维修该国家的400万公里的公路网上。为了适应本国的公路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和要求,诸多发达国家将提高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和增强相应的养护维修设备列为公路科技进步的一项研究重点,并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养护维修规范中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路面翻修、路面重建四类。其中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利用在已有路面上敷设一层来保护原有路面,该养护方法在很早之前就有出现,但是作为预防性养护这一概念被提出来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养护方法是由多个国家在进行公路养护建设中根据经验而总结出的。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路网进行大规模重建时,面对交通日益强大的挑战,在1987年启动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性公路研究项目(SHRP)。在该项目的第三个子项目“养护费用效益”就是从养护维修费用效益方面来研究养护技术的,它包括了两个主要的研究课题H101和H106。H101的研究对象是四种预防性养护技术,而H106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坑洞修补和裂缝填封两种修复性养护维修技术。1993年SHRP计划结束之后,第二个子项目“路面长期性能”在FHWA的监督之下成为一个新的为期20年的“路面长期性能研究计划”继续进行。其中有关柔性路面的养护课题SPS3作为H101的延续和LTPP计划的一部分,已于1998年完成了第一五年的跟踪研究[2]。
经过SHRP H101和LTPP SPS3两个课题的研究,得出来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表明了预防性养护维修技术在费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费用效益,通过路面使用性能的下降和养护维修费用相比较,在对路面进行四次预防性养护之后,原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了15年,但是其维修费用节约了45%。正是由于预防性养护维修技术的经济效益和养护维修效果显著而使预防性养护维修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课题拟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对枚皋西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方案及施工方法设计。
2 淮安市枚皋西路概况
淮安市枚皋路是连接西安南路和鸿海南路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次干路,全长16公里,设计车速为40km/h。其中枚皋西路是淮海南路到西安南路之间的3公里路段,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枚皋西路主要是双向四车道,在临近交叉口段段设置五车道增加了一条左转车道,以方便车辆的行驶;枚皋西路与枚皋东路不同的是,枚皋西路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有两侧分隔带,并设有人行道,所以对于枚皋西路并不存在行人与机动车的混行情况,但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混行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三轮马自达总在机动车道行驶,这给机动车道机动车的行驶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枚皋路路面总会有积水,排水设施不健全会使路面抗滑性能降低,雨水渗入路面基层会使基层湿软破坏进而导致路面破损,路面的破损给车辆行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 枚皋西路的调查
1 引言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关于沥青路面养护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
2 淮安市枚皋西路概况 3
3 枚皋西路的调查 3
3.1 枚皋西路交通量调查 3
3.2 路面破损情况调查 3
3.3 路面平整度检测 5
3.4 路面抗滑性能调查 5
3.5 路面强度调查 6
3.6 路面排水情况调查 6
4 枚皋西路路面现状评价 7
4.1 路面损坏情况调查与分析 7
4.2 路面平整度评价 8
4.3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 9
4.4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 9
4.5 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10
5 养护方案设计 12
5.1 路面养护原则 12
5.2 养护方案设计 13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取得巨大的进步。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城市道路面积以每年10.3%的速度增长,然而在城市道路增加的同时,伴随着的是车辆的迅速增加和交通拥挤等问题。路面作为城市道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外在性能体现,直接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车辆的磨损、交通事故以及人为的破坏等,在这多方面的因素下,我国城市道路的破坏情况越来越严重。淮安市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与江海临近,为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在淮安市市政府的努力下,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断改善城市道路建设,城市道路交通网不断完善。在2013年淮安市的全市县道路技术状况指数85.2、优良路率85.2%、乡村道路的好路率76.2%,到了2015年全市县道公路技术状况指数85.2、优良路率82.7%、乡村道路好路率72.6%。相比于2013年,2015年的好路率明显下降了。因此,对于城镇道路的养护必须受到重视,必须加强道路的养护建设。
1.2关于沥青路面养护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2.1 国内的养护技术发展状况
我国道路路面基本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声低、养护维修方便、可以再生利用等优点,在各类等级的公路和城市道路,特别是高等级道路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90%以上的公路都为沥青路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在交通荷载和气候影响的作用下,路面会出现早期车辙、裂缝、松散、坑槽等一系列的路面病害,这些会直接导致路面状况的恶化并降低路面的服务水平。为了保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道路路面使用的不同阶段中,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必要的预防性养护和经常性养护措施。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对保持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改善路面噪音、震动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有着重要作用[1]。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初期,路面养护的工作量不是很大,这就会使人们容易产生“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但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在发达地区将迎来一个路面维修养护的高潮,因而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正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重点。
在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中,除了高速公路的其他等级道路通常是根据养护维修作业工程量规模的大小、技术的难易程度和病害的处治特征来划分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我国的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保养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扩建四个工程类别,这种养护作业的分类方法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的有关规范中引进的,至今已沿用了近60年。随着我国养护维修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该养护分类方法很难反应现代路面养护维修的特点,难以适应现代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其实质是反映了一种“重建设、轻养护”的观念。为了避免这种观念,较为合理的分类方法是根据病害的类型,路面损害的程度,原路面所需采用的养护维修措施的性质和功能来对养护维修作业进行分类。
1.2.2 国外的路面养护技术的发展状况
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外公路的发展,其国家的公路建设速度逐渐下降,他们的重点都放在了公路的养护维修方面。在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中,他们在公路的养护维修中所花费用都占到了国家公路总建设费用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十五十。如美国每年都要花费150亿美元用在养护维修该国家的400万公里的公路网上。为了适应本国的公路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和要求,诸多发达国家将提高路面的养护维修技术和增强相应的养护维修设备列为公路科技进步的一项研究重点,并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养护维修规范中将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作业分为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路面翻修、路面重建四类。其中预防性养护技术是利用在已有路面上敷设一层来保护原有路面,该养护方法在很早之前就有出现,但是作为预防性养护这一概念被提出来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养护方法是由多个国家在进行公路养护建设中根据经验而总结出的。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路网进行大规模重建时,面对交通日益强大的挑战,在1987年启动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性公路研究项目(SHRP)。在该项目的第三个子项目“养护费用效益”就是从养护维修费用效益方面来研究养护技术的,它包括了两个主要的研究课题H101和H106。H101的研究对象是四种预防性养护技术,而H106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坑洞修补和裂缝填封两种修复性养护维修技术。1993年SHRP计划结束之后,第二个子项目“路面长期性能”在FHWA的监督之下成为一个新的为期20年的“路面长期性能研究计划”继续进行。其中有关柔性路面的养护课题SPS3作为H101的延续和LTPP计划的一部分,已于1998年完成了第一五年的跟踪研究[2]。
经过SHRP H101和LTPP SPS3两个课题的研究,得出来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表明了预防性养护维修技术在费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费用效益,通过路面使用性能的下降和养护维修费用相比较,在对路面进行四次预防性养护之后,原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了15年,但是其维修费用节约了45%。正是由于预防性养护维修技术的经济效益和养护维修效果显著而使预防性养护维修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课题拟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对枚皋西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方案及施工方法设计。
2 淮安市枚皋西路概况
淮安市枚皋路是连接西安南路和鸿海南路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次干路,全长16公里,设计车速为40km/h。其中枚皋西路是淮海南路到西安南路之间的3公里路段,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枚皋西路主要是双向四车道,在临近交叉口段段设置五车道增加了一条左转车道,以方便车辆的行驶;枚皋西路与枚皋东路不同的是,枚皋西路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有两侧分隔带,并设有人行道,所以对于枚皋西路并不存在行人与机动车的混行情况,但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混行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三轮马自达总在机动车道行驶,这给机动车道机动车的行驶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雨季,特别是暴雨季节枚皋路路面总会有积水,排水设施不健全会使路面抗滑性能降低,雨水渗入路面基层会使基层湿软破坏进而导致路面破损,路面的破损给车辆行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3 枚皋西路的调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dlsgyyh/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