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计一体化的任务与工时研究(附件)
摘 要摘 要现阶段面对船舶行业的集体洗牌,我国的船舶工业将不得不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依靠科技、创新等手段实现产业升级。以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为目标大力推行船舶工业的信息化。目前我国船企在船舶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设计周期占有了较大比重的船舶整个生命周期,而设计阶段更锁定了船舶产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成本。由此可见,船舶设计的周期、效率、质量对船舶产品的制造周期与成本都将有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围绕船舶设计一体化的项目管理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在充分剖析了国内船舶设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造船理念、并行工程、船舶模拟建造等方面知识,确定了船舶设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针对现阶段船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船舶设计一体化提出了在设计阶段,设计理念,设计区域,设计人员上的合理化要求。在充分理解船舶设计一体化的基础上,以7000TEU设计项目管理为示例,论述了船舶设计的计划编制、进度跟踪、反馈方式以及调整方法。针对目前船企在船舶设计项目管理上的问题,分析了船舶设计项目化的优势,并研究了Primavera P6软件给船舶设计项目带来的便利。关键词:船舶;设计一体化;任务与工时;项目管理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2 存在的问题 2
1.3 论文展开的主要研究工作 3
1.4 本章小结 3
第二章 设计一体化的发展与研究 4
2.1 设计现状分析 4
2.1.1 船企对设计的认识 4
2.1.2 生产设计存在的问题 4
2.1.3 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的分离 5
2.2 设计一体化的基础理论与概念 5
2.2.1 现代造船模式的船舶设计 5
2.2.2 并行工程理论 6
2.2.3 船舶模拟建造 6
2.2.4 设计一体化的概念 7
2.3 设计一体化的要求 7
2.3.1 设计理念的转变 7
2.1.3 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的分离 5
2.2 设计一体化的基础理论与概念 5
2.2.1 现代造船模式的船舶设计 5
2.2.2 并行工程理论 6
2.2.3 船舶模拟建造 6
2.2.4 设计一体化的概念 7
2.3 设计一体化的要求 7
2.3.1 设计理念的转变 7
2.3.2 设计阶段的划分 8
2.3.3 设计区域的划分 8
2.3.4 设计人员的管理 9
2.4 本章小结 9
第三章 7000TEU设计任务与工时管理 10
3.1 7000TEU设计任务分解 10
3.1.1 船舶设计任务分解原则 10
3.1.2 7000TEU设计任务工作分解结构 10
3.1.3 7000TEU设计任务分解 13
3.2 7000TEU设计各任务工时制定过程 14
3.2.1 编制前的信息需求分析 14
3.2.2 任务间逻辑顺序研究 16
3.2.3 项目工时估算方法 17
3.2.4 各任务工时估算 18
3.3 7000TEU计划的实施与控制管理 19
3.3.1 计划实施的要求分析 19
3.3.2 计划实施的进度跟踪 20
3.3.3 计划实施的信息反馈 20
3.3.4 计划进度控制的措施 21
3.3.5 计划进度的评估优化 21
3.4 本章小结 22
第四章 船舶设计项目化管理 23
4.1 船舶设计项目化的意义 23
4.1.1 船舶设计计划管理的现状 23
4.1.2 项目工程对船舶设计的优化 24
4.2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24
4.2.1 P6项目管理软件 24
4.2.2 P6软件管理工作 25
4.2.3 P6实际使用场景分析 27
4.3 P6对船舶设计项目的优化 27
4.3.1 工作分解结构与甘特图 27
4.3.2 人力资源的分配 28
4.3.3 计划执行过程的信息反馈 29
4.4 本章小结 30
总结与展望 31
参 考 文 献 33
致 谢 34
附件:7000TEU设计任务与工时管理表单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设计阶段是产品开发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如何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船舶产品同样如此,船舶设计工作贯穿于船舶建造的全过程,从设计任务书到交船验收,联系着方案优化、设备采购、生产准备、制造装配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船舶设计的周期、设计的效率、设计的质量对船舶产品的建造周期、建造成本都将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船舶产品的设计管理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造船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造船业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要提升我国造船行业的综合实力,使得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目标迈进,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的过程必不可少,传统串行造船过程具有研制周期长等弊端,将并行工程等关键技术应用于船舶设计阶段,优化改进船舶的设计过程,即在设计的前期阶段就充分的考虑后期阶段所要遇到的问题,通过设计过程微循环的构建,减少设计大循环,力争使船舶设计过程一次性达到成功,达到缩短造船周期的目的,进而提高造船质量、降低造船成本以及完善售前售后服务,增强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这对完善船舶的开发过程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并且对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船舶设计从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到最后的生产设计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项目工程。整个项目包含的任务数以万计,如不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平衡,结果不仅效率低,而且必然漏洞百出,直接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树立正确的设计计划管理理念,合理地规划设计任务与工时有利于提高船舶设计的效率,缩短船舶设计的周期,降低船舶设计的成本,同时使得船舶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能够获得绝对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设计一体化在日、韩船舶企业的生产、设计管理中己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日、韩船舶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发展数字化造船,大力推进船舶行业的信息化。它们坚持自主创新,并且积极研发适宜船舶企业运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今,日、韩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程度己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还在不断稳步提高改进中。计划管理在日韩船舶企业的管理中己经体现的非常充分,它己经深入到船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日、韩船厂自主开发的计划管理系统包括:主计划、调度与生产控制系统,并且全面实现了计算机化。它们的管理系统与物资管理系统有机集成,能够实现工作任务包及时下达至生产活动层,同时能够自动反馈生产的进度状况,从而实现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目的。
近几年,我国各大造船厂都借鉴了日、韩船厂的先进经验,在船舶产品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组织体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与进步,造船厂的总体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然而就计划管理而言,不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我国的各大造船厂与世界先进船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组织设计管理的方法落后,很难做到设计全过程的计划排定,即使计划做了排定也是流于形式无法落实;设计准备工作不够深入,设计、制造、管理前期模拟几乎没有;组织设计的各部门设置与职责也不尽合理,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造船模式;在设计技术上无法给予船厂强有力的支持,设计的产品性价比无法达到船厂最有利,存在不必要的功能冗余;生产的图纸与报表不能让生产做到傻瓜式造船。
为了缩短与国外的差距,国内的学者针对船舶生产计划、设计计划的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文献[1]在分析了江南造船厂生产计划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所有生产以及相关计划的编制、计划的评审、计划的发布以及计划的实际反馈。文献[2]研究了船舶设计计划编制与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涵盖的功能颇多,具体包括船舶设计计划的编制,计划的优化与变更,任务的分配与接收,
第一章 绪论 1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2 存在的问题 2
1.3 论文展开的主要研究工作 3
1.4 本章小结 3
第二章 设计一体化的发展与研究 4
2.1 设计现状分析 4
2.1.1 船企对设计的认识 4
2.1.2 生产设计存在的问题 4
2.1.3 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的分离 5
2.2 设计一体化的基础理论与概念 5
2.2.1 现代造船模式的船舶设计 5
2.2.2 并行工程理论 6
2.2.3 船舶模拟建造 6
2.2.4 设计一体化的概念 7
2.3 设计一体化的要求 7
2.3.1 设计理念的转变 7
2.1.3 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的分离 5
2.2 设计一体化的基础理论与概念 5
2.2.1 现代造船模式的船舶设计 5
2.2.2 并行工程理论 6
2.2.3 船舶模拟建造 6
2.2.4 设计一体化的概念 7
2.3 设计一体化的要求 7
2.3.1 设计理念的转变 7
2.3.2 设计阶段的划分 8
2.3.3 设计区域的划分 8
2.3.4 设计人员的管理 9
2.4 本章小结 9
第三章 7000TEU设计任务与工时管理 10
3.1 7000TEU设计任务分解 10
3.1.1 船舶设计任务分解原则 10
3.1.2 7000TEU设计任务工作分解结构 10
3.1.3 7000TEU设计任务分解 13
3.2 7000TEU设计各任务工时制定过程 14
3.2.1 编制前的信息需求分析 14
3.2.2 任务间逻辑顺序研究 16
3.2.3 项目工时估算方法 17
3.2.4 各任务工时估算 18
3.3 7000TEU计划的实施与控制管理 19
3.3.1 计划实施的要求分析 19
3.3.2 计划实施的进度跟踪 20
3.3.3 计划实施的信息反馈 20
3.3.4 计划进度控制的措施 21
3.3.5 计划进度的评估优化 21
3.4 本章小结 22
第四章 船舶设计项目化管理 23
4.1 船舶设计项目化的意义 23
4.1.1 船舶设计计划管理的现状 23
4.1.2 项目工程对船舶设计的优化 24
4.2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24
4.2.1 P6项目管理软件 24
4.2.2 P6软件管理工作 25
4.2.3 P6实际使用场景分析 27
4.3 P6对船舶设计项目的优化 27
4.3.1 工作分解结构与甘特图 27
4.3.2 人力资源的分配 28
4.3.3 计划执行过程的信息反馈 29
4.4 本章小结 30
总结与展望 31
参 考 文 献 33
致 谢 34
附件:7000TEU设计任务与工时管理表单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设计阶段是产品开发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如何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船舶产品同样如此,船舶设计工作贯穿于船舶建造的全过程,从设计任务书到交船验收,联系着方案优化、设备采购、生产准备、制造装配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船舶设计的周期、设计的效率、设计的质量对船舶产品的建造周期、建造成本都将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船舶产品的设计管理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造船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造船业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要提升我国造船行业的综合实力,使得我国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目标迈进,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的过程必不可少,传统串行造船过程具有研制周期长等弊端,将并行工程等关键技术应用于船舶设计阶段,优化改进船舶的设计过程,即在设计的前期阶段就充分的考虑后期阶段所要遇到的问题,通过设计过程微循环的构建,减少设计大循环,力争使船舶设计过程一次性达到成功,达到缩短造船周期的目的,进而提高造船质量、降低造船成本以及完善售前售后服务,增强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这对完善船舶的开发过程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并且对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船舶设计从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到最后的生产设计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项目工程。整个项目包含的任务数以万计,如不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平衡,结果不仅效率低,而且必然漏洞百出,直接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树立正确的设计计划管理理念,合理地规划设计任务与工时有利于提高船舶设计的效率,缩短船舶设计的周期,降低船舶设计的成本,同时使得船舶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能够获得绝对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设计一体化在日、韩船舶企业的生产、设计管理中己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日、韩船舶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发展数字化造船,大力推进船舶行业的信息化。它们坚持自主创新,并且积极研发适宜船舶企业运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今,日、韩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程度己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还在不断稳步提高改进中。计划管理在日韩船舶企业的管理中己经体现的非常充分,它己经深入到船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日、韩船厂自主开发的计划管理系统包括:主计划、调度与生产控制系统,并且全面实现了计算机化。它们的管理系统与物资管理系统有机集成,能够实现工作任务包及时下达至生产活动层,同时能够自动反馈生产的进度状况,从而实现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目的。
近几年,我国各大造船厂都借鉴了日、韩船厂的先进经验,在船舶产品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组织体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与进步,造船厂的总体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然而就计划管理而言,不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我国的各大造船厂与世界先进船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组织设计管理的方法落后,很难做到设计全过程的计划排定,即使计划做了排定也是流于形式无法落实;设计准备工作不够深入,设计、制造、管理前期模拟几乎没有;组织设计的各部门设置与职责也不尽合理,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造船模式;在设计技术上无法给予船厂强有力的支持,设计的产品性价比无法达到船厂最有利,存在不必要的功能冗余;生产的图纸与报表不能让生产做到傻瓜式造船。
为了缩短与国外的差距,国内的学者针对船舶生产计划、设计计划的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文献[1]在分析了江南造船厂生产计划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所有生产以及相关计划的编制、计划的评审、计划的发布以及计划的实际反馈。文献[2]研究了船舶设计计划编制与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涵盖的功能颇多,具体包括船舶设计计划的编制,计划的优化与变更,任务的分配与接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cbyhy/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