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芜湖市繁昌县为例
农村宅基地在农村土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深刻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由于我国对于宅基地诸多方面的限制,造成了宅基地各方面问题。并且农民为获取利益,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私下对宅基地进行交易,不仅交易双方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也损害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背景,并且介绍了宅基地利用管理相关的理论。其次以芜湖市繁昌县为研究对象,对当地宅基地的基本情况及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了宅基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于繁昌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相关建议。
目录
一、引言 4
(一)研究背景 4
二、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相关理论 5
(一)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概念 5
1.宅基地 5
2.宅基地使用权 5
3.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5
(二)农村宅基地管理相关理论 5
1.物权价值理论 5
2.地租理论 6
3.契约理论 6
三、繁昌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现状 6
(一)农村宅基地现行制度规定 6
1.两权分离 6
2.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限定面积"规定 6
3.宅基地的用途管制制度 6
4.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受限 6
(二)繁昌县概况 6
(三)繁昌县宅基地利用管理现状 6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6
2.宅基地利用管理状况 7
四、繁昌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问题与原因 7
(一)宅基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7
1.存在“一户多宅”现象 7
2.面积超占现象很严重 7
3.宅基地的闲置和紧缺同时存在 7
4.宅基地使用无规划,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低 7
(二)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8
1.宅基地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8
2.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程度不够 8
3.宅基地禁止进入市场 8
(三)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不合理原因分析 8
1.农村农户法律意识淡薄,村组织缺乏宣传和引导 8
2.历史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留问题难以解决 8
3.城镇化加剧宅基地闲置 9
4.政府部门对宅基地缺少规划和监管机制 9
5.其他因素的影响 9
五、宅基地利用管理改革建议 9
(一)宅基地利用管理原则和目标 9
1.宅基地利用管理的原则 9
2.宅基地利用管理的目标 9
(二)宅基地利用管理具体建议 10
1.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和渠道,警醒农民粗放用地意识 10
2.宅基地一户多宅、面积超占,闲置的处理办法 10
(1)宅基地一户多宅的处理办法 10
(2)宅基地面积超占的处理办法 10
(3)宅基地闲置的处理办法 10
3.规范宅基地确权登记 10
4.科学规划宅基地 10
5.宅基地流转退出机制的完善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芜湖市繁昌县为例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一直比较忽视,对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政策一直无法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致使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关于农村宅基地的研究重点是宅基地土地利用、宅基地利用管理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研究主要有几大方面:
第一、贺雪峰(2009)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实际的产权结构物清晰切合理:即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组织所有,而使用权归农户所有。而于建嵘和陈志武(2008)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到现在来看已经不合理。只有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农民所有,农民的利益才不会收到侵犯。马立新(2009)也赞同农村宅基地的集体所有制度废除,转变为农民所有制。
第二、在宅基地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方面。李瑞记(2010)指出当前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无论是在分配,还是取得和监督方面都存在这诸多等问题。欧阳安蛟(2010)归纳出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粗放低效利用现象:即宅基地面积超标、整体布局分散、外延无序扩张、并且存在大量“空心村”等。何维佳和陈美球(2010)也指出,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低已成为了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焦点问题。
第三、而对于农村宅基地的合理规划上面,有学者指出因为农民可以无偿的申请使用农村宅基地,导致农民的使用成本较低,从而导致农民占据尽可能多的土地形成的土地浪费。
在国外对于宅基地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土地流转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土地流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流转理论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Wgeren,S.K(2003)则主张土地可以在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易,但应该在政府监管下,这样可以实现土地合理合法的自然流通。
第二、在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购买着之所以购买农村宅基地的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农村的环境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同时这也是购买宅基地的主要原因;二是因为农村的生活成本较城市来讲要低上很多;三是工作方便,农村交通的快速发展,让城市与农村的联通不再成为障碍。Douglas C,Macmillan(2000)通过大量数据表明,城郊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人口向农村的转移。
第三、土地流转与逆向城市化也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Hoggart K Paniagua A.(2001)指出逆向城市化指的是城市居民涌入农村的现象,这为乡村住宅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消极的影响是因为大量的人口从城市转移到乡村,造成乡村的住房紧张。
目录
一、引言 4
(一)研究背景 4
二、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相关理论 5
(一)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概念 5
1.宅基地 5
2.宅基地使用权 5
3.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5
(二)农村宅基地管理相关理论 5
1.物权价值理论 5
2.地租理论 6
3.契约理论 6
三、繁昌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现状 6
(一)农村宅基地现行制度规定 6
1.两权分离 6
2.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限定面积"规定 6
3.宅基地的用途管制制度 6
4.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受限 6
(二)繁昌县概况 6
(三)繁昌县宅基地利用管理现状 6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6
2.宅基地利用管理状况 7
四、繁昌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问题与原因 7
(一)宅基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7
1.存在“一户多宅”现象 7
2.面积超占现象很严重 7
3.宅基地的闲置和紧缺同时存在 7
4.宅基地使用无规划,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低 7
(二)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8
1.宅基地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8
2.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程度不够 8
3.宅基地禁止进入市场 8
(三)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不合理原因分析 8
1.农村农户法律意识淡薄,村组织缺乏宣传和引导 8
2.历史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留问题难以解决 8
3.城镇化加剧宅基地闲置 9
4.政府部门对宅基地缺少规划和监管机制 9
5.其他因素的影响 9
五、宅基地利用管理改革建议 9
(一)宅基地利用管理原则和目标 9
1.宅基地利用管理的原则 9
2.宅基地利用管理的目标 9
(二)宅基地利用管理具体建议 10
1.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和渠道,警醒农民粗放用地意识 10
2.宅基地一户多宅、面积超占,闲置的处理办法 10
(1)宅基地一户多宅的处理办法 10
(2)宅基地面积超占的处理办法 10
(3)宅基地闲置的处理办法 10
3.规范宅基地确权登记 10
4.科学规划宅基地 10
5.宅基地流转退出机制的完善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芜湖市繁昌县为例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一直比较忽视,对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政策一直无法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致使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关于农村宅基地的研究重点是宅基地土地利用、宅基地利用管理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研究主要有几大方面:
第一、贺雪峰(2009)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实际的产权结构物清晰切合理:即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组织所有,而使用权归农户所有。而于建嵘和陈志武(2008)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到现在来看已经不合理。只有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农民所有,农民的利益才不会收到侵犯。马立新(2009)也赞同农村宅基地的集体所有制度废除,转变为农民所有制。
第二、在宅基地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方面。李瑞记(2010)指出当前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无论是在分配,还是取得和监督方面都存在这诸多等问题。欧阳安蛟(2010)归纳出当前农村宅基地利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粗放低效利用现象:即宅基地面积超标、整体布局分散、外延无序扩张、并且存在大量“空心村”等。何维佳和陈美球(2010)也指出,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低已成为了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焦点问题。
第三、而对于农村宅基地的合理规划上面,有学者指出因为农民可以无偿的申请使用农村宅基地,导致农民的使用成本较低,从而导致农民占据尽可能多的土地形成的土地浪费。
在国外对于宅基地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土地流转理论在西方国家的土地流转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地流转理论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Wgeren,S.K(2003)则主张土地可以在市场中进行自由交易,但应该在政府监管下,这样可以实现土地合理合法的自然流通。
第二、在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购买着之所以购买农村宅基地的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农村的环境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同时这也是购买宅基地的主要原因;二是因为农村的生活成本较城市来讲要低上很多;三是工作方便,农村交通的快速发展,让城市与农村的联通不再成为障碍。Douglas C,Macmillan(2000)通过大量数据表明,城郊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人口向农村的转移。
第三、土地流转与逆向城市化也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Hoggart K Paniagua A.(2001)指出逆向城市化指的是城市居民涌入农村的现象,这为乡村住宅既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消极的影响是因为大量的人口从城市转移到乡村,造成乡村的住房紧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