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O4PANI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超声辅助的方法,利用乙醇胺-水这个体系在常温常压下合成Fe3O4纳米颗粒。在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基础上,我们引入聚苯胺和石墨烯这些导电材料,配合物附着在这些导电材料的表面或被包裹在其内部,原位形成氧化物/导电基底纳米复合物。通过改变苯胺的加入量或者水热方法合成Fe3O4/PANI、H-Fe3O4/PANI纳米复合物,通过一定处理方法将Fe3O4均匀包覆在GO表面,形成Fe3O4/GO,再与2ml苯胺复合形成Fe3O4/GO/PAN

Fe3O4纳米颗粒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1)探究合成Fe3O4纳米颗粒的不同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SEM、T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表征对样品的进行结构表征。以Fe3O4作为电极材料制造成超级电容器,进行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EIS)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具有适度还原性的乙醇胺(ETA)和超声波在合成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Fe(II)-ETA 配合物水解反应和水热处理得到的Fe3O4纳米颗粒具有非常小的颗粒尺寸,大的比表面积

Mn3O4PANI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一种简单的超声方法在常温常压下制取纯相Mn3O4。然后通过改变苯胺的加入量和引发剂(过硫酸铵)的加入方式,制取一系列Mn3O4/PANI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晶型结构进行测试分析。将得到的复合材料组装成电化学超级电容器三电极体系,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法、循环伏安测试法和交流阻抗测试法表征其电化学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Mn3O4/PANI纳米复合物的电容性能不好,循环稳定性不好,不适合做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苯胺的加入量和引发剂的加入方式对纳米复合物的电

以碳纤维,石墨烯和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

摘 要
本实验以石墨烯、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聚丙烯腈为先驱制成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得纳米纤维毡,并通过预氧化和高温烧结制备成碳纤维支撑体粉末。支撑粉体、OP乳化剂以及乙酰丙酮和液态电解质均匀混合得到 准固态电解质 , 在与染料敏化 TiO2薄膜电极和铂电极组装;通过改变石墨烯与碳纤维的质量比、支撑体粉末与液态电解液的质量比以及掺杂不同比例、不同温度的二氧化钛,制备出不同的太阳能电池。在模拟光照下测试其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当m(石墨烯:CF)=0.06:1、m(支撑体粉末):m(电

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及其包覆改性研究

摘要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利用快离子导体Li2ZrO3对LiNi1/3Co1/3Mn1/3O2(LNCM)进行表面修饰。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循环伏安法(CV),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和充放电测试研究纯的和表面修饰后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PITT的结果显示,纯的LiNi1/3Co1/3Mn1/3O2锂离子扩散系数为7.13×10-9 cm2 s-1,Li2ZrO3修饰后的LiNi1/3Co

关于MoS2剥离成2D纳米片的研究

摘要
自从发现石墨烯以来,研究者们对2D纳米片产生了高度的关注。其中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如MoS2、MoSe2、MoTe2、WS2等)由于有着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物化性能而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其许多独特的光电性质均要到二维单分子层后才得以体现。本课题主要采用表面活性剂促助法、干磨法对MoS2进行剥离并改进,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磨球数量、转速、超声等几方面因素对球磨效果的影响,并设计多组试验验证较优的反应条件。在纳米材料后期分离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包括过滤、超声等。得到的样品则通过

吡嗪四唑乙酸的的制备及Ce(III)配合物的合成

摘要
以2-氰基-1,4-吡嗪和叠氮化钠为原料制备5-(2-吡嗪)四唑化合物,由此化合物和氯乙酸在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制备得5-(2-吡嗪)四唑-2-乙酸(Hpztza),再以Hpztza为配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与CeCl3·6 H2O反应合成出一种配位化合物[Ce(pztza)2(H2O)6]·pztza·3H2O 。通过对配合物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配合物的中心原子Ce(III)形成了9配位结构, 形成一个单核结构。配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三维(3D)的空间网络结构。配合物的晶体结

嘧啶四唑乙酸的制备及Nd(III)配合物的合成

摘要
本论文以2-氰基嘧啶和叠氮化钠为原料制备5-(2-嘧啶)四唑,由此化合物和溴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钾的丙酮溶液中反应制备得5-(2-嘧啶)四唑-2-乙酸乙酯,水解酸化后得到配体5-(2-嘧啶)四唑-2-乙酸(pyrtza),再以pyrtza为配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与NdCl3·6H2O反应合成出1种新型配位化合物[Nd(pyrtza)2(H2O)6]Cl·3H2O。通过对配合物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这种配合物的中心原子Nd(III)形成了九配位的结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分子组成C14H2

嘧啶四唑乙酸的制备及Zn(II)配合物的合成

摘要
本文以5-2(嘧啶)四唑-乙酸(L1和L2)为配体,4,4’-联吡啶为辅助配体与Zn(NO3)2·6H2O反应合成出两种新型配合物: [Zn(L2)2(H2O)2](1),[Zn(L1)2(bipy)(CH3OH)2]n (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了1,2的结构。1的中心原子Zn(II)形成四配位的扭曲四面体结构,分子与分子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了三维结构。1的晶体结构数据:分子组成C14H14N12O6Zn ,空间群P ī,a=9.0171(18) ?,b=14.017(3) ?

基于咔唑膦酸配体的多核簇合物研究

摘要
咔唑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其良好的光电特性可用作光电导体、感光材料等。有机膦酸簇合物结构中存在多样性的构筑单元,其应用前景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咔唑为原料,合成N-咔唑甲基膦酸、N-咔唑乙基膦酸,并分别用挥发法和溶剂热法制备出了两种新的异核簇合物。
主要工作如下:
l、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合成簇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磁制冷材料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2、合成了N-咔唑甲基膦酸,N-咔唑乙基膦酸配体,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3、以N

基于螺旋碳纳米管类酶活性研究及对三聚氰胺的检测

摘 要
在本论文中,我们合成了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碳纳米管(HCNTs),并发现这种碳纳米管具有高效的类似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根据这一特性,我们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H2O2为底物对其类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CNTs具有良好的的稳定性且对TMB以及H2O2都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该催化反应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理论。因此,HCNTs可以用来检测H2O2。另外,研究表明,混合三聚氰胺和过氧化氢可以生成一种在100 ℃以下很稳定的加成化合物。基于该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