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甲酮修饰聚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字数:10216】
本文通过先聚合后复合与原位聚合两种方法,制备了聚(3-己基)噻吩/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并加入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DHBP)进行修饰,提高其复合能力以及稳定性。在先聚合后复合的实验当中,先将3-己基噻吩(3HT)与4-4’-二羟基二苯甲酮聚合,其中以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和氯仿溶剂,由3-己基噻吩聚合成聚(3-己基)噻吩(P3HT),制备聚噻吩和4-4’-二羟基二苯甲酮聚合物(CO-P3HT),再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完成复合材料(GO/CO-P3HT)的制备。在原位聚合实验中,直接将3-己基噻吩、4-4’-二羟基二苯甲酮、三氯化铁和氧化石墨烯进行低温原位聚合,制备GO/CO-P3HT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紫外光谱以及荧光光谱对CO-P3HT聚合物进行表征,以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GO/CO-P3HT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随后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GO/CO-P3HT复合材料进行阻抗、电容电压以及充放电等电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光谱验证了聚合物的精确结构,红外光谱验证了聚合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电学性能的测试中,发现原位聚合体系的比电容相对于非原位的大,在电流密度为0.5V/S时,比电容达到55 F/g;而在非原位体系中,CO-P3HT:GO=10:1(质量比),3HT:4,4’-DHBP(摩尔比)=1:1时,比电容仅为10 F/g。因此,采用原位聚合的方式,以二苯甲酮改性聚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一类超级电容用电极材料。
目录
1.文献综述 1
1.1引言 1
1.2 实验主要原材料的简介 1
1.2.1 3己基噻吩(3HT) 1
1.2.2 氧化石墨烯(GO) 2
1.2.3 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DHBP) 2
1.3超级电容器的简介 2
1.3.1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发展 2
1.3.2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3
1.3.3超级电容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1.4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及应用 4
1.4.1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特点 5
1.4.2超级电容器的应用领域 5
1.5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5.1碳电极材料 5
1.5.2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5
1.5.3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6
1.6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6
2.实验部分 7
2.1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8
2.1.1实验试剂 8
2.1.2实验仪器 8
2.2二苯甲酮修饰聚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9
2.2.1先聚合后复合的制备方法 9
2.2.2原位聚合的制备方法 9
2.2.3电极的制备 10
3.结果与讨论 11
3.1二苯甲酮与聚噻吩的聚合物合成与表征 11
3.1.1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与分析 11
3.1.2核磁共振图谱(HNMT)测试与分析 11
3.1.3紫外光谱(UVVis)测试与分析 12
3.2二苯甲酮修饰聚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结构材料表征 13
3.2.1FTIR图谱测试与分析 13
3.3二苯甲酮修饰聚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电极性能表征 14
3.3.1电容电压(CV)测定与分析 14
3.3.2电流充放电(CP)测试与分析 18
4.1全文结论 23
4.2研究展望 24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6
1.文献综述
1.1引言
随着社会产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寻找可再生资源和储能装置是刻不容缓。近年来,超级电容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超级电容器具有储能效率高、环境稳定性好、充放电快、制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它们是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一种新型储能装置[1]。超级电容器的组成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集流体、隔膜等。然而,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2],并且制备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高比电容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的电电极材料尤为重要。碳基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是三种最为主要研究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3]。近年来,碳基材料在能源和环境治理纳米技术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如海水淡化、气体净化、溶剂脱水等,特别是在锂基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4]。
石墨烯等炭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其氧化物氧化石墨烯也是一种炭基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并具有大π共轭结构,π电子可以在石墨烯片层之间自由移动。然而,导电聚合物分为电子导电聚合物、离子导电聚合物和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5],它们具有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和缓慢的充电和放电,因此将导电聚合物与炭基材料相结合,制备具有更好电化学性能的复合材料。聚噻吩是一种具有高成膜性和透光性的导电聚合物,还具有π共轭结构,可与氧化石墨烯结合,引起ππ共轭效应[6],增大电子云密度,而二苯甲酮是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和引发剂,可调节聚噻吩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能力,紫外辐射交联提高其复合材料的稳定性,为电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1.2 实验主要原材料的简介
1.2.1 3己基噻吩(3HT)
分子式: 分子量:168.3
本实验,主要是将3己基噻吩制备成聚噻吩而使用。聚噻吩(polythiophene),是一种常见的导电聚合物。在上世纪80年代,聚噻吩最初是由Yamamoto[21]等用2,52二溴噻吩为原料和金属镁作用制成格林(Grignard)试剂后,再用Ni(Ⅱ)化合物为催化剂聚合得到聚合度约为15个重复单元的聚噻吩。但是最初的聚噻吩几乎不溶也不融,这也加大了加工的难度。1986年,Elsenbaumer[22]等报道了可溶性烷基取代聚噻吩的合成与研究结果。为了增加聚噻吩的溶解度,需要增大分子主链的柔性性,降低刚性,同时增加分子量。聚噻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机械性能、透光性,同时易于电化学聚合成膜,它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电解电容器和超级电容器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聚噻吩具有较小的能隙,但氧化掺杂很高,并且可以被还原掺杂,3己基噻吩单体与聚噻吩的电子结构性能与导电性能密切相关,电导率主要归因于共轭π键。化学或电化学掺杂后聚合物的导电性从绝缘体延伸到导电范围,而π电子的流动产生导电的可能性。
1.2.2氧化石墨烯(GO)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和sp2杂化轨道六角蜂巢晶格组成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例如高导电性,耐热性和良好的机械关系而著称。它已被公认为富勒烯和自碳纳米管后最有前途的碳材料之一,自Geim和同事们在2004年的发现[23]。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是石墨烯的氧化物,是一种炭基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和高机械强度。它具有大π共轭结构,π电子可以在石墨烯片层间自由移动。本实验采用单层氧化石墨烯片状,颜色为棕色,由于经过石墨烯氧化后,其性能比石墨烯更加活泼,易与其他聚合物复合形成电化学性能更好的复合材料,应用于电极材料中。然而聚噻吩链紧密附着在氧化石墨烯上,并且在聚噻吩和氧化石墨烯之间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2425],促使导电作用的形成。
1.2.3 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DHBP)
分子式: 分子量:214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Dihydroxybenzophenone),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能够溶于氯仿,并且二苯甲酮是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和引发剂,本实验加入二苯甲酮的修饰作用,调控聚噻吩与GO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希望提高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能力以及希望复合后,可以紫外辐射交联,提高其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制备出电化学性能更优良的电极材料。
目录
1.文献综述 1
1.1引言 1
1.2 实验主要原材料的简介 1
1.2.1 3己基噻吩(3HT) 1
1.2.2 氧化石墨烯(GO) 2
1.2.3 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DHBP) 2
1.3超级电容器的简介 2
1.3.1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发展 2
1.3.2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3
1.3.3超级电容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1.4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及应用 4
1.4.1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特点 5
1.4.2超级电容器的应用领域 5
1.5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5.1碳电极材料 5
1.5.2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5
1.5.3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6
1.6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6
2.实验部分 7
2.1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8
2.1.1实验试剂 8
2.1.2实验仪器 8
2.2二苯甲酮修饰聚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9
2.2.1先聚合后复合的制备方法 9
2.2.2原位聚合的制备方法 9
2.2.3电极的制备 10
3.结果与讨论 11
3.1二苯甲酮与聚噻吩的聚合物合成与表征 11
3.1.1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与分析 11
3.1.2核磁共振图谱(HNMT)测试与分析 11
3.1.3紫外光谱(UVVis)测试与分析 12
3.2二苯甲酮修饰聚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结构材料表征 13
3.2.1FTIR图谱测试与分析 13
3.3二苯甲酮修饰聚噻吩/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超级电容电极性能表征 14
3.3.1电容电压(CV)测定与分析 14
3.3.2电流充放电(CP)测试与分析 18
4.1全文结论 23
4.2研究展望 24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6
1.文献综述
1.1引言
随着社会产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不断消耗,寻找可再生资源和储能装置是刻不容缓。近年来,超级电容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超级电容器具有储能效率高、环境稳定性好、充放电快、制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它们是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一种新型储能装置[1]。超级电容器的组成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集流体、隔膜等。然而,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核心[2],并且制备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高比电容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的电电极材料尤为重要。碳基材料、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是三种最为主要研究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3]。近年来,碳基材料在能源和环境治理纳米技术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如海水淡化、气体净化、溶剂脱水等,特别是在锂基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中[4]。
石墨烯等炭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其氧化物氧化石墨烯也是一种炭基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和较高的机械强度,并具有大π共轭结构,π电子可以在石墨烯片层之间自由移动。然而,导电聚合物分为电子导电聚合物、离子导电聚合物和氧化还原型导电聚合物[5],它们具有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和缓慢的充电和放电,因此将导电聚合物与炭基材料相结合,制备具有更好电化学性能的复合材料。聚噻吩是一种具有高成膜性和透光性的导电聚合物,还具有π共轭结构,可与氧化石墨烯结合,引起ππ共轭效应[6],增大电子云密度,而二苯甲酮是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和引发剂,可调节聚噻吩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能力,紫外辐射交联提高其复合材料的稳定性,为电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1.2 实验主要原材料的简介
1.2.1 3己基噻吩(3HT)
分子式: 分子量:168.3
本实验,主要是将3己基噻吩制备成聚噻吩而使用。聚噻吩(polythiophene),是一种常见的导电聚合物。在上世纪80年代,聚噻吩最初是由Yamamoto[21]等用2,52二溴噻吩为原料和金属镁作用制成格林(Grignard)试剂后,再用Ni(Ⅱ)化合物为催化剂聚合得到聚合度约为15个重复单元的聚噻吩。但是最初的聚噻吩几乎不溶也不融,这也加大了加工的难度。1986年,Elsenbaumer[22]等报道了可溶性烷基取代聚噻吩的合成与研究结果。为了增加聚噻吩的溶解度,需要增大分子主链的柔性性,降低刚性,同时增加分子量。聚噻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机械性能、透光性,同时易于电化学聚合成膜,它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电解电容器和超级电容器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聚噻吩具有较小的能隙,但氧化掺杂很高,并且可以被还原掺杂,3己基噻吩单体与聚噻吩的电子结构性能与导电性能密切相关,电导率主要归因于共轭π键。化学或电化学掺杂后聚合物的导电性从绝缘体延伸到导电范围,而π电子的流动产生导电的可能性。
1.2.2氧化石墨烯(GO)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和sp2杂化轨道六角蜂巢晶格组成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例如高导电性,耐热性和良好的机械关系而著称。它已被公认为富勒烯和自碳纳米管后最有前途的碳材料之一,自Geim和同事们在2004年的发现[23]。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是石墨烯的氧化物,是一种炭基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和高机械强度。它具有大π共轭结构,π电子可以在石墨烯片层间自由移动。本实验采用单层氧化石墨烯片状,颜色为棕色,由于经过石墨烯氧化后,其性能比石墨烯更加活泼,易与其他聚合物复合形成电化学性能更好的复合材料,应用于电极材料中。然而聚噻吩链紧密附着在氧化石墨烯上,并且在聚噻吩和氧化石墨烯之间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2425],促使导电作用的形成。
1.2.3 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DHBP)
分子式: 分子量:214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Dihydroxybenzophenone),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能够溶于氯仿,并且二苯甲酮是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和引发剂,本实验加入二苯甲酮的修饰作用,调控聚噻吩与GO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希望提高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能力以及希望复合后,可以紫外辐射交联,提高其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制备出电化学性能更优良的电极材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