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内u型连接件冲压模设计

摘 要 根据抽签,我的毕业设计是离合器内U型连接件冲压模设计,这是一个冲裁+弯曲的零件。当我刚拿到这个零件图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应该用级进模来做,简单快捷,方便,第一个工步为冲孔,第二个工步为落料,第三个工步为弯曲。然后再配一些辅助设施,一副简单的级进模就完成了,而当我真正开始执行我的计划时,发现问题来了,其他的地方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焦点主要是在落料与弯曲这两个工步上面,当第一个工步冲孔完成之后,第二个工步为落料,问题在于当我完成落料这个工步之后,按照计划零件就直接落下去了,根本就进不了弯曲这个工步。我当时一时间没有想出这个的解决方案,于是设计级进模的想法就作废了,只能另辟蹊径。最终我确定了两个方案:一,设计三副模具,一副冲孔单工序模,一副落料单工序模,一副弯曲模;二一副冲孔落料复合模,一副弯曲单工序模,第一种方案总共要设计三副模具,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极低,所以被我否决,最终我采用第二种方案:一副落料冲孔复合模,一副弯曲单工序模。在这篇论文中,我主要是分为五个模块弯:零件的工艺分析与结构分析,曲模的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的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绘制,以及两副模具的压力机选择。在这里面我把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囊括了进去,从排样图的计算到工称压力的计算,然后就是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计算。目 录
第一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1.1零件的形状分析 1
1.2零件的材料分析 1
第二章 冲裁方案的确定与规划 2
2.1冲裁方案的确定 2
2.2冲裁结构的确定 2
第三章 弯曲模工艺参数的计算 3
3.1回弹值和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 3
3.2弯曲件毛坯尺寸的计算 3
3.3弯曲力的计算 3
3.4弯曲模压力机压力的计算 3
第四章 弯曲模结构参数的计算 4
4.1凸模与凹模圆角半径和凹模工作部分深度的计算 4
4.2凸模和凹模之间间隙值的确定 4
4.3凸模与凹模横向尺寸和制造公差 5
第五章 落料冲孔复合模工艺参数的计算 6
5.1排样方式以及搭边值的确定 6
5.2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弯曲模压力机压力的计算 3
第四章 弯曲模结构参数的计算 4
4.1凸模与凹模圆角半径和凹模工作部分深度的计算 4
4.2凸模和凹模之间间隙值的确定 4
4.3凸模与凹模横向尺寸和制造公差 5
第五章 落料冲孔复合模工艺参数的计算 6
5.1排样方式以及搭边值的确定 6
5.2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6
5.3冲裁工艺力的计算 6
5.4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6
第六章 落料冲孔复合模结构参数的计算 8
6.1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8
6.2凸模凹模间隙值的确定 8
6.3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8
第七章 复合模主要零件的设计 10
7.1凸模的设计 10
7.2凹模的设计 10
7.3凸凹模的设计 10
7.4卸料版的选择 10
7.5上下顶杆的设计 10
7.6固定板的设计 10
7.7垫板的设计 10
7.8弹性装置的设计 11
7.9模柄的选择 11
第八章 弯曲模主要零件的设计 12
8.1凸模的设计 12
8.2凹模的设计 12
8.3推板的设计 13
8.4模柄的选择 14
8.5上下顶杆的设计 14
第九章 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15
9.1零件图的绘制 15
9.2装配图的绘制 15
第十章 压力机的选择 17
10.1复合模压力机的选择 17
10.1弯曲模压力机的选择 17
结束语 18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1.1零件的形状分析
图11 零件图
由这个零件图可以了解到的情况就是,该零件为U型件,厚度为1mm,产品的形状外形比较简单,它的结构满足是冲压生产的要求的。这张零件图上是没有标注公差的,根据工件公差等级的IT12水平就可以确定,它是否满足要求。
1.2零件的材料分析
按照指导老师给出的数据,零件材料为Q235,该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如下:抗剪强度为303~372MPa,抗拉强度为375~460MPa。屈服强度为235MPa,伸长率为26%~31%。由于它含碳适中,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和焊接等性能得到较好配合,用途最广泛,所以该零件选择Q235作为其材料是符合要求的。
第二章 冲裁方案的确定与规划
2.1冲裁方案的确定
冲裁模按工序组合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三种。 单工序模实际上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干一个冲压工序的模具。复合模就是在压力机一次工作过程中,在模具的同一部位同时完成好几道工序的模具。级进模就是冲多个冲压工艺,按一定的顺序,在不同位置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过程。这三种模具各有各自的特点。复合模具有导向精度高最高,工件表面平整的优势,所以优先选择复合模,最终我认为工件应采用冲孔落料复合模和弯曲单工序模的组合。
2.2冲裁结构的确定
2.2.1选用复合模是有两种选择;正装和倒装。
正装复合模就是凸凹模在下模的复合模,它有冲件平直,冲裁精度高的优点,但其生产效率相对低一些,倒装复合模就是凸凹模在上模的复合模,它生产效率较高,且结构简单,但其冲裁精度相对较低,由于冲出来的工件我还要进行弯曲,所以,为保证零件的精度,我选择正装复合模。
2.2.2卸料装置的选择;刚性和弹性
2.2.3模架的选择:中间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对角导柱模架,四导柱模架。
中间导柱模架:它的凹模面积是导套间的有效区域,它仅适用于横向送料,适用于复合模和弯曲模,其导向精度较高,运行平稳。
后侧导柱模架:它的导柱导套装在模架的后侧,并且它的凹模面积是导套前的有效区域,多用于冲压宽条料,可纵向,横向送料。
对角导柱模架:它的两个导柱放置在中间对称部位,受力平衡,它的上模架在导柱上运行非常平稳。常用于级进模和复合模。
四导柱模架:模架受力均衡,导向精度高,而且它各个方向均能够送料,但是拿取制件不方便,它用于大型冲模。
铸铁模架和钢板模架:铸铁模架价格低廉,使用广泛;而钢板模架则具有更好的精度与刚度。
滑动导向模架和滚动导向模架:滑动导向模架因为导柱与导套中间有间隙,所以精度收到限制。而滚动导向模架则具有很高的导向精度,但其价格较为高昂。
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最终复合模我采用:滑动的中间导柱钢板模架,弯曲模采用:滑动的后侧导柱钢板模架。
第三章 弯曲模工艺参数的计算
3.1回弹值和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
3.1.1回弹值的确定
材料为Q23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4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