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约看天下看地方台民生新闻娱乐化现象

引言
目录
前言 6
(一) 选题依据 6
(二)设想及突破点 6
(三)目标及预期成果 6
(四)理论和实践意义 6
本论
一、中国民生新闻娱乐化现状 6
(一)以故事性和情节化吸引观众 6
(二)收视率普遍较高 7
(三)重娱乐而轻内涵 7
(四)存在弊端 7
1.创新能力不足 7
2.制作周期短,节目内容良莠不齐 8
3.缺乏内涵 8
4.形式上欠缺吸引力 8
二、《相约看天下》的运作策略 8
(一)节目定位合理 8
(二)节目内容丰富 9
(三)镜头剪辑紧凑 9
(四)注重社会责任 9
(五)发展播放平台 9
三、《相约看天下》的娱乐化倾向 10
(一)忽视新闻的真实性 10
(二)互动性不足 10
(三)原创性欠佳 10
(四)节目素材的清晰度尚待提升 10
(五)节目主持人和节目风格的统一度尚待提高 10
四、对中国同类栏目发展启示 11
(一)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培养创新思维 11
(二)提升节目思想文化内涵 11
(三)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11
(四)立足于受众 11
(五)树立品牌意识 12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前言
一、选题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在地方台各类电视节目中收视率位居榜首,且居于榜首的大多数民生新闻节目更加倾向于娱乐化。娱乐化的民生新闻节目发展迅速,极为火爆,深受观众喜爱,受众人群也由多年前的老、中两代人群发展到老、中、青三代人,且80后成为了主要的受众群体。分析民生新闻节目娱乐化倾向,探究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对当代中国地方台民生节目如何实现长久发展,提升节目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设想及突破点
该论文希望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更多的从济宁新闻综合频道《相约看天下》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娱乐化倾向的发展。最大的突破在于对节目做了比较全面的把握,充分考虑到节目内容与新时代下中国文化现状的结合以及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因素。
三、目标及预期成果
本文将运用理论联系实例的方法,对《相约看天下》做出较为全面的解读。分析《相约看天下》的成功之处与有待发展之处,并给出适当发展应对策略。希望能为今后同类栏目起到借鉴作用并实现新发展。
四、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可以通过理论加实例的方法分析民生新闻娱乐化的倾向,突出受众心理对节目的影响,节目传播内容及价值观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等。
实践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民生节目娱乐化的优势与不足,给当今中国的民生新闻栏目发展和启示。
本论
一、中国民生新闻娱乐化现状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市场经济[1]。市场竞争的压力和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媒体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趋势,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1]。但与此同时,娱乐化的民生新闻节目的弊端也不断显现:更加强调新闻的娱乐性,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对其它地方频道的民生节目照搬照抄,缺乏创新思维等问题,制约着民生节目娱乐化的的创新和发展[2]。民生节目如何在当代中国实现长久的发展,成为一个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
电视民生节目总是努力的在创造一些新奇的的节目形态,给受众以新鲜感。于是,民生新闻的节目的样式就由原来的播报新闻变成了说新闻,而凤凰卫视则开创了说新闻的先例,慢慢的演变成现在普遍运用的“说新闻”、“聊新闻”和“侃新闻”的形式[3]。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数十年的发展,来总结现如今我国民生新闻娱乐化的现状。
(一)以故事性和情节化吸引观众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又有了其独特的新闻构架[9]。例如,电视民生新闻叙事素材最初大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的生活现状。但是,现如今对于老百姓来说,仅凭一些普通的家长里短已经无法吸引自己的眼球了。这时,新闻工作者将民生新闻的叙事素材转向了一些富有戏剧性、传奇性的形式中来,同时还突出了故事中的喜剧、悲剧、讽刺情节,即用小说家的思维来对新闻文本进行构思[10]。这种新闻与故事和情节相结合的方法开创了电视节目的一种新形态。娱乐化的节目形态把平淡普通的民生新闻转化为富有个性色彩、戏剧性和故事性极强的软新闻[3]。这样做不但引起了受众的共鸣,而且还能更进一步的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收视率普遍较高
在刚结束的民生专题节目《十字街头》的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电视专家不约而同的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示:“民生指数”正在成为收视“秘籍”,电视民生节目的火爆已经成为了电视中一种独特的风景[13]。复旦大学王德峰指出,电视中平凡的主角的故事可以感动观众,形成心理共鸣。着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民生新闻类节目的收视情况一直居高不下。
各省电视台新闻民生类节目排名情况统计情况
上图为各省电视台新闻民生类节目排名情况统计情况,通过这个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排名第一的节目甚至全部都是新闻民生节目。民生新闻节目的真实、坦白成为了吸引受众的主要因素。
(三)重娱乐而轻内涵
民生新闻节目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是一些地方台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已经发展成为了与时政新闻并列的两大新闻模式[14]。民生新闻节目的立足点就是要贴近百姓的生活。多年来,以其价值取向上的民众贴近性,传播形式上的平民可亲性,以及舆论监督上的公众性赢得了广泛的受众群体,也为自己的发展打开了道路[12]。然而,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样式和传播理念,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导致自身出现了很多弊端[11]。尤其是在传媒娱乐化的今天,民生新闻也无法避免地与市场体制接轨,被娱乐化侵蚀,而且在经济效益的左右下,电视民生新闻的这一娱乐化态势愈演愈烈,使其发展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11]。
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民生节目为了能够达到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目的,从而过度地追求节目的猎奇性[11]。当观众打开电视机时,看到的都是一些诸如家庭争吵、血腥暴力之类的画面。这虽然能够吸引一部分的观众,但是对我国的长久以往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四)存在弊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大受众成为推动民生节目生产的主要动力,各种制作平台纷纷投入到生产节目中去,收视率成为各类节目生存发展的唯一标准。在民生新闻火爆发展的今天,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
1.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各地区的新闻民生节目大多直接或间接引自网络,并且微博成为了各地区民生新闻节目内容的主要来源。这就导致了我国民生节目缺乏创新能力。国内民生节目在内容上的引进泛滥,同质化严重,不但浪费了大量的电视资源的同时还加剧了同类节目的消亡。国内的新闻民生节目缺乏创新能力是制约节目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我国民生节目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4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