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零碳建筑施工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附件)【字数:9521】

随着现在世界不可再生资源的加速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耗问题成为现在的发展问题,能源的加速消耗造成了自然环境以及内外部能源结构的破坏,同时由能源环境污染导致的“花房效应”成为现在全球的关注重点,能源建筑所产生的碳排放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探讨能源可持续化的发展,以及零碳建筑的优化问题,是当前发展的关键,探讨零碳建筑施工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能够帮助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同时保证生态以及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在整理相关文献时,总结了零碳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再分析当前零碳建筑的施工技术以及建筑工程的资源替代弹性,分析零碳能源的结构和低碳化变动的影响;结合现状对于零碳建筑施工的优化路径进行分析,提出零碳施工技术的有效政策路径,为之后的施工技术发展和提高提供借鉴。
目录
一、引言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内容 1
二、零能耗建筑相关概念 2
(一)零碳建筑发展历程概述 2
(二)零碳建筑的概念 2
三、基于零碳建筑施工技术生命周期性案例分析 3
(一)研究对象 3
(二)情景设定 3
(三)LCA与LCC目标和范畴的设定 5
(四)影响类型 6
四、净能零耗施工技术 6
(一)建筑平面施工技术 6
(二)建筑围护结构平面设计 6
(三)倒置式屋顶施工技术 7
(四)空调采暖施工技术 7
五、净能零耗技术与可持续评价 8
(一)建筑设计及建筑节能材料 8
(二)被动式可持续 9
(三)“零碳建筑”市场推广性、社会文化影响及经济性 9
六、总结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经济水平和能源消耗量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不可再生资源遭到重创,建筑物的碳排放量的加剧,导致了自然环境逐渐恶化。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低碳、零碳理念的衍生,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指示了发展能源生态是我国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我国生态能源保护问题日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突出,随着零碳建筑的不断推进,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其施工技术作为零碳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建立新的施工技术模式,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湿式作业建筑模式,还要改变其建筑材料、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技术等问题,从而满足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对能源的开发模式又很大的帮助,提供借鉴。
基于能效消耗过度的严峻背景下,由环境污染造成的“花房效应”使得碳排放量不断加剧,我国政府提出在2020年,国内的生产总值碳排放要下降40%,同时规范发展社会低碳经济为中长期做准备,减少能源消耗所带来的问题,优化能源消耗路径,完成碳排放目标总值。
(二)研究意义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幅员辽阔,人口多是我国的一个特点,因此资源会出现不足,环境破坏问题较大,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投入,更是加剧了现在的问题。[2]此外,我国的碳排放总量一直居高不下,温室效应的问题不断的加剧,城市雾霾以及扬尘污染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怎么才能优化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发挥绿的零碳禁止,低能耗的施工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零碳的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现在没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同时施工技术的不完善导致现在的零碳建筑停滞不前,同时与之相符合的电气、太阳能、施工技术各个环节都要专业的技术指导。从全寿命期层次看,在实施过程中要有先进的施工功法,可控制的质量体系以及施工组织设计。[3]基于碳夹点技术来研究当今零碳施工技术的优化思路和能源规划。
(三)研究内容
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可以独立于电网运作,能够依靠太阳能或风能运作。这种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的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的建筑。使用零炭施工建筑减少能源消耗,污染排放。
二、零能耗建筑相关概念
(一)零碳建筑发展历程概述
在19世纪,英国的学者亚历山大?派克提出“自维持住宅”的相关概念。[4]同时关于低能消耗建筑设计的最早尝试。“自维持住宅”的目的就是用独立的系统来给住宅正常运营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破坏,随后罗伯特威尔夫妇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用“完全独立运行”来实现日常生活的供电以及供水,而且与周围环境相辅助。
在1976年,著名的丹麦学家TorbenV. Esbensen通过对住宅实行了保温处理,效果是降低了采暖能耗,运用太阳能来进行热水处理,同时满足不同建筑的供暖要求,第一次发表了了“零能耗建筑”。[5]该理论只是针对的零碳建筑的能源取暖项目。
在1992年提出的关于“能源自足建筑”的理论,是德国专家Fraunhofer对光热技术的供暖发现围护结构以及能源系统设计,而且可以对建筑物进行能耗降低,全屋建筑都是用太阳能提供。[6]无论是建筑和外界资源,都可以通过集成技术实现。保证建筑物的所有能源供应,并进一步的定义了“零能耗建筑”。
进入21世纪,英国著名的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提出关于“零碳建筑理论”,并对其理念进入了深入的研究,对可持续性的建筑基本上不消耗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完全依靠太阳能灯可再生资源来维持自身的运转。
综上所述,无论是“零碳建筑”还是“自维持住宅”的目的都是要减少不可在生资源的使用和对其周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7]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零碳技术的发展来看,“零碳建筑理论”是“自维持住宅理论”的延伸,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从施工技术以及设备上来说零碳建筑是采用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复杂,用系统的要求性更高,同时也提高了成本造价。
(二)零碳建筑的概念
自“零碳建筑”概念提出以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评价和描述。因为各国之间的地域差异、能源使用差异,对零碳建筑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8]下文分别从建筑物理边界、衡量指标、平衡周期等来对零碳施工进行定义。
关于零碳建筑的能耗定义:一个是关于在网的能耗定义以及离网的能耗定义,两种分别是关于能耗资源系统的自身发电和全部能源的可再生资源的系统,不同的能耗资源所展现的是不同的系统。
终端能耗:针对能耗计算范围小、时间周期短、同时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不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1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