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阳光商住片区规划设计(附件)
毕业设计文本(论文)中文毕业设计文本(论文)中文人作为自然的产物,需要回归自然,由于城市化的快速进行人们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所以在整个地块的设计过程中把“人”放在首位,做到以“人”为本对居住区进行整体设计。要结合居住区的现状,充分发掘居住区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提炼,通过景观将这些文化底蕴凸显出来。关键词 金色阳光,商住片区,规划设计
目录
1 引言 1
2 规划设计依据 1
3 设计理念 1
4 总体规划 1
4.1 总平面布局 1
4.2 道路交通组织 2
4.3 停车位组织 2
4.4 住宅布局 3
4.5 公共共建筑 3
4.6 景观系统 3
4.7 绿地系统 4
4.8 组团分布布局及各组团户型 4
4.9 消防流线 4
结 论 5
致 谢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基地为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地块,位于淮安市清浦新区,地块位于淮安市枚皋路和淮海南路交叉口西南侧,面积近43公顷。规划设计地块北邻淮安市汽车南站和淮安市禧徕乐国际商贸城,东接淮安市高教园区,西邻淮安市开明中学。地块东侧淮海南路和北侧的枚皋路为淮安市主干道和淮安市城市发展主轴。综上所述,规划设计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建设,区位的优势也为未来居住区建成的销售提供了保障。规划设计地块内部地形平坦,现多为农田,有少量的大棚种植。地块内部建筑只有少量的活动板房,建筑质量较差。地块内部没有完整的道路,只有供种植户进出的小路,道路宽度较窄,道路质量较差。
2 规划设计依据
《淮安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淮安市清浦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版)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3 设计理念
现在的居住区由于开发商追求地块的开发回报,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往往追求地块高容积率,这就会造成居住区的环境较差,交通组织较为混乱的局面。而且,现在居住区的居民交流越来越少,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作为自然的产物,需要回归自然,由于城市化的快速进行人们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所以在整个地块的设计过程中把“人”放在首位,做到以“人”为本对居住区进行整体设计。在居住区细部景观方面,尽量结合居住区的现状,充分发掘居住区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提炼,通过景观将这些文化底蕴凸显出来。
4 总体规划
4.1 总平面布局
规划设计地块在《淮安市清浦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定位为商住混合用地,在上位规划中已经对地块的路网有了初步的规划,规划南北向三条居住区级道路(承担部分城市支路功能)将规划地块分为四个小地块。地块的用地性质上靠近淮海南路的长方形地块为商住混合用地,其他三块为居住用地。结合《淮安市清浦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所规划的路网,在地块的总体布局上通过路网将地块划分为三个小区,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和一个集中商业区。每个小区内通过路网和步行轴线划分各自居住组团,小区内部各组团通过步行景观进行串联,并且在各组团与步行景观轴线上运用小区绿地和室外硬质广场结合,使居民可以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和深入交流。规划设计地块综合服务中心放置在整个地块的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放置了幼儿园、小区会所、社区服务中心和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服务中心在景观上结合公建布置水景、亲水平台、景观小品和大片绿地。各个分区通过有组织的步行景观轴线与之相连接。在住宅建筑与建筑之间采用淮安当地的日照建筑系数,做到最大建筑间距,让每栋住宅都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通风和采光。建筑高度布局两个“L”型地块从南到北建筑高度依次升高,让整个地块天际线更加优美。由于淮海南路为城市主干道和淮安市城市发展主轴,所以在靠近淮海南路的小区的布置形式为底商加十八层点式住宅的布置形式,以此来形成一个城市标识。
4.2 道路交通组织
整个规划设计地块的机动车交通组织主要结合《淮安市清浦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居住区级道路和地块西部的勤政路进行组织。两个“L”型地块由于地块面积较大,所以都设置两个东西向机动车出入口,靠近淮海路高层小区内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小区内部通过9米环形小区级道路和6米组团级道路进行布置,满足小区居民就近进出。地块的步行轴线主要结合地块中心的综合服务中心进行组织,在各个小区内部也组织南北向的步行轴线串联各个组团。
4.3 停车位组织
规划设计地块停车位主要分为两种,地下停车位和地面停车位,为使小区绿化更好,其中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根据《居住区设计规范》中的停车位设计规范规范,地面停车位占总停车位比重不超过10%。规划设计地块规划居住人口3562人,结合人口规划总停车位3755个其中地面停车355个,地下停车位3400个。地面停车位小区内主要沿小区级道路环形分散布置,集中商业区沿居住区级道路布置少量地面停车。在三个小区和集中商业区设置地下停车场,小区内部地下停车场入口主要结合各个小区的机动车出入口进行布置,集中商业区地下停车库入口结合居住区级道路进行布置。
4.4 住宅布局
在住宅建筑与建筑之间采用淮安当地的日照建筑系数,做到最大建筑间距,让每栋住宅都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通风和采光。建筑高度布局两个“L”型地块从南到北建筑高度依次升高,最南侧为6F多层住宅组团,中间为11F住宅组团,最北侧为底商加18F点式住宅,让整个地块天际线更加优美。由于淮海南路为城市主干道和淮安市城市发展主轴,所以在靠近淮海南路的小区的布置形式为底商加十八层点式住宅的布置形式,以此来形成一个城市标识。建筑布局主要以平行布局为主,以达到较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
4.5 公共建筑
规划设计地块内公共建筑采用集中式的布置原则,将所有的公共建筑结合广场集中布置在综合服务中心。在中心广场北侧放置一个两层6班幼儿园。幼儿园建筑色彩采用鲜艳的暖色调来对应孩子们活泼的性格,幼儿园周围设置跑道沙坑和滑梯等游戏设施,满足幼儿园儿童的日常上学需求。从安全角度考虑,幼儿园在地面铺装上主要采用橡胶结合草坪的铺装形式。社区服务中心和小区会所结合广场和综合服务中心的水景布置在广场的南侧,南立面接水景。社区服务中心内有医务室,居家养老服务室等服务设施。小区会所内设置娱乐室和活动室等服务设施。建筑风格上小区会所和社区服务中心采用稳重的褐色色调,简单大方,舒适安全。在中心广场南侧结合水景在水景东西两侧设置两个健身活动广场,在健身广场上设置各种健身器材和坐凳满足人们正常的健身活动和休憩需求。沿水景布置亲水平台和小型景观栈桥,让人们可以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综合服务中心其他部分布置大片的绿地,配备各种景观树木、花卉、休憩廊道、方亭等建筑小品供人们观赏。
目录
1 引言 1
2 规划设计依据 1
3 设计理念 1
4 总体规划 1
4.1 总平面布局 1
4.2 道路交通组织 2
4.3 停车位组织 2
4.4 住宅布局 3
4.5 公共共建筑 3
4.6 景观系统 3
4.7 绿地系统 4
4.8 组团分布布局及各组团户型 4
4.9 消防流线 4
结 论 5
致 谢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基地为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地块,位于淮安市清浦新区,地块位于淮安市枚皋路和淮海南路交叉口西南侧,面积近43公顷。规划设计地块北邻淮安市汽车南站和淮安市禧徕乐国际商贸城,东接淮安市高教园区,西邻淮安市开明中学。地块东侧淮海南路和北侧的枚皋路为淮安市主干道和淮安市城市发展主轴。综上所述,规划设计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建设,区位的优势也为未来居住区建成的销售提供了保障。规划设计地块内部地形平坦,现多为农田,有少量的大棚种植。地块内部建筑只有少量的活动板房,建筑质量较差。地块内部没有完整的道路,只有供种植户进出的小路,道路宽度较窄,道路质量较差。
2 规划设计依据
《淮安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淮安市清浦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版)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3 设计理念
现在的居住区由于开发商追求地块的开发回报,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往往追求地块高容积率,这就会造成居住区的环境较差,交通组织较为混乱的局面。而且,现在居住区的居民交流越来越少,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作为自然的产物,需要回归自然,由于城市化的快速进行人们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所以在整个地块的设计过程中把“人”放在首位,做到以“人”为本对居住区进行整体设计。在居住区细部景观方面,尽量结合居住区的现状,充分发掘居住区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提炼,通过景观将这些文化底蕴凸显出来。
4 总体规划
4.1 总平面布局
规划设计地块在《淮安市清浦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定位为商住混合用地,在上位规划中已经对地块的路网有了初步的规划,规划南北向三条居住区级道路(承担部分城市支路功能)将规划地块分为四个小地块。地块的用地性质上靠近淮海南路的长方形地块为商住混合用地,其他三块为居住用地。结合《淮安市清浦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所规划的路网,在地块的总体布局上通过路网将地块划分为三个小区,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和一个集中商业区。每个小区内通过路网和步行轴线划分各自居住组团,小区内部各组团通过步行景观进行串联,并且在各组团与步行景观轴线上运用小区绿地和室外硬质广场结合,使居民可以最大限度地亲近自然和深入交流。规划设计地块综合服务中心放置在整个地块的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放置了幼儿园、小区会所、社区服务中心和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服务中心在景观上结合公建布置水景、亲水平台、景观小品和大片绿地。各个分区通过有组织的步行景观轴线与之相连接。在住宅建筑与建筑之间采用淮安当地的日照建筑系数,做到最大建筑间距,让每栋住宅都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通风和采光。建筑高度布局两个“L”型地块从南到北建筑高度依次升高,让整个地块天际线更加优美。由于淮海南路为城市主干道和淮安市城市发展主轴,所以在靠近淮海南路的小区的布置形式为底商加十八层点式住宅的布置形式,以此来形成一个城市标识。
4.2 道路交通组织
整个规划设计地块的机动车交通组织主要结合《淮安市清浦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的居住区级道路和地块西部的勤政路进行组织。两个“L”型地块由于地块面积较大,所以都设置两个东西向机动车出入口,靠近淮海路高层小区内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小区内部通过9米环形小区级道路和6米组团级道路进行布置,满足小区居民就近进出。地块的步行轴线主要结合地块中心的综合服务中心进行组织,在各个小区内部也组织南北向的步行轴线串联各个组团。
4.3 停车位组织
规划设计地块停车位主要分为两种,地下停车位和地面停车位,为使小区绿化更好,其中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根据《居住区设计规范》中的停车位设计规范规范,地面停车位占总停车位比重不超过10%。规划设计地块规划居住人口3562人,结合人口规划总停车位3755个其中地面停车355个,地下停车位3400个。地面停车位小区内主要沿小区级道路环形分散布置,集中商业区沿居住区级道路布置少量地面停车。在三个小区和集中商业区设置地下停车场,小区内部地下停车场入口主要结合各个小区的机动车出入口进行布置,集中商业区地下停车库入口结合居住区级道路进行布置。
4.4 住宅布局
在住宅建筑与建筑之间采用淮安当地的日照建筑系数,做到最大建筑间距,让每栋住宅都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通风和采光。建筑高度布局两个“L”型地块从南到北建筑高度依次升高,最南侧为6F多层住宅组团,中间为11F住宅组团,最北侧为底商加18F点式住宅,让整个地块天际线更加优美。由于淮海南路为城市主干道和淮安市城市发展主轴,所以在靠近淮海南路的小区的布置形式为底商加十八层点式住宅的布置形式,以此来形成一个城市标识。建筑布局主要以平行布局为主,以达到较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
4.5 公共建筑
规划设计地块内公共建筑采用集中式的布置原则,将所有的公共建筑结合广场集中布置在综合服务中心。在中心广场北侧放置一个两层6班幼儿园。幼儿园建筑色彩采用鲜艳的暖色调来对应孩子们活泼的性格,幼儿园周围设置跑道沙坑和滑梯等游戏设施,满足幼儿园儿童的日常上学需求。从安全角度考虑,幼儿园在地面铺装上主要采用橡胶结合草坪的铺装形式。社区服务中心和小区会所结合广场和综合服务中心的水景布置在广场的南侧,南立面接水景。社区服务中心内有医务室,居家养老服务室等服务设施。小区会所内设置娱乐室和活动室等服务设施。建筑风格上小区会所和社区服务中心采用稳重的褐色色调,简单大方,舒适安全。在中心广场南侧结合水景在水景东西两侧设置两个健身活动广场,在健身广场上设置各种健身器材和坐凳满足人们正常的健身活动和休憩需求。沿水景布置亲水平台和小型景观栈桥,让人们可以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综合服务中心其他部分布置大片的绿地,配备各种景观树木、花卉、休憩廊道、方亭等建筑小品供人们观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csgh/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