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缆机cl12502+3型号的装配工艺与调试维修
日期 【】随着近些年国家科技的发展以及大型设备的研发生产不断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也是日益增加,高压线缆是电力传输的必不可少的载体。现在电缆不单单能够输送电力,在信号传送和电磁仪器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而作为线缆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成缆机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够对多芯的橡套线缆、塑力电缆、电话线、光纤线等的成缆和装铠甲起到作用。根据现在线缆生产的需求,成缆机也有多种类型。本次研究的成缆机型号是CL1250-2+3,这种型号的设备主要用在对四芯、五芯的塑力电缆。通过对型号为CL1250-2+3的工作原理、组成零部件、零部件组装、开停机操作等各方面进行学习和理解,对绞笼、牵引机等主要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总结该型号成缆机的装配工艺和对其故障排查、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并加以优化。
目录
引言 4
一、绪论 5
(一)成缆机的发展 5
(二)成缆机主要参数 5
二、成缆机主要零部件及工作原理 7
(一) 成缆机主要零部件 7
(二)成缆模具 8
(三)成缆机工作原理 8
三、成缆机装配工艺 8
(一)部件清点 8
(二)选择合适工具及辅助设备 8
(三)机械部分的安装 8
(四)电气部分的安装 9
四、成缆机装铠工艺 9
(一) 线缆保护层分类 10
(二) 线缆保护层材料 10
(三) 装铠工艺 10
五、成缆机操作工艺及调试维修 11
(一)成缆机操作工艺 11
(二)成缆机的调试维修 12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辞 20
引言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快速发展的科技,最为关键的基础就是电力设施的全面覆盖。也正是因为电力的全面覆盖和发展,使得现代科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众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质量了。而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促使了 光纤线缆的快速发展和使用。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也对线缆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线缆市场的美好前景,也就簇生了成缆机的发展和研究。
但是,人们在享受这种自动化机械带来的方便高效的同时,自动化机械的相关难题也接踵而至。在使用成缆机的时候,也要对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解和学习,并且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的原因进行检测,根据找不到设备的原因,可以进行维护和检修。本次课题就是对型号为CL12502+3的成缆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易出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对相应的原因和处理办法进行说明解释,做一个覆盖面积大、阐述内容细的整理和总结。
一、绪论
(一)成缆机的发展
1985年以前,德国生产的成缆机设备是世界领先水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国外发达国家电缆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对成缆机的设计和要求上也在不断改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直径为1250mm甚至1600mm直径的收线盘成缆机被设计出来并且使用。相比而言,我国在成缆机设备生产上发展时间较短,40多年前的成缆机大部分还是依靠进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因为市场的需求刺激,我国相关行业一些企业和厂家开始投入研发和设计团队。1986年开始,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国内自主研发的成缆机,到2015年,成缆机的大部分生产已经开始利用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进行,已经在国际成缆机设备行业有了一席之地。
(二)成缆机主要参数
本次内容所研究的为CL12502+3型号的成缆机,它的部分主要参数见表11:
表11 CL12502+3成缆机主要参数
序号
名称
数据
1
适用范围
四芯、五芯塑力电缆
2
成缆截面
10~120mm
3
牵引速度
8~38m/h
4
绞笼转速
35~136r/min
5
放线盘数
3+2=5盘
6
绕包头转速
112~250r/min
7
最大收线盘径
D=1600mm
8
主机功率
11KV
9
绕包头宽度
25~100mm
1.绞合方向
成缆绞合方向有左向右向之分,区别的方法即:在绝缘线芯被电缆连接后,水平向前看。 如果左撇子是左撇子,右撇子是右撇子,则电缆最外面的电缆应该是右撇子。绞合方向的判定方式:将四根手指放在电缆轴的方向上,拇指的方向与绞合线相同。 如果左手与左手相同,则右手与右手相同。
2.成缆节距与节距倍数
成缆过程中,成缆的每根绝缘线芯,都有直线和旋转两种运动。当绝缘线芯旋转一周时,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称为电缆节距。在生产实际中,一般成缆节距是以节距倍数来表示的。所谓节距倍数,即是节距长度与成缆的直径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m=L/D
公式中m一成缆节距倍数; L一成缆节距; D一成缆直径。
对于不同的产品节距倍数不同。一般要求更高的电缆灵活性,规定较小的音高倍数。如:采矿电缆中的钻孔电缆,UZ标准提供不超过5次,U,UP标准提供不超过1214次,以使这些电缆具有更好的弯曲性能。
各种电缆绝缘线芯的电缆节距长度的选择是不同的。电缆节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绝缘铁芯的变形和电缆的柔韧性。电缆间距越大,弯曲时电缆绝缘芯的变形越大,电缆的柔软性越差。
绝缘电缆芯的电缆间距通常根据电缆使用条件,电缆芯的柔软度以及电缆连接后电缆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选择。选择合适的电缆间距可以使电缆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弯曲性,减少失真和皱纹,并提高生产率。对于小间距的圆形绝缘线芯,典型的间距比为25至40,而扇形绝缘线芯采用较大的间距比,一般为40至80.并遵循较小的截面直径比的原则具有大截面绝缘电线的电缆(由于大断面岩心变形产生的内应力较大,易破坏电缆结构稳定性和产生“蛇形”)
3.绞合节距和绞入率
由于成缆过程中绝缘线芯除直线前进的运动外,还有一个扭绞的转动,因此成缆的长度与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是不等的。在成缆的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1与节距长度L之比称为绞入系数K,即:K=1/L
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扭曲率的概念,即,电缆节距中绝缘芯的实际长度减去节距长度与电缆节距的长度之差的比率称为扭曲率。 这是因为当扭曲时,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大于沿着螺旋线旋转一个螺距时的螺距长度。 因此,该增加的长度与钢丝绳节距的长度之比被称为电缆绞合线。 进线速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L是电缆节距,D是电缆直径,1是绝缘芯在截面中的实际长度。则绞入率可表示为:1=(1L)/LX100%
已知l=(p2D2+L2)1/2=[(p2/m2+1)L2]1/2
式中m=成缆节距倍数
所以绞入率1可写成:1={[1+(p/m)2]1/21}X100%
目录
引言 4
一、绪论 5
(一)成缆机的发展 5
(二)成缆机主要参数 5
二、成缆机主要零部件及工作原理 7
(一) 成缆机主要零部件 7
(二)成缆模具 8
(三)成缆机工作原理 8
三、成缆机装配工艺 8
(一)部件清点 8
(二)选择合适工具及辅助设备 8
(三)机械部分的安装 8
(四)电气部分的安装 9
四、成缆机装铠工艺 9
(一) 线缆保护层分类 10
(二) 线缆保护层材料 10
(三) 装铠工艺 10
五、成缆机操作工艺及调试维修 11
(一)成缆机操作工艺 11
(二)成缆机的调试维修 12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辞 20
引言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快速发展的科技,最为关键的基础就是电力设施的全面覆盖。也正是因为电力的全面覆盖和发展,使得现代科技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众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质量了。而且,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促使了 光纤线缆的快速发展和使用。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也对线缆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线缆市场的美好前景,也就簇生了成缆机的发展和研究。
但是,人们在享受这种自动化机械带来的方便高效的同时,自动化机械的相关难题也接踵而至。在使用成缆机的时候,也要对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解和学习,并且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的原因进行检测,根据找不到设备的原因,可以进行维护和检修。本次课题就是对型号为CL12502+3的成缆机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易出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对相应的原因和处理办法进行说明解释,做一个覆盖面积大、阐述内容细的整理和总结。
一、绪论
(一)成缆机的发展
1985年以前,德国生产的成缆机设备是世界领先水平,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国外发达国家电缆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对成缆机的设计和要求上也在不断改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直径为1250mm甚至1600mm直径的收线盘成缆机被设计出来并且使用。相比而言,我国在成缆机设备生产上发展时间较短,40多年前的成缆机大部分还是依靠进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因为市场的需求刺激,我国相关行业一些企业和厂家开始投入研发和设计团队。1986年开始,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国内自主研发的成缆机,到2015年,成缆机的大部分生产已经开始利用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进行,已经在国际成缆机设备行业有了一席之地。
(二)成缆机主要参数
本次内容所研究的为CL12502+3型号的成缆机,它的部分主要参数见表11:
表11 CL12502+3成缆机主要参数
序号
名称
数据
1
适用范围
四芯、五芯塑力电缆
2
成缆截面
10~120mm
3
牵引速度
8~38m/h
4
绞笼转速
35~136r/min
5
放线盘数
3+2=5盘
6
绕包头转速
112~250r/min
7
最大收线盘径
D=1600mm
8
主机功率
11KV
9
绕包头宽度
25~100mm
1.绞合方向
成缆绞合方向有左向右向之分,区别的方法即:在绝缘线芯被电缆连接后,水平向前看。 如果左撇子是左撇子,右撇子是右撇子,则电缆最外面的电缆应该是右撇子。绞合方向的判定方式:将四根手指放在电缆轴的方向上,拇指的方向与绞合线相同。 如果左手与左手相同,则右手与右手相同。
2.成缆节距与节距倍数
成缆过程中,成缆的每根绝缘线芯,都有直线和旋转两种运动。当绝缘线芯旋转一周时,绝缘线芯沿轴向前进的距离称为电缆节距。在生产实际中,一般成缆节距是以节距倍数来表示的。所谓节距倍数,即是节距长度与成缆的直径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m=L/D
公式中m一成缆节距倍数; L一成缆节距; D一成缆直径。
对于不同的产品节距倍数不同。一般要求更高的电缆灵活性,规定较小的音高倍数。如:采矿电缆中的钻孔电缆,UZ标准提供不超过5次,U,UP标准提供不超过1214次,以使这些电缆具有更好的弯曲性能。
各种电缆绝缘线芯的电缆节距长度的选择是不同的。电缆节距的大小直接影响绝缘铁芯的变形和电缆的柔韧性。电缆间距越大,弯曲时电缆绝缘芯的变形越大,电缆的柔软性越差。
绝缘电缆芯的电缆间距通常根据电缆使用条件,电缆芯的柔软度以及电缆连接后电缆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选择。选择合适的电缆间距可以使电缆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弯曲性,减少失真和皱纹,并提高生产率。对于小间距的圆形绝缘线芯,典型的间距比为25至40,而扇形绝缘线芯采用较大的间距比,一般为40至80.并遵循较小的截面直径比的原则具有大截面绝缘电线的电缆(由于大断面岩心变形产生的内应力较大,易破坏电缆结构稳定性和产生“蛇形”)
3.绞合节距和绞入率
由于成缆过程中绝缘线芯除直线前进的运动外,还有一个扭绞的转动,因此成缆的长度与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是不等的。在成缆的一个节距内,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1与节距长度L之比称为绞入系数K,即:K=1/L
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扭曲率的概念,即,电缆节距中绝缘芯的实际长度减去节距长度与电缆节距的长度之差的比率称为扭曲率。 这是因为当扭曲时,绝缘线芯的实际长度大于沿着螺旋线旋转一个螺距时的螺距长度。 因此,该增加的长度与钢丝绳节距的长度之比被称为电缆绞合线。 进线速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L是电缆节距,D是电缆直径,1是绝缘芯在截面中的实际长度。则绞入率可表示为:1=(1L)/LX100%
已知l=(p2D2+L2)1/2=[(p2/m2+1)L2]1/2
式中m=成缆节距倍数
所以绞入率1可写成:1={[1+(p/m)2]1/21}X10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