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调试
引言 2
引言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公元前2800年在古代埃及,为了建造当时的金字塔,就曾使用过由人力驱动的升降机。公元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后,于1858年美国研制出以蒸汽机为动力、并通过传动带和涡轮减速装置驱动的电梯。1878年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发明了水压梯,并随着水压梯的发展,淘汰了以蒸汽为动力的电梯。后来又出现了采用液压泵和控制阀以及直接柱塞式和侧柱塞式结构的液压梯,这种液压梯几经完善后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
但是电梯得以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还是始于18世纪末发明了电动机,随着电动机制造和应用技术的发展,19世纪初开始使用交流感应单速和双速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交流单、双速电动机拖动的电梯,特别是交流双速电动机的穿线,显著改善了电梯的运行性能。由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制造成本低廉、维修方便,采用交流双速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电动机的低速低层站载货电梯,由于功能适用,目前国内仍有数量不少的这类载货电梯在继续运行。20世纪初,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电动机,生产出槽轮式驱动的曳引式直流电梯,而为后来的高行速、高速度电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电梯工业的发展,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国家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家领导层对发展电梯产品的远见之举,以及国家相关部门适时颁布执行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电梯专业技术标准和国务院总理适时签发颁布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政策、举措、条例的推动下,我国电梯产品的技术、质量、产量开始有序地、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目前我国电梯的产量为世界之最,技术质量已与世界接轨。我国的电梯产品已与多层建筑物之间良性互动式地发展着。趋势的只是目前国内生产的大部分电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还没有自己强大的民族品牌电梯可与之竞争。
一、电梯概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我国电梯的发展
我国对电梯的使用历史悠久,自1908年在上海汇中饭店等一些高层建筑里开始安装使用一批进口电梯,至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各大城市安装使用的电梯已有数百台。上海、天津、沈阳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几家从事电梯安装维修业务的电梯修配厂。1956年上海、天津、沈阳等几家修配厂又相继改名公私合营的上海、天津、沈阳电梯厂。1965年为解决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电梯产品配套问题,当时主管电梯产品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又在西安市设立了西安电梯厂,1967年后又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建设了四家电梯制造厂,全关共计8家电梯制造厂,从此我国电梯工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批量生产电梯后,就由自己生产的电梯产品去装备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北京地铁车站、北京机场等一批代表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大型建筑。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电梯全速发展并逐渐进入鼎盛。
(二)电梯的规格型号与分类
1.按用途分类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载货电梯:为运送货物而设计并有人员陪伴的电梯。
病床电梯:为运送一个躺在床上的病员和有医护人员伴随而设计的电梯。
特种电梯:除上述几类常用电梯外,还有位特殊环境、特殊条件、特殊要求而设计的特种电梯。
2.按速度分类
低速梯:额定运行速度V≤1.0m/s的电梯。
快速梯:额定运行速度1.0m/s
高速梯:额定运行速度V≥2.5m/s。
3.按有、无机房分类
有电梯机房的电梯(如图1-1)。
无电梯机房的电梯(如图1-2)。
图1-1 电梯机房
图1-2 无机房电梯
4.按控制方式分类
(1)轿内手柄开关控制的电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再生产)。
(2)轿内按钮开关控制的电梯。
(3)轿内、外按钮开关控制的电梯。
(4)轿外按钮开关控制的电梯。
(5)信号控制的电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不再生产,因为集选控制电梯也具有信号控制电梯的功能)。
(6)集选控制的电梯。
(7)2台集选控制电梯分别置于无司机运行模式下作并联运行控制的电梯,也称2台电梯并联。
(8)3台以上集选控制电梯分别置于无司机运行模式下作集中调配运行控制的电梯,也称为群控电梯。
(三)电梯的主要参数和主参数
1.电梯的主要参数
电梯用户向电梯制造商订购点提示必须提供的参数称为主要参数,不准确掌握这些参数,电梯制造厂就无法设计、制造出满足电梯用户需求的电梯产品。每台电梯的主要参数至少有以下16个:额定载重量、轿厢尺寸、轿厢形式、轿门形式、开门尺寸、开门方向、曳引方式、额定运行速度、拖动方式、控制方式、停层站数、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提升高度、井道高度、井道尺寸。
2.电梯的主参数
电梯的主要参数有上述16个,在上述16个参数中,额定运行速度(m/s)和额定载重量(kg)又称为主要参数中的主参数。因为一部电梯的额定运行速度活额定载重量一旦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电梯部分主要参数和电梯众多机、电部件在结构、尺寸、参数方面的变化。因此它是一部电梯的两个主参数。
二.电梯系统
(一)电梯的机械系统
1.构成机械系统的子系统
(1)驱动系统:电梯的驱动系统有强制驱动、液压驱动、曳引驱动等不同的驱动方式。
(2)轿厢和对重装置:轿厢和对重装置中的轿厢由轿架、轿厢、吊顶、称重装置构成。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对于提升高度大的多层站电梯,在轿厢和对重之间还加装了平衡钢丝绳或平衡链,以减小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钢丝绳对平衡系数的影响。
(3)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有轿厢和对重导轨、轿厢和对重导轨固定架、轿厢和对重导靴等部件构成。
(4)层门和轿门及其开关门系统:层门和轿门极其开关门系统由层门、轿门及层、轿门开关门机构和层门锁构成。
(5)机械安全保护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由机械安全保护设施和机械安全防护设施构成。机械安全保护设施主要由缓冲器、超速保护装置(限速器和安全钳装置)、层门锁装置等部件构成。机械安全防护设施由各种隔离网、罩等机件构成。
2.对重装置
对重装置(如图2-1)是曳引驱动电梯特有的装置,它通过曳引经曳引绳轮与轿厢连成一体。对重装置和轿厢都处于井道内,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具有在不通载荷状态下减小曳引电动机转矩输出的功能。
对重装置分无轮和有轮对重装置两种。曳引方式为1:1的曳引驱动系统采用无轮对重装置。曳引方式为2:1的曳引驱动系统采用无轮对重装置。
图2-1 电梯的对重装置
3.电梯机械安全保护
(2)安装前应认真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可靠,是否符合要求,使用的工具和起重设备是否可靠,井道是否有充足照明。
谢辞
这次毕业设计历时几个月的,但鉴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对知识的整体组合运用方面能力不足,对问题认识和分析还很肤浅,尤其是对国外电梯的了解还不够,论文中有许多不足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引言
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公元前2800年在古代埃及,为了建造当时的金字塔,就曾使用过由人力驱动的升降机。公元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后,于1858年美国研制出以蒸汽机为动力、并通过传动带和涡轮减速装置驱动的电梯。1878年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发明了水压梯,并随着水压梯的发展,淘汰了以蒸汽为动力的电梯。后来又出现了采用液压泵和控制阀以及直接柱塞式和侧柱塞式结构的液压梯,这种液压梯几经完善后至今仍为人们所采用。
但是电梯得以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还是始于18世纪末发明了电动机,随着电动机制造和应用技术的发展,19世纪初开始使用交流感应单速和双速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交流单、双速电动机拖动的电梯,特别是交流双速电动机的穿线,显著改善了电梯的运行性能。由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制造成本低廉、维修方便,采用交流双速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电动机的低速低层站载货电梯,由于功能适用,目前国内仍有数量不少的这类载货电梯在继续运行。20世纪初,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电动机,生产出槽轮式驱动的曳引式直流电梯,而为后来的高行速、高速度电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电梯工业的发展,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末起国家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家领导层对发展电梯产品的远见之举,以及国家相关部门适时颁布执行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电梯专业技术标准和国务院总理适时签发颁布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在政策、举措、条例的推动下,我国电梯产品的技术、质量、产量开始有序地、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目前我国电梯的产量为世界之最,技术质量已与世界接轨。我国的电梯产品已与多层建筑物之间良性互动式地发展着。趋势的只是目前国内生产的大部分电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还没有自己强大的民族品牌电梯可与之竞争。
一、电梯概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我国电梯的发展
我国对电梯的使用历史悠久,自1908年在上海汇中饭店等一些高层建筑里开始安装使用一批进口电梯,至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各大城市安装使用的电梯已有数百台。上海、天津、沈阳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几家从事电梯安装维修业务的电梯修配厂。1956年上海、天津、沈阳等几家修配厂又相继改名公私合营的上海、天津、沈阳电梯厂。1965年为解决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电梯产品配套问题,当时主管电梯产品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又在西安市设立了西安电梯厂,1967年后又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建设了四家电梯制造厂,全关共计8家电梯制造厂,从此我国电梯工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批量生产电梯后,就由自己生产的电梯产品去装备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北京地铁车站、北京机场等一批代表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大型建筑。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电梯全速发展并逐渐进入鼎盛。
(二)电梯的规格型号与分类
1.按用途分类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载货电梯:为运送货物而设计并有人员陪伴的电梯。
病床电梯:为运送一个躺在床上的病员和有医护人员伴随而设计的电梯。
特种电梯:除上述几类常用电梯外,还有位特殊环境、特殊条件、特殊要求而设计的特种电梯。
2.按速度分类
低速梯:额定运行速度V≤1.0m/s的电梯。
快速梯:额定运行速度1.0m/s
3.按有、无机房分类
有电梯机房的电梯(如图1-1)。
无电梯机房的电梯(如图1-2)。
图1-1 电梯机房
图1-2 无机房电梯
4.按控制方式分类
(1)轿内手柄开关控制的电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再生产)。
(2)轿内按钮开关控制的电梯。
(3)轿内、外按钮开关控制的电梯。
(4)轿外按钮开关控制的电梯。
(5)信号控制的电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不再生产,因为集选控制电梯也具有信号控制电梯的功能)。
(6)集选控制的电梯。
(7)2台集选控制电梯分别置于无司机运行模式下作并联运行控制的电梯,也称2台电梯并联。
(8)3台以上集选控制电梯分别置于无司机运行模式下作集中调配运行控制的电梯,也称为群控电梯。
(三)电梯的主要参数和主参数
1.电梯的主要参数
电梯用户向电梯制造商订购点提示必须提供的参数称为主要参数,不准确掌握这些参数,电梯制造厂就无法设计、制造出满足电梯用户需求的电梯产品。每台电梯的主要参数至少有以下16个:额定载重量、轿厢尺寸、轿厢形式、轿门形式、开门尺寸、开门方向、曳引方式、额定运行速度、拖动方式、控制方式、停层站数、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提升高度、井道高度、井道尺寸。
2.电梯的主参数
电梯的主要参数有上述16个,在上述16个参数中,额定运行速度(m/s)和额定载重量(kg)又称为主要参数中的主参数。因为一部电梯的额定运行速度活额定载重量一旦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电梯部分主要参数和电梯众多机、电部件在结构、尺寸、参数方面的变化。因此它是一部电梯的两个主参数。
二.电梯系统
(一)电梯的机械系统
1.构成机械系统的子系统
(1)驱动系统:电梯的驱动系统有强制驱动、液压驱动、曳引驱动等不同的驱动方式。
(2)轿厢和对重装置:轿厢和对重装置中的轿厢由轿架、轿厢、吊顶、称重装置构成。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对于提升高度大的多层站电梯,在轿厢和对重之间还加装了平衡钢丝绳或平衡链,以减小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钢丝绳对平衡系数的影响。
(3)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有轿厢和对重导轨、轿厢和对重导轨固定架、轿厢和对重导靴等部件构成。
(4)层门和轿门及其开关门系统:层门和轿门极其开关门系统由层门、轿门及层、轿门开关门机构和层门锁构成。
(5)机械安全保护系统:机械安全保护系统由机械安全保护设施和机械安全防护设施构成。机械安全保护设施主要由缓冲器、超速保护装置(限速器和安全钳装置)、层门锁装置等部件构成。机械安全防护设施由各种隔离网、罩等机件构成。
2.对重装置
对重装置(如图2-1)是曳引驱动电梯特有的装置,它通过曳引经曳引绳轮与轿厢连成一体。对重装置和轿厢都处于井道内,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装置通过导靴在对重导轨上滑行,具有在不通载荷状态下减小曳引电动机转矩输出的功能。
对重装置分无轮和有轮对重装置两种。曳引方式为1:1的曳引驱动系统采用无轮对重装置。曳引方式为2:1的曳引驱动系统采用无轮对重装置。
图2-1 电梯的对重装置
3.电梯机械安全保护
(2)安装前应认真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可靠,是否符合要求,使用的工具和起重设备是否可靠,井道是否有充足照明。
谢辞
这次毕业设计历时几个月的,但鉴于自己的水平有限,对知识的整体组合运用方面能力不足,对问题认识和分析还很肤浅,尤其是对国外电梯的了解还不够,论文中有许多不足和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jdgc/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