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空调天板冷冲压模具的装配工艺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 模具装配工艺过程的概念 2
二、 装配前的准备阶段 2
(一) 研究装配图 2
(二) 清理和检查模板和零件 3
(三) 布置装配场地 4
(四) 去毛刺、退磁和倒角 4
三、 第一、二和第三部分的装配 4
(一) 组件装配 4
(二) 单配 5
(三) 安装下模部分 5
(四) 安装上模部分 6
四、 第四部分的装配 6
(一) 安装下模部分 6
(二) 安装侧冲部分 6
(三) 安装上模部分 8
五、检查 8
六、试模 9
(一) 第一部分 9
(二) 第二部分 9
(三) 第三部分 9
(四) 第四部分 10
总结 12
谢辞 13
参考文献 14
引言
该空调天板模具(冷冲压模)是本生所在企业为捷克一家企业所设计并加工制造的整套空调冲压件中的一套。该套空调天板模具主要由拉深、切边、拉深成形和侧冲四个部分组成。之所以选择这一部分来探讨,一点是自己觉得它其中的最后一部分侧冲蛮有意思,觉得有点像塑料模中侧滑块的感觉,再一点就是觉得它的写作的量比较适中,主要还是因为它相对于我们工厂里的其他模具它相对于我来说比较好“驾驭”一点。
本课题主要对某空调天板模具的整个装配工艺过程进行系统的介绍,将每一个部分装配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对试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直至产品合格全部过程进行分析。
本课题的装配顺序可能没有按照书本的装配顺序来完成。因为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现实实践过程中没有多大可能是完全按照书本上的顺序来完成的,每个厂有各自的装配习惯,每个装配人员也有自己的装配习惯。因为我跟着工厂里的师傅参与了这套模具的整个装配工艺过程,所以我是按照师傅的装配习惯和本工厂里的装配习惯顺序来完成的。其中涉及到一些词语没有用专业术语来表达,而是本厂的习惯叫法,不过根据字面意思也很容易理解。
因为写它的时候自己也是刚刚接触到装配,就算通过查看模具装配专业书籍和向师傅们请教,但我知道还是有很多分析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我已尽我所能。
一、模具装配工艺过程的概念
模具装配按其工艺顺序进行初装、检验、初试模、调整、总装与试模成功的全过程,称为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因为本模具由拉深、切边、拉深成形和侧冲四个部分组成,其中一二部分共用一副模座 ,三四部分共用一副模座,每个部分只完成一部工序,也没什么为了先初试模可以先不用装的零件,所以相对于本模具来说,直接就是装配、检验、试模、调整直至产品合格和最后将上垫脚安装完成。
二、装配前的准备阶段
(一)研究装配图
对装配图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了解该模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的技术要求,每个零件的安装位置、作用要求和加工工艺过程,与相关零件的连接方式和配合情况,以确定合理的装配基准、装配方法和装配顺序。
图2-1 第一、二部分总装图
图2-1 第三、四部分总装图
(1)装配好的冲模,其闭合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导柱和导套装配后,其轴心线应分别垂直于下模座的底平面和上模座的上平面,其垂直度误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 模座分级技术指标
项 检查项目 被测尺寸 /mm 模座精度等级
OⅠ、Ⅰ级 OⅡ、Ⅱ级
公差等级
A 上模座上平面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 ≤400 5 6
>400 6 7
B 导柱轴心线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垂直度 ≤160 4 5
>160 5 6
注:公差等级按GB/T1184-2000
(3)上模座的上平面应和下模座的底平面平行,其平行度误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
(4)装入模座的每一对导柱和导套的配合间隙值(或过盈量)应符合表2-2的规定。
(5)装配害的模座,其上模座沿导柱移动平稳,无阻滞现象。
(6)装配后的导柱,其固定断面与下模座下平面应留有1-2mm距离,选用B型导套时,装配后其固定端应低于上模座上平面1-2mm。
(7)凸模和凹模的装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沿整个刃口轮廓应均匀一致。
(8)定位装置要保证定位正确可靠。
(9)脱料及顶料装置活动灵活、正确,出料孔畅通无阻,保证制件及废料不卡在冲模内。
根据本厂的装配习惯,本厂是采用固定装配的的组织形式和修配装配的装配方法来完成该模具的装配的。
表2-2 导柱、导套配合间隙(或过盈量)
配合形式 导柱直径 模座精度等级 配合后的过盈量
Ⅰ级 Ⅱ级
配合后的间隙值
滑动配合 ≤18 ≤0.010 ≤0.015
>18-30 ≤0.011 ≤0.017
>30-50 ≤0.014 ≤0.021
>50-80 ≤0.016 ≤0.025
滚动配合 >18-35 - - 0.01-0.02
注:Ⅰ级精度的模座必须符合导套、导柱配合精度为H6/h5时按表给定的配合间隙值。
Ⅱ级精度的模座必须符合导套、导柱配合精度为H7/h6时按表给定的配合间隙值。
(二)清理和检查模板和零件
根据整套的装配图纸清理和检查模板和零件是否到位。
我们所装配的模板全部是由工人加工完成的,所以在加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差。我们要在装配之前把模板由工人加工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提前排查。因为这两套工程模都分别由两个部分组成,所以首先我们要检查同一模座内的两个部分组成的模板厚度尺寸是否一致。其次我们要对每块模板上孔的位置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孔的位置有没有出现偏移的现象。检查方法就是按照模板的叠放顺序将模板叠放在一起,敲上销钉,然后通过眼睛进行检查。因为我们这边销钉孔都是快丝或者慢丝割出来的,而其他的螺丝孔、过孔、弹簧孔之类的精度要求不高的孔都是CNC打完点过后工人用铣床、小台钻和摇臂钻加工出来的,所以在此将销钉孔作为基准来检查别的孔的位置。
(三)布置装配场地
准备好扳手、千分尺和摆放零件的盒子等模具装配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量具和辅助设备,清理出一块工作台。
(四)去毛刺、退磁和倒角
(一)安装下模部分
下模部分分别由下模板、下夹板和下垫板组成。
1.先将四个小的下模板与下夹板和下模板通过销钉和螺丝连接起来。
2.因为下模板还没有经过CNC铣削,所以这部分装好之后需要把它送给CNC铣削下模板。铣削之后需要给圆弧过度处抛光。
3.给R角处抛完光后,将整体通过下垫板与下模座用螺丝和销钉连接起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gysj/3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