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研究(附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网络问答社区的发展,传统的网络信息如百度百科等再也不足以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知乎仿照国外quora的成功案例构建了线上问答式的平台、社区,成为国内脱颖而出的比较成功的社会化问答平台。大学生是使用知乎的重要人群之一。根据认知盈余的概念支持,调查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研究,了解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并分析数据,从服务大学生的角度提出改进知乎的分享方式和方法等建议。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 2
Abstract2
Keywords2
一、引言3
二、背景3
(一)知乎平台的发展3
(二)“认知盈余”的提出4
三、研究设计5
(一)对象5
(二)目的5
(三)方法5
四、数据分析5
(一)大学生使用知乎分享行为的现状5
(二)大学生对于知乎的不同兴趣类别8
(三)存在的问题9
五、对策10
(一)控制、提高问答质量10
(二)整合优质的信息资源10
(三)制定适应的平台奖惩制度10
(四)吸引更多的精英人士参与其中11
六、局限性11
七、致谢11
八、参考文献11
图17
图28
表16
表26
表38
表48
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研究
引言
引言
二、背景
(一)知乎平台的发展
我们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当前流行的线上问答类平台的大规模发展是基于Web2.0技术为核心基础的,这种平台的运作也是一种线上用户合作的体现,通过相互解疑答惑,满足各自的需求和疑问。这属于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一种方式【3】。在世界范围内,网络时代的革命已经全面袭来而且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在这种背景下,这种线上问答式的平台、社区或者软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这种模式具有用户参与度高、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动性强等其他性质平台不具有的优势,所以平台一经开发,通常都会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由此,平台也会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发展。就我们国内的现状来看,提供这种平台的远远不止“知乎”,还有新浪、百度以及腾讯旗下的相关类型的平台【4】。
通常情况来看,知乎平台内的用户进行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根据投票结果进行答案的初步筛选;参与问题的公共编辑;在问题或答案后面发出评论等【8】。
(二)“认知盈余”的提出
三、研究设计
(一)对象
笔者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知乎的互动行为当中的分享行为作为研究的方向,根据问卷调查,然后将所得的信息和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研究结果。
(二)目的
通过对于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研究,了解当下大学生使用知乎时对于哪些问题感兴趣,并且了解大学生使用知乎时注重什么方式来确认回答的可信度。通过调查大学生使用知识型问答社区时与他人的互动,来了解知乎平台提供的分享途径存在哪些优点和缺陷,将整体的方案设计的更趋于完善,为提高问卷用户的积极程度做出努力。
(三)方法
问卷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从性别、学科、年级等基本信息了解参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的信息,方便我们利用调查者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第二部分是使用知乎的具体情况调查,该部分的设计如下:
1.使用知乎的频率、时间。
2.是否会分享知乎上的内容。
3.分享知乎内容前是否会判断真伪以及判断的依据。
4.分享的话题、方式以及原因。
5.分享之后别人的回复以及自己收到分享内容后的价值判断。
在具体的调查方法上,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流行的“问卷星”来调查问卷,然后通过该APP回收并统计问卷结果。
通过网络填写问卷的方式,了解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的状态,从分享帮助、知识的自我效能、自我价值、学习以及信用体系的奖励、可信度这几个动机因素角度去了解大学生使用并分享知乎内容的具体情况。
四、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知乎分享行为的现状
为了减少调查过程的繁琐,直接将问卷链接或者网站交给被调查者。共发出并收回了302份有效问卷。男性占43.38%,女性占56.62%,相对比较平衡。在有效问卷当中,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很少使用知乎来交流分享问题以及知识,有大约40%经常会使用知乎来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使用知乎的频率是比较低的,并且通过下面的提问也可以知道,大学生使用知乎的时间相对来说在十到三十分钟之间的占了大多数。说明大学生可能忙于学业或者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所以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大学生使用知乎的时间都比较短,并且大学生在浏览知乎的时候只会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打开浏览。这也就涉及到了知乎现在存在的比较严重的“水化”现象。后面通过调查,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很少会分享知乎的内容,有60.89%的人偶尔会分享知乎的内容,只有大约百分之十的人经常去分享内容。分享的话题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分享的话题(见表1)比较多的有以下几个:阅读、互联网、生活方式、文化。而在问到分享的途径(见表2)时,有77.23%的大学生选择了使用微信来分享,使用QQ的有58.91%,使用微博的只有28.22%,其他的几乎没有。通过这些结果也可以初步表明,在大学生的信息交流方式中,微信已经占有较大的比例。
表1分享的话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1.游戏
64
31.68%
2.运动
47
23.27%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 2
Abstract2
Keywords2
一、引言3
二、背景3
(一)知乎平台的发展3
(二)“认知盈余”的提出4
三、研究设计5
(一)对象5
(二)目的5
(三)方法5
四、数据分析5
(一)大学生使用知乎分享行为的现状5
(二)大学生对于知乎的不同兴趣类别8
(三)存在的问题9
五、对策10
(一)控制、提高问答质量10
(二)整合优质的信息资源10
(三)制定适应的平台奖惩制度10
(四)吸引更多的精英人士参与其中11
六、局限性11
七、致谢11
八、参考文献11
图17
图28
表16
表26
表38
表48
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研究
引言
引言
二、背景
(一)知乎平台的发展
我们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当前流行的线上问答类平台的大规模发展是基于Web2.0技术为核心基础的,这种平台的运作也是一种线上用户合作的体现,通过相互解疑答惑,满足各自的需求和疑问。这属于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一种方式【3】。在世界范围内,网络时代的革命已经全面袭来而且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在这种背景下,这种线上问答式的平台、社区或者软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这种模式具有用户参与度高、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动性强等其他性质平台不具有的优势,所以平台一经开发,通常都会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由此,平台也会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发展。就我们国内的现状来看,提供这种平台的远远不止“知乎”,还有新浪、百度以及腾讯旗下的相关类型的平台【4】。
通常情况来看,知乎平台内的用户进行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根据投票结果进行答案的初步筛选;参与问题的公共编辑;在问题或答案后面发出评论等【8】。
(二)“认知盈余”的提出
三、研究设计
(一)对象
笔者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知乎的互动行为当中的分享行为作为研究的方向,根据问卷调查,然后将所得的信息和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研究结果。
(二)目的
通过对于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研究,了解当下大学生使用知乎时对于哪些问题感兴趣,并且了解大学生使用知乎时注重什么方式来确认回答的可信度。通过调查大学生使用知识型问答社区时与他人的互动,来了解知乎平台提供的分享途径存在哪些优点和缺陷,将整体的方案设计的更趋于完善,为提高问卷用户的积极程度做出努力。
(三)方法
问卷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从性别、学科、年级等基本信息了解参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的信息,方便我们利用调查者的数据来分析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第二部分是使用知乎的具体情况调查,该部分的设计如下:
1.使用知乎的频率、时间。
2.是否会分享知乎上的内容。
3.分享知乎内容前是否会判断真伪以及判断的依据。
4.分享的话题、方式以及原因。
5.分享之后别人的回复以及自己收到分享内容后的价值判断。
在具体的调查方法上,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流行的“问卷星”来调查问卷,然后通过该APP回收并统计问卷结果。
通过网络填写问卷的方式,了解大学生使用知乎的分享行为的状态,从分享帮助、知识的自我效能、自我价值、学习以及信用体系的奖励、可信度这几个动机因素角度去了解大学生使用并分享知乎内容的具体情况。
四、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知乎分享行为的现状
为了减少调查过程的繁琐,直接将问卷链接或者网站交给被调查者。共发出并收回了302份有效问卷。男性占43.38%,女性占56.62%,相对比较平衡。在有效问卷当中,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很少使用知乎来交流分享问题以及知识,有大约40%经常会使用知乎来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使用知乎的频率是比较低的,并且通过下面的提问也可以知道,大学生使用知乎的时间相对来说在十到三十分钟之间的占了大多数。说明大学生可能忙于学业或者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所以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大学生使用知乎的时间都比较短,并且大学生在浏览知乎的时候只会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打开浏览。这也就涉及到了知乎现在存在的比较严重的“水化”现象。后面通过调查,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很少会分享知乎的内容,有60.89%的人偶尔会分享知乎的内容,只有大约百分之十的人经常去分享内容。分享的话题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分享的话题(见表1)比较多的有以下几个:阅读、互联网、生活方式、文化。而在问到分享的途径(见表2)时,有77.23%的大学生选择了使用微信来分享,使用QQ的有58.91%,使用微博的只有28.22%,其他的几乎没有。通过这些结果也可以初步表明,在大学生的信息交流方式中,微信已经占有较大的比例。
表1分享的话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1.游戏
64
31.68%
2.运动
47
23.2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