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学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附件)
摘 要本文采用自顶向下的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方法,概述了一个具有完整模块的学分管理系统,讲述开发过程和开发的操作流程。本文第一步项目简述,大概说明了系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同时介绍了我们开发本系统的目的,我们的研究有什么样意义;第二步是系统规划阶段,通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考察,我们对系统的组织结构的仔细剖析,顺利完成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分析,并对实际中的业务流程做出了一些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得到了本系统的业务流程;第三步是系统分析,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完成了系统中数字字典的创建。在系统的设计阶段,主要是做了功能模块的划分、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系统页面的设计,得到了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开发模式;在数据库设计时,我们首先要设计它的概念结构,再对其逻辑进行设计,然后才实现数据库中表设计。通过对前一段的总结,最后还是决定使用B/S设计模式,用JSP来实现界面的展示和功能的实现,在数据存取方面,我们充分的考虑到现在一些主流的方向,于是选取了ORACLE。本系统的设计为以后智能管理学生信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学分管理系统创造了便利条件。目 录
1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 1
1.2 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2.1开发工具 3
2.2 B/S结构 3
3系统分析
3.1可行性分析 5
3.1.1技术可行性 5
3.1.2经济可行性 5
3.1.3社会可行性 5
3.2需求分析 6
3.2.1业务流程分析 6
3.2.2数据流图 7
3.2.3数据字典 9
4系统设计
4.1系统功能设计 12
4.2系统数据库设计 12
4.2.1概念结构设计 13
4.2.2数据库表设计 16
4.3总体设计原则 18
5系统实现
5.1系统管理员登录模块 20
5.1.1系统管理员登录 20
5.1.2基础信息管理界面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系统设计
4.1系统功能设计 12
4.2系统数据库设计 12
4.2.1概念结构设计 13
4.2.2数据库表设计 16
4.3总体设计原则 18
5系统实现
5.1系统管理员登录模块 20
5.1.1系统管理员登录 20
5.1.2基础信息管理界面 21
5.1.3个人信息管理界面 22
5.1.4课程管理界面 22
5.1.5录入教师信息界面 22
5.1.6录入学生信息界面 23
5.2教师登录模块 23
5.2.1个人信息管理界面 23
5.2.2查看公告信息界面 24
5.2.3学生学分管理界面 24
5.3学生登录模块 25
5.3.1查看个人信息界面 25
5.3.2课程查询界面 25
5.3.3学校公告界面 26
5.3.4我的学分界面 26
5.4一般管理员模块 26
5.4.1一般管理员登录界面 26
5.4.2修改个人密码界面 27
5.4.3基本信息界面 27
5.4.4学生学分浏览界面 28
5.4.5基本信息界面 28
6软件测试分析
6.1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29
6.2测试实例的研究与选择 29
6.3系统运行情况 30
6.4系统评价 30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5
1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
伴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它被逐渐的使用在资源存储、工业控制、高校管理和公众生活中。学分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对学生信息管理,本系统的创建改善了现有的学生学分的管理,使之更加规范化,查询手段方便。学分管理系统也是,未来实现学生信息智能管理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随着网络发展强大,人工存储数据,远远不能满足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对大数据存储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大信息存储,利用计算计来存贮学生信息的系统必然诞生。根据上边需求,设计出了学分管理系统。
认识到现实中存在不足,我们记录下相关的问题,参考了一些国内外的经典方法,也请教了一些相关经验的人员,我们对学生学分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到现在所使用的人工存储数据的方式都会有弊病,如:类型较多,数据保存不方便;书写量较大,内容填写不规范,内容不易辨识;方便保存,大量信息堆放比较浪费空间,查询时也不方便,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不利于整理归类。通过分析上述原因,学生学分的管理迫切需要一种智能管理软件,来代替传统的管理方式。
计算机普遍应用在公司高层管理中了,成为他们高效管理员工的重要手段[1]。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学生信息,大幅增强管理者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效率。计算机系统可以依据不同类型来管理这些数据资源,对原始的信息进行处理、存储等,而资料的管理人员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分类,对数据进行检索,从而全面的了解学分系统的动态情况了,实行高效的管理,从而及时高效的处置,实现对学生学分信息管理的快速处置。
1.2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开发本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手工存储到智能存储,提高管理者处置效率。通过我们对学生学分管理实际清空调查之后,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对实际中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研发了一种新的管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子开发系统有了新的想法,掌握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在科技日益发展强大的今天,以后高校学分管理会不断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学分管理系统的实施的现实意义:减轻了管理者管理学生信息的工作压力;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查看学生信息;改变了传统的存储的方式,计算机极大简化录入信息时繁琐的工序;实现了学生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于很多大学来说,学分管理系统也许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还是存在部分学校,没有任何方式信息管理。虽然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还有一些高校还是在使用比较原始的方式,比如是在偏远的西部地区,高校的管理还在依赖人工完成,技术方面很是落后,既占用资源又不能提高效益,还会有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出错率很高。与信息化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只在一些大中城市里,较大的院校才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学校信息大规模的操作,比如:北大、清华这些国内顶尖学府,在这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他们会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学分,如理论教学、实践课程,根据不同课程设定相对应的学分,只有达到学校相关规定才会予以毕业。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都采用了学分制这一评价模式,并且各具特色,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实行学分制的缘起国,美国在高中就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他们通常采用卡耐基单位。一个卡耐基单位就是一学年(36周)修读某一科目(每周上课5节,每节以40分钟为原则)至少达到120小时以上,一个卡耐基单位即1学分。美国大学入学通常要求学生修完高中的15个卡耐基单位。相比之下美国的学分制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而中国的学分制才处于一个初步阶段。
伴随科技的飞快发展,我们对教学管理也有了新的需求,学校的管理只有快速、准确以及精确,才能体现它的
1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 1
1.2 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2.1开发工具 3
2.2 B/S结构 3
3系统分析
3.1可行性分析 5
3.1.1技术可行性 5
3.1.2经济可行性 5
3.1.3社会可行性 5
3.2需求分析 6
3.2.1业务流程分析 6
3.2.2数据流图 7
3.2.3数据字典 9
4系统设计
4.1系统功能设计 12
4.2系统数据库设计 12
4.2.1概念结构设计 13
4.2.2数据库表设计 16
4.3总体设计原则 18
5系统实现
5.1系统管理员登录模块 20
5.1.1系统管理员登录 20
5.1.2基础信息管理界面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系统设计
4.1系统功能设计 12
4.2系统数据库设计 12
4.2.1概念结构设计 13
4.2.2数据库表设计 16
4.3总体设计原则 18
5系统实现
5.1系统管理员登录模块 20
5.1.1系统管理员登录 20
5.1.2基础信息管理界面 21
5.1.3个人信息管理界面 22
5.1.4课程管理界面 22
5.1.5录入教师信息界面 22
5.1.6录入学生信息界面 23
5.2教师登录模块 23
5.2.1个人信息管理界面 23
5.2.2查看公告信息界面 24
5.2.3学生学分管理界面 24
5.3学生登录模块 25
5.3.1查看个人信息界面 25
5.3.2课程查询界面 25
5.3.3学校公告界面 26
5.3.4我的学分界面 26
5.4一般管理员模块 26
5.4.1一般管理员登录界面 26
5.4.2修改个人密码界面 27
5.4.3基本信息界面 27
5.4.4学生学分浏览界面 28
5.4.5基本信息界面 28
6软件测试分析
6.1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29
6.2测试实例的研究与选择 29
6.3系统运行情况 30
6.4系统评价 30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5
1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
伴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它被逐渐的使用在资源存储、工业控制、高校管理和公众生活中。学分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对学生信息管理,本系统的创建改善了现有的学生学分的管理,使之更加规范化,查询手段方便。学分管理系统也是,未来实现学生信息智能管理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随着网络发展强大,人工存储数据,远远不能满足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对大数据存储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大信息存储,利用计算计来存贮学生信息的系统必然诞生。根据上边需求,设计出了学分管理系统。
认识到现实中存在不足,我们记录下相关的问题,参考了一些国内外的经典方法,也请教了一些相关经验的人员,我们对学生学分管理的实际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到现在所使用的人工存储数据的方式都会有弊病,如:类型较多,数据保存不方便;书写量较大,内容填写不规范,内容不易辨识;方便保存,大量信息堆放比较浪费空间,查询时也不方便,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不利于整理归类。通过分析上述原因,学生学分的管理迫切需要一种智能管理软件,来代替传统的管理方式。
计算机普遍应用在公司高层管理中了,成为他们高效管理员工的重要手段[1]。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学生信息,大幅增强管理者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效率。计算机系统可以依据不同类型来管理这些数据资源,对原始的信息进行处理、存储等,而资料的管理人员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分类,对数据进行检索,从而全面的了解学分系统的动态情况了,实行高效的管理,从而及时高效的处置,实现对学生学分信息管理的快速处置。
1.2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开发本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手工存储到智能存储,提高管理者处置效率。通过我们对学生学分管理实际清空调查之后,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对实际中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研发了一种新的管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子开发系统有了新的想法,掌握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在科技日益发展强大的今天,以后高校学分管理会不断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学分管理系统的实施的现实意义:减轻了管理者管理学生信息的工作压力;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查看学生信息;改变了传统的存储的方式,计算机极大简化录入信息时繁琐的工序;实现了学生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于很多大学来说,学分管理系统也许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还是存在部分学校,没有任何方式信息管理。虽然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还有一些高校还是在使用比较原始的方式,比如是在偏远的西部地区,高校的管理还在依赖人工完成,技术方面很是落后,既占用资源又不能提高效益,还会有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出错率很高。与信息化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应用还不是很多,只在一些大中城市里,较大的院校才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学校信息大规模的操作,比如:北大、清华这些国内顶尖学府,在这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他们会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学分,如理论教学、实践课程,根据不同课程设定相对应的学分,只有达到学校相关规定才会予以毕业。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都采用了学分制这一评价模式,并且各具特色,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实行学分制的缘起国,美国在高中就开始实行学分制管理,他们通常采用卡耐基单位。一个卡耐基单位就是一学年(36周)修读某一科目(每周上课5节,每节以40分钟为原则)至少达到120小时以上,一个卡耐基单位即1学分。美国大学入学通常要求学生修完高中的15个卡耐基单位。相比之下美国的学分制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而中国的学分制才处于一个初步阶段。
伴随科技的飞快发展,我们对教学管理也有了新的需求,学校的管理只有快速、准确以及精确,才能体现它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