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已从工业社会逐渐迈入信息社会,世界各国也开始重视对信息的处理,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后备人才,对其信息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鲜明的文化传统, 研究其信息素养现状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 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伦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意识普遍高;信息知识有待提高,并且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信息能力与大学生求学的高校有关;信息伦理状况也在逐渐提高。通过探讨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 信息素养综述 2
(一) 信息素养定义及发展史 2
(二)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研究 2
二、 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3
(一) 问卷设计 3
1. 设计目标 3
2. 理论依据 3
3. 问卷结构 4
(二) 数据收集 5
(三)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6
三、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6
(一)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描述性分析 6
1.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意识现状 6
2.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知识现状 7
3.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能力现状 8
4.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伦理现状 10
(二)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差异性分析 10
四、 结论与建议 11
(一) 结论 11
1. 信息意识 11
2. 信息知识 11
3. 信息能力 11
4. 信息伦理 12
(二) 建议 12
1. 按照毕业后打算不同进行课程设计 12
2. 按照年级授课 12
3. 学校资源的加强 13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语言上的加以利用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表1 问卷测量指标 4
表2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5
表3 样本的民族分布 5
图1 少数民族大学生上网目的分布情况(本题为多选题,各项合不等于100%) 6
图2 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分布情况(本题为多选题,各项合不等于100%) 7
图3 少数民族大学生选用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电脑软件或资源的分布情况 8
图4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网站的了解及使用情况的分布情况 8
图5 少数民族大学生能用电脑办公的分布情况(本题为多选题,各项合不等于100%) 9
图6 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高级检索的频率分布情况 9
表4 能否清楚的描述自己的观点 9
表5 少数民族大学生各因素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 11
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引言
引言
信息素养综述
信息素养定义及发展史
信息素养最早被提及是在1974年,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the U.S. Informa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保罗泽可斯基[1](Paul.G.Zurkowski)在递交给美国政府的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他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并把“所有经过训练,把信息资源运用于工作中的人”,称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1992年的《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写到,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将新信息和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并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信息素养被正式由ERIC资料库(美国教育部教育资源资讯中心所提供之国家级教育学书目) 纳入索引词典后,各高校开始了对信息素养的关注。如华东师大王吉庆教授编著的《信息素养论》通过对信息素养概念的梳理和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引介,集中体现了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的整体水平。此时学界已经普遍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必须在信息素养教育当中占据主要地位,“图书馆员实际上是信息素养人的缩影。传统上,图书馆员只是信息的看门人,而在今天,他们已成为信息的大门”。
美国大学与研究协会指导委员会在《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2]中的信息素养被定义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的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的信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3]中定义;信息素养是信息的加工、管理与传递的基本能力,是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是流畅的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要遵守道德与法规,有社会责任感;在埃及亚历山大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研讨会”中,把信息素养称为终身学习的核心。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研究
近两年对大学生信息素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具体化,从不同学校和地区、到针对不同民族、进行了调查,以便区别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程度,收集到的数据量也在增长趋势。
艾丹[4]等的调查不仅使用了传统的问卷调查法,还采用了个别访谈法对西北某高校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指出移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常正霞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甘肃省高校的690名大学生,了解当前阶段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力求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为提升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刘航等也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长春某高校227名大学生为样本,考察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李丹[5]同样对吉林省多数高等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调查,分析出该省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了措施。杨虎民[6]等用自编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对皖北地区的49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出该地区高校大学生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皖北地区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策略。贡元菲[7]的研究中是以某学校毕业班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信息培养进行了研究。路强[8]等人调研了解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地解决途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5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