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pace软件国内应用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工具是由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于2004年开发的,凭借其强大和先进的功能,该软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该软件能够帮助使用者对现有文献做出分析绘制图谱,最终突显出研究热点,近些年来在国内各个学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CiteSpace系列软件在国内外不同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有关文献为基础对CiteSpace系列软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通过一些文献计量方法探究CiteSpace软件在国内的活跃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研究综述4
(一) 国外现状4
(二) 国内现状4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5
(一)文献增长趋势分析5
1. 引入阶段 6
2. 改进阶段 6
3. 再发展阶段 6
(二)来源期刊分析 6
(三)作者分析 7
(四)重点文献分析 8
(五)共词分析11
1. 关键词频统计 12
2. 共词矩阵 13
3. SPSS聚类分析 14
三、结论与谈讨论 12
(一)结论 12
(二)讨论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图1文献增长趋势图 6
图2被引次数最高的前10篇文献参考引证文献网络图 10
图3被引次数最高的前50篇文献参考引证文献网络图 11
图4 聚类树状图 14
表1改进阶段刊登CiteSpace相关文献数量前10的期刊 6
表2应用软件的高产作者及机构 7
表3高质量文献被引数据10
表4 高频关键词统计8
表5 高频关键词相关矩阵(局部)9
表6 高频关键词相关Ochiai系数矩阵(局部)9
表7 高频关键词相异Ochiai系数矩阵(局部)9
表8 类团关系表9
CiteSpac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软件国内应用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引言
CiteSpace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信息可视化研究工具,其能够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CiteSpace系列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科学有效而又简单易用,且具有丰富而美观的可视化效果,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的刘则渊教授曾用“四个一”对软件系统进行了概括,“一图展春秋,一览无余;一图胜万言,一目了然”。 CiteSpace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在国内外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研究综述
(一)国外应用现状
CiteSpace系列软件发布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细分起来,在国外和国内得到的关注和应用的角度不尽相同。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我们检索了SCI收录的论文中所有涉及CiteSpace一词的文献,共150多篇;同时利用“主题词”搜索,得到的结果共86篇。
Pinto A.L.等[1]在2009年使用CiteSpace软件对Journal of Documentation期刊进行了全面的可视化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图谱分析了该期刊的高被引作者、网络中关键节点作者、高被引文献、高被引期刊等信息。
Morar M.等[2]在2010年对热集成技术(Heat Integration Techniques)领域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探测了19752008年期间的热集成和热交换研究领域的研究演进和研究前沿趋势。
Zhao R.Y.等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研究领域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期刊共被引网络和作者共被引网络展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代表性作者,并通过文献共被引网络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3]。
Chen K.H.等对新兴纳米生物医药(Nano Biopharmaceuticals)领域的研究绩效进行了基于信息可视化的文献计量分析,探测了该领域研究的知识结构和演进轨迹[4]。
Mustafee,N利用CiteSpace在再生医学领域做可视化分析,得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仍然在最突出的地区,该领域文献在再生医学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相关的研究中有了一个相当大的增长。此外,在再生医学的临床和治疗的发展种已经证明与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和干细胞研究有着深刻联系 [5]。
Novo, Magda Suzana等通过CiteSpace可视化研究发现生物学、纳米科学的之间的联系从2006年开始有所交集,并衍生出纳米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相当数量的文献表明生物学与纳米科学需要联手以突破一些学科难题[6]。
(二)国内应用现状
最早黑龙江大学情报学硕士李淑丽在2006就对CiteSpace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并认为CiteSpace利用计算机的制式与轴节点可视特征的合并独具特色。
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侯建华和陈悦教授利用CiteSpace进行了战略管理学前沿演进可视化研究,通过对引文分析、丰富形象的热点图得出动态能力理论、战略生态理论和边缘竞争战略成为这一时期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企业更加强调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协调;更加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竞争[7]。
随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者吴鸣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为数据源基础,下载以"nanobiotechnolog*"为主题词的科学文献全纪录数据,利用SCIE分析功能和信息可视化方法(CiteSpace软件),对19952008年间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探索纳米生物技术发表论文的年代和地区分布;通过绘制纳米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合著者国家、期刊共引、作者共引和共词的可视化图谱,以图谱方式揭示纳米技术领域的新趋势[8]; 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学者张明华、雷二庆运用可视化分析对包括作者、机构、国别、关键词、被引文献等节点的分析,明确了开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参照对象、准确识别到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快速确定了作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基础的经典文献、关键文献等。从而把握学科发展趋势、探测学科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对于拓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引作用[9]。
近年来体育学者李芳、司虎克 通过对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20032012年10年间学生体质健康为主题的文献索引资料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找出现阶段国际学生体质健康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得出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表现形式,以及干预措施是国际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热点;研究前沿是健康饮食、合理营养、适宜身体锻炼3个方面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结论[10];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者李樵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学术思想、整体演进历程、重要发展阶段、代表学者四个方面对来自WoS平台的相关引文数据进行可视化计量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学术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整体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创立形成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初),该阶段代表学者为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第二个阶段为发展繁荣期(20世纪40年代初~70年代初),该阶段的代表学者为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第三个阶段为重要转折期(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该阶段代表学者为哈贝马斯[11]。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研究综述4
(一) 国外现状4
(二) 国内现状4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5
(一)文献增长趋势分析5
1. 引入阶段 6
2. 改进阶段 6
3. 再发展阶段 6
(二)来源期刊分析 6
(三)作者分析 7
(四)重点文献分析 8
(五)共词分析11
1. 关键词频统计 12
2. 共词矩阵 13
3. SPSS聚类分析 14
三、结论与谈讨论 12
(一)结论 12
(二)讨论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图1文献增长趋势图 6
图2被引次数最高的前10篇文献参考引证文献网络图 10
图3被引次数最高的前50篇文献参考引证文献网络图 11
图4 聚类树状图 14
表1改进阶段刊登CiteSpace相关文献数量前10的期刊 6
表2应用软件的高产作者及机构 7
表3高质量文献被引数据10
表4 高频关键词统计8
表5 高频关键词相关矩阵(局部)9
表6 高频关键词相关Ochiai系数矩阵(局部)9
表7 高频关键词相异Ochiai系数矩阵(局部)9
表8 类团关系表9
CiteSpac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软件国内应用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引言
CiteSpace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信息可视化研究工具,其能够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CiteSpace系列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科学有效而又简单易用,且具有丰富而美观的可视化效果,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的刘则渊教授曾用“四个一”对软件系统进行了概括,“一图展春秋,一览无余;一图胜万言,一目了然”。 CiteSpace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在国内外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研究综述
(一)国外应用现状
CiteSpace系列软件发布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细分起来,在国外和国内得到的关注和应用的角度不尽相同。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我们检索了SCI收录的论文中所有涉及CiteSpace一词的文献,共150多篇;同时利用“主题词”搜索,得到的结果共86篇。
Pinto A.L.等[1]在2009年使用CiteSpace软件对Journal of Documentation期刊进行了全面的可视化分析,通过社会网络图谱分析了该期刊的高被引作者、网络中关键节点作者、高被引文献、高被引期刊等信息。
Morar M.等[2]在2010年对热集成技术(Heat Integration Techniques)领域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探测了19752008年期间的热集成和热交换研究领域的研究演进和研究前沿趋势。
Zhao R.Y.等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研究领域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期刊共被引网络和作者共被引网络展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代表性作者,并通过文献共被引网络分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3]。
Chen K.H.等对新兴纳米生物医药(Nano Biopharmaceuticals)领域的研究绩效进行了基于信息可视化的文献计量分析,探测了该领域研究的知识结构和演进轨迹[4]。
Mustafee,N利用CiteSpace在再生医学领域做可视化分析,得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仍然在最突出的地区,该领域文献在再生医学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相关的研究中有了一个相当大的增长。此外,在再生医学的临床和治疗的发展种已经证明与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和干细胞研究有着深刻联系 [5]。
Novo, Magda Suzana等通过CiteSpace可视化研究发现生物学、纳米科学的之间的联系从2006年开始有所交集,并衍生出纳米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相当数量的文献表明生物学与纳米科学需要联手以突破一些学科难题[6]。
(二)国内应用现状
最早黑龙江大学情报学硕士李淑丽在2006就对CiteSpace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并认为CiteSpace利用计算机的制式与轴节点可视特征的合并独具特色。
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侯建华和陈悦教授利用CiteSpace进行了战略管理学前沿演进可视化研究,通过对引文分析、丰富形象的热点图得出动态能力理论、战略生态理论和边缘竞争战略成为这一时期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企业更加强调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协调;更加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竞争[7]。
随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学者吴鸣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为数据源基础,下载以"nanobiotechnolog*"为主题词的科学文献全纪录数据,利用SCIE分析功能和信息可视化方法(CiteSpace软件),对19952008年间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探索纳米生物技术发表论文的年代和地区分布;通过绘制纳米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合著者国家、期刊共引、作者共引和共词的可视化图谱,以图谱方式揭示纳米技术领域的新趋势[8]; 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学者张明华、雷二庆运用可视化分析对包括作者、机构、国别、关键词、被引文献等节点的分析,明确了开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参照对象、准确识别到学科研究的前沿热点、快速确定了作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基础的经典文献、关键文献等。从而把握学科发展趋势、探测学科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对于拓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引作用[9]。
近年来体育学者李芳、司虎克 通过对Web of Science所收录的20032012年10年间学生体质健康为主题的文献索引资料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找出现阶段国际学生体质健康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得出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表现形式,以及干预措施是国际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热点;研究前沿是健康饮食、合理营养、适宜身体锻炼3个方面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结论[10];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学者李樵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学术思想、整体演进历程、重要发展阶段、代表学者四个方面对来自WoS平台的相关引文数据进行可视化计量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学术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整体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创立形成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初),该阶段代表学者为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第二个阶段为发展繁荣期(20世纪40年代初~70年代初),该阶段的代表学者为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第三个阶段为重要转折期(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该阶段代表学者为哈贝马斯[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