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附件)

从传统媒体到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前人已有的对于传统媒体在这一背景下的信息分享行为研究适用性明显不足,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社会化媒体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在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础上,从用户的信息获得需求、休闲放松需求、自我认可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和媒介丰富程度需求这五个方面分析有哪些原因会影响用户使用该媒体平台,并对此提出相关猜想并构建模型,通过问卷获取样本数据,并利用构建的模型分析相关猜测,最后得出实验结果。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 相关研究 2
(一) 概念与内涵 2
(二) 信息分享行为的理论研究 2
二、 研究方法 3
(一)研究对象 3
(二)模型构建 3
(三) 研究假设 4
1. 信息获取相关假设 4
2. 娱乐放松相关假设 5
3. 自我认同相关假设 5
4. 社会交往相关假设 5
5. 媒介丰富度相关假设 5
(三)问卷设计 5
(四)问卷前测与问卷修改 6
(五)数据收集 6
三、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6
(一)问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6
1、样本基本信息统计 6
2、样本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7
(二)问卷信度分析 8
(三)问卷效度分析 8
(四)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9
1、模型分析 9
2、模型评价 9
3、 结果分析与解释 10
四、 结论和展望 11
(一)研究结论 11
(二)对策和建议 11
1、注重社交功能 11
2、以用户为中心 11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12
1、样本数量偏少 12
2、模型拟合度不够高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A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图 1 信息分享行为概念模型(Lee和Ma) 4
图 2 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研究模型 4
图 3 全模型路径图 9
表 1 样本基本信息统计表 7
表 2 样本媒体使用信息统计表 7
表 3 各研究变量信度统计表 8
表 4 研究相关自变量效度检验表 8
表 5 研究相关因变量效度检验表 8
表 6 模型拟合度表 9
表 7 路径系数及显著性水平表 10
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学术界对于用户在非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分享行为研究较多,但大多数都是将用户放在一个被动接受的角度上,去研究媒体能给用户提供什么,很少有人去关注用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现如今信息飞速增长,用户更多是依据主管需求去获取信息,而不是依靠媒体的推送。所以,作者以用户在利用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时的目标为起点,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收集到的数据来探索影响用户传播信息的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关研究
概念与内涵
学术界关于非网络的信息分享研究,出现较早,研究也较为深入,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信息分享作出了定义。Constant 和 Kiesler [1]等(1994)利用社会交换理论加以创新,得到信息分享理论,他们发现用户会根据扩散信息可能得到的收益而决定是否宣传信息,如是否能够提高自己在周围朋友中的地位,除此之外,用户还会被某些舆论所影响,比如不宣传该信息可能会受到其他人的指责等。Rioux[2](2000)通过探究用户在互联网中传播信息,发现大多数为好友传播信息的行为,都是令用户产生愉悦的,有成就感的举动。Rioux[3](2004)认为,用户是否传播扩散信息与其认识事物的能力、目标、情绪等息息相关。用户可能会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给他认为对此有需求的人,在这一系列举措中,用户最开始会感知到是否对这一信息产生兴趣,是否对传播信息感到开心,因为自己的某些意愿将信息分享给他人,当这一过程结束时,用户也可以从中获得某些满足。Xiaowen Bao[4](2007)研究发现信息分享行为是不同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合作的过程,并不完全属于个体行为而是彼此之间有一定联系,通过传播扩散信息,对信息加以利用,从而达到共赢的举动,这一举动拥有互利互惠,相互支持的特点。因而可知,用户将信息传播出去并不单纯是因为自己,更多是考虑了大众群体。
信息分享行为的理论研究
从作者检索的文献来看,近年来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将用户的目标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研究用户对媒体工具的使用目标以及通过使用媒体工具获得的回馈,来得出哪些因素对用户产生影响。该理论于1974年被美国社会学家EKatz提出,因为用户要求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而不断变化,所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在根据这些变化而不断完善。
Katz[5]等(1974)通过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深入探讨,发现了用户是因为自身和人际关系产生某些目标,这些目标会促使用户选择媒体工具来完成目标,不同的目标会使用户选择不同的工具,从而产生不同的使用体验。Katz也标明了使用与满足理论成立的基础条件:用户不是盲目的,被动的接受媒体工具,他们都是因为一些目标而去利用这些工具,从而达到自身或社会人际的某些目标,Katz 等人将这些目标归为五类:
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认知需求。
获取心情愉快的情感需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5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