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防汛防旱研究决策指挥系统分析与设计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防汛防旱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化管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引入先进的防汛工作管理理念,全面整合盱眙地区各种资源,及时对旱情汛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使汛情防旱情范工作日常化、排除险情及时化、物资调度与管理精细化、旱情汛情指挥决策科学化、灾后处理合理化,可以为盱眙的安全度汛防旱提供坚实的保障。盱眙县防汛防旱系统分为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地图信息服务子系统,水雨情管理子系统,工程管理子系统,视频管理子系统,卫星云图及气象管理子系统,防汛调度管理子系统,防汛物资管理子系统,短消息管理子系统,本系统的开发语言为java,方便进行模块的扩展和封装,以及系统的维护和二次开发,前台运用easyui现成框架,很好的支持ajax,后台运用ssh框架,数据库以sqlserver2008,Oracle作为开发,文中将具体对运用的开发技术以及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具体的介绍。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 课题的来源 1
1.3 项目现状 1
第2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2
2.1 系统网络设计 2
2.2 接口设计 3
2.3 数据库设计 3
2.4 盱眙县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开发流程 6
2.5 系统工具选择与介绍 7
第3章 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8
3.1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 8
3.2 地图信息服务子系统 8
3.2.1 基础地图调用 9
3.2.2 视图切换 10
3.2.3 地图类型切换 10
3.2.4 地图操作工具 10
3.2.5 地图导航条 11
3.2.6 报警标识设置 11
3.2.7 报警窗口 11
3.3 水雨情管理子系统 12
3.4 视频管理子系统 13
3.5 卫星云图及气象管理子系统 14
3.6 防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调度管理子系统 15
3.6.1 防汛知识库 15
3.6.2 防汛会议 17
3.6.3 防汛预警管理 26
3.7 防汛物资管理子系统 28
3.7.1 防汛物资告警管理 29
3.7.2 防汛物资统计分析 33
3.8 短消息管理子系统 33
第4章 结束语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第1章 绪 论
本章主要介绍本课题盱眙县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题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进行系统前台、后台开发所使用的工具介绍以及开发中的问题。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为实时掌握水雨情信息,提高盱眙县城市防治洪涝干旱灾害、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通过集成盱眙县水利枢纽各种防汛信息包括视频监控,实时水情,实时工情,准确有效的为制定各种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水利建设的高效作用。
1.2 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由学院和导师提出,基于JSP(java为开发语言)及SQL SERVER 2000,Oracle数据库平台开发的系统,用于解决盱眙防汛防旱指挥预警问题。
1.3 项目现状
目前盱眙县水务局已与江苏省水利厅、淮安市水利局建成水利专网、建成监测系统,有中小水库监测点123个,中小水库水雨情数据可共享江苏省水利厅数据。
盱眙县防汛防旱指挥决策系统软件平台主要在水利专网上进行架构,首先要对盱眙县水务局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符合水利部、江苏省水利厅、淮安市水利局制订相关规定,结合盱眙水务局防汛防旱、灌溉、水土保持等实际工作需要,制订盱眙水务局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相关规范,将分布在各个不同地点信息采集到防汛数据中心,然后通过盱眙县电子地图服务和信息服务的信息展现出来,将所有水利设施、实时采集水位、雨量、视频等信息无缝集成到盱眙县电子地图中,同时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访问和查询。
第2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现状进行分析,确定网络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需求,开发流程,开发语言。
2.1 系统网络设计
将城市防洪、流域、大中小水库、扬水、直流灌区(墒情)、乡城排涝、重点塘坝以及水文站等采集点接入到水利专网,使数据统一。
采用安全、稳定、快速的网络架构是整个系统运行的保障,首先要确保现场水利枢纽设备正常运转基础上,通过网络地址转换等相关技术,每个站点单独设置一台数据采集工控机来获取或者接收视频、工情以及水情等数据。为了确保系统可靠安全要求下,不影响原有控制设备正常运转,采用不改动原有设备任何信息,包括工控机的IP地址,水利枢纽点内部采用局域网连接方式,并单独放置一台带有双网卡的数据采集工控机用来接收该站点的视频、工情以及水情等数据,通过站点局域网将数据存入数据采集工控机,然后通过水利专网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防汛信息集成中心进行存储、处理以及调度决策,系统网络架构如2.1 所示。
图2.1 系统网络架构
2.2 接口设计
整个系统采用开放的网络体系、提供BaseAPI,COMSDK,OPC Server,OLE DB,ODBC Router,.Net API,Java API等多种数据访问方式、兼容国际化标准的软硬件产品,方便以后系统扩展及软件二次开发。
接口标准定义主要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数据共享:
(1)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台风等数据的抓取接口标准。
(2)淮安市水利局局数据共享接口标准。
(3)盱眙县水务局水库、河道、水土保持、灌区等水利设施数据共享接口标准。需要采集或者转存包括状态信息和重要报警信息两大类,其中状态信息包括监视闸门状态,节制闸状态,电机运行转台,系统功率因数,内外河水位等;重要报警信息包括电机过载,闸门超过线位,水位超警戒水位等。
(4)周边地区的水利数据共享接口标准。
2.3 数据库设计
基础模块:
图2.2 基础模块数据库表
雨水情:
图2.3 雨水情数据库表
工情:
图2.4 工情数据库表
短信平台:
图 2.5 短信平台数据库表
防汛调度:
图 2.6 防汛调度数据库表
防汛物资:
图2.7 防汛物资数据库表
水文数据:
图2.8 水文数据库表
2.4 盱眙县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分为前台和后台,在第一部分中,根据需求文档设计出所需效果。而后台在编写代码之前,需要把数据库设计完善,对每张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前台页面需要提交请求到action类,后台再返回数据给前台,前台做出展示。每个模块的整合是通过svn进行提交,整合之后进行测试,对测试不通过的代码进行修改提交,直到所有的功能都实现为止,然后将代码打包,发布到服务器上。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
1.2 课题的来源 1
1.3 项目现状 1
第2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2
2.1 系统网络设计 2
2.2 接口设计 3
2.3 数据库设计 3
2.4 盱眙县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开发流程 6
2.5 系统工具选择与介绍 7
第3章 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8
3.1 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 8
3.2 地图信息服务子系统 8
3.2.1 基础地图调用 9
3.2.2 视图切换 10
3.2.3 地图类型切换 10
3.2.4 地图操作工具 10
3.2.5 地图导航条 11
3.2.6 报警标识设置 11
3.2.7 报警窗口 11
3.3 水雨情管理子系统 12
3.4 视频管理子系统 13
3.5 卫星云图及气象管理子系统 14
3.6 防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调度管理子系统 15
3.6.1 防汛知识库 15
3.6.2 防汛会议 17
3.6.3 防汛预警管理 26
3.7 防汛物资管理子系统 28
3.7.1 防汛物资告警管理 29
3.7.2 防汛物资统计分析 33
3.8 短消息管理子系统 33
第4章 结束语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第1章 绪 论
本章主要介绍本课题盱眙县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题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进行系统前台、后台开发所使用的工具介绍以及开发中的问题。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为实时掌握水雨情信息,提高盱眙县城市防治洪涝干旱灾害、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通过集成盱眙县水利枢纽各种防汛信息包括视频监控,实时水情,实时工情,准确有效的为制定各种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水利建设的高效作用。
1.2 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由学院和导师提出,基于JSP(java为开发语言)及SQL SERVER 2000,Oracle数据库平台开发的系统,用于解决盱眙防汛防旱指挥预警问题。
1.3 项目现状
目前盱眙县水务局已与江苏省水利厅、淮安市水利局建成水利专网、建成监测系统,有中小水库监测点123个,中小水库水雨情数据可共享江苏省水利厅数据。
盱眙县防汛防旱指挥决策系统软件平台主要在水利专网上进行架构,首先要对盱眙县水务局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符合水利部、江苏省水利厅、淮安市水利局制订相关规定,结合盱眙水务局防汛防旱、灌溉、水土保持等实际工作需要,制订盱眙水务局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相关规范,将分布在各个不同地点信息采集到防汛数据中心,然后通过盱眙县电子地图服务和信息服务的信息展现出来,将所有水利设施、实时采集水位、雨量、视频等信息无缝集成到盱眙县电子地图中,同时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访问和查询。
第2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现状进行分析,确定网络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需求,开发流程,开发语言。
2.1 系统网络设计
将城市防洪、流域、大中小水库、扬水、直流灌区(墒情)、乡城排涝、重点塘坝以及水文站等采集点接入到水利专网,使数据统一。
采用安全、稳定、快速的网络架构是整个系统运行的保障,首先要确保现场水利枢纽设备正常运转基础上,通过网络地址转换等相关技术,每个站点单独设置一台数据采集工控机来获取或者接收视频、工情以及水情等数据。为了确保系统可靠安全要求下,不影响原有控制设备正常运转,采用不改动原有设备任何信息,包括工控机的IP地址,水利枢纽点内部采用局域网连接方式,并单独放置一台带有双网卡的数据采集工控机用来接收该站点的视频、工情以及水情等数据,通过站点局域网将数据存入数据采集工控机,然后通过水利专网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防汛信息集成中心进行存储、处理以及调度决策,系统网络架构如2.1 所示。
图2.1 系统网络架构
2.2 接口设计
整个系统采用开放的网络体系、提供BaseAPI,COMSDK,OPC Server,OLE DB,ODBC Router,.Net API,Java API等多种数据访问方式、兼容国际化标准的软硬件产品,方便以后系统扩展及软件二次开发。
接口标准定义主要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数据共享:
(1)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台风等数据的抓取接口标准。
(2)淮安市水利局局数据共享接口标准。
(3)盱眙县水务局水库、河道、水土保持、灌区等水利设施数据共享接口标准。需要采集或者转存包括状态信息和重要报警信息两大类,其中状态信息包括监视闸门状态,节制闸状态,电机运行转台,系统功率因数,内外河水位等;重要报警信息包括电机过载,闸门超过线位,水位超警戒水位等。
(4)周边地区的水利数据共享接口标准。
2.3 数据库设计
基础模块:
图2.2 基础模块数据库表
雨水情:
图2.3 雨水情数据库表
工情:
图2.4 工情数据库表
短信平台:
图 2.5 短信平台数据库表
防汛调度:
图 2.6 防汛调度数据库表
防汛物资:
图2.7 防汛物资数据库表
水文数据:
图2.8 水文数据库表
2.4 盱眙县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系统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分为前台和后台,在第一部分中,根据需求文档设计出所需效果。而后台在编写代码之前,需要把数据库设计完善,对每张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前台页面需要提交请求到action类,后台再返回数据给前台,前台做出展示。每个模块的整合是通过svn进行提交,整合之后进行测试,对测试不通过的代码进行修改提交,直到所有的功能都实现为止,然后将代码打包,发布到服务器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