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校创客空间的调查研究
创客空间是一种为学生的学习工作提供资源和帮助的全新的组织形式与服务平台,国内高校对此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大学生有着智慧和精力,更易产生想法和创新,所以高校的建设中,创客空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首先从创客空间的定义、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简单陈述,指出高校图书馆创建创客空间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国内“211”高校创客空间的调查统计,简单分析了我国“211”高校创客空间的现状。最后,依据调查的数据对高校创客空间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的启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2
二、创客空间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2
三、高校创建创客空间的重要性 3
四、我国“211”高校创客空间的现状 4
(一)调查的概况 4
1.调查的对象 4
2.调查方法 4
3.调查内容和调查时间 4
(二)调查结果统计 4
1.是否有创客空间资源建设 4
2.有无创客空间资源建设省份分布情况 5
3.创客空间建设时间 5
4.运营模式 6
5. 典型案例分析 7
五、调查结果分析及启示 8
(一)创客空间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8
(二)创客空间未来建设策略 8
六、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
图1 有无创客空间资源建设省份分布情况 5
图2 “211”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时间与数量的关系 5
图3 “211”高校创客空间运营模式所占比例 7
表1 “211”高校有无创客空间资源建设情况 5
表2 “211”高校创客空间运营模式调查情况 6
“211”高校创客空间的调查研究
引言
因“211”高校学校类别多种多样,遍布全国各地。所以笔者选择我国116所“211”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判断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的现状。
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综述
创客空间起源于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个人制造实验室,也就是微观装配实验室,灵感来自“如何创造任何东西”。创客空间在国内的研究相对较晚,其研究的文献数量也相对较少。我国高校建立创客空间主要是针对在校的大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工作提供资源和帮助,使创客空间成为高校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创客空间的宗旨是将知识融合、实现创新,这与高校图书馆的宗旨趋同一致。目前,静态共享是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状态,并没有融合动态服务模式,静态服务已不能满足高校学生们的多元化需求,而创客空间恰恰可以填补这一缺点。
从2011年起,创客空间逐渐出现在高校图书馆中。创客空间的创设将用户从消费者向创作者转换。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客”一词就曾出现过,李克强总理走访创客空间并回信鼓励清华大学青年创客者们,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众创新的改革措施。中国政府对开展创客空间构建的重要性认识也对创客空间的发展进行了有力的推动。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高校还是小学都在不断的进行创客空间的建设和创新。
追溯历史,Dougherty(2012)、尤越和贾苹(2015)这些学者都对创客空间做了不同的定义。王敏和徐宽(2013)在论文中也曾对创客空间的类型进行定义。而就创客空间的特征而言,车宝晶(2014)、Barniskis SC(2014)、尤越和贾苹(2015)曾刚(2016)曾分别在其论文中进行总结。
二、创客空间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一)创客空间的概念
创客空间(makerspace)是人们自行组织在一起交流经验协同工作的一个平台,为创客们提供资源共享、提供各种工具、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经验的环境、将想法转变成成品的一个场所和空间。
尤越和贾苹在论文中提到,创客空间是一个创客们进行创意创新的平台,通过汇聚资源、分享资源、利用资源,将思想制造成成品进行展示[1]。Make杂志创始人Dougherty在论文中提到,只要你喜欢创新,敢于创新,那么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创客空间的一员[2]。
对于创客空间的理解,不同学者之间的定义都有着轻微的差异。目前,创客空间已经成为全世界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普遍存在于工厂、制造车间、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之间,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创客空间的类型
王敏和徐宽在论文中提到创客空间通常情况下有提供几种服务: 一,提供各种技术和工具;二,提供一个让个人发挥创造的私人空间服务;三,提供一个创客们交流经验和共享资源的服务平台服务;四,为创客们提供发明创作的服务环境;五,提供公司用来制作项目原型的工具服务;创客空间可供任何人使用。至今为止,创客空间已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它们分别以以下三种类型存在: 独立型创客空间、学校型创客空间、社区服务型创客空间[3]。
(三)创客空间的特征
(1)创造性
车宝晶在论文中提到创客空间为创客们提供了创作平台,激起了创客们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平台里可自由发挥创造,提高了创客们的创造力[4]。尤越和贾苹在论文中提到创客空间也提供了一个环境供大家免费创作和开发,创客空间的一大主要特点是创造性[1]。
(2)共享性
尤越和贾苹在论文中提到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里进行无约束的交流共享,进行思想碰撞,分享不同的想法和技术,以一个团队形式进行创造创新[1]。车宝晶在论文中提到在创客空间里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知识共享等,创客们都是极具创造力的人,他们在开放的创客空间内进行共享最终创造成品[4]。
(3)时效性
曾刚在论文中提到创客们在进行交流时能够及时反应并回馈,大大缩短了知识运用的时间并提高了创造效率[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2
二、创客空间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2
三、高校创建创客空间的重要性 3
四、我国“211”高校创客空间的现状 4
(一)调查的概况 4
1.调查的对象 4
2.调查方法 4
3.调查内容和调查时间 4
(二)调查结果统计 4
1.是否有创客空间资源建设 4
2.有无创客空间资源建设省份分布情况 5
3.创客空间建设时间 5
4.运营模式 6
5. 典型案例分析 7
五、调查结果分析及启示 8
(一)创客空间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8
(二)创客空间未来建设策略 8
六、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9
图1 有无创客空间资源建设省份分布情况 5
图2 “211”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时间与数量的关系 5
图3 “211”高校创客空间运营模式所占比例 7
表1 “211”高校有无创客空间资源建设情况 5
表2 “211”高校创客空间运营模式调查情况 6
“211”高校创客空间的调查研究
引言
因“211”高校学校类别多种多样,遍布全国各地。所以笔者选择我国116所“211”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判断我国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的现状。
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综述
创客空间起源于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个人制造实验室,也就是微观装配实验室,灵感来自“如何创造任何东西”。创客空间在国内的研究相对较晚,其研究的文献数量也相对较少。我国高校建立创客空间主要是针对在校的大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工作提供资源和帮助,使创客空间成为高校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创客空间的宗旨是将知识融合、实现创新,这与高校图书馆的宗旨趋同一致。目前,静态共享是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状态,并没有融合动态服务模式,静态服务已不能满足高校学生们的多元化需求,而创客空间恰恰可以填补这一缺点。
从2011年起,创客空间逐渐出现在高校图书馆中。创客空间的创设将用户从消费者向创作者转换。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客”一词就曾出现过,李克强总理走访创客空间并回信鼓励清华大学青年创客者们,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众创新的改革措施。中国政府对开展创客空间构建的重要性认识也对创客空间的发展进行了有力的推动。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高校还是小学都在不断的进行创客空间的建设和创新。
追溯历史,Dougherty(2012)、尤越和贾苹(2015)这些学者都对创客空间做了不同的定义。王敏和徐宽(2013)在论文中也曾对创客空间的类型进行定义。而就创客空间的特征而言,车宝晶(2014)、Barniskis SC(2014)、尤越和贾苹(2015)曾刚(2016)曾分别在其论文中进行总结。
二、创客空间的概念、类型及特征
(一)创客空间的概念
创客空间(makerspace)是人们自行组织在一起交流经验协同工作的一个平台,为创客们提供资源共享、提供各种工具、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经验的环境、将想法转变成成品的一个场所和空间。
尤越和贾苹在论文中提到,创客空间是一个创客们进行创意创新的平台,通过汇聚资源、分享资源、利用资源,将思想制造成成品进行展示[1]。Make杂志创始人Dougherty在论文中提到,只要你喜欢创新,敢于创新,那么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创客空间的一员[2]。
对于创客空间的理解,不同学者之间的定义都有着轻微的差异。目前,创客空间已经成为全世界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普遍存在于工厂、制造车间、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之间,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创客空间的类型
王敏和徐宽在论文中提到创客空间通常情况下有提供几种服务: 一,提供各种技术和工具;二,提供一个让个人发挥创造的私人空间服务;三,提供一个创客们交流经验和共享资源的服务平台服务;四,为创客们提供发明创作的服务环境;五,提供公司用来制作项目原型的工具服务;创客空间可供任何人使用。至今为止,创客空间已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它们分别以以下三种类型存在: 独立型创客空间、学校型创客空间、社区服务型创客空间[3]。
(三)创客空间的特征
(1)创造性
车宝晶在论文中提到创客空间为创客们提供了创作平台,激起了创客们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平台里可自由发挥创造,提高了创客们的创造力[4]。尤越和贾苹在论文中提到创客空间也提供了一个环境供大家免费创作和开发,创客空间的一大主要特点是创造性[1]。
(2)共享性
尤越和贾苹在论文中提到创客们可以在创客空间里进行无约束的交流共享,进行思想碰撞,分享不同的想法和技术,以一个团队形式进行创造创新[1]。车宝晶在论文中提到在创客空间里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知识共享等,创客们都是极具创造力的人,他们在开放的创客空间内进行共享最终创造成品[4]。
(3)时效性
曾刚在论文中提到创客们在进行交流时能够及时反应并回馈,大大缩短了知识运用的时间并提高了创造效率[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