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的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附件)【字数:9470】
摘 要摘 要本文阐述了基于Web的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登录管理、用户管理、图书管理、借阅管理、查询管理和罚款管理这六大块。系统拟采用将B/S与C/S相结合的体系架构,将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作为开发工具,使用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本系统方案的实施运营,能够方便某高校的广大教职员工查阅和借阅各类图书、期刊信息,也能够减轻图书管理员的负担,提高图书管理效率。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目录
0 引言 1
1 系统规划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国内研究背景 2
1.1.2 国外研究背景 2
1.2 系统目标 3
1.3 系统可行性分析 3
1.3.1 经济可行性分析 4
1.3.2 技术可行性分析 4
1.3.4 操作可行性分析 4
2 系统分析 5
2.1 系统调查 5
2.2 需求分析 6
2.1.1 业务需求分析 6
2.1.2 性能需求 7
2.1.3 安全性需求 7
2.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8
2.2.1 借阅图书流程 8
2.2.2 归还图书流程 9
2.2.3 图书采编流程 9
2.2.4 处理罚款流程 9
2.3 数据流程分析 9
2.3.1 顶层数据流程图 9
2.3.2 系统零层数据流程图 10
2.3.3 零层数据流程图的分解 11
3 系统总体设计 14
3.1 系统架构模式的选择 14
3.1.1 C/S结构模型 14
3.1.2 B/S结构模型 15
3.1.3 C/S与B/S的比较 16
3.1.4架构模式的选择 17
3.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18
3.2.1 借还人员 18
3.2.2 读者 19
3.2.3 采编人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
3.2.4 管理员 19
4 系统详细设计 20
4.1 数据库设计 20
4.1.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20
4.1.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1
4.2 代码设计 23
4.2.1 代码设计概念 23
4.2.2 本系统代码设计 23
4.3 用户界面设计 24
4.4 输入输出设计 25
4.4.1 输入设计 25
4.4.2 输出设计 26
结 论 27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29
基于Web的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Internet技术的发展,信息科技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领域运用网络技术用以改善现有的操作途径。从我国高校的图书馆使用情况上看,虽然绝大多数运用到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但是经调查发现某高校由于管理程序复杂、日常工作量大以及图书信息繁多,加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也不够齐全、便捷,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处理日常图书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某高校广大教职工的需求,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管理系统,提出了构建一个适用于某高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想。在此系统模式中,包含读者、借还人员、管理员和采编人员这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有自己的职能和操作流程[]。
读者登陆系统,可以查询自己的借书详情(如果有罚款则向借还人员还款),还可以向系统发出预约图书的命令。借还人员主要处理读者的预约申请、图书借还,并处理读者过期图书的罚款滞纳金。采编人员主要对图书进行采购和编码分类工作,并定期对图书处理增删改操作。管理员能够对所有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进行增删改操作,比如添加学校新生的、修改学生个人账户信息和删除及注销毕业生账户信息等。
由此可见,设计出这样的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让某高校图书馆用户全面直观地了解图书借阅信息,而后针对系统反馈的图书信息能够及时地做出预约申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系统规划
1.1 研究背景
在以往的传统方式中,对图书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比如图书的索引是借助于索引卡片,日常报表通过手工统计方式完成统计汇总[],而读者的借阅是在登记簿上记录相关信息。这样的方式工作量浩大且效率低下,随着现代图书信息的需求愈发壮大,以往的操作管理方式无疑是满足不了当今日益发展的需求的。因此,需要结合发展迅速的网络科技手段构建一个优良的图书管理系统,以此来减少管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任务。
1.1.1 国内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掀起了有关研究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的热潮,其中南京汇文、北邮MELINETS等大型自动化图书系统[],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这一新名词也是在那时候提出的。但是在那之后,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出现较大的起伏,不仅是在系统的实现技术上,就算是在理论研究上,[]也是没有实现有价值性的突破。有的研究人员甚至认为该系统已经处于顶点,觉得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余地了[]。
伴随着快速的Internet技术改善和网络信息更迭,加之出现的图书馆多分馆等新情况,以及绝大多数图书馆在扩展新业务的同时还深入发展传统业务,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集成系统要不断适应这些兴起的变化[]。经过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后,各个图书馆管理系统都具备了各自的功能,而绝大多数功能都突出表现在网络化服务的强化上。如今在国内,图书馆构建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功能都较为齐全和完备,其囊括了基本的内部业务处理流程。用户无论是在学校、实验室、办公室等地方,只需要借助图书管理系统提供的网上服务功能,通过获取各个单位局域网上的光盘数据,就可以快速对图书或者文献进行访问并检索[]。
目录
0 引言 1
1 系统规划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国内研究背景 2
1.1.2 国外研究背景 2
1.2 系统目标 3
1.3 系统可行性分析 3
1.3.1 经济可行性分析 4
1.3.2 技术可行性分析 4
1.3.4 操作可行性分析 4
2 系统分析 5
2.1 系统调查 5
2.2 需求分析 6
2.1.1 业务需求分析 6
2.1.2 性能需求 7
2.1.3 安全性需求 7
2.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8
2.2.1 借阅图书流程 8
2.2.2 归还图书流程 9
2.2.3 图书采编流程 9
2.2.4 处理罚款流程 9
2.3 数据流程分析 9
2.3.1 顶层数据流程图 9
2.3.2 系统零层数据流程图 10
2.3.3 零层数据流程图的分解 11
3 系统总体设计 14
3.1 系统架构模式的选择 14
3.1.1 C/S结构模型 14
3.1.2 B/S结构模型 15
3.1.3 C/S与B/S的比较 16
3.1.4架构模式的选择 17
3.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18
3.2.1 借还人员 18
3.2.2 读者 19
3.2.3 采编人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
3.2.4 管理员 19
4 系统详细设计 20
4.1 数据库设计 20
4.1.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20
4.1.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1
4.2 代码设计 23
4.2.1 代码设计概念 23
4.2.2 本系统代码设计 23
4.3 用户界面设计 24
4.4 输入输出设计 25
4.4.1 输入设计 25
4.4.2 输出设计 26
结 论 27
致 谢 29
参考文献 29
基于Web的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Internet技术的发展,信息科技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领域运用网络技术用以改善现有的操作途径。从我国高校的图书馆使用情况上看,虽然绝大多数运用到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但是经调查发现某高校由于管理程序复杂、日常工作量大以及图书信息繁多,加上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也不够齐全、便捷,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处理日常图书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某高校广大教职工的需求,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管理系统,提出了构建一个适用于某高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想。在此系统模式中,包含读者、借还人员、管理员和采编人员这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有自己的职能和操作流程[]。
读者登陆系统,可以查询自己的借书详情(如果有罚款则向借还人员还款),还可以向系统发出预约图书的命令。借还人员主要处理读者的预约申请、图书借还,并处理读者过期图书的罚款滞纳金。采编人员主要对图书进行采购和编码分类工作,并定期对图书处理增删改操作。管理员能够对所有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进行增删改操作,比如添加学校新生的、修改学生个人账户信息和删除及注销毕业生账户信息等。
由此可见,设计出这样的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让某高校图书馆用户全面直观地了解图书借阅信息,而后针对系统反馈的图书信息能够及时地做出预约申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系统规划
1.1 研究背景
在以往的传统方式中,对图书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比如图书的索引是借助于索引卡片,日常报表通过手工统计方式完成统计汇总[],而读者的借阅是在登记簿上记录相关信息。这样的方式工作量浩大且效率低下,随着现代图书信息的需求愈发壮大,以往的操作管理方式无疑是满足不了当今日益发展的需求的。因此,需要结合发展迅速的网络科技手段构建一个优良的图书管理系统,以此来减少管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任务。
1.1.1 国内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掀起了有关研究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的热潮,其中南京汇文、北邮MELINETS等大型自动化图书系统[],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第三代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这一新名词也是在那时候提出的。但是在那之后,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出现较大的起伏,不仅是在系统的实现技术上,就算是在理论研究上,[]也是没有实现有价值性的突破。有的研究人员甚至认为该系统已经处于顶点,觉得没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余地了[]。
伴随着快速的Internet技术改善和网络信息更迭,加之出现的图书馆多分馆等新情况,以及绝大多数图书馆在扩展新业务的同时还深入发展传统业务,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集成系统要不断适应这些兴起的变化[]。经过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后,各个图书馆管理系统都具备了各自的功能,而绝大多数功能都突出表现在网络化服务的强化上。如今在国内,图书馆构建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功能都较为齐全和完备,其囊括了基本的内部业务处理流程。用户无论是在学校、实验室、办公室等地方,只需要借助图书管理系统提供的网上服务功能,通过获取各个单位局域网上的光盘数据,就可以快速对图书或者文献进行访问并检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