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91218091700]
摘要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对企业员工信息的有效管理,越来越重要。大型企业,员工动不动成千上万,原先的EXCEL表格管理,笔记本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智慧管理才是企业的正确选择。良好的企业员工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节省公司的人力财力,让公司做到良好的管理员工信息。
本系统是一个小型的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可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简单有效的管理。本系统基于winforms技术以及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平台,选用三层架构,共划分为身份登陆、员工部分和管理员部分三个模块,基本实现了员工及管理员登录,员工查看及修改个人信息,员工请假,员工签到,管理员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员管理员工的请假和签到信息、管理员添加供公司简介和公司近况的功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员工信息系统SQLServer系统
目 录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2
1.4 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目标 2
2. 系统技术背景 3
2.1三层架构 3
2.1.1三层结构原理 3
2.1.2各层的作用 3
2.1.3具体的区分方法 3
3.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5
3.1 什么是数据库 5
3.2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5
3.3数据库设计的优缺点 5
3.4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6
3.5数据库设计步骤注意事项 6
3.6数据库表设计 7
4. 系统概要设计 11
4.1 系统结构设计 11
4.1.1 系统模块划分 11
4.1.2 各模块功能 13
4.1.3企业员工信息系统会具有下述优点: 14
5. 企业信息系统详细设计 14
5.1 配置数据库连接 14
5.2 登录功能 15
5.3 公司信息 17
5.4 个人信息 20
5.5考勤信息 26
5.6修改密码及退出 29
5.7管理员部分 30
6.论文工作总结 37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0
1. 2. 绪论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近一步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越来越多,越做越大。这就导致企业员工越来越多。人员信息的复杂,牵扯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企业人员的信息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1.1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
2000年后,计算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人们越来越追求自动化,智能化。而计算机为这提供了可能性。各地高校都开始了信息化的教学,帮助青年人更好的使用计算机,普及计算机的使用,这为计算机走进生活,为人们服务做下了铺垫。
国家对经济的重视,国内鼓足力气发展经济,企业,工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招收大量人员入厂。人员的数量,人员的流动,导致人员信息的千变万化,数据量也飞速的提升,良好的人员数据信息管理这就必不可少。原先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合于现在这个社会。企业需要信息管理简单化,需要节省人力财力,以及时间。
人员信息越来越复杂化,使用人工记录管理,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记录时而且非常容易出错,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管理起来也是如此,极容易出现细微的错误。当失误产生时,有可能会造成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人工管理企业员工信息数据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信息管理存在着必然性。程序员开发出适应于当下企业的企业员工信息系统,是尤为紧迫的。
以员工基本信息为主,职位,薪资,签到等为辅的企业员工系统,对解决人员信息的数据,以及对人员信息的变动,职位变动,签到等实际问题的处理都有着非常巨大的优越性。计算机管理,将极大的提升企业对员工信息管理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对员工信息的管理。为企业更好的管理员工信息,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在于为企业设计出合理,简洁,实用的企业员工管理系统。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是每个企业单位都必须拥有的,系统的员工信息对企业上层和领导者来说,方便他们熟悉每一个员工,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充足的用户信息。对于员工来说,系统可以让自己查看自己的基本信息,签到,收入,公司状况等,这为每个员工了解自己,了解公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系统企业员工都可以使用,管理员拥有特殊权限。该系统预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开放性,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只需使用账号就可以登录,查看信息,修改信息。
2)管理员拥有特殊权限,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操作,对企业发布的信息进行操作。
3)基于WinForm,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4)包含了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提供员工的基本信息,便于对员工信息的管理,了解,统一管理。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如今科技的迅速发展,企业都走上了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企业都在使用企业员工信息系统。有些大型企业的员工信息系统是相当复杂的,考虑的非常全面,数据库的设计全面到位。对于小型企业,十来人的来说,数据库的设计就非常简单,接口简单,功能简单,能方便管理即可。企业员工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工号,住址,电话等基本信息,当然还包括员工的工资信息,员工每月的签到信息。公司的信息也可以发布,让员工关注企业的最新状态,招聘信息等。
1.4 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目标
本系统企业员工都可以使用,管理员拥有特殊权限。该系统预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开放性,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只需使用账号就可以登录,查看信息,修改信息。
2)管理员拥有特殊权限,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操作,对企业发布的信息进行操作。
3)基于WinForm,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4)包含了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提供员工的基本信息,便于对员工信息的了解,统一管理。
2. 系统技术背景
2.1三层架构
在百度百科中有关三成架构的定义中提到:三层架构是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2.1.1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把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2.1.2各层的作用
1:资料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表示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2.1.3具体的区分方法
1:资料访问层:主要看你的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他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它操作。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表示层位于最外层(最上层),最接近用户。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接口。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资料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摘要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对企业员工信息的有效管理,越来越重要。大型企业,员工动不动成千上万,原先的EXCEL表格管理,笔记本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智慧管理才是企业的正确选择。良好的企业员工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节省公司的人力财力,让公司做到良好的管理员工信息。
本系统是一个小型的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可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简单有效的管理。本系统基于winforms技术以及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平台,选用三层架构,共划分为身份登陆、员工部分和管理员部分三个模块,基本实现了员工及管理员登录,员工查看及修改个人信息,员工请假,员工签到,管理员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员管理员工的请假和签到信息、管理员添加供公司简介和公司近况的功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员工信息系统SQLServer系统
目 录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2
1.4 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目标 2
2. 系统技术背景 3
2.1三层架构 3
2.1.1三层结构原理 3
2.1.2各层的作用 3
2.1.3具体的区分方法 3
3.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5
3.1 什么是数据库 5
3.2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性 5
3.3数据库设计的优缺点 5
3.4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6
3.5数据库设计步骤注意事项 6
3.6数据库表设计 7
4. 系统概要设计 11
4.1 系统结构设计 11
4.1.1 系统模块划分 11
4.1.2 各模块功能 13
4.1.3企业员工信息系统会具有下述优点: 14
5. 企业信息系统详细设计 14
5.1 配置数据库连接 14
5.2 登录功能 15
5.3 公司信息 17
5.4 个人信息 20
5.5考勤信息 26
5.6修改密码及退出 29
5.7管理员部分 30
6.论文工作总结 37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0
1. 2. 绪论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近一步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越来越多,越做越大。这就导致企业员工越来越多。人员信息的复杂,牵扯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企业人员的信息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1.1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
2000年后,计算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人们越来越追求自动化,智能化。而计算机为这提供了可能性。各地高校都开始了信息化的教学,帮助青年人更好的使用计算机,普及计算机的使用,这为计算机走进生活,为人们服务做下了铺垫。
国家对经济的重视,国内鼓足力气发展经济,企业,工厂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招收大量人员入厂。人员的数量,人员的流动,导致人员信息的千变万化,数据量也飞速的提升,良好的人员数据信息管理这就必不可少。原先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合于现在这个社会。企业需要信息管理简单化,需要节省人力财力,以及时间。
人员信息越来越复杂化,使用人工记录管理,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记录时而且非常容易出错,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管理起来也是如此,极容易出现细微的错误。当失误产生时,有可能会造成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人工管理企业员工信息数据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信息管理存在着必然性。程序员开发出适应于当下企业的企业员工信息系统,是尤为紧迫的。
以员工基本信息为主,职位,薪资,签到等为辅的企业员工系统,对解决人员信息的数据,以及对人员信息的变动,职位变动,签到等实际问题的处理都有着非常巨大的优越性。计算机管理,将极大的提升企业对员工信息管理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对员工信息的管理。为企业更好的管理员工信息,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在于为企业设计出合理,简洁,实用的企业员工管理系统。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是每个企业单位都必须拥有的,系统的员工信息对企业上层和领导者来说,方便他们熟悉每一个员工,为他们的决策提供充足的用户信息。对于员工来说,系统可以让自己查看自己的基本信息,签到,收入,公司状况等,这为每个员工了解自己,了解公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系统企业员工都可以使用,管理员拥有特殊权限。该系统预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开放性,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只需使用账号就可以登录,查看信息,修改信息。
2)管理员拥有特殊权限,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操作,对企业发布的信息进行操作。
3)基于WinForm,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4)包含了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提供员工的基本信息,便于对员工信息的管理,了解,统一管理。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如今科技的迅速发展,企业都走上了数字化,自动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企业都在使用企业员工信息系统。有些大型企业的员工信息系统是相当复杂的,考虑的非常全面,数据库的设计全面到位。对于小型企业,十来人的来说,数据库的设计就非常简单,接口简单,功能简单,能方便管理即可。企业员工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员工的信息进行管理,,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工号,住址,电话等基本信息,当然还包括员工的工资信息,员工每月的签到信息。公司的信息也可以发布,让员工关注企业的最新状态,招聘信息等。
1.4 信息系统要实现的目标
本系统企业员工都可以使用,管理员拥有特殊权限。该系统预计要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开放性,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只需使用账号就可以登录,查看信息,修改信息。
2)管理员拥有特殊权限,可以对员工信息进行操作,对企业发布的信息进行操作。
3)基于WinForm,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4)包含了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功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提供员工的基本信息,便于对员工信息的了解,统一管理。
2. 系统技术背景
2.1三层架构
在百度百科中有关三成架构的定义中提到:三层架构是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2.1.1三层结构原理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把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2.1.2各层的作用
1:资料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表示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2.1.3具体的区分方法
1:资料访问层:主要看你的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他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它操作。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表示层位于最外层(最上层),最接近用户。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接口。
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例如Martin Fowler在《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一书中,将整个架构分为三个主要的层:表示层、领域层和资料源层。作为领域驱动设计的先驱Eric Evans,对业务逻辑层作了更细致地划分,细分为应用层与领域层,通过分层进一步将领域逻辑与领域逻辑的解决方案分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