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通科研推广与创业实践

1.1.2 “就业难”问题解析
一方面是社会原因:实施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在我国也进入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有限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背景下,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众多,用人单位也提高了对就业大学生的要求。甚至于用人单位只需付出本科生的成本就可以招到硕士生员工,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这样就造成了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准备以高学历来提高自身竞争力[4]。事实上,选择深造也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方法,因为大学生人口基数很大,能够继续深造的人员所占比例依然不大。 HM000107
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众多大学生对自己的理想和职业规划不明确,对读大学的目的也不清楚。在学校里没有使得自身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且,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工作及报酬期望过高[5],在不清楚自己斤两的情况下期待理想中的工作。另外,一些大学生享乐思想严重,期待不劳而获。网络上有份调查统计,如果给你月薪4.5万元,你会选择什么职业?选项中有教师,医生,飞行员,律师……还有什么都不做。结果显示有1/3的人选择了什么都不做。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解决就业难问题,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社会或者学校,我们大学生自身也需要完善自身知识和能力,寻求就业新途径。
1.2 大学生创业必要性分析
1.2.1大学生创业必要性
创业活动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一批新兴企业在各国的经济舞台上表现出色,会为促进国家GDP增长和增加就业岗位的做出贡献,美国的微软,韩国的三星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二,创业活动催生出大量的中小企业,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变革,利于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三,创业活动使许多追求自我价值的人实现理想。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主观能动性高,能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第四,创业先行者成功的创业模式具有示范效应[6],能够引导更多后来者的创业行为,像丁磊,柳传志等人的成功案例会吸引更多从事互联网创业的人员。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这对于对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创业者作为带来一个行业变化的人,都是一个伟大的人。可以看到创业核心的岗位,从2002年调查的时候,1997到2001年创业不活跃的国有、集体企业等净减少5343万的工作机会,而民营企业是提供了 1407万个工作机会[7]。美国也是这样的,15%的新公司创造了94%的新就业机会。
青年创业中国强!大学生是社会中思维最活跃,最具有创业潜能的群体之一。大学生不仅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可以迅速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大学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相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去。
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自身就业,还能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对缓解社会压力和维护社会稳定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2 大学生创业现状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得较晚,直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教育才在我国部分高校试行。之后,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国科协会、共青团中央、全国高学联在我国创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是由于这个竞赛的成功开办,我国高校学子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了,十几年间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由零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十几万人[8]。
但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一,人数偏少。据往年统计结果显示,我国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比例只有2%,尽管约半数人有创业的念头,但是大豆持观望态度,不敢迈出第一步;二,创业的行业技术含量低。不少创业大学生选择了开餐馆,复印店,或者做中介等行业,这些行业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又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管理经验,对大学生而言,实在是大材小用;三,坚持到底者很少。一些大学生一腔热血投入到创业中,没有对市场做细致的分析调研[9],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施创业中遇到各类困难,无能为力,只得放弃。甚至有人为此背负沉重债务。
大学生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其创业才能。不仅要有科学可行的创业模式可以参考,还需要进行系统完备的创业知识学习,另外还需要尽量多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10],积累经验。
当今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毕业即失业等问题已经牵动社会各方面的神经。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并可以取得成功的话,则可以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创业 势在必行!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大学生就业现状  1
1.1.1 大学生就业现状  1
1.1.2 “就业难”问题解析  2
1.2 大学生创业必要性分析  2
1.2.1大学生创业必要性  2
1.2.2 大学生创业现状  3
第2章 声通团队科研成果简介  4
2.1 科研成果简介  4
2.1.1 项目成果介绍  4
2.1.2 论文专利介绍  4
2.2 关键技术展示  4
2.2.1 大功率单脉冲超声信号发生器  4
2.2.2 超声波水下构建物清洗装置  5
2.2.3 基于FPGA的超声波时差测量软件  6
第3章 我的科技创新实践  8
3.1 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竞赛  8
3.1.1 智能小车原理简介  8
3.1.2 主要模块设计  8
3.2 TI杯电子设计竞赛  12
3.2.1 系统方案设计、比较与论证  13
3.2.2理论分析与计算  15
3.2.3 主要电路设计  17
3.2.4 软件设计流程图  20
第4章 声通团队创业探索案例  21
4.1 SF6电气安全智能检测系统  21
4.2 多功能超声波清洗消毒机  22
4.3 上海睿清进出口有限公司  23
4.4 创业模式探索结论  25
第5章 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28
5.1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  28
5.2 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29
5.2.1 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29
5.2.2 对创业学生的建议  31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33
6.1 总结  33
6.2 展望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 录  37
一.声通团队科研成果明细  37
二.上海睿清进出口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39
三.攻读学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40 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31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