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
高校教师的工作量不仅可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关系到高校教师业绩考核、津贴发放、评职称等工作,纯手工的方式不仅复杂还容易出错,所以开发一个高效智能的工作量管理系统很有必要。论文叙述了工作量管理系统从选题、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完整的开发过程,并给出系统的测试和结论。系统采用B/S模式,C#作为开发语言,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 R2,主要实现文件导入、教学任务分配、工作量的计算与分配、添加批次等功能,最终完成的系统满足预期的功能要求,运行良好。关键词 教学工作量,ASP.NET,B/S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使“数字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关键字,这也使得人们处理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1]。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以前的那种纯手工操作的方式早已经落后,想单单的借助人工力量明显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所以,在新型技术互联网的帮助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
目 录
1 引言 1
1.1 开发背景 1
1.2 开发目的和意义 1
1.3 研究现状 2
2 所采用的开发技术 2
3 系统的需求分析 3
3.1 用户需求 4
3.2 功能性需求 5
3.3 可行性分析 6
3.4 系统的用例图 7
4 数据库设计 8
4.1 数据库的设计理念 8
4.2 概念模型设计 8
4.3 数据库逻辑设计 12
5 系统的总体设计 15
5.1 管理员功能模块 15
5.2 教师功能模块 16
5.3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17
6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18
6.1 教师前台登录页面 18
6.2 管理员后台登录页面 22
7 系统测试 26
7.1 系统测试的目的 26
7.2 系统的测试效果 28
7.3 系统测试的内容 29
结 论 31
致 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
参 考 文 献 33
1 引言
1.1 开发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使“数字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关键字,这也使得人们处理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1]。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以前的那种纯手工操作的方式早已经落后,想单单的借助人工力量明显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所以,在新型技术互联网的帮助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
科学技术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此种影响下,对于高校教务信息管理工作来说,如同面临一个顺应时代变迁的机遇和挑战。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经常体现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和职称评定的基础上。教师工作量的规范和统计是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对人事分配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关键。传统管理模式是基于手工的方法,在数据回顾和评估结果时十分困难,产生的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人为或统计因素造成的错误。而且,手工输入的数据难免会产生一些误差,这误差可能是人为也有可能是失误所导致等,这些都会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带来一些麻烦,也可能会干扰最终的估算值[2]。伴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也都大幅度的呈增长的趋势。所以,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并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高效率的信息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2 开发目的和意义
随着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本系统,一方面可以取代普通手动的低效率统计,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精准高效的计算和统计。最终在更多的高校中,可以实现教师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的环保化、智能化、规模化。从而提升教学工作量评估结果的真理性、准确性、公平性。?
老师教学工作量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多而广,其中主要包含课程教师、课程性质、课程时数、指导程度等方面,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手动处理,将会耗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其计算量非常大,并且还要多次的检查,显然增大了工作量。通过本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有更多的老师可以自行查询平时授课的工作量以及查看评估审核的结果。与此同时,大量的减轻了教学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也使得他们的管理更加的高效和规范。计算机应用程序化管理与传统人工汇总管理相比,前者明显存有诸多优点,比如:能够快速查询工作量的信息、查出来的信息准确、汇总所有工作量速率快等等,这些优点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研究现状
本系统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设计开发出一个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该系统是要应该能够满足一般高校对于教学工作量统计汇总的需求。在国外对于这种管理方式,其方法与系统是紧密结合的。高校的数据信息存储于局域网内,将所有链接集于一体,全方位考虑,管理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3]。经过长久的实践与改进,国外关于此种管理模式已发展较完善。
就目前而言,伴随着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在国内的大多数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琐,在年底都要进行统计汇总,现如今都是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工作量极其大。不仅现在招生人数在逐渐扩招,而且学校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都在不断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的脚步,因为它虚耗了太多的人工力量和物质力量。在现如今的这个网络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一定会替代那些古板的管理方法。该系统根据实际需求,有目的性的去完成工作量的分类、教学任务的分配、理论和实验工作量等功能需求,并且精细的划分到每一个功能重点,最终实现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4]。
2 所采用的开发技术
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是一个主要着力于高校教师教学这方面的系统,本系统采用的技术是ASP.NET,任何一个好的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其较高的效率,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5]。综合多方面考虑,我将选择ASP.NET技术。本系统选择的环境是VS2017,以SQL SERVER 2008 R2作为数据库。与SQL SERVER 2008相比较来说,我认为前者要比后者更加方便灵活。
ASP.NET是ASP的优化技术,也是新一代脚本语言。它支持充分的服务器组件,还有效的减少了大量的代码编写。ASP.NET在网站开发应用程序方面,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它主要的优点有:易管理、防盗取、可部署还极易存易输出等。有很强大的编程环境,ASP.NET使得C#成为一种面向对象的基础语言,在ASP.NET开发中,C#担任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该技术支持视图状态,用ASP.NET技术来设计本系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开发效率也跟上节奏了。因此,从开发效率角度来分析,我将使用ASP.NET技术开发本系统。既然选择了ASP.NET,那么肯定离不开的是B/S模式,以及三层架构,从方便的角度去考虑,B/S模式要比C/S模式更加方便灵活[6]。
目 录
1 引言 1
1.1 开发背景 1
1.2 开发目的和意义 1
1.3 研究现状 2
2 所采用的开发技术 2
3 系统的需求分析 3
3.1 用户需求 4
3.2 功能性需求 5
3.3 可行性分析 6
3.4 系统的用例图 7
4 数据库设计 8
4.1 数据库的设计理念 8
4.2 概念模型设计 8
4.3 数据库逻辑设计 12
5 系统的总体设计 15
5.1 管理员功能模块 15
5.2 教师功能模块 16
5.3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17
6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18
6.1 教师前台登录页面 18
6.2 管理员后台登录页面 22
7 系统测试 26
7.1 系统测试的目的 26
7.2 系统的测试效果 28
7.3 系统测试的内容 29
结 论 31
致 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
参 考 文 献 33
1 引言
1.1 开发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使“数字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关键字,这也使得人们处理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1]。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以前的那种纯手工操作的方式早已经落后,想单单的借助人工力量明显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所以,在新型技术互联网的帮助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
科学技术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此种影响下,对于高校教务信息管理工作来说,如同面临一个顺应时代变迁的机遇和挑战。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经常体现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和职称评定的基础上。教师工作量的规范和统计是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对人事分配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关键。传统管理模式是基于手工的方法,在数据回顾和评估结果时十分困难,产生的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一些人为或统计因素造成的错误。而且,手工输入的数据难免会产生一些误差,这误差可能是人为也有可能是失误所导致等,这些都会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带来一些麻烦,也可能会干扰最终的估算值[2]。伴随着互联网的大发展,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也都大幅度的呈增长的趋势。所以,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并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高效率的信息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1.2 开发目的和意义
随着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本系统,一方面可以取代普通手动的低效率统计,另一方面还可以针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精准高效的计算和统计。最终在更多的高校中,可以实现教师教学工作量信息管理的环保化、智能化、规模化。从而提升教学工作量评估结果的真理性、准确性、公平性。?
老师教学工作量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多而广,其中主要包含课程教师、课程性质、课程时数、指导程度等方面,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手动处理,将会耗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其计算量非常大,并且还要多次的检查,显然增大了工作量。通过本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有更多的老师可以自行查询平时授课的工作量以及查看评估审核的结果。与此同时,大量的减轻了教学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也使得他们的管理更加的高效和规范。计算机应用程序化管理与传统人工汇总管理相比,前者明显存有诸多优点,比如:能够快速查询工作量的信息、查出来的信息准确、汇总所有工作量速率快等等,这些优点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研究现状
本系统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设计开发出一个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该系统是要应该能够满足一般高校对于教学工作量统计汇总的需求。在国外对于这种管理方式,其方法与系统是紧密结合的。高校的数据信息存储于局域网内,将所有链接集于一体,全方位考虑,管理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3]。经过长久的实践与改进,国外关于此种管理模式已发展较完善。
就目前而言,伴随着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在国内的大多数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琐,在年底都要进行统计汇总,现如今都是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工作量极其大。不仅现在招生人数在逐渐扩招,而且学校教师的数量以及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都在不断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的脚步,因为它虚耗了太多的人工力量和物质力量。在现如今的这个网络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一定会替代那些古板的管理方法。该系统根据实际需求,有目的性的去完成工作量的分类、教学任务的分配、理论和实验工作量等功能需求,并且精细的划分到每一个功能重点,最终实现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4]。
2 所采用的开发技术
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是一个主要着力于高校教师教学这方面的系统,本系统采用的技术是ASP.NET,任何一个好的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其较高的效率,同时也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5]。综合多方面考虑,我将选择ASP.NET技术。本系统选择的环境是VS2017,以SQL SERVER 2008 R2作为数据库。与SQL SERVER 2008相比较来说,我认为前者要比后者更加方便灵活。
ASP.NET是ASP的优化技术,也是新一代脚本语言。它支持充分的服务器组件,还有效的减少了大量的代码编写。ASP.NET在网站开发应用程序方面,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它主要的优点有:易管理、防盗取、可部署还极易存易输出等。有很强大的编程环境,ASP.NET使得C#成为一种面向对象的基础语言,在ASP.NET开发中,C#担任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该技术支持视图状态,用ASP.NET技术来设计本系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开发效率也跟上节奏了。因此,从开发效率角度来分析,我将使用ASP.NET技术开发本系统。既然选择了ASP.NET,那么肯定离不开的是B/S模式,以及三层架构,从方便的角度去考虑,B/S模式要比C/S模式更加方便灵活[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