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的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源码)【字数:10586】

摘 要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大多面临着质量得不到控制,从而造成资源、时间、人力的浪费等问题。制造生产者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快速的了解当前阶段工厂的制造质量,造成损失和资金的流失。开发一个具备分析加工质量数据,辅助生产者及时了解加工的产品的质量,做出对应措施,解决问题的系统是迫在眉睫的。本系统是基于B/S架构的利用SPC的技术对工业生产加工进行质量控制,使用对象为汽车零部件的厂商,系统可以帮助他们对汽车对发动机、变速器生产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不过,系统不直接与底层设备交互,而是对制造执行系统MES采集并且保存到现场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筛选,绘制成图表显示在网页上。除此之外,还为使用者提供了相关的一些数据维护功能,以此来保证,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工作量,方便管理。为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提供质量数据,以此来达到控制生产质量的目的。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国内外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成果 1
1.2.2 国内研究成果 1
1.3 本文工作 2
1.4 文章组织结构 2
第二章 系统的解决方案 4
2.1设计方案的选择 4
2.1.1系统模式的选择 4
2.1.2开发工具的选择 4
2.2设计方案的说明 5
2.2.1系统设计的意义 5
2.2.2系统的总体描述 5
2.3系统解决的问题 5
第三章 详细设计 7
3.1系统的整体架构 7
3.2系统功能 7
3.2.1登录功能 7
3.2.2质量数据查询功能 9
3.2.3订单维护、物料维护、人员维护功能 10
3.2.4图形绘制功能 13
第四章 算法及参数解释 17
4.1相关算法描述 17
4.1.1均值图 17
4.1.2极差图 18
4.1.3标准差图 19
4.1.4正态分布图 19
4.1.5基本趋势图 21
4.2相关参数简要说明 2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1 UCL、CL、LCL 22
4.2.2 CPK 22
第五章 设计体会与总结 24
致 谢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计划[1]。由于工业革命等一些历史原因,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制造业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很多年之前,德国就提出了“工业4.0”的方针,推行“工业4.0”战略来让本国的让制造业更上一层楼。德国的机械制造业最强,所以德国更希望从自动化层升格到信息化层
近十年来,我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但是,我国在世界制造业格局中仅仅是在产量上占优势,这跟我国是人口大国不无关系,在制造的效率上,科学性和可靠性上,我们跟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化格局中占有很重的比例,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互联网+的模式的日益发达,将制造业转型为“智慧工厂”是大势所趋。
针对我国制造业如今面临的质量不可控制、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问题。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对加工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1.2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研究成果
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美国贝尔实验室休哈特博士采用正态分布特许于生产过程的控制,目前已变成生产控制产出的主要工具之一[3]。SPC即统计过程控制,它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因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它的影响,使整个生产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素影响的受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但是早期的SPC的应用大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革命,国外率先进入计算机的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发现,将SPC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实现质量控制。国外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工业制造行业,都是领先于中国的。
1.2.2 国内研究成果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没能搭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班车,计算机技术相较于国外也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以德国为首的制造业强国,他们在工业生产装配线上已经不是简单的自动化生产了。物联网地飞速发展让这些制造强国推出了“计算机+自动化设备”的模式。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中国的制造业行业还有很多的企业处于以电能为动力,实现劳动分工和大批量生产的阶段,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他们的第一步是需要走上通过使用电子和信息技术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有一些企业的生产模式已经是自动化生产模式了,但是仅仅是自动化的加工,却没有对生产的质量数据和生产的质量进行维护和控制。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总体来说,我国有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模式还是很落后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振兴中国的制造业,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的经营企业,开发一个数据分析的软件是有必要的。
1.3 本文工作
《国富论》中指出: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 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4]”在“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之下,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质量,是当务之急。
中国的制造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生产效率低下、加工过程中过多的物料浪费、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无法对生产加工进行质量控制,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这种情况的产生大多是由于生产企业的管理层信息的滞后和无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导致的。
本系统地开发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对生成过程中产生的加工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相关的数据在网页中绘制成图表的形式。本系统中分析的数据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数据。在正常的自动化生产加工过程中,壳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会控制自动化设备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如拧紧值、压装值、气密值等一些数据。制造执行系统MES会去跟底层设备交互读取数据保存在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本系统会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如上限值、下限值、制造能力指数等值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系统除了会将待处理的样本数据绘制在网页的图表中,也会将一些计算的值(如制造指数)一同显示在网页中,另外会有基于SPC概念的辅助线清晰地标注在图表上,让使用者一看图表就可以判断出现阶段的加工生产的一些质量情况,从而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让生产效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4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