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源码)【字数:11844】

摘 要在植物病虫害识别和分类管理模块的过程中,本文讨论了植物栽培的理论和实践技术,以及植物病虫害识别系统的构建和实施。在比较国内外农业识别诊断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实施方案,促进了植物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的网络化,扩大了植物病虫害识别系统的应用空间。以病虫害识别和分类管理模块为例,主要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论文的前半部分,对植物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植物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开发方法,问题解决和主要工作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描述。然后,介绍了该项目植物病虫害核心部分的识别诊断系统,系统分析和技术方案描述。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关于病虫害识别,分类管理,数据库和界面。本系统在windows7的系统环境下,采用的开发工具为Android Studio,将SQLite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的编程语言为Java,该系统的功能较为实用,安全性较高。在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讨论了植物管理模块,植物的栽培理论和实践所需技术以及远程植物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在对照国内外农业识别诊断系统进行的基础上,讲述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推广了植物病害网络诊断识别系统,扩展了空间的植物病害诊断识别系统的应用范围。
目 录
第1章 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3
1.3.1研究目的 3
1.3.2研究意义 3
1.4全文组织结构 3
第2章 开发环境和技术介绍 5
2.1Java介绍 5
2.2Android概述 5
2.3C/S架构概述 6
2.4开发工具介绍 6
2.5通信介绍 7
第3章 需求分析 8
3.1可行性分析 8
3.2功能性需求分析 8
3.2.1系统概述 8
3.2.2开发环境需求分析 9
3.2.3性能需求分析 9
第4章 系统的设计 10
4.1系统初步设计分析 10
4.2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1阅览模块 10
4.2.2识别模块 11
4.2.3历史记录模块 11
4.3数据库设计 12
4.3.1数据库介绍 12
4.3.2ER图 12
4.3.3 数据库信息表 13
第5章 系统实现 14
5.1主要界面 14
5.2详细实现 16
5.2.1阅览模块详细实现 16
5.2.2识别模块详细实现 19
5.2.3历史记录 21
5.3网络通信 23
第6章 系统测试 24
6.1测试方法 24
6.2应用运行环境 24
6.3功能测试 24
6.3.1分类管理 24
6.3.2历史记录 24
6.3.3图片识别 25
6.4性能测试 25
6.5测试结论 26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27
7.1总结 27
7.2展望 27
附 录 28
致 谢 31
第1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现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技术上发展还相对缓慢,技术相对落后。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和信息日益更新,农业技术的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农业病虫害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农业信息化的逐步发展,智能手机和计算机在农民中普及,农村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很快发展。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病虫的图像信息和防治经验,设计开发了植物病虫害识别诊断系统,弥补了农民经验不足的问题,控制植物疾病。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在植物种植时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在植物病虫害治理防护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方面在逐步增多。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手机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2]。手机的价格也在逐年下降,拥有自己的手机已不再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特别是低成本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手机不仅具有了简单的通讯功能,还具有了更加开放强大的操作系统[3]。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安装所需应用,这使手机的功能得到了无限扩展的能力。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识别系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最早始于80年代的植物病研究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当时研究人员开发出的大豆病害诊断系统,未经训练的用户能够快速地用该系统识别出大豆病症。经过后期严格测试,此系统的诊断能力已经超过了现实中的专家。之后美、日、英、荷兰、加拿大等国家都相继开发出了农业领域的识别系统[4]。
农业识别系统是从80年代末才开始发展壮大的,当时人们预测到90年代农业识别系统还将继续发展壮大。从系统应用领域来看,此类识别系统主要应用在农作物的病害管理和动植物生产和决策管理中。系统分布区域,美国等机械水平高的发达多家占绝大部分,甚至超过了80%;其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的国家仅占不到20%[5]。
今天识别系统深深影响着作物的生产系统。在未来,农业识别系统将成为综合性的辅助性决策系统[6],系统将在包括浇灌、施肥、杂草的控制栽培、除草剂方面的使用、害虫的控制、杀虫剂方面的使用等诸多方面得到运用。除此之外,在流行病、病理的研究、农作物的病害诊断、农作物的育种、无公害管理、农场的整体规划等也是农业识别系统的重要应用方面。
在1984年,日本的农业部门就组织了一个名为“知识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预测与应用”调查委员会,当时大约70余名专家共同进行此项工作[7]。在1986年,该委员会联合农业部共同出版了书籍《精农技术与尖端技术的融合》[8],此项目的开展反映了当时日本政府对这一高新技术的高度重视。在此之后的多年时间里,日本的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关于知识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这一庞大的计划,这项计划展现了在未来农业类识别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在1988年,西德联合多国共同举办了名为“专家系统在农业方面应用前景”的研讨会,多国科学家和农业专家提出了对未来农业领域开展研究的新设想[9]。同年在美国中北部地区,提出并开展了保护农业生产的识别系统,此系统首先是对农民开展咨询,告诉当地农场主应当如何兼顾土壤保护和赚取更大利益两个方面。预测的最终系统将包含超过150个识别系统的程序,里面的每个识别系统的程序均能提供相应知识领域的建议,保证农业的快速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4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