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宝石学特征研究

摘 要中国现有文化越来越被重视,和田玉文化博大精深,深入人心,由此中国和田玉市场同样被消费者所重视所喜爱。新疆和田玉一直是我国主要的优良软玉玉材,近几年,跟着优良玉材的削减,和田玉在市场上的价钱也在一起飙升,特别是,新疆和田玉中极品羊脂白玉,其独特的羊脂白的特点一直是人们存眷的焦点,因为市场价钱太高,产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价钱。本文通过对比文献中新疆不同品种和田玉的不同地质背景,验证新疆不同品种和田玉的宝石学特征。
目 录
1绪论 5
1.1新疆和田玉概述 5
1.2研究现状 6
1.3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6
1.3.1研究目的 7
1.3.2研究意义 7
1.4玉文化 7
2 新疆和田玉产地地质背景论述 7
3 新疆产地和田玉特征论述 10
3.1宝石学特征 10
3.2谱学性质 11
3.3与其他产地和田玉综合对比 13
3.4软玉相似玉石对比与鉴别 14
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绪论
1.1新疆和田玉概述
和田玉是软玉,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也有很多玉石存在,比如新疆的和田玉,辽宁的岫玉,河南南阳玉;陕西蓝田玉,甘肃酒泉玉等等,这五种玉石在中国并称为“中国五大玉石”。
和田玉在中国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都被视为国粹,和田玉文化更是被中国人所看重。和田玉文化是中国人民及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田玉的重要性重点体现在中国古老文明的传统文化中,更在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孔子曾说玉有十一德,君子的高贵品德与玉的品质相同。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玉德总结为“仁”、“义”、“智”、“勇”、“洁”五德。和田玉现在早已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装饰品,更是佩戴者身份、地位、修养的代表。和田玉具备了人们追求的高尚的道德价值观。
从古至今,和田玉在我国就格外受欢迎,和田玉无论是在玉质还是文化内涵都能在所有玉石中脱颖而出,和田玉也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玉器主要原料,和田玉的硬度韧度都是很适合作为盘玩,摆件,手把,挂件等物品的,和田玉在中国的传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化,在现代生活中都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渐渐的由于和田玉在市场上,在现如今都成了收藏者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和田玉虽物美却不价廉,但仍受购买者,收藏者的喜爱。由于和田玉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所以购买和田玉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在供不应求的时代,和田玉的仿冒品也就越来越多,比如价格相对较低的并称中国五大玉石中的蓝田玉,南阳玉等结构光泽等方面与和田玉类似的玉石作为仿冒和田玉的玉石制品。出售者通过这种办法以牟取私利。消费者和收藏者也在摸索中成长,对于和田玉的仿冒品的鉴定鉴别也在慢慢学习慢慢研究的过程中,和田玉的仿冒品也渐渐在和田玉的市场上逐渐消失。在昆仑山余脉中发现了俄罗斯玉,和田玉的市场再次受到了冲击,之前简单的仿冒品简单,易于与和田玉区分,慢慢的和田玉越来越受到俄罗斯玉的重创,俄罗斯玉占领市场范围越来越大,俄罗斯玉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时候,和田玉的市场就没有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受到那么多消费者的青睐了。从此,俄罗斯玉,青海玉的广泛开发,作假者欺骗消费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随之将青海玉,俄罗斯玉营造成和田玉兜售,以谋取暴利。对于刚刚接触和田玉的人,可能对和田玉的市场并不是很了解,还是建议初玩者先不要接触山料,和田玉山料虽然很多但是高品质的却很少,所以有很多卖家会利用这一点欺骗消费者,收藏家。和田玉的籽料就相对来说会很好区分了,青海不产籽料,俄罗斯籽料也很好区分,所以初玩者可以先接触籽料,这样会增长很多知识,学习中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1.2研究现状
侯弘、王轶等学者在《韩国软玉的宝石学特征研究》中对韩国软玉从其外观特征,常规宝石学特征,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尝试了大量实验并得到了详细数据调研。
国外也有部分文献研究了青海、河南栾川等地的软玉成矿机理及其来源。
2013年杨晓丹在《新疆和田软玉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探讨》中对新疆和田软玉的主要元素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2016年裘磊在《和田玉子料的宝石学特征研究》中对和田玉子料的宝石学基本性质、表面特征、矿物组成、谱学特征等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实验数据。
2011年张攀、陈美华在《新疆、青海和俄罗斯三地白玉的皮壳类型及识别特征(下)》中对新疆和田玉、青海玉和俄罗斯玉三地白玉皮壳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探究,得到了三地皮壳的外观特点对比研究。
颜梦柯,宿丛龙,杨柳在《浅谈新疆且末县某和田玉矿开采技术条件及开采方式》中对新疆且末的和田玉矿区的开采技术条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新疆且末的和田玉的矿区。
1.3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研究目的:
选取新疆不同品种和田玉,对比地质背景,并验证新疆不同品种和田玉的宝石学特征
1.3.2研究意义:
研究新疆和田玉的宝石学特征,并与文献对比进行综合分析。
1.4玉文化
1.4.1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玉文化在中国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由人们对玉石的形容比喻可见中国玉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人们将玉石的品性与人性相融合,用玉石形容人的品德。
和田玉表面的油脂光泽,内部细腻的纤维状构造,这与人的温柔,柔和的性格相同,温润柔和,恩泽万物,就好比母亲对孩子般的爱,细腻,柔和。和田玉的温润更是我们对人对物都要温和谦逊的象征。和田玉的表面内部基本如一,内外几乎相同,在这方面玉石的表征与人的品行相同,告诫人们做一个始终如一,内外一致的人。玉石的种种都与人的品性相关联,由此可见,玉石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的位置多么的重要。
玉石不仅仅是表面的一种矿石,在中国古代乃至如今,玉石都在作为人们的身份,地位,品性等不同的象征。在古代人们佩戴和田玉,象征着自己的品行,就如《红楼梦》曾多次提到玉石,并大篇幅的对玉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在现在人们对玉石的喜爱也是丝毫没有递减,玉石在人们心中人占据重要地位,比如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软玉曾作为奖牌出现,可见玉石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玉石的追求早已不是简单的观赏,从寻找玉石到赋予玉石新的意义,人们用心寻找,雕刻,打磨,抛光等都是将玉石的完美度发挥至最大。由于人们对和田玉的不断追求,和田玉的存在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品,观赏品。因为和田玉是一种很有特点的玉石,在传统文化中和田玉更是作为玉石中典型的代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田玉不仅历史悠久,更是对我们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现代文明有着密切的关联[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4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