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看台词对动漫配音效果的影响
目 录
一、前言 1
二、《搞笑漫画日和》日文原版与中文配音版分析 2
(一)日文原版台词分析 2
(二)中文配音版台词分析 3
三、台词的二次创作 4
(一)台词的跨文化转化 4
(二)台词的大胆创新 6
四、台词的声音表现 7
(一)台词的个性语音 7
(二)台词的角色控制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前言
随着最近这几年各种外国动漫被引进国内,除了会有一些字幕组为其配上中文字幕方便观看,也会有一些配音组织试图通过中文配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动漫的热爱。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网友对于经过中文配音的动漫反应十分冷淡。
就在这个众多外国动漫中文配音后的版本都在网络上备受批评的大环境下,《搞笑漫画日和》的中文配音版突然出现,并且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巨大的成功。2010年3月,一部名为《搞笑漫画日和》中文网络配音版的动画在Acfun、优酷等网站上迅速走红,一经发布就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和转载。这股“日和配音风”正是由729网络配音组出品的《搞笑漫画日和之世界末日》开始爆红网络,而后又由CUCN201配音组合出品的一系列作品如《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平田的世界》、《贴纸》等彻底发扬的。
729和CUCN201都是网络配音组合,不同于传统的配音演员,网络配音演员拥有更多地自由发挥空间,无论是729组合还是CUCN201,他们都没有完全按照动漫中的日文原意直接翻译成台词,而是做出了大胆的创新,自己根据动漫内容与日文原意来改编和设置台词,语言幽默搞笑,极富感染力。由他们创作的台词中加入了大量“我勒个去”“加了个油”“老湿”“不给力啊”“阿西吧”等十分“接地气”的口头禅式短语,可以说是《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爆红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的成功,可以说是为动漫作品的中文配音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向。所以就尝试从对台词的二次创作来看台词对配音效果的影响。
在查阅了相关书籍并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之后发现,对于配音的研究多注重影视片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大量“我勒个去”“加了个油”“老湿”“不给力啊”“阿西吧”等十分“接地气”的口头禅式短语,可以说是《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爆红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的成功,可以说是为动漫作品的中文配音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向。所以就尝试从对台词的二次创作来看台词对配音效果的影响。
在查阅了相关书籍并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之后发现,对于配音的研究多注重影视片和译制片,而动漫配音的研究也都侧重于对声音的二次创作上,很少涉及到台词的二次创作对动漫配音效果的影响,因此认为台词的二次创作是值得研究的。希望能够在台词的二次创作上找到提升动漫配音效果的具体方法,进而强调出台词与声音的有机结合带给动漫配音的重要意义,也希望能对配音演员的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让大家明白台词的二次创作对提升配音效果的重要性,进而促进更多优秀的中文配音版动漫作品出现,也增加配音演员自身的魅力与价值。同时,希望本文可以为提升动漫配音效果提供新的思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中文配音这一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转向这个研究领域,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搞笑漫画日和》日文原版与中文配音版分析
日文原版台词分析
首先我们先关注日文原版的《搞笑漫画日和》。《搞笑漫画日和》是一部没有条理的超搞笑漫画,2002年以Jump Festa动画的形式被制作推出之后,引发了很大的回响,2005年被真正地电视动画化,并附有“增田幸助剧场”这个副标题。基本上是每一集完成一个故事,不过因为每集的长度各式各样,也有二、三集作为一回分别登载,以及一集定为前篇、后篇的形式。这是一部在幽默漫画类作品中非常著名的名作,以特有对名人和名作的滑稽戏仿,得到了观众们高度的评价。
而且,《搞笑漫画日和》动画版是由曾经监督过《水果篮子》、《元气少女结缘神》等话题性的动漫作品制作的大地丙太郎执导,他的特点是喜欢将台词设置的极为紧凑,呈现出的语速极快,并且喜欢插入一些看似与剧情没什么关系的滑稽镜头。形成一种戏剧化的效果。并且他在动漫整体节奏以及画面的协调性上的掌控是极为出色的。这部动漫画风简单,然而其搞笑的台词设计,无厘头的剧情展开,以及令人目瞪口呆的人物设定却帮助《搞笑漫画日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了话题性的动漫作品。
在配音方面,阵容可以说堪称豪华。曾经配过《数码宝贝》中小刚的上田祐司在本作中为10个角色献声,配过《NANA》中章司一角的前田刚更是因为在《搞笑漫画日和》中一人多役的演出而有着『豪杰な演技』的美誉。配过《反叛的鲁路修》中娜娜莉的名冢佳织更是一位声优就在前2话中演绎了24个角以上的角色。声优们用扎实的功底,多变的声线为《搞笑漫画日和》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但是在中文配音版出世之前,这部作品在中国的动漫爱好者眼中是没什么存在感的,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部漫画中,台词对白里充斥着满满的日本本土文化,而仅仅是将其翻译成中文字幕,观众们也很难理解搞笑的“笑点”究竟在哪里,看不懂自然感到无趣。这堵文化上的高墙,并不是仅凭优秀的声音演绎就可以跨越的。字幕组在翻译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再加一行字幕作解释,但配音并不允许。在这部漫画中,充斥着大量的原片语言日语的语言习惯和以其语言自身特色为基础的台词亮点。如果完全在配音时贴合原作,会出现给观众带来极强“违和感”的情况。比如在日文配音中,经常会运用一些“a lei a lei”这样的语气词,其本身是起到对对方说话的内容做出反应,衔接话题的作用,同时又能引出自己的看法。相当于中文里的承上启下,而意思却是根据语境而定的,如哎呀哎呀、看吧看吧、好了好了等等。如果配音演员在演绎的时候,没有替换成合适的中文词汇,而是直接像原作一样说了“a lei a lei”这样在中文语境里并没有的音节,观众听到时自然会觉得离自己生活遥远,不自然且生硬。
除了文化差异外,作为一种语言来说,日语全是元音,音调相对比较简单,也没有卷舌音,发音是不受阻碍的,所以当我们听到日语台词时,整体的印象是简洁而短促,浑厚而响亮的,再加上声优们对声音的控制技巧,很容易形成抑扬顿挫的感觉,使感情的表达更加强烈。而中文这样处理很容易给人形成“话剧腔”“译制腔”的印象。对于动漫配音而言,会带给观众“用力过猛不够自然”的印象。同时,日语在加上时态和敬语语法后,它的语句一般都比中文长很多,语速快加上内容多,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种节奏感。而直接翻译成中文台词进行配音时,就很难表现出原作配音时的语调和气势。比如最简单常用的“谢谢”,日语是针对不同
一、前言 1
二、《搞笑漫画日和》日文原版与中文配音版分析 2
(一)日文原版台词分析 2
(二)中文配音版台词分析 3
三、台词的二次创作 4
(一)台词的跨文化转化 4
(二)台词的大胆创新 6
四、台词的声音表现 7
(一)台词的个性语音 7
(二)台词的角色控制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前言
随着最近这几年各种外国动漫被引进国内,除了会有一些字幕组为其配上中文字幕方便观看,也会有一些配音组织试图通过中文配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动漫的热爱。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网友对于经过中文配音的动漫反应十分冷淡。
就在这个众多外国动漫中文配音后的版本都在网络上备受批评的大环境下,《搞笑漫画日和》的中文配音版突然出现,并且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巨大的成功。2010年3月,一部名为《搞笑漫画日和》中文网络配音版的动画在Acfun、优酷等网站上迅速走红,一经发布就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和转载。这股“日和配音风”正是由729网络配音组出品的《搞笑漫画日和之世界末日》开始爆红网络,而后又由CUCN201配音组合出品的一系列作品如《西游记旅程的终点》、《平田的世界》、《贴纸》等彻底发扬的。
729和CUCN201都是网络配音组合,不同于传统的配音演员,网络配音演员拥有更多地自由发挥空间,无论是729组合还是CUCN201,他们都没有完全按照动漫中的日文原意直接翻译成台词,而是做出了大胆的创新,自己根据动漫内容与日文原意来改编和设置台词,语言幽默搞笑,极富感染力。由他们创作的台词中加入了大量“我勒个去”“加了个油”“老湿”“不给力啊”“阿西吧”等十分“接地气”的口头禅式短语,可以说是《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爆红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的成功,可以说是为动漫作品的中文配音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向。所以就尝试从对台词的二次创作来看台词对配音效果的影响。
在查阅了相关书籍并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之后发现,对于配音的研究多注重影视片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大量“我勒个去”“加了个油”“老湿”“不给力啊”“阿西吧”等十分“接地气”的口头禅式短语,可以说是《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爆红网络的重要原因之一。
《搞笑漫画日和》中文配音版的成功,可以说是为动漫作品的中文配音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向。所以就尝试从对台词的二次创作来看台词对配音效果的影响。
在查阅了相关书籍并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之后发现,对于配音的研究多注重影视片和译制片,而动漫配音的研究也都侧重于对声音的二次创作上,很少涉及到台词的二次创作对动漫配音效果的影响,因此认为台词的二次创作是值得研究的。希望能够在台词的二次创作上找到提升动漫配音效果的具体方法,进而强调出台词与声音的有机结合带给动漫配音的重要意义,也希望能对配音演员的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让大家明白台词的二次创作对提升配音效果的重要性,进而促进更多优秀的中文配音版动漫作品出现,也增加配音演员自身的魅力与价值。同时,希望本文可以为提升动漫配音效果提供新的思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中文配音这一领域的关注与重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转向这个研究领域,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搞笑漫画日和》日文原版与中文配音版分析
日文原版台词分析
首先我们先关注日文原版的《搞笑漫画日和》。《搞笑漫画日和》是一部没有条理的超搞笑漫画,2002年以Jump Festa动画的形式被制作推出之后,引发了很大的回响,2005年被真正地电视动画化,并附有“增田幸助剧场”这个副标题。基本上是每一集完成一个故事,不过因为每集的长度各式各样,也有二、三集作为一回分别登载,以及一集定为前篇、后篇的形式。这是一部在幽默漫画类作品中非常著名的名作,以特有对名人和名作的滑稽戏仿,得到了观众们高度的评价。
而且,《搞笑漫画日和》动画版是由曾经监督过《水果篮子》、《元气少女结缘神》等话题性的动漫作品制作的大地丙太郎执导,他的特点是喜欢将台词设置的极为紧凑,呈现出的语速极快,并且喜欢插入一些看似与剧情没什么关系的滑稽镜头。形成一种戏剧化的效果。并且他在动漫整体节奏以及画面的协调性上的掌控是极为出色的。这部动漫画风简单,然而其搞笑的台词设计,无厘头的剧情展开,以及令人目瞪口呆的人物设定却帮助《搞笑漫画日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了话题性的动漫作品。
在配音方面,阵容可以说堪称豪华。曾经配过《数码宝贝》中小刚的上田祐司在本作中为10个角色献声,配过《NANA》中章司一角的前田刚更是因为在《搞笑漫画日和》中一人多役的演出而有着『豪杰な演技』的美誉。配过《反叛的鲁路修》中娜娜莉的名冢佳织更是一位声优就在前2话中演绎了24个角以上的角色。声优们用扎实的功底,多变的声线为《搞笑漫画日和》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但是在中文配音版出世之前,这部作品在中国的动漫爱好者眼中是没什么存在感的,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部漫画中,台词对白里充斥着满满的日本本土文化,而仅仅是将其翻译成中文字幕,观众们也很难理解搞笑的“笑点”究竟在哪里,看不懂自然感到无趣。这堵文化上的高墙,并不是仅凭优秀的声音演绎就可以跨越的。字幕组在翻译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再加一行字幕作解释,但配音并不允许。在这部漫画中,充斥着大量的原片语言日语的语言习惯和以其语言自身特色为基础的台词亮点。如果完全在配音时贴合原作,会出现给观众带来极强“违和感”的情况。比如在日文配音中,经常会运用一些“a lei a lei”这样的语气词,其本身是起到对对方说话的内容做出反应,衔接话题的作用,同时又能引出自己的看法。相当于中文里的承上启下,而意思却是根据语境而定的,如哎呀哎呀、看吧看吧、好了好了等等。如果配音演员在演绎的时候,没有替换成合适的中文词汇,而是直接像原作一样说了“a lei a lei”这样在中文语境里并没有的音节,观众听到时自然会觉得离自己生活遥远,不自然且生硬。
除了文化差异外,作为一种语言来说,日语全是元音,音调相对比较简单,也没有卷舌音,发音是不受阻碍的,所以当我们听到日语台词时,整体的印象是简洁而短促,浑厚而响亮的,再加上声优们对声音的控制技巧,很容易形成抑扬顿挫的感觉,使感情的表达更加强烈。而中文这样处理很容易给人形成“话剧腔”“译制腔”的印象。对于动漫配音而言,会带给观众“用力过猛不够自然”的印象。同时,日语在加上时态和敬语语法后,它的语句一般都比中文长很多,语速快加上内容多,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种节奏感。而直接翻译成中文台词进行配音时,就很难表现出原作配音时的语调和气势。比如最简单常用的“谢谢”,日语是针对不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