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呱看地方文化元素在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中的应用(附件)

摘 要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到民生新闻节目中是一种节目创新形式,这类节目往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深受地方人民的喜爱,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拉呱》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节目中融入了多元化的地方文化元素,让新闻的讲述变得有趣,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本文以《拉呱》为例,分析该节目是如何将方言、特色服装以及艺术等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节目当中,并提出地方文化元素在《拉呱》中运用带给其他同类型节目的启示,这对于我国民生新闻类节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也为其他类型节目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现状 2
二、《拉呱》节目及主持人简介 5
(一)《拉呱》栏目介绍 5
(二)拉呱主持人小么哥简介 5
三、地方文化元素在民生新闻节目《拉呱》中的运用 6
(一)地方方言 6
(二)印有地方文化符号的服装 7
(三)贴近地方风格的语言表达 7
(四)融合地方曲艺的语言变化 8
(五)恰当的说唱主持表达 9
四、地方文化元素在民生新闻节目《拉呱》中应用的启示 10
(一)运用方言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10
(二)印有文化符号的服装传播地方文化 10
(三)亲切的语言表达增加节目亲和力 10
(四)曲艺形式的融入让节目更具美感 11
(五)说唱表达让节目更具活力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拉呱》是山东齐鲁广播电视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于2005年推出,以山东方言为主要语言,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表达人民的感情。《拉呱》栏目在节目中荣融入了多元的艺术呈现方式,像文学、电影、相声、小品等,摆脱了新闻节目枯燥的报道方式,而选择用真实的故事打动观众,并因此以生动活泼、朴素亲切而深受观众喜爱,在山东地区拥有非常高的收视率,调查中显示其收视率维持在25%以上,受到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整体来看,《拉呱》栏目在组织形式、制作上面并没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过人之处,之所以能够俘获观众的心,除了选择山东方言作为节目语言来带给当地观众亲和力之外,节目中主持人小么哥积极融入的多元的地方文化元素,所制造出来的真实感、亲切感和生活感,也是让观众喜爱节目的重要因素。在国内电视节目借鉴国外形式、制作的大背景下,《拉呱》这样的栏目中,主持人选择回归本我,从本地本土吸收地方文化元素的尝试和成功,为《拉呱》节目注入了新鲜元素,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内涵,抓住了一大批忠实的受众,该节目中对地方文化元素的应用对于当前国内民生新闻类节目和其他类型节目的创新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选择从地方文化元素选择和应用,以及节目中地方文化元素价值的发挥等角度,对《拉呱》这样的方言类节目中主持艺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主持人在地方文化元素应用方面的整体特征和技巧,分析节目中对于地方文化元素的应用,这能够为当前国内方言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拉呱》采用本土特有的曲艺和方言形式融入到节目中,以充满文化内涵的节目内容和新颖的节目形式吸引着当地的受众,成为民生新闻成功的典范。本文对地方文化元素在《拉呱》节目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为其他民生新闻节目的本土化实践提供借鉴,同时本文对于《拉呱》中主持人运用地方文化元素的主持风格的研究,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主持与地方文化元素融合的魅力所在,提升自己的主持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1、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研究
米广弘(2010)在《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提出电视民生新闻就是站在民众的角度,以广大民众的生活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关心民生的心理诉求,以百姓的视角来表现民主和人文理念的新闻节目。
刘喜梅(2010)在《地方电视民生新闻的娱乐化研究》中对《拉呱》这一民生新闻节目的成长、娱乐化现象以及传播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其发展壮大的原因,节目的本土化,区域化是获得观众基础的关键,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本土特色,曲艺的融入让节目的特色更加明显。
宋振中(2008)在《电视方言新闻研究》中对《拉呱》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指出了该节目的报道特色,节目内容丰富多彩,选择了当地发生的即时新闻进行讲述,注重本土化和人文意识,用方言的播报形式来体现齐鲁地区的文化特色,让节目更加亲切、有趣。
蔡慧(2009)在《电视民生新闻娱乐化的实践与反思—以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拉呱>为例》中对节目《拉呱》中的娱乐化现象进行了分析,主持人采用快板、相声等多种形式的播报方式增加娱乐效果;故事化的新闻叙事方式;平民化的传播方式;与观众进行多重互动等。
唐佳(2006)在《民生电视新闻栏目的品牌化建设研究》中提出文化会对受众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添加地方文化元素,能够让受众产生一定的地域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对节目产生忠诚感,这样会有利于打造节目的品牌。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站在民众的角度,关注民众的生活状态,生存环境,解决民生问题,而在民生节目中融入本地特有的文化元素更容易获得本土观众的认可。的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本就是地方民众,要想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就需要主持人从多方面努力,获得观众的认同,比如在节目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使观众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
2、对《拉呱》中地方文化元素的研究
王海丽(2009)在《从<拉呱>看民生新闻的别样讲述》中对《拉呱》的成功之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节目中的曲艺和拉家常的形式为其赢得了受众的心,主持人本身就是曲艺演员,节目的开头和结尾处也添加了曲艺唱词,使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到民生新闻节目当中,拉近了与当地受众的距离。
冷凇(2011)在《从<拉呱>看民生新闻的升级和转型》中以《拉呱》为例分析了我国民生新闻的转型升级,并提出《拉呱》中的优势,山东快书、单口相声、评书的讲述方式让节目内容更加立体,主持人的讲述方式像是在说相声,并且故事短小,让人一听就能马上进入状态,吸引受众,这些地方文化元素的融入给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启示。
李拓(2017)在《方言电视节目对观众地方身份认同感影响研究—以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拉呱>为例》中提出民生新闻节目《拉呱》赢得了山东地区受众的身份认同,其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采用方言等地方文化元素融入节目,构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持人形象,提高了受众的归属感。
马璇(2010)在《方言类电视节目发展研究》中对《拉呱》的结构、内容等进行了分析,节目有一个主持人和两个主持人助理,相互搭配,营造娱乐效果;节目现场布置独具特色,让观众有听评书的感觉;方言、漫画、快书、特效等的加入让节目形式多样化,得到观众认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2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