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主播如何实现粉丝变现(附件)

年 月 日摘 要网络直播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同时依靠粉丝的消费认同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众多草根主播借助直播平台一跃成名,获得了庞大的粉丝社群,得以延展自己更多的商业活动。粉丝实现自我赋权,将情感依赖转化为消费,向偶像表达认同感,并形成社群经济模式,网络直播变现基础——营销模式。本文主要是研究粉丝变现的原理,首先阐述了直播平台的推销模式,主要是主播自身的推销模式,是产生粉丝变现的基础,在流量时代下的变现之道中,主要阐述了是通过直播+电商和直播+短视频是变现的途径。而主要变现形式是通过吸引粉丝实现的。最后本文讨论了粉丝变现的模式的原理,是情感依赖转化为消费、冲动型消费、向偶像表达认同感和提升认同感。因此在研究此类课题对于以后该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持意义。
目 录
一、前言 1
(一)选题依据 1
(二)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意义 2
二、网络直播变现基础——营销模式 3
(一)直播平台的推销模式 3
(二)主播自身的推销模式 4
三、流量时代下的变现之道 5
(一)直播+电商 5
(二)直播+短视频 6
四、粉丝变现的因素 7
(一)外在因素 7
(二)内在因素 7
五、粉丝变现的原理 9
(一)情感依赖转化为消费 9
(二)冲动型消费 9
(三)向偶像表达认同感 10
(四)提升认同感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网络直播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同时依靠粉丝的消费认同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众多草根主播借助直播平台一跃成名,获得庞大的粉丝社群,得以延展自己更多的商业活动。粉丝实现自我赋权,将情感依赖转化为消费,向偶像表达认同感,并形成社群经济模式。
(二)研究现状
因为网络主播是新生事物,所以学者们对其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不是很多,且大多是从以下三个角度加以研究:传播学、文化学、经济学。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王星伟《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直播》(视听,2017.03)、关萍萍《网络直播的符号交流与意义生产》(当代电影,2017.01)、李龙飞《网络直播的创新模式、机理与反思》(今传媒,2017.04)等,是从传播学角度探讨了网络主播的传播模式、机理及符号学的意义;
王春枝《参与式文化的狂欢:网络直播热潮透析》(电视研究,20017.01)、李康化和周凤《网络直播的文化分析》(中原文化研究,2017.04)、杨柳《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网络女主播”的发展》(新媒体研究,2017.03)等是从文化学角度探讨了网络直播的原因、现象等问题;申杰《直播平台的打赏经济为何骤然降温》(中国质量万里行,2017.03)、朱方洁《从社会资本论视角看网络直播如何实现个人变现》(东南传播,2017.06),侍术凯和李彦岩的《网络主播职业调查报告》(媒介研究,2017.04)等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网络主播的资本来源、运作模式、职业特性等问题;另外,还有少量几篇是关于如何规范和管理网络主播的文章。但综上所有的文章都是学界对网络直播的看法,他们并没有真正深入网络主播的群体,也大都没有做过网络直播,所以这些研究虽然有意义,但是如同隔靴搔痒,并不是第一手资料。另外,针对网络主播的最重要的变现环节,研究也是空白。
2016年被网友称之为“直播元年”,网络直播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大众对娱乐的需求、智能手机的普遍以及网络技术的提高。笔者本人在2016年接触到网络直播。笔者所在的网络直播平台为映客直播平台。由于直播的普遍性及便易性,移动端直播随之普及。映客直播成为了网络直播(移动端直播平台)平台的领头羊。映客不单单作为一个“草根”直播平台,同时,映客官方适时邀请当红流量小生、明星等参与其中,一批批的时尚艺人交替驻台,给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到访。笔者本人作为一名网络主播,已有两年的直播时间。并在直播第二年,签约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映客移动端直播平台公司)。网络直播平台不同、主播类型不同、播出的内容不同、播出时间不同导致直播收入的不同差异。在笔者所参与到的直播平台,其中以娱乐主播和才艺主播为主。主播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且每个主播都有不同的直播风格,从而吸引众多粉丝。网络主播大多为女性,颜值高、才艺佳的男主播也不在少数。女主播中在校大学生较多,且大部分网络主播以唱歌、跳舞、才艺、卖萌、颜值或是口才等方式吸引粉丝来获取平台礼物打赏。笔者就是在校大学生兼职做网络主播的例子。
(三)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多元化步入人们的生活。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直播作为互联网时代进入分众化阶段的一个新生现象走进大众生活,加快了信息的传递。网络直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粉丝变现”。
二、网络直播变现基础——营销模式
网络直播之所以遍及生活源于他的泛生活化、泛娱乐化以及网络直播顺应了当下“娱乐至死”的大环境的发展。
(一)直播平台的推销模式
自2016年至今,网络直播由初始的野蛮生长到当下的平稳发展阶段,直播平台由于自身的特性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模式,优胜劣汰导致直播平台的强烈竞争,网络直播平台本身在粉丝变现中有着重要的角色。
1.明星直播引流
随着网络直播趋于平民化,明星在宣传自己的同与时俱进,接触到网络直播。明星直播作为一个宣传噱头,搏得大众眼球,大牌明星本身自带流量,当他们驻入到直播平台,无可厚非的是为该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流量。直播平台的发展基础就是流量,流量是网络直播实现粉丝变现的基础,通过明星直播引流,吸引粉丝入驻平台,提高用户使用率,增加粉丝变现的转换率。明星直播恰恰体现了“引流”的效果,几乎每个大牌明星直播都会有几百万甚至高达几千万人观看,这就说明明星所入驻的直播平台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像范冰冰曾在花椒(手机端网络直播平台)直播,直播间观看人数当场用户达到八百多万,礼物画面更是源源不绝,这就是大牌明星的引流力量,明星直播不仅吸收人气,吸金能力也相当惊人。不到半小时,粉丝礼物打赏已高达百万。这就是明星引流自带的“铁磁能力”。当用户达到稳定状态、直播平台达到成熟状态时也将无需明星的频繁直播引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c/111.html

好棒文